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冰花观后感
把梦画天边
或许在许多人的童年中都会有一两个曾经十分坚定的梦想,那么多年过后,便被我们束之高阁。或许是梦想变化了,或许是环境变化了,如果我们需要理由,总可以有千万个。 看《鲁冰花》,古阿明对画画的执着、美术老师对天才的认定以及教导员对古阿明的否定,是最大的反差和讽刺。
从小就失去妈妈的古阿明热爱画画,他没有很多画笔,没有五颜六色的蜡笔,他的画中只能有那么几个颜色,但是他却能用仅有的几个颜色画出村长儿子所不能及的画。美术老师的到来其实本应当对于他是一场救赎,但学术终究无法抵过权力。理想主义者(推荐访问范文网:WWwww.bsmz.net)——美术老师眼中的古阿明是一个极具天赋的小画家。他对阿明的偏爱并不是个人因素导致,作为观众的我们不难看出阿明的天赋,我们肯定也会认同美术老师的看法。但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或许巴结和笼络关系才是大人世界中更重要的。他们需要的是条条框框的固定的社会,他们的生活被定义式,他们需要能看得明白的画,他们需要的是在风中摇曳的红旗还是老老实实长方形的怪模样。一切在我们眼中显得荒唐可笑的现象在当时却那么平常。那个年代的台湾,村长之于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土皇帝。土皇帝的儿子自然不能得罪,土皇帝的女儿也不能得罪。可是美术老师却无所谓这些权利相争。他替村长画画像,却不参与投票;可是却为古阿明家赢得了村长大发善心的一次农药喷洒,村长需要选票,古阿明家需要农药。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可是在这种时候古阿明竟然病了,而且是和母亲一样的病,然后这张选票弃权了。可是村长却能知道古阿明家并没有投票给他,说明这个社会的很多机制尚未健全。投票人的权利亦无法得到保证,就这样,古阿明爸爸无奈凑足了钱赶紧还了。
这向来不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会。这是古阿明内心最大的愤怒。最后,他用整片红色的江山描绘出了他的愤怒。可是却永远的沉睡了。而这之后的奖状、名声又有什么用?还有什么比生命重要。所有人都开始改口,所有人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当初很早就发现了他的天赋。多么可笑多么滑稽!古阿明姐姐把所有的画烧给了弟弟,是带着何种心情我们无法深刻体会,可是我知道,他们是找到了各自的归所了。带着梦想死亡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呢?
爸爸敲打着古阿明的棺材,然后看着它被钉上钉子永远地消失了,再也看不见儿子画画了,再也看不见儿子的欢笑了,再也不会有人把泥土涂在牛的头上到处都是了……父亲失去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何等痛苦。这是社会的悲哀,是古阿明的悲哀,亦是古阿明的解脱。 我一直在想,如果古阿明没死,面对如此荣耀他是否会很开心,抑或觉得悲哀可笑。这样,往后的生活对于他会更残酷,他会看到如此势力的人群和嘴脸,这是对世界最大的侮辱,他还会不会美好地看待这个世界?他还能不能继续创作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作品?还是,将来,他也随大流而去,再一个方仲永?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所以依剧情的安排来说,他必须得死,他的死能够留下梦想的美好,无疑是这部作品最好的结局。它所包含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对这个社会的讽刺。孩童年代的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梦想会是我们一生之中值得怀念的几个断章之一。它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也终将逝去。我们无法阻止,唯一能做的只是追随,可是谁都知道,梦想的脚步,多么疾驰。来不及纪念,也来不及回忆。看这一部影片,在这样特殊的年龄,我们是在怀念童年,亦是在纪念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拿起你的画笔,开始你天马行空地幻想,趁现在还可以幻想,趁现在还可以柏拉图,尽情地幻想吧……我们需要轰轰烈烈地追随梦想,我们需要热热闹闹地来过一次。以此证明,我们来过了,并且曾经好好生活过。
第二篇:《鲁冰花》观后感
《鲁冰花》观后感
优秀的作品总能让人有所感悟,有所深思,或悲或喜,或圆或缺,不管形式如何,总能在观众的心里荡起一圈涟漪。《鲁冰花》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让人看后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感觉要表达,关乎童年,关乎亲情,关乎贫穷,关乎不公??当然,也关乎教育。
影片中最令人反感的莫过于迂腐平庸的校长和他底下几个趋炎附势的教师。学校本是最圣洁的地方,本是独立人格和个性思想的净土,可是片中的校长和教师却受制于财大气粗的乡长,在乡长面前点头哈腰,阿谀奉承,俨然一副奴才相,大选之前一套西装就可以让他们服服帖帖投上乡长一票,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知识分子该有的尊严,也看不到一点身为人师该有的情操。校长如此,教导组长如此,普通教师如此,那学校还谈何独立,谈何圣洁?在这样的校园风气之下,很多事情都会被扭曲,比如,穷人的孩子即便拥有极高的天赋也没有出头之日,正直的教师即便拥有渊博的才学也只能遭人挤兑。
影片中最令人怜爱的莫过于天真无邪的古阿明。古阿明虽然调皮捣蛋,成绩倒数第一,但他却拥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可惜,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成绩不好,会画画又有什么用?更何况,他的天赋并不被人们认可,尤其是教导组长,一直认为他只会胡写乱涂,根本不能跟规规矩矩的乡长儿子相比,还有,放牛的大叔,乃至他的爸爸,都不把他的天赋当做一回事,甚至还有意无意地扼杀这种宝贵的天赋。能够懂他的,大概也只有他的美术老师郭云天,然而,郭云天懂了古阿明,却没有人来懂郭云天,从某种角度而言,郭云天也是一个被无情扼杀的“古阿明”。
郭云天是一个专业的教师,说他专业并不仅仅因为他优秀的美术素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懂孩子,他了解他的学生。很多大人都把孩子当成还没长大的大人,但郭云天没有,他眼里的孩子是天真活泼的,是无拘无束的,甚至是调皮捣蛋,随心所欲的。因为这样,他宁愿出去跟古阿明他们玩“木头人”,也不愿呆在课室里听小女孩中规中矩地讲“中华文化复兴之道”。
如果把具体的人物升华到抽象的概念,我想郭云天应该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种理念和模式更加尊重个性,更加主张独立精神,也更加重视创造力和革新力。在这种理念和模式之下,乡长儿子那种死板地连画面国旗都要用尺子左量右量的方法是不被提倡的,小女生那种念着老师写好的稿,比着老师教好的动作的行为也是不被提倡的。相反,类似古阿明这种随心作画的学习方式才是学校主张的。
而古阿明则代表着新的人才类型,对古阿明的认可和接纳代表着一种新的人才观。这种
人才观更加包容,更加不拘一格,与传统那种唯成绩是论或唯学历是论的择人标准不同,新的人才观更看重人的特长,不管这种特长是否与主流的科目有关,学校与社会都予以承认。
古阿明的遭遇令人心疼,疼在他年幼丧母,家贫如洗;疼在他执着坚强,不舍不弃;当然,最疼的是他那宝贵而又脆弱的天赋以及生命被扼杀在天真无邪的童年。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中吸取很多的教训,领悟很多的道理,但我想我们最应该从中总结的,是如何完善社会、学校,乃至家庭的教育环境,完善孩子的成长环境,这样才能避免古阿明的悲剧在现实中上演。
王某某 09思政1班
第三篇:鲁冰花 观后感
鲁冰花 观后感
今天看《鲁冰花》这部影片很有感触,也得到了很多启示,这或许说是一部比较贴近生活的影片。
在影片中,小主人公古阿明生活在乡村里,那里有一大片的茶园和大湖,充满了乡村的自然味道,也给人一种淳朴的感觉。阿明和她他姐姐每天都要划着小船过了湖,再走一小段路才到学校。阿明很喜欢画画,却不喜欢学习,他经常拿着画笔按照自己的想象画自己想画的图画,可以说在画画方面是比较有天分的。可是,他却没有机会学画画。直到郭老师来了,他才如愿地学习画画,每一次的图画阿明都会很快画完,然后就出去玩,而且画得很有独创性,他的画都是来自于生活,所以,显得自然而真实。但只有郭老师欣赏他的画,其他老师则认为林志鸿的画是最好的。
记得那一幕,郭老师第一次教画画的时候,要求孩子们自己自由发挥,古阿明很快就画好了,而且画得很特别。而林志鸿却因为没有标题二不会画。又有一次,林志鸿画国旗的时候用尺子来量着画,却怎么都画不好。老师却说,国旗只要红色就好了,不用拘泥于形状。这样看来,老师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像阿明画的太阳不是红色的而是蓝色的,这就是孩子的想象力。相反,林志鸿的画都很规矩,被一些以前的习惯限制了他丰富的想象力。
选择林志鸿参加比赛和乡长的选举让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现实。因为是乡长的儿子,所以,尽量地巴结乡长,让他儿子参加,即使穷人家的孩子很有天分,也被这些现实的东西给剥削了、埋没了。为了得到利益,在选举中不断拉票,这样就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孩子的天分被埋没了,即使有伯乐赏识,也被这无情的现实淹没。
人们总喜欢围绕在利益的面前为之疯狂、为之着迷。正因为这些现实因素,有钱人就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即使表现的不好。幸好,没有参选比赛的古阿明的画,被郭老师送到国外参赛得了世界一等奖,多么高的荣誉,可惜的是,古阿明却因为肝病死了,再高的荣誉也无法体会了,这是一个悲哀的结局。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很愤怒,为社会不的公平而叹息,为现实生活而深感不安。
其实,古阿明的前途很光明,只是现实的生活把他的前途埋没了,只能说这就是社会的悲哀。各位,请珍惜现在自己拥有的亲情,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幸福的,不幸的人比你多的是,所以不要再抱怨了,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吧。
第四篇:鲁冰花观后感
篇一:鲁冰花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要去阶梯教室看电视,来到学校,我们等到预备铃响,才下楼站队,那时别的班已经看了一小段了,可是我们到了阶梯教室,那里的电脑却不能用了我们只好去五(3)班看。
今天我们观看的一部影片——《鲁冰花》。开始了,教室里鸦雀无声。首先我见到一位叫古阿明的小孩和他的姐姐茶妹在摘茶叶。哦,原来他们家穷,在打工赚钱。他们做完了,到茶场主人那交货取钱了。取了钱,就在一路笑声中回家了。在路上,他们见到了一位大叔叔在画画,由于那位小弟弟古阿明也喜欢画画,所以也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后来那叔叔把画送给了他,他高兴极了!古阿明还要他签名,那叔叔开了个玩笑,在画上签了“傻瓜”两个字,弄得全场同学哄堂大笑!后来,大叔叔成了他们的美术老师。他很欣赏古阿明富有想象力的画,想让他参加画画比赛。但一些人都为权为利要让乡长的儿子参加,结果古阿明落选了!
最后,古阿明死了,他的梦想——参加比赛也落空了,因此十分悲痛,给他带来了很沉重的打击!他死后,老师把他的画寄到美国参加国际儿童画画比赛,得了世界第一,成为了天才儿童。每人都十分伤心,这么好的人怎么死了呢!而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11年!
啊!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古阿明这颗富有想象力的美术天才就这样陨落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同学都在檫着泪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我真希望古阿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那样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这些热心的老师同学一定都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治好病,帮他实现梦想!这影片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死板,要大胆的展开富有想象力的翅膀!
篇二:鲁冰花观后感
看过电影鲁冰花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是古阿明和郭云天,其中郭云天无疑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郭云天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热爱艺术并懂得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人,作为老师,他仍然带有这种艺术家的气质,而这却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在我看来,这样的追求完美不与世俗妥协的老师永远只能是少数,这样的老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电影开头,郭云天从大城市台北调任到这样一个落后的乡村担任美术老师,至于从大城市调任到这样一个偏僻乡村的原因,这应该和电影后来郭云天离开水城小学是一样的——无法容忍世俗对于艺术的曲解,对于古阿明的作品得不到大多人认同的无奈之举。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一生,尤其是小时候,能够遇到郭云天这样一个理解孩子、理解艺术,并懂得尊重孩子天分和艺术创作规律的老师实在是一件幸事。
古阿明是幸运的,又是悲惨的。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终于遇到了一位理解孩子、理解艺术的老师,他终于能够不用重复去年的悲剧,在郭云天的支持下,他终于可以进入美术班。在美术班里,他就像一条鱼重新游回水里一样自在,在这里,古阿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和属于孩子的想象力,在这里,古阿明得到了认同和鼓励,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有郭云天这样一个理解艺术的老师在这里。
如果,郭云天不来水城小学,那么古阿明是不是依然会被人忽视?从这里看,古阿明是悲惨的,一旦郭云天不在或者不能给他应有的庇护,那么还会有谁去关注他呢?
郭云天是一位好老师,这在于他能够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并挖掘属于他们身上的天性和想象力,而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只重视教学和灌输,而不懂开发孩子们的天性和创造力。所以,在美术班里,古阿明和林志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古阿明很快完成一副天狗吐月亮的绘画时,林志鸿却趴在桌子上发呆,不知道如何开始绘画,而这仅仅是因为郭云天没有提出题目,林志鸿就不知道如何绘画,由此可见,电影在此是想借此对比,鞭打传统灌输教育对孩子们天性和想象力的扼杀,而幸运的是此时还有郭云天这样一位理解孩子的老师,不幸的是郭云天这样的老师在这里只有一位,而且还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为了教育孩子,作为老师,我们必然要与学生的家长交流沟通。而在这一方面,郭云天无疑也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在郭云天去古阿明家家访的时候,古阿明正和姐姐、爸爸给茶树捉虫,当古阿明父亲拿起一个碗给郭云天倒了一碗茶时,郭云天接过这碗茶,没有犹豫,端起就大喝起来,没有一丝嫌弃这茶这碗会不会脏的问题,作为一个从台北来的年轻人,郭云天身上这种对人尊重的品质无疑会拉近自己和家长的距离,当他知道古阿明有一个理想,要画出自己家乡的美景让全世界都知道,却没钱买八色画笔和足够大的纸张时,郭云天就自己为他购买了八色画笔和纸张,可见,郭云天作为一个老师是多么尊重、理解和爱护自己的学生。
作为一个优秀的却得不到大环境认同的老师,郭云天时时都在和那些扼杀孩子天性的所谓“教育”作斗争,他为古阿明不能代表四年级去参加比赛而和学校老师们争吵甚至打起架,当他看到学生演讲时那做作的手势和假大空的腔调时,他愤然离场,他反对教育里对于孩子天性的束缚的东西,不能容忍教育里那些扼杀孩子天性和想象力的成分,作为这样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艺术家老师,郭云天注定是要孤独的,是得不到大多人理解的,这也正是他最后出走水城小学的一个原因。
古阿明是悲惨的,没钱治病,少年夭折,他都还来不及再看一眼自己获得世界大奖的作品,就这样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郭云天也是悲剧的,作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老师,却处处得不到周围的认同,一如既往的孤独不得志。
在此,我不想谈那些势力者在古阿明获奖后是如何地赞扬古阿明,我只想说:如果我们周围有一位郭云天,请我们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不要再让他感到孤独!如果我们周围有一个古阿明,请我们多给他一些帮助和鼓励,不要再让他这么年少就夭折!
总之,我们不想再看到郭云天和古阿明这样的悲剧发生。
篇三:鲁冰花观后感
经过一轮紧张、激烈的考试后,还得上几天课。在上第一天,我们的课程是看电影及写作。
写作过后,我们看电影。电影名叫《鲁冰花》,是一部部开头搞笑但结尾悲惨的教育片。《鲁冰花》里有一对家境贫苦的姐弟,他们母亲早逝,父亲很暴躁。靠种茶花、养畜生为生。弟弟叫古阿明,是个可爱的四年级学生。姐姐很懂事,上六年级。他们读的小学里,校长、组长、主任都很严肃。有一位从台北来支教的美术郭老师,非常正直善良,认识了古阿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亦师亦友。阿明画画很棒,很有丰富的想像力。一次画画比赛,郭老师想拿阿明的画去参赛,老师不同意,都让乡长的儿子林志鸿去参赛。郭老师打了校长一巴掌,拿阿明的画参加,辞职回台北。最后,古阿明参赛得到全世界第一,遗憾的是:阿明因遗传母亲的肝病,死去了。
看完后,我班好几个女生哭了,包括我。我觉得:那些校长、主任、组长为了自己的钱财、利益,都纷纷纵容乡长的儿子林志鸿,看不起古阿明,总是骂他、打他。而郭老师,他公平公正,欣赏孩子。其实,郭老师也喜欢志鸿的画,只是觉得阿明的画具有童真。志鸿的画虽然画得像,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想像力。这部影片,反映出社会中一些人们的道德。口口声声说要帮助贫困人民,但还是为了利益,背着良心做坏事,人们快点醒悟吧!而我班的女同学,也十分善良。影片中有《鲁冰花》这歌儿的插曲。坐在我旁边的芷童,眼角挂着眼泪,坐我前面的谢钰瑶眼圈红了,她们边唱边哭泣:“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第五篇:鲁冰花
鲁冰花 演唱:甄妮
啊 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的心呀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啊 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啊 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
我知道半夜的星星会唱歌 想家的夜晚它就这样和我一唱一和我知道午后的清风会唱歌 童年的蝉声它总是跟风一唱一和
当手中握住繁华 心情却变得荒芜 才发现世上一切都会变卦
当青春剩下日记
乌丝就要变成白发 不变的只有那首歌 在心中来回地唱
啊 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的心呀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啊 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啊 啊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