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写这篇读后感,也不完全准确,我也该反思一下自己,因为这本书暑假忘了带回家,自身也一直忙碌着准备某个考试,一直没有时间去仔细品读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最近才静下心来看了一部分,虽然我看的不多,但是,短短几篇文章就让我心有所悟,心灵上也有所触动。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在这三尺讲台上还没有站稳脚步,教学经验还不足,甚至偶尔会出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以至于失去自己的方向,有时候还会对课堂失控,这一直是我在摸索中想要解决的问题,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想了想自己,好像就是在跪着教书,这就勾起了我想读这本书的欲望,书发到手里,我就看了这本书的简介和摘要,对照了一下自己的现状,感觉这本书就是给我自己写的,完全是自己的写照。
在我已经看到这些文章当中,有几篇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第一,就是“永不凋谢的玫瑰”,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校园里摘下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说是为了向生病的奶奶证实自己没有撒谎,当老师见到时问它为什么摘下这多花儿时,孩子的回答让我也感动了,它说:“奶奶不相信我们学校有朵最大的玫瑰花,我拿回去让她看看后再还回来。”于是作者摘下了两朵,一朵是送给这个天真的孩子的,一朵是送给他的妈妈的,感谢他教育出了这样好的孩子。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进步;真正的真善美、人性[本文来自www.bsmz.net)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坚韧他们的骨气,提高大家的民族气概。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不管以后课堂”
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说得多么朴实、多么中肯呀。他是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中国人曾经有着千百年给封建权贵下跪的历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逆来顺受,从骨子里向外透着奴性。封建主义早已灭亡,可它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毒害还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还有人可能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
为了不使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向吴非老师所说的,得要站直了教书,得要有铁骨!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书香飘满校园”读书活动,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的读书热情。每年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对教师的读书是一种很具体、很有效的指导。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教育就有智慧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读书,思考,实践,再读书,再思考,再实践,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规律,是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坚持遵循这一规律,一路前行。
第四篇:《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初识吴非缘于李镇西老师的博客,因为他常常在言语之间流露出对吴非的欣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始逐渐关注起他!都说,书如其人,我决定寻找他的著作。吴非一共出版了杂文体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的用人术》,杂文集《污浊也爱唱纯洁》和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四本书。多方寻觅,在市图书馆的书架上,我终于找到了《不跪着教书》,久违了。
轻轻的打开书扉,慢慢了解到,吴非本名叫王栋生,吴非是笔名,他是江苏省的特级教师,同时也是著名的杂文作家,他出生于1950年,1968年曾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南师附中任教,现已退休。简单的信息,透露出作者平凡却优秀的人生,怀着景仰、怀着好奇,我认真的阅读开来。
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跪着教书,学校便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他睿智的观点、犀利的语言让我倍加赞赏,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为一个工作在教育最前沿的普通教师,我常常见证着同行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之后,如何力敌众议,怎样艰难前行,最终又无奈迷失在各种统分排名中。成为功绩奴隶后的他们因为缺乏独立的空间,自由的精神,正慢慢丧失个性,以至最终丧失学术自信,失去自己作为教育者应有的尊严。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的教师,能靠他去“立人”吗?读到这里时,我有些暗自庆幸,从教的第一个十年,虽然没取得什么骄人的成绩,但扪心自问,我还是个和他一样有思想、有鲜明个性、有梦想追求的人!
整本书共分六辑,它们是:《永不调谢的玫瑰》、《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爱与敬重的阅读》、《往高处飞》、《“实话”怎么说》和《在欢乐中沉思》。每一辑都围绕一个主题,收集的都是他的教育随笔和他对当代教育现象的一些看法以及对部分教育问题的思索,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在阅读的同时,我常常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他的学生,正在聆听他的教诲。他用他那幽默独特的语言时刻感化我的情绪,点燃我智慧的火花,一次次引领我搏击思索的浪潮!
学会感恩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大概一千个教育家会有超过一千个的答案!不过有一点他们应该都会赞同,那就是要教人向善。他在开篇的第一辑就给读者上了一堂感恩课,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拥有的一切。这本是每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美德,但细观社会,我们恰恰最缺少这个。作为普通教师,或许我们不能改变现状,但我们能改变学生,只要我们不推卸、不躲避、不畏难。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只要能经常地发现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
守住理想
在做《最出色的教师》中,吴老师说:“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要让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我很平凡,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最出色的教师,需要伟大的老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呢?先要有教育理想。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这个理想将面临多重挑战,甚至还要甘于寂寞,经得起诱惑;这个理想也许和将军无关,只和学术相关;这个理想需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这个理想需要坚守,不因为物欲横流而迷失,也不因为难以实现而轻言放弃!
锤炼人格
想要挺直脊梁教书,光拥有渊博的知识还不够,还要具备魅力的人格。孟子曰: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那我们又应养怎样的气,铸造怎样的人格呢? 吴老师在书中数次强调了这点。他将自己的精辟论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读者诠释着。如他在《我不喜欢你的世故》中这样描述,“我们可以容忍青年的幼稚,但是我估计没有人会喜欢一个青年的滑头。一个人在青年时代,他的骨头要是出问题的话,他很可能一生都站不直!”他还在另一篇文章中强调,“人没有信仰,是很可悲的;而人的信仰如果是假的,则很可怕!”我对作者的敬意常常缘起瞬间,思绪就在那无血无肉但精神灵动的字里行间中穿行。吴老师在书中更是毫不避讳地谈到了他和家长关系的处理,这也给那些在这方面感到迷茫和彷徨的同行们指明了方向。
珍视生命
那个可怕的年代留给了吴老师太多的思索,他对于生命的感悟似乎比别人更深。他在文中这样预言:人文
第五篇:不跪着教书 读后感不跪着教书?我很惊诧,亦很迷惑。带着期待、怀疑、审视和好奇的心态,我打开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书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使我胸中涌起无限的温暖。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 4 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
我想我可能会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首先会没收了她的花,更不会再去摘花给她,而是苦口婆心的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损害公物。小女孩也一定会唯唯诺诺,并从此开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根植积累着一条又一条的大道理,但可能会让她缺失了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了同情心和怜悯心。可能今后她知道别人有困难或生病等也会漠不关心了……
有时,我都不知我们的教育究竟是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孩子。为了让学生能长成更加“健壮的大树”,我们给孩子从小就开始剪枝,按着我们的意愿,把孩子的许多坏习惯都给剪掉了,慢慢地把孩子修剪成我们心目中的“好树苗”。而从未去考虑孩子所犯的“错”的本意和初衷,把孩子美好的思想抹掉了。就像上文中所说的小姑娘,她没有成人的思维,只是为让奶奶能高兴一些,做出了摘花这样的错事。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我们首先应该是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懂得真善美。可我们很少认真想过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要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为自己现在的教学态度感到自责。我有很多时候懒得听学生的辩解,只是自己一味的教育说服,认为对学生已是“仁至义尽了”。可跟苏霍姆林斯基比起来,我的一些教育方法真是没有尊重学生,只是“一厢情愿”的。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谢吴非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愿吴非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能给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愿中国涌现出更多更多的“铁骨教师”,教育出的学生都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这也许是因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产生的惰性吧。教育是需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经常看些教育丛书,不断学习好的教育方法,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思想经常充满活力,更利于适应今后的教育。
倾注智慧与真情做一个思想者,一个思考者,一个“写作者”,一个积极而真实的生活者。以智慧守望理想、以真情坚定信念,去追逐生命的完满、去求索教育的真谛。
“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教师这一行业,是充满智慧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需要我们保持自己的教学个性,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主张来工作。让我们成为用智慧去创新的教师,只有精神独立,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不跪着教书,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底气,那就要充实自己,敢于接受困难、迎接挑战,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的形象,做一个榜样!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不假思索的买了回来,一口气读完。感到作者是一个崇尚独立思考精神的思想者,笔锋犀利,观点鲜明。读后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时间仿佛悟到了许多。是的,吴非老师说出了我久积胸间想说却又不会表达的感觉。可以说跪着教书是我们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考试的奴隶。我们曾经有过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透着些奴性,我们自己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读《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让我从思维的浅滩,逐渐地陷入了思考海洋,一步一步引领着我对教师、学生、教育,还有自我进行着反思。
一、为教师起航
但是自从看了《不跪着教书》后,我才感受到教师仅仅有“园丁的辛勤”,“春蚕的无私”、“蜡烛的燃烧”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要做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来吸引学生,要用丰富的文化修养,深度的思考来武装自己, 提升自己的素养,教师不是“教书匠”,单纯靠“燃烧”与“付出”的教师是不符合现在社会要求的。
时代在进步,孩子也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进步,现在的孩子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孩子同日而语了,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提前,孩子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了,“教书匠”型的教师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孩子好奇、求知的欲望。“书到用时方很少”,现在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孩子,面对他们的童真,我才发现自己脑里“有趣的故事”太少,面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才发现自己教育的对策远远不够甚至不够成熟。一拿起《不跪着教书》,看了前面的几篇文章我就爱不释手,我被里面的一些小故事深深吸引住并感动着。
二、为生命扬帆
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文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在校园散步时,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校园的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中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奖给你的妈妈,感谢她培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好。”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去批评这个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应该保护花草树木。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这么美好的、有爱心的小女孩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自己就很少会耐心地弯下腰问问学生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平时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教室,你总是会听到老师批评训斥学生的怒声,而很少听到静下心来和学生亲切交谈的话语。我想我的“不够耐心”与“不够机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三、为孩子护航
这本书还让我更加懂得了如何去爱孩子:爱孩子,首先要走进孩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
需,理解每一个孩子的悲哀与欢乐;爱孩子,必须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爱孩子,也必须鼓励和批评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文中的《小睡有何不可》《跑,还是别跑?》《昨天的故事》三篇随笔深深打动了我,颠覆了我的习惯性思维,让我觉得老师的行为方式有时候也要变个“小魔术”。吴老师居然默许学生课上睡觉,在他的课上,有位学生睡着了,小声叫他没有醒,想到他可能实在是太累了,怕他着凉,就请同桌帮他盖件衣服。他说:“学生课上打瞌睡,原因很多。在他已经疲倦的情况下,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去记住教师的讲话,很困难,这时候不如让他小睡一会儿,只要他不妨碍被人上课。不止一次地听到教师允许学生课上睡觉的例子,我觉得这是人道的教育。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听课分神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当然,如果学生一听到你的课就想睡觉,那得令当别论。”对上课快要迟到而狂奔到教室的学生吴老师会把他喊住,请他慢走;他认为学生的人身安全比不迟到要重要一些,教师要有爱护学生的意识;吴老师在学校规定中秋节晚上不能放假的情况下他居然会帮学生请假,让学生和亲人团聚;他认为“亲情意识”对一个学生来说比几节课更重要。
是呀,如今的社会亲情意识越来越淡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关心父母,和父母进行感情上的沟通。现在的孩子和父母的话似乎越来越少。记得上次去文成参观了“孝的文化”,我们的余校长当即作出了一个决定:以后自己的父母生日,老师都可以请假回家陪自己的父母过生日。老师如此,对学生更应该如此呀,因为教育要从小做起。教育应该充满人性化,我们要把学生当成有生命的个体,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学习的机器。以前我觉得学生上课就应该坐得端端正正的,时时刻刻都要认真听讲,“好动”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上学不能迟到,不能请假??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做到的守则,这些思想好像已经根深蒂固了。看了这些文章后,突然觉得现在的老师的确有点太不近人情了,有些要求连大人都难以做到,我们怎么可以这么苛刻地要求还是孩子的学生呢!虽然吴老师的做法我可能不会照搬照用,但他的做事方式和思想让我受到启发,起码我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改变自己原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懂得去宽容和理解。
四、为教育乘风破浪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个新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浅。我反问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准备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水源了吗?总是觉得自己读的书远远不够,现在当了老师体会更深,有时总是埋怨工作太忙碌,没有时间看书,总是埋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书中讲到现在的教师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及时反思”,对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缺乏深度的思考。想想自己也一样,有时经常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没有及时去反思,时间过了也就忘了。现在我告诉自己“思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期的缺乏思考教师就会成为教书的机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必须激励自己多思考。
想到这,我必须面对现在教育的现实,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抽出时间来读书,抽出时间来思考,在读书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我们教师精心的培养。教师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啊,我们绝对不能误人子弟。
写到这儿我自己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那种种压在心头的疑惑与无奈一扫而光。读《不跪着教书》,让我明白教育有多难,教育有多美。
总之,要想实现不跪着教书,必须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丰厚,智慧不凡,人格伟岸。而达此境界的最根本方法是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潜心阅读这本书时,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这些案例是如此的真实,贴近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既要有爱心,又要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地教书育人。 一直以来,我总是信奉教育是爱的事业,只要有爱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少数学生是例外,他们好像不在我爱的感召范围内,他们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试着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然而收效甚微。读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找到了答案,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却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教师的教育智慧从何而来,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读着那一个个教育案例,我常常有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学生、类似的问题,自己也曾经草率或认真地处理过,但很少去一探究竟。透过王老师一段段精彩睿智的评析,我渐渐有所领悟……
要有智慧,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令自己怒气冲天的事情。这时如果能控制好情绪,避免冲动,再冷静客观地分析、处理事情,那么你就是有智慧的。 要有智慧,就要避免武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过于信赖自己的教育经验,有时比没有经验更糟。他作业没有交,一定是没完成,他又在撒谎。他老是干坏事,这件事一定是他干的。他放学没回家,一定又去玩了……于是理所当然地指责、训斥、惩罚。如果把这些“一定”换成“可能”,在发现和处理之间多一步调查,那么事情有时就会是另一种状况,另一种结果。虽然这样会更加费时费力,但教育毕竟不是制造零件,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负责。
要有智慧,还要学会思考探究。“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看完《爬树风波》一文,感觉文中的事情我也会经常碰到,刚刚说完这个规定,那个不许,一转身,学生就违反了,这明显就是在和老师作对,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所以,我们就会很生气,就会批评学生,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为什么违反纪律,却没有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其实,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许多老师遇到问题,只会主观地想问题,说的话全都是自己的感觉,往往在没搞清孩子们是怎么回事,自己就非常生气。身为教育者,我们不但要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还要尽量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当你理解了孩子,批评孩子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角度,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才能正确地实施教育与批评。因此,做一个智慧的教师,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是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而是重在思考和探究,积极探求学生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再思考,了解和思考之间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切合实际地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读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明白了:“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爱心,是感性的;而智慧,是理性的。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爱心,同时还需要智慧。让爱心与智慧同行!
公文素材库推荐访问其他精彩范文:《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