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事剧《白云真人》观后感
故事剧《白云真人》观后感
由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排演的新编传奇故事剧《白云真人》首演成功;随后几天,该剧前往故事发生地陕西佳县白云山与所属地榆林市汇报演出,场场爆满,观者如云,好评如潮。翻看当地网络媒体可以看到,热议与赞赏同样接连不断,而观众给予该剧评价最多的是两个字:好看。
对一个编剧来说,自己的作品得到好看的评价绝对是一件快慰之事,这是作品在接受市场与观众检验后的一个非常难得的赞誉。作品只有好看了,才会有观众;而有了观众,作品才会有赢得市场的机率。记得一位知名剧作者曾说,好戏一定好看!《白云真人》从收集素材到采风访问,从动笔创作到搬上舞台,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踏实,得到好看的赞誉,赢得好戏的赞赏,应是必然。
《白云真人》取材于陕西佳县白云山的一个美丽传说,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数百年前,一场罕见瘟疫让陕西佳县陷入恐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躲灾逃命;危难之时,云游道人李玉凤以神奇医术救下一位濒于死亡的孩童,让百姓对战胜灾疫充满信心;为了设化教民,普济众生,李玉凤产生了在当地建观传道的想法,在乐善好施的豪士牛登第的支助和亲民重义的榆林总兵张臣支持下,建起了一座以道为主、兼融儒释的着名道教圣地——白云观,因功德无量,三人被百姓尊为白云真人。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出典型反映道家思想的舞台剧。关于道教与道教题材,我们大概在荧屏上有所接触,但立在舞台上的剧目应该不多。道教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儒教、佛教平起平坐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创作有关宗教内容的作品,一般来讲,作者都不愿去触碰,因为这是一块硬骨头,不仅难啃,也不好把握,吃力不讨好,稍有不慎,就会栽在宗教知识匮乏的泥潭。今天,《白云真人》的创作者迎难而上,敢于碰硬,且在很短时间就拿出成品,让投资方连连称奇,得到观众认可,不仅显现了创作上的灵秀之气,更显现了敢于在艺术上攻坚克难的执着精神与坚强自信;而对于一个编创者来说,执着与自信毫无疑问是走向成功的坚硬基石。
此戏是应白云山道观委员会与榆林三辰股份有限公司之邀专门创作的。关于此类创作,有句时髦话叫做“私人订制”。其实,文艺作品的“订制”早在十年前就已开始,屡见不鲜。有文化公司向作者“订制”影视作品的,有地方政府“订制”宣传本地文化与形象的大型歌舞的等等。最有影响的是十年前广西政府向张艺谋“订制”的大型实景情景剧《印象刘三姐》,其恢弘的气势,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大胆新颖的构想,颠覆了人们看戏必到剧场的传统思维,极大地震憾了业界同行,《印象刘三姐》应该是国内文艺作品“订制”的起始。今天,文艺“订制”机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尤其在近几年,许多“订制”出的作品,如《印象武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情归蓟州》、《蒙山沂水》、《又见平遥》等等,既满足了订制者的希冀,又拓展了观众的文化视野,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如同此类作品般变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起来,这应该是文艺逐步融入市场的动人景象。据悉,《白云真人》作者在创作“订制”类作品方面已相当富有经验。此前,作者就已经为陕西榆林地区成功创作过神话故事剧《神龙》,在当地演出引起轰动,作者的名字也随即被载入当地知名编剧行列。《白云真人》的“订制”,就是因了《神龙》的成功而有人专门找到作者门上的。
此外,该戏之所以好看,还来自于演员的精湛表演与借助现代化舞台技术手段造就的艺术意境。文艺作品是综合艺术的体现,一部作品的成功,是每个行当如导演、演员、舞美、灯光等整体的成功。武凌云、王春梅等国家一级演员的加盟,使得该剧在艺术表现力上得以极大提升,他们出神入化的人物心态把握与人物情感交织的细腻揣摩,无不为该戏增色添彩。而现代化舞台技术的运用,为弥补传统戏剧难以描画的绝美意境提供了极大帮助,不仅拓展了导演二度创作的艺术想像空间,也让想象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使作品的思想性得到淋漓尽致的烘托与展现。记得《神龙》首演时,就有人提出神话故事应借助舞台技术手段来烘托意境,但因资金不足,首演时没能成行。今天,《白云真人》现代技术手段的大量运用,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神龙》遗憾的一大弥补。
总之,新编传奇故事剧《白云真人》虽在创作上仍有提升之处,但其聚焦历史传说,普及道教知识,智解边患纠纷,描绘白云神韵,盛赞黄河儿女善缘的思想和以“订制”机制凸显出来的艺术生命之旺盛,为戏曲艺术逐步走向市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二篇:职业剧观后感
职业剧观后感
最近,我们观看了学院实践部举办的职业剧表演。大家的表演都很精彩,创意也很丰富。虽然表演并不是真实的事件,但还是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些现实问题。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一想到还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我也即将面临就业的现实,真是感触颇多。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榜样,是人们羡慕的对象,考上了大学也就意味着有了美好的未来。在那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在当今大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毕业就是失业。现如今,我国每年约五六百万高校毕业生,然而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只有68%,可见有将近半数的人毕业后得不到工作,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其中有些已就业的大学生又失业、待业。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最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而每年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却一直没有多大变化,由此产生出很多“蚁族”,艰难的生活于城市边缘,也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小视的问题。
说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校毕业生总数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使得供求矛盾突出。还有一点让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接受的,就是用人单位条件苛刻。如今,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有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试问大学毕业生哪里来的工作经验?倘若每个用工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那么学生的工作经验该从何而来呢?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更出现了招保安要硕士生的笑话。用工单位的这些条件,无疑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负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一直生活在“大学”这个“象牙塔”中过着相对安逸生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突然要进入社会找工作、参加工作,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好歹也是从大学走出来的,所以对工作的要求也就高一些,不仅是对工资、待遇,对工作环境的等各方面条件都很挑剔。而且还有很多大学生更希望留在一线的大城市,而不是去相对偏远的小城市工作。但是现实却不尽人意,需要人的单位大学毕业生看不上,大学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却又不愿招收大学毕业生,而更愿意招一些高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
并不知道别人是想的,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只是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而这个阶段正是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阶段,而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现在应该忙于的。对于现在年轻的我们,艰苦一点的生活或许对我们更好。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认清自我,给自己准确定位。同时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不要总是眼高手低,或许我们会给自己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第三篇:普法栏目剧观后感
普法栏目剧观后感
刚才看了法制频道普法栏目剧的一个节目,名为普法栏目剧,其实都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剧情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男人小刚,从小就胆小怕事,长大之后在一家公司当保安。一天晚上,几个盗贼进入公司行窃,小刚竟然自己先被吓晕了,结果公司的保险柜被盗贼盗走了,失职的小刚丢了工作回到家里。回家后他的老母亲拿出一生的积蓄给买了辆面包车,这个胆小的男人就干起了非法营运。倒霉的是,这人竟然又遇上了曾在他当保安时行窃的盗贼,贼头还是他小时候的伙伴。盗贼看准了小刚懦弱的性格,卑鄙地逼迫他协同作案。这个男人虽然很窝囊,但是却有一个体贴的女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还为他生了个儿子。盗贼为了胁迫他继续犯罪,打伤了他,还绑架伤害过他的妻子和儿子,小刚因为害怕盗贼报复和法律的制裁竟然没有报案。后来这伙盗贼全部落网,而小刚则在外面躲了八年,之后在老母亲的一再恳求下才去自首,结果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看完这个节目,我的心中如波涛涌动,久久不能平静。心想,故事的主人公小刚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摆脱犯罪分子的,但由于他的懦弱而一次又一次地错失良机,最终给他和他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当盗贼打伤他的时候,应该报案他没有报案;当盗贼绑架他妻儿的时候,应该报案他没有报案;当盗贼落网的时候,应该自首他没有自首。当受到欺凌迫害的时候,这个男人选择了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他不敢反抗;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时候,这个男人选择了逃避,一走了之,结果白白浪费了八年的时间。试想,这八年的逃亡生涯和坐牢有什么两样,担惊受怕、寝食难安,连跟亲人见面都不敢。
仔细一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个男人的懦弱,而懦弱的原因是没有血性。什么叫血性?血性就是流血的个性。一个男人,该流血的时候就得流血,该拼命的时候就得拼命,真要逼到那份上了有什么舍不得的?这话好像说得有点极端,但人有时候还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想,大街上那么多人,盗贼为什么不选择别人而单单选择了他?就是因为他的懦弱,如果他要是敢打敢拼,盗贼能拿得住他吗?
这个节目,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男人血性的重要性。一个男人没有金钱、没有地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血性。一个老百姓没有血性会很窝囊,一个战士没有血性会当叛徒。没有钱可以去挣,没有地位可以去奋斗,没有血性该怎么办呢?一个男人的血性,又叫“兽性”,“兽性”并不是要杀人放火、坑人害人,“兽性”就像一头雄狮受到攻击时的奋力抗争一样。当一头雄狮受到攻击的时候,它决不会丢下自己的妻儿不战而逃,它会咆哮着、以雷霆万钧之势英勇迎敌,即使在战斗中被撕咬得遍体鳞伤也丝毫不会退缩。男人就应当这样,这就是男人的血性,就像电视剧《亮剑》中说的一样,要敢于亮剑,哪怕被砍得血肉横飞,那也是血染的风采。
其实,这个故事中最悲惨的还不是小刚,而是他的母亲和妻子。母亲生了个无用的儿子,妻子嫁了个窝囊的丈夫。这个男人的懦弱和糊涂组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一个词语--窝囊,而窝囊害了这一家人。人是应当善良,但善良也不是好坏不分的。当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就应当奋起抗争,而不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第四篇:白云萍观后感
“白云苹和她的贫困生基金会”观后感 201*年4月17日晚在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的组织下,我们201*级所有党员以及预备党员自愿参加了观看“白玉萍和她的贫困生基金会”活动,并进行了学习。201*年4月9日,河南电视台政法频道《侠肝义胆》栏目以“从白云到白云朵朵”为题播出了我校“白云苹和她的贫困生基金会”特别访谈节目。 向社会广泛传播白云苹和她的贫困生基金会的“正能量”。
在节目中,面对河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丁瑜的提问,白云苹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自强不息的求学经历,以及在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下白云苹基金会的产生和发展。现任会长李晓莎同学介绍了基金会的良性运作模式。白云苹刚入学的辅导员陈国富老师在现场回忆了当年基金会的成立情景。我校学工部部长刘金厂参加了节目录制,他高度评价了白云苹和基金会,并指出在学校的支持下,河南中中医学院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大学生典型并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节目中,展现了白云苹的别样人生,热情赞扬了白云苹热爱生活、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的精神,给人深深的感染和极大震撼,对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强烈的启迪意义。正如节目主持人丁喻所说的,白云苹以及基金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传承文明、播撒爱心,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真情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看了“白云苹和她的贫困生基金会”后,我就一直在想“我们上大学来学什么?”我认为一是要学专业知识,学本领;再一个就是要接受文化的熏陶,学习一种精神,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大学学习的知识是会过时的,不是永恒的。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是会受益终生的。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说,“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将道德修养视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我的认为,上大学最关键的是,同学们要把自己培养得素质比较高,德和才全面发展,做一个灵魂高尚的人。白云苹同学就是我们广大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她那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已经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地印记。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样的片段:201*年9月30日。郑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该过国庆节了,上午,辅导员陈国富老师到02级新生宿舍查看,见到了学生白云苹,问她国庆节回不回家。“不回了。一来一回得几十块钱哩。”白云苹说。 “有困难吗?”“没困难。”这时,陈老师突然想起来,这个学生比较贫困,9月8日入学报到后,身上就只剩下70元钱了。就问:“那你还有钱没有?” 白云苹:“有。还有二十几块哩!”陈老师心里一动:“一个刚入校的女大学生,吃穿用,20多天时间只花了40多元,还说没困难!她是怎么过的呀!?”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同样是大学生,40多块钱也许仅仅是我一天的生活费而已。我们周末逛一次街,过生日请吃一次饭也许就是她一年的生活费了。我在感慨她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如果换做是我的话,我想我真的坚持不下来,我真心的佩服她。她是我心中
学习的楷模。
我们是生长在祖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新时代的大学生,但是,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仍(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bsmz.net)然是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优良传统。从白云苹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共产党员的光和热,我们也一直走在向白云苹同志学习的路上。我相信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白云苹出现,希望我们河南中医学院里的学生走到哪里都能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刘肖飞
第五篇:白云平观后感
《白云平》观后感
通过观看 201*年4月9日,河南电视台政法频道《侠肝义胆》栏目以“从白云到白云朵朵”为题播出我校“白云苹和她的贫困生基金会”特别访谈节目,感受到了白云苹和她的贫困生基金会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并由此对白云平的经历了解更多,也学到更多。 20岁,多数人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大孩子,而白云萍的世界却复
杂得多,宽广得多,深刻得多。她靠拾破烂挣生活费读完高中;她靠打工供养自己上大学;她生活极为清苦,家里还欠着债,却将别人给她的捐款放入“贫困生基金”,资助其他贫困学生……“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南阳邓州市张楼乡门庙村,一个破旧的小院,是白云萍的家。父母都是文盲,家里五口人仅靠几亩薄地维生,日子一直紧巴巴的。后来,母亲大病一场,哥哥又遭遇工地意外,原来就很拮据的白家更加家徒四壁。从小学到中学,白云萍几次辍学,靠着政府、亲戚的救济以及自己的坚持,白云萍又几次返回学校。201*年8月,白云萍收到了河南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考上大学,对于平常家庭肯定是件大喜事,但对于白云萍一家却忧大于喜:5000
元的学费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时,得到消息的邓州市有关方面为她贷款4000元,白云萍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能借的亲戚都借了,又
凑了1000多元。201*年9月8日,白云萍到河南中医学院报到,手续全部办完后,兜儿里就只剩70多元了。一个多月的新生军训生活结束了,尽管白云萍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只吃馒头、面条,把一天的饭费控制在两元以内,但70元还是花完了。生活的难题再次摆在了白云萍的面前。白云萍所在班的班长赵剑动员同学们捐了600元钱,可白云萍坚决不要。她说:“同学们的心意我领了,我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白云萍开始了她的勤工助学生活。通常,她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6∶00起床,到教室早读。上午上课。中午12∶00至14∶15在附近的一家小餐馆打工送外卖。下午上课。17∶30左右为学校的试验室打扫卫生。晚上到教室自习。201*年11月20日,以白云萍名字命名的“白云萍贫困生基金”,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成立。资金来源首先是全班同学捐给她的600元钱,然后就是学校退回给她的学费(学院免去了她5年1.55万元的学费,并把她第一年的学费3100元钱退还给她)以及社会人士的捐款。
四川、福建、各地的捐款寄来,白云萍一分不留,全部入进基金会账中。为了让基金更好地运转,学校帮助白云萍在学生中招募了一批志愿者,成立了一个基金管理组。有会计,有出纳,出入基
金会的每一分钱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到201*年1月1日,基金会接到的善款总额为7982.2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云萍收到的捐款。另外,基金会还通过学生会外联部为贫困生寻找勤工助学的岗位,帮助贫困生自食其力。在基金会成立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有59人从中借到了紧急救助款。201*年冬天,基金会为几位贫困学生赠送了棉被;201*年3月4日,基金会还向新疆地震灾区捐款500元。201*年12月基金会开始自我“造血”,白云萍花了七八百块钱,买来两台双缸洗衣机,成立爱心洗衣社,按一件衣服一元的价格承揽业务,并专门召集学校的贫困学生来从事此项工作,给他们发工资,资助其生活。
白云萍说:“我是个农村人,把知恩图报看作美德。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许多人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我要回报社会,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手,使爱心传递。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节目中,展现了白云苹的别样人生,热情赞扬了白云苹热爱生活、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的精神,给人深深的感染和极大震撼,对青年学子的成长和成才具有强烈的启迪意义。正如主持人丁瑜所说的,白云苹以及基金会自尊自信、自
立自强、传承文明、播撒爱心,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真情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