《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
从接受教育以来,凡是有关历史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感兴趣过,也包括这门《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课程。要说之前不喜欢历史课是因为它的文字太过于枯燥,现在是因为自己的确实不喜欢。所以要我写一篇规范的关于历史的学术论文那实在是太难为我了,因为自己脑子一点关于历史的东西都没有,写不出来什么好的文章,就选择了写感想。
在我接受的历史教育历程中,每次一谈到我国的历史,编者们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吹嘘,什么华夏上下5000年历史文明;什么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什么伟大的四大发明;什么历朝历代的丰功伟绩,他们的疆土多么的大,他们的文明影响多么深远……这让我感觉就像一个失败者在别人面前或者安慰自己说自己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一样,令人厌恶。我承认那些丰功伟绩都存在,而确实也存在,我就是不知道我们了解这些有什么意义,让我们觉得身为华夏儿女感到骄傲?还不是有那么的多同胞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再说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有5000多年的文明。借用某老师的一番话,"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5000年文明,朝代的更迭,一帮人战胜了另一帮人,然后更换姓氏,开始破坏上一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文明植入自己的文明,文明并不是得到了延续而是遭到了毁灭"。到今天只剩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明了,人们仅存的良知和道德被鼓吹是中华5000年文明,试说他们之间还有联系吗?一位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教授曾说过: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也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因为《礼》曰:"华夏,重信义。而胡人,无。"这些足以让我相信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编者们对历史教育如此的不负责任,试问他们是真的热爱这个祖国还是盲目崇拜啊?
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常常居高临下,想象自己站在真理和知识的制高点上,用教师爷的态度自说自话地编写着教科书和入门书,我们的教科书和入门书用教条替代了历史,书里面所讲的历史仿佛不再是一个有人有事的时间过程,而是一个在某些怀有政治意图的强迫性架构中被分解填充的东西,几千年的故事被压缩成干巴巴的半打理论和一堆概念。其实,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当一个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教材时,他并不能够感觉到历史的流动,却只能被动地捧着一大堆被"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经济背景"等等分割切开出手的概念,尽管概念作为知识,比较容易背诵、复述和考试,但是真实的历史就在僵硬的条块中渐渐流失。
当然,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历史教育,脱离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让我觉得研究历史是没有意义的,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为了证明我国历史的辉煌。然而那辉煌早已成为过去,于当代人毫不相干。可我却没看到历史研究的另外一面,就是通过研究历史,取得治理国家的政策和方法。这与我个人短视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面。记得老师课上讲到清政府为了保护其满族血统,阻止汉人迁入其祖籍地,由于人口稀疏最终导致被俄罗斯占领,丢失了国土丧失了尊严。而我国的统治阶层却没有从历史中意识到这一点,依旧严厉控制国人移民,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已经严重超出了国家资源的承载能力。(由于上课没做笔记,这部分内容表述的不是很详细,望老师见谅)直到听到老师讲到这个例子,我才明白研究历史还有这一层的意义。历史的事实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成功的事件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在失败的事件中得到教训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历史教科书上歌颂祖国历史的辉煌我还是不认同。
历史真正的普遍的意义仍然在于布罗岱尔说的"国民意识"的建构,用一个比喻说罢,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于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具体再现,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感受。布罗岱尔在他自己写的《文明的文法》这本教科书的序言中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注意,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希望我国的教育部能够意识到教育上的问题,并尽快的加以改善。
上面是个人对历史教育问题的看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对于文章中引用一些的老师的话来证明"我国有5000年历史却没有5000年文明"而不是引用来自可靠文献上的内容想向老师说明一下。记得老师说写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时,一定要对读者负责,引用的观点需要来自可靠文献。但我也觉得,一个观点一个想法的传承是看读者的,读者认为对的东西才会去接受它,这是读者的主观性。如果非要限制引用来源,会导致一些很好的想法或者观点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我也不是追求另类,我只是在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可能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在别人那是错的,但在我没发现它是错的时候我都会认为它是对的,而只要有一天我发现能证明它错误的时候我就会认为它是错的了。就像上次提到关于"封建"这个问题一样,一个观点的表述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让读者相信,读者就会接受它,如果读者怀疑,这个观点即使引用了再多的论着也是枉然。
第二篇:中国近代经济史1日本多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政策是由日本最高当局,关东军和“满铁”共同制订的。 2《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
3在东北地区凡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都要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控制,中国人几乎4不可能从事这些行业和领域的经营活动,日本可任其需要随意掠夺东北的资源和财富。 55月31日,国民政府又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事实上承认了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并把察北,冀东拱手让给日本。
6日本对华北,华中进行经济掠夺的机构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兴亚院”,“华北开发会社”和“华中振兴会社”等。
7日本在几个不同的阶级,其经济侵略政策也有所演变:第一阶段自“七七”事变至1938年底第二阶段是从广州沦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止,第三阶段自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至1944年盟军全面反攻前为止第四阶段自盟军全面反攻至日本战败投降战败时止,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军事地位逆转,其军事战略由攻势转为防御。
893%的石油和55%的黄金采量,铁路长度占全国的41%,对外贸易占全国总额的37%,是当时全国唯一出超的地区。
9满铁与满业的名词解释
“满铁”是“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简称,它是1906年日本天皇亲笔下昭书指令成立起来的一个殖民机构
“满铁”虽然以经营铁路为主,但还经营船舶,矿业,石油,钢铁,煤气,仓库,码头,金融,旅馆,报纸等企业以及移民部门,并拥有铁路守备军队和庞大的调查机构,广泛搜集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是日本在华最大的垄断组织。
“满铁”的业务被限制在经营铁路方面,其供销业务则由另成立的“日满贸易公司”经营,其他附属于“满铁”的许多重要企业1944年这两个系统所属公司的企业资本额为125.55亿伪满元
10 简答: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后,在东北农村实行殖民主义农业政策,对农民进行极其野蛮的掠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掠夺土地和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2对农产品的掠夺
3繁重的苛捐杂税,高利贷剥削与劳动力的破坏
111932年6月,在东北原有四行号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它成立了伪满洲金融的中心。伪满洲中央银行成立后,依照伪满政权《货币法》的规定,发行伪满币。 12 多选,简答: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采取“军管理”,“委任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几种形式进行。
13在占领华北的初期,日军采取“军管理”的方式,把劫夺来的中国工矿企业,交给日本财阀的“会社”代为经营,但企业的主权仍归军队。
14适地适产主义 :要求在“日,满,华三者之间,实行适当分业”,日本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华北着重开发盐业和矿业,华中则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这样的分工,就是要把沦陷区的经济完全变成日本的经济附庸,使沦陷区工业生产的发展服从于日本的军事与经济需要。这样的结果也就造成了沦陷区经济的畸形发展。
15除此之外,日本还对华北华中沦陷区进行疯狂的掠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1掠夺土地
2掠夺劳动力
3各种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的榨取
4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统治和掠夺
5对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势力的维持
161941年1月,又在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资本1亿元,发行“中储券”伪“中储券”发行后,伪“华兴券”即被收回。
17多选日本采取各种手段对法币予以打击和破坏。其主要手段有:
1进行所谓“收兑法币”,禁止法币流通
2强使法币贬值
3限制人民持有法币
18专卖物资类,包括盐,糖,火柴,烟卷,管制机构为专卖事业局。
19论述: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统治制度与战时工业政策
1938年10月,国民政府公布了《非常时间农矿工商管理条例》,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生产到流通领域,进行了全面统制。统制的武器大体分为五类:(1)粮食类;(2)日用必须类;(3)工业器材类;(4)外销物资类;(5)专卖物资累类。
20由贸易委员会所属三大垄断公司,即复兴贸易公司,富华贸易公司和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垄断收购和出口。
21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业政策主要包括组织工厂内迁,大力扩展国营工业,援助发展民营工业以及支持工业合作运动等项内容。
22工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分为三种,一种是集体式,即在后方安全地区,集中大多是在同一处所从实际小型基本工业的机器生产;二是分散式,即乡村农民分散进行农业加工制造;三是混合式,兼有以上两种性质。
23战时财政政策:
如何郑家财政收入为此国民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增加税收,2举借内债,3求助外债,4田赋征实。
24同伙膨胀与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是战时经济中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在抗战期间的国统区尤为严重和突出
25名词解释:工厂内迁:在抗战初期,为了避免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业的破坏与掠夺,有国民党政府组织的将东南沿海地区工业企业迁往内地的活动。抗日战争钱中国发展的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内迁保护了东南沿海的工业避免破坏,另一方面有效的加强了中国大后方的工业实力,支援了抗日战争。
26简答:沿海工厂的内迁与复工对后方经济发展与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1:工厂内迁奠定了内地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工业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2:工厂内迁为后方带来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这对大后方的工业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3:工厂内迁的产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后方的军需民用。
27抗战时期,办理重工业为主的国营工矿业的主要机构是资源委员会。
28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经济困难:1国统区工人生活的不断恶化,2国统区农民生活极为悲惨,3国统区薪金收入者的生活也相当困难。
29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行联合办事处的简称)后改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抗战时期,“四行总处”就为国家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业的核心枢纽。
30 1941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货币统一发行办法》,给与中央银行以发行纸币和集中准备金的特权。
31简答/论述:1937到1942年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是由抗战后政治,经济,军事的特殊形式造成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原因:(1)大后方急剧增加的人口有效地拉动了市场需求。(2)进口商品的锐减和外国在华投资减少为后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3)大后方出口锐减,为后方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4)工厂内迁不仅使私人资本流入
后方,而且也带来了精良的设备与大量的技术人员。
32 大生产运动包括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并制定了以农业为第一位,运输业为第二位,商业为第三位的发展经济的方针。
33 陕甘宁边区实行“奖励私人企业,保障私人财产,欢迎外地投资”的政策
根据地党和政府采取了“发展农村手工业”的方针。
34 “中央合作金库”的成立,更加剧了国家资本在金融业中的垄断地位。“中央合作金库”于1946年11月组建成立,初始资本6000万元,由国库拨付了3000万元,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行共拨给201*万元,中央合作金库成立后,国家金融垄断资本体系扩充为“四行二局一库”,合作金库的分支机构遍布各县市,国家金融垄断资本体系发展到顶点。 35美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市场的目的,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重要,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就是1946年11月4日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12月20日,美国又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美《空中运输协定》
36美国商品进入中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通过美国所控制的经济机构。2,国民党政府给美国商品倾销提供了有利条件。3,通过国民党国家资本经营的公司或国民党官僚私人资本与美国合营的公司推销其商品。4,美国在华大量设立公司,经营对华贸易。5,通过大规模走私活动。
37 论述:美国对中国投资市场的独占:1在企业投资方面,2在金融投资方面,3在交通运输投资方面,4在商业投资方面,5在房地产投资方面。
38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也纷纷破产倒闭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商品的大量倾销和国家垄断资本的空前膨胀,首先,美国商品在抗日战争后大量向中国倾销,中国实际上成了美国过剩工业制品的重要倾销地。其次,国家垄断资本的恶性膨胀严重排挤和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种打击是多方面的:1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承受着繁重的课税。2国民党政府控制着工业原料。3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以致各种工业原料价格直线上涨,成本不断增加。4政府限价过低,遵守这一限价必然无利可图,违反这一限价则可能导致被严查。5严重的资金短缺为高利贷盛行提供了条件。6由于国民党政府控制了外汇,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只给少数的厂商配少量外汇,绝大多数厂商得不到外汇。7国内市场日趋狭小,需求拉动日渐萎缩。
39 抗战胜利后的内战使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苛捐杂税日益繁重,农业生产雪上加霜。2连年征兵拉( )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3由于农业资金的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的日益减少,出现了大量耕地抛荒的现象。 40 论述:《五四指示》提出以“土地改革”的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
《五四指示》的主要内容有:1坚决拥护农民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从地主手里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总原则。2集中力量打击汉奸,豪绅,恶霸,没收他们的土地,使他们完全孤立。3一般地主的土地以出卖,清偿所欠农民租息债务,或自动献地等有偿方式或接受土地方式解决。对于中小地主的生活应当适当照顾。4一般不动富农的土地。5保护工商业,地主富农开设的商店,工厂,作坊不应侵犯。6不可侵犯中农土地,整个运动必须使中农获得利益。7在农民分得土地后应巩固其所有权,调动其生产热情。
41《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有:1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就公开举起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制度所有制的革命旗帜。2没收地主的土地及其一切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3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少补多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个人所有。4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改革以前的债务。5保护工
商业者的财产及合法的经营不受侵犯。6农民大会及其选出来的委员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关,可以组织人民法庭来保证贯彻土地的政策法令,维护革命秩序。
42土地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2贫苦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3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恢复发展。4广大翻身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支援解放战争。
43 广大农民支援战争的方式主要有:1农民群众踊跃参军,壮大人民解放军的队伍。2农民群众踊跃缴纳公粮,保证人民解放军的粮食供应。3其他战勤支援,军用物资的运输,战争需要的修路架桥,伤员的转运等。
44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进行科学分析之后提出的。
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已经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而,必须予以彻底消灭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保护民族工商业,属于民主革命的性质
42对于城市中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应适当保护,应当坚决执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经济工作方针。
第三篇: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鸦片战争,第一章是介绍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如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等。第二章是介绍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第三章写了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如 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等。第四章是介绍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加深。第五章写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第四篇: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要求:简单明了地说明该名词的主要内容、时间、特点等) 每题6分,共5题
郑和朝贡贸易大帆船贸易海禁郑芝龙 马尔萨斯农牧过渡带伍连德工业化张謇通海垦牧公司汉阳铁厂同蒲铁路恰克图大盛魁 十三行伍秉鉴 条约体系盛宣怀
简答题(要求:列举与此问题相关的要点进行回答,简明扼要)
每题10分,共3题
1、简述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答案:1、从明代末期开始,人口基数变得越来越大。2、从明代末期开始,战争和饥荒对于人口增减的影响明显变小
2、简要分析近代商品型农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
?
? 商品性农业:面向市场生产 不以满足家族消费为主要目的 商品性农业的高度密集化劳动
近代中国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背后存在的问题
?采用了过多种植商品作物的种植结构,需要面对国际市场动荡的风险。
?拥入了过分密集的劳动力,单位工作日或单位劳动力的产值停滞或下降。
3、简要分析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4、为什么家庭手工纺织业在近代中国农村会长期存在
答案: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耕织结合
原因:1、在家庭经济不宽裕和商品市场不发达的 情况下,解决家人盖被和穿衣的问题。
2、能够将家里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
5、简要分析近代中国产业工人群体的出现对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影响
6、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具优势的商业城市
上海崛起的历史契机: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
上海贸易优势的成因——发达的水运交通体系
周边地区以吴淞江和黄浦江为中心的密集的水网
开埠前的走私贸易
分析问题:(要求:根据历史事实进行一定的论述,不可空谈)
每题20分,共1题
谈谈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是否是“闭关锁国”的(提示:可以结合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鸦片战争前与中国发生贸易接触的资本主义经济势力 明清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明清中国人探索海洋的努力 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封闭”和“开放”都是相对的
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理解,明清的中国的确是“封闭”的,而且从明代到清代越来越“封闭”。
从亚洲地缘政治的经济的格局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构成了亚洲政治、经济合作的长远的、历史性的基础。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
定义:禁止商人和民众在官方许可的渠道之外利用海洋输送人员和物资。
洪武七年(1374年),取消广州、泉州、宁波的市舶司
下令沿海地区“寸板不准下海”,将适于深海航行的尖底帆船改为“平头船”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严格禁止使用番货,严格限制周边国家朝贡的人数、次数和货物数量
主旨:要维护这个新生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要尽量减少国人民与外国接触的机会。
清代的迁海:
? 时间: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二十二年(1863年)
? 目的:防止沿海人民与台湾郑氏势力相联络
? 方式:从山东至广东沿海30-50里内,不允许百姓居住和活动。
明清时期的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象征着中国经济体的内部已经萌生出一种向着海洋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以及许多人奔赴海洋谋求生存的事实,都为中国提供了第二次融入新的世界体系的机遇。而且这个机遇一直延续了接近两个世纪。但是明清政府仍然没有正视这个机遇,反而用各种方式抵制与回避,使得中国终于又一次与一个以海洋为中心的新的世界体系失之交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对于近代中国商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商人群体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可以结合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商人群体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来进行阐述)
材料分析:目前尚未确定,下周再向同学公布
第五篇: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考试试题1. 分析样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产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
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自强”和“求富”
洋务运动前期,即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同时也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
洋务运动后期,即70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总的来说,洋务派民用企业彼军用企业发展水平较高它虽然仍在企业管理上带有很浓的封建性,但它们采用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已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先行地位。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起到延缓作用。
有专家认为:
一、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
二、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使清政府初步拥有一支使用近代化武器的海陆军,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
三、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较明显地具有‘收回利权’ 、‘堵塞漏卮’的意义”,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
因此,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积极作用,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本人认为,除以上观点外,洋务运动还起到了如下作用:
一、洋务运动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不再鄙视“奇技淫巧”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洋务派先后向外国派出留学生,去吸取西方科技之营养,后来为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巨大贡献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飞机设计师冯如以及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等。
二.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经济管理理念。
三、洋务运动引起思想领域的一次变革。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原因。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
2. 北洋政府的财政政策
背景:
民国初年的实业热潮中表现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呼声与政策需求,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政策的先行和示范效应,民初北洋政权经济基础的变化,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出现的准联合政府,以及参与政府组成的资产阶级代表任务,他们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构成了民初经济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
政策内容:
1.鼓励倡导兴办公司,扶植保护幼稚的民族工商矿业。
2.确立保息、专利、示范和奖励制度。
3.鼓励垦荒,规划水利,奖励植棉、制糖、牧羊、造林、捕渔等农副业生产。
4.提倡国货,裁厘减税,鼓励出口。
5.开放门户,引进外资,吸引侨资。
6.统一度量衡,改革币制,提倡新式金融业。
7.改组商会,规范经济社团。
对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政策法规可分为三个层面:
1.界定和规范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组织及其行为方式。
2.进而保护、扶持和奖助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合法活动。
3.为社会经济生活造就所需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第二、政策法规的政策取向与控制聚敛的政策取向
扶植奖励和控制聚敛的矛盾,源于经济政策的综合背景,是中国资产阶级与北洋军阀官僚两大利益集团斗争和抗衡的产物。民国初年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初期,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二元性质,并赋予经济政策的双重性质。从中既有积极的特征和进步的倾向,也可见其被动性、短期行为、缺乏连续性及实效等特点,更能反映其财政本位、非经济导向的部分本质。矛盾双方的对立集中表现在发展还是不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这一问题上,后者居于主要和主导地位。
对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评价:
一、对清末新政的继承和完善。北洋政府以清末的经济立法思想为基础,制定了各项制度保
证自由经济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推行。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在法律范围内,人们有保有财产和营业之自由”体现出了清末经济立法中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思想。同时,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较清末新政更加完善和统一。
二、北洋政府经济立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存在着一
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法律种类欠缺,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缺乏权威,实施不力;立法滞后于发展,形同虚设;经济立法活动受很浓的个人色彩。
三、北洋政府经济立法活动的进步作用。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活动,规范和引导了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商法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活动受各种政治力量的制约。北洋政府既有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
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是在各种政治力量制约下的产物。
3. (导论)1840—1949近现代经济史的主线(经济形态的变化)
1840—1949近现代经济史的主线是经济形态的变化,以经济形态的变化为主线研究整个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发展、崩溃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胜利这一辩证消长的历史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规律性。 依照这个主线,可以将这段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1)1840-1894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由独立的、封闭的封建经济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以鸦片为主的商品侵略;由传统向近代质变;附属国经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国民经济负增长。
(2)1895-1937年,甲午战争到失败抗日战争爆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发展和深化、
基本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官僚资本形成并占统治地位;国民经济缓慢增长。
3)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胜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国统区、日占区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三类地区的三类经济。 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厂矿内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增加法币发行量,发展后方工矿业,对日进行贸易战和物资战。但由于国民党当局缺乏长期抗战准备、国民党的吏治腐败,抗战后期,国统区工农业生产普遍出现衰退。抗战后,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城乡经济不断衰退,不断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的经济秩序完全被破坏,城乡经济处在崩溃过程中。
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日本帝国主义在日占区实行金融掠夺、工农业掠夺和贸易垄断政策,给日占区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使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等各项经济事业日益蓬勃发展。抗战后,我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使(请收藏本站Wwww.bsmz.net)解放区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894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由独立的、封闭的封建经济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以鸦片为主的商品侵略;由传统向近代质变;附属国经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国民经济负增长。
第二阶段:1895-1937年,甲午战争到失败抗日战争爆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发展和深化、基本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官僚资本形成并占统治地位;国民经济缓慢增长。
第三阶段: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胜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国统区、日占区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三类地区的三类经济。 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厂矿内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增加法币发行量,发展后方工矿业,对日进行贸易战和物资战。但由于国民党当局缺乏长期抗战准备、国民党的吏治腐败,抗战后期,国统区工农业生产普遍出现衰退。抗战后,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城乡经济不断衰退,不断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的经济秩序完全被破坏,城乡经济处在崩溃过程中。
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日本帝国主义在日占区实行金融掠夺、工农业掠夺和贸易垄断政策,给日占区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使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等各项经济事业日益蓬勃发展。抗战后,我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使解放区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网向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答案
近代经济史论文
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第五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