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精选多篇)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0:52:31 | 移动端: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精选多篇)

第一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

第一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中国共产党多巴镇委员会达煜魁

今天,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心情难以平静,他从银幕出现在眼前,依然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像他身上陈旧的衣服-质朴而干净地真切。

1961年,周总理风尘仆仆赶到**省**县伯延公社开展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干部为了接待他,准备了一盘红烧肉,当时公社大食堂正在给社员们难以下咽的树叶稀饭。面对基层干部进屋吃饭的盛情邀请,周总理已跨过门槛的脚收了回来,他转身走向了公社大食堂。电影进入高潮阶段,连弟奶奶为了给周总理做一次拽面,不惜卖掉自己的寿材去换少许面粉。当连弟的爹端着一大碗热呼呼的拽面出现在总理的面前时,他和夫人邓颖超心领神会,跨过了那道门槛,吃起了那碗饱含深情的拽面。吃完后果断决定,出钱把老奶奶的寿材赎回来。

影片没有粉墨登场、没有虚张声势、没有故作牵强,于是乎,影片的这种朴实的触角已自然而然触及到每个普通人的心灵。或许,这种真实、这种纯粹、这种灰白底色本身就是打动人心最强大的力量。片中,在四个昼夜的调研后,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了情况,及时促成了农村政策的调整,让伯延成为第一个解除大锅饭的公社。可见在做足调研工作的情况下,高效、正确的决策,才是尽快解决问题的助推力。我们现在的工作中,存在着文过饰非、诿过于人的情况,这要求我们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发现了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及时纠正错误的方针与政策,让群众得到实惠。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如何解决"四风"问题。

"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影片中的各种情节,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感觉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以及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让我看到了一个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伟大情操;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我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先进性质和优良作风。让我感到作为我党的一份子,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感和无比巨大的自豪感。

今后,我将在工作中,以周总理为榜样,以高度负责、深入调研,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系的态度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事。

真心真情真诚

第二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961年,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省**市**市伯延镇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影片中,特别是周总理说过的"四句话",充分体现了周恩来总理深入实际、情系民众、服务群众的高尚情怀。

"只要有一个问题我不清楚,都不会离开的"。影片充分展示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影片对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展示。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伯延镇的,郭风林等同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并试图催促周总理尽快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坚定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周总理一进村,当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他看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已让他察觉到情况的异常。当他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的与群众交心,细致的做群众思想工作,他语重心长的对群众说:"朱老总从河南下乡,刘少奇同志从湖南老家,邓小平同志从**县……都分别给在上海调研的毛主席汇报了那里的情况,只有我没有办法汇报啊。正是周总理的肺腑之言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们不是没说实话,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国家"。周恩来总理通过四个昼夜的调研发现,所谓的老区精神不只是吃大苦、耐大劳、勇于牺牲、艰苦奋斗,而且即使党的决策出现了问题,国家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消极等待、怨天尤人,更不是向国家伸手,而是要为党分忧,为国家解难,勒紧裤带去履行国家主人公的职责。影片真实而又巧妙的反映出伯延并不是真空地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浮夸风和共产风也刮到了伯延,老百姓一样忍饥挨饿,当地的树叶树皮也被吃光。但是周恩来带队来这里搞调研时,许多干部和社员却为总理的操劳而忧心,不愿因自己的困难给总理增加负担。在这种老区精神的光照下,影片虽表现了困苦和灾难,但又没有陷入悲观失望,反而贯穿着一股团结起来共度难关的激情。

"心最痛的,就是这个家的家长,责任最大的也是这个家长"。影片牢牢抓住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这个本质、最突出的人格本质,自始至终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人民总理的一言一行,尤其通过周恩来坐在炕头、门槛上与社员谈心等情景,真实地凸显出周恩来总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就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除了人民利益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面对群众的困苦首先不是指责,而是检讨自己这个总理没当好,这个家长没当好,向伯延的百姓真诚道歉,对犯错误的干部有批评更有理解和爱护,那样发自肺腑,那样催人泪下!从平易中写崇高,越显其崇高;以自律来写博大,生动地呈现周恩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活的有尊严而倾其所有、鞠躬尽瘁。这就是周恩来最伟大而又独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鞠躬尽瘁。

"如果有机会我以后一定还来,就是来不了也要派人来看望你们"。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也是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看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也使我们通过回顾党克服各种困难、改正自身失误的过程,更加坚信党的伟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

第三篇《周总理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的国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国连续三年大旱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撤走一切援建项目的经济压力,使新中国和新中国的人民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但无论经受着多大的困难,党和人民依然充满着不可动摇的激情,人民始终想着国家的困难,党始终牵挂着人民的艰辛。面对国家遭遇国际关系恶化的困境,面对全国老百姓忍受自然灾害带来的饥饿,党中央及时派出多路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进行实地调研。尤其是周总理通过在**伯延公社四个昼夜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这时执行的全民吃大锅饭的政策,很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周总理从对党负责的角度,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向毛主席实事求是的汇报和反映了吃大锅饭的弊端,并建议党中央考虑对吃大锅饭的政策进行调整。最终党中央毛主席立即决定对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全民吃大锅饭的政策进行调研。至此,全国上下全民吃大锅饭的历史被伯延公社先行一步停止的做法而终止。

这是影片反映的当时我过的历史背景和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结合今天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看完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我有以下几方面的触动和感受,想与大家共勉。

总体感受:贫穷不缺精神,求实促进发展

一、国贫家穷,精神不倒。中国共产党经过近三十年的浴血奋战,在历经百斗战乱的沧桑国土上建立了新中国。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不容易,但建设新中国更不容易。影片虽然反映的是1961年,国家遭遇三年大旱,苏联老大哥又撤回所有援建项目和资金的历史背景,新中国处在极端困难的境地。那一年,我还没有出生,无法感受当时的艰难困苦,但通过观看影片,我真的切实感受到,当时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虽然面临着和经历着极端的困难和贫穷,但实际上国家和人民并不贫穷,国虽贫,家很穷,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精神却不贫穷,真是由于这种全党全民上下同心,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困难的精神,使新中国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调整期。而如今,虽然社会发展了,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但全民的精神却,人心涣散了,价值观扭曲了。

2、官民平等,同甘共苦。影片反映的是老一辈革命家、老一代党的领导干部,深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所以,在自然灾害面前,在社会经济发展遇到困境时,没有哪一个领导搞特殊性,更没有哪一个领导搞腐化,完全是上下同心,官民平等,同甘苦,共患难,团结一心,与天斗、与人斗,最终战胜一切困难。而如今,官民不平等、上下不同心,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四风"问题日趋严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是为了彻底解决"四风"之害而进行的一场思想教育活动,"四风"问题不但害己,更危害党的统治基础,危害人民的切身利益。目前,全国上下先后开展的两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在与解决上至下的存在的"四风"问题,从而最求我们党倡导的官民平等,官民一致的从政原则。

3、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安邦兴国,国家的政策必须先行,但先行的政策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是否符合治国安邦的实情,则要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实地调查研究,才能界定制定的政策是否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切合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否则,制定的政策可能无法下行,甚至不能下行,即便是强力推行了,也有可能对社会发展,对造福人民,对安邦兴国是百弊而无一利的,就像当年实行的全民吃大锅饭的政策一样,对社会发展,对创造幸福生活、对提高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大力弘扬求实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了解实情,用掌握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制定政策,管理社会,治理国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践是标准,实际是依据,实干是导向。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说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干部,党员干部一定要从为了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都要牢牢树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管一生,必须为民服务。为官就得心向群众,为官就得清廉为民,否则,为官者就有可能成为庸官,贪官。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好就好在他能完全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这次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每一个党的干部都必须对人民负责,做为人民服务的先锋和表率,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前提下,从思想深处,从为政之德,从履行职权等方面,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官为民履职

第四篇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3月7日下午,县委中心组成员在县党政综合楼211会议室集中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伯延公社,在四个昼夜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给毛主席电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一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着甘为儒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宗旨。

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够的精神和作风不但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之所以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一是靠真心。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伯延公社的。村干部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并试图催促周总理尽快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坚定地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二是靠真情。周总理一进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才会异常敏锐。三是靠真诚。当他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地与群众交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正是周总理的肺腑之言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通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也真的感受到,在那个特殊年代,我们的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当今时代,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将周总理的精神品质作为我们党性修养的镜子,更要学习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总是的必然要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如何解决"四风"问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党长盛不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4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公社,在四个昼夜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给毛主席电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一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着甘为儒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宗旨。

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够的精神和作风不但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之所以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一是靠真心。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伯延公社的。村干部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并试图催促周总理尽快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坚定地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二是靠真情。周总理一进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才会异常敏锐。三是靠真诚。当他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地与群众交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正是周总理的肺腑之言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通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也真的感受到,在那个特殊年代,我们的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当今时代,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要

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将周总理的精神品质作为我们党性修养的镜子,更要学习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总是的必然要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如何解决“四风”问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党长盛不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对赤胆忠心、高风亮节仁人志士的评语。几十年来,每当我们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时,总是用这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周总理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周总理的伟大不仅仅来自于他对中国共产党、对整个中国的贡献,更来自于他个人的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作为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恩来精神做榜样,为人师表,敬业奉献,无怨无悔。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周总理曾在他的《一生之计在于勤论》中写道:“人一生求学,唯青年为最大之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乎将来。”周总理一生酷爱学习,无论是革命战斗的硝烟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只要有空,他都挤出一切时间读书,就连在飞机上、火车上他也手不释卷。周总理这种对于读书的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以周总理的勤奋好学为榜样,多读书、读好书,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内在修养,促进道德素质与文化水平全面发展。总理的渊博学识,归功于他一生中阅览的无数书报著作,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提升了其内在涵养。他一直“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为座右铭。我作为一名教师,这就更需要不断学习,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所以时刻都不能放松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修身律己、慎独自省的精神。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名言,就是周恩来总理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逐步培养起注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周总理毕其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克己奉公,以他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既给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丰碑。我们应学习周总理这种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只有深刻反省了自己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正,只有彻底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做正自己,做好自己。

学习周恩来精神,应学习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70年代初,某地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群众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周总理听完汇报后,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周总理的敢于担当,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伟人风范,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大事面前敢于承担的胸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推诿,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

周总理身上有我们学不完的优秀品质,但只要我们肯于学习,善于钻研、爱岗敬业,认真对待每件事,我相信中国的教育一定走在世界的前列。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4月13日晚,基础学部第四期党校组织观看红色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700多名党校学员到现场观看了电影。

影片以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里与当地村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新中国一段辛酸沉重的历史。在近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不少同学被感动落泪。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不仅被总理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动,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当代大学生,要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勇于吃苦、乐于奉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201*年4月24日这天,不算很特别,但给我的印记深深。

这天,我本来有多个活动,六个事。一是应约应该去给人家帮忙拍照;二个是随骑友相约外出骑行;三是约好跟随邻居去三道河钓鱼;再就是那(更多请关注:www.bsmz.net)里也别去,照看外孙女。

但自从接到单位办公室小王打来的电话,单位通知4月24日上午9点10分到济宁影视城集体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掂量来掂量去,决定还是去看电影。因为,自从任城区、中区合并之后,单位召集活动,这算是第一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按照单位的安排,看电影才是上策。这样的话,一来显得老同志明白,配合单位的工作;二来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三是可以到现场接触下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

这天早饭后,简单收拾一下,看着时间到了,赶紧避着外孙女偷偷走出屋外。这时候,侧耳偷听着屋内,还是听到了外孙女的哭喊声(大意是不让我出门,让我抱她)。

从我住处到济宁影视城大约步行半个小时的样子。按照通知精神,9:10前准时到达济宁影视城大门。这里已经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人群里有熟悉的面孔,生面孔较多。

9:20准时入场,我被安排在了三号厅十排五号。

9点半,电影正式开始。电影名字叫:“周恩来的四个昼夜”。11点,电影结束。历时一个半小时的电影。

回来的路上,电影故事里的老党员郭百岁打江山的执着秉性,村主任好心办坏事,二廷胆小怕事,而又仗义执言的淳朴劲儿,周总理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最后终于把大锅饭的铁锅踢平,还老百姓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

人非草木,孰能无睹。看着镜头中的周恩来和随从邓大姐,要帮助二廷照看并想收养名叫“永福”的最小的小孩,由于二廷妻子生前有个约定,一定要二廷把最小的自己照看好。周恩来收养未果。让在场的人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在目前全当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今天,看看这部片子,会给每位观众,特别是每位党员,都是一次生动的教育。

四月二十四日这天我选择了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还真选对了。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按照街道深入开展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学习计划,龙泉街道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专题片。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民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观影结束后,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和实践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解决“四风”问题,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大家纷纷表示,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自觉的行动,积极投身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

篇一:《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近期,我认真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遭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刻,周恩来同志深入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故事。看了之后,我备受感染。在当前开展当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心系群众,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故事恰似一本鲜活的学习教材、一剂净化心灵的良药、一面指引方向的旗帜。

观看影片后,影片中真切的画面、朴实的话语、诚挚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周总理心系百姓、求真务实的伟大品质和光辉形象,老区人民爱党爱国、为国分忧的质朴情感,深深的印在了我脑海里,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以及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第一,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电影中周总理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热爱人民、勤政为民,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这一宗旨,是由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90多年来,我们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就是因为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成为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早已深入共产党员的内心。尽管当前社会中仍存在一些损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是好的。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始终与党的大局保持一致,遵守党章,模范遵纪守法,努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二,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传家宝。影片中周总理深入基层农村,在调查研究中充分体现了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中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是我们必须坚持、务必弘扬的传家宝。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我们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就是要求党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刻也不能放松群众工作,要为广大群众求解放,谋幸福。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对党内、同志之间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中存在的缺点、错误,真诚而又严肃地提出批评,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提高认识,取得进步,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认真地进行自我检查,提出纠正的方法,取得深刻教训。结合当前全党开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我们更应该弘扬优良作风,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第三,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影片中,周总理深入基层农村,融入农民之中,在同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劳动中,实事求是调查摸底,透过伯延表面现象看到了伯延的严重问题,最终为掌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调整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党的重大决策的提出,历史表明,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凡事一旦脱离实际、不调查,搞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就注定会失败。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条铁的定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总之,这部电影,使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解决“四风”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弘扬良好作风,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篇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征求群众意见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通过周总理走访老干部党员,实地查看学校,广泛听取广大群众意见等等措施,透过表像,一步一步揭开公社干部的“善意隐瞒”行为,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的真实生活,找准了工作的调整方向。周总理的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于我们今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尤为重要。

难忘四昼夜,一颗公仆心,影片中周总理与群众同甘共苦,俯首体察民情、人间疾苦的真心、真情与真诚表现的淋漓尽致,再现了周总理身上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周总理始终坚持做真学问、搞真调研、当真公仆,在他的身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容不得任何“形式”和“过场”。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什么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怎样走基层调研了解情况,如何得到第一手 “群众意见”,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本活的教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靠真心,我们要学习周总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作态度,要象总理一样用“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的真心去发动群众;二是靠真情,周总理把食堂为他准备的红烧肉,让炊事员倒回大锅,和群众集体分享以及无奈地吃完了“老姐”的手擀面,这种真情无不让广大群众为之潸然泪下;三是靠真诚,当周总理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总理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地与群众交心,通过细致耐心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直至打消群众的顾虑,最终解决问题。我们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就是要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像周总理一样,用真心、动真情、靠真诚去引导发动群众,让他们打消疑虑,积极投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找准问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收群众监督,正确处理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意见,认真查找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自觉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而更好地投身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篇三: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我们这一辈的人,没有经历太多的磨难,但因为是从农村出来的,从小也对长辈们嘴里所说的他们的故事有很多的记忆。对我来说,父母经常回忆的就是他们年轻的时候过的大集体生活,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那个连吃饭都是难题的岁月。因为没有经历过也没有看到过,所以只是听听觉得有意思,听多了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现在的社会。

以前没有认真地看过类似的电影,至少是不太情愿看。因为要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缘故,看了这部叫《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电影,不想一字一落地认真看完了。也许是因为工作了,长大了,电影里所宣扬的主题说中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并不想借这部电影来驳斥自己所处的环境,但“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我记在命里了”,这句台词触动了我。我想说这八个字是要求,也是目标,所以要努力达到不是那么容易,可以为什么很多时候明明就知道越来越偏离了这8个字还“义无反顾”呢。自己所工作的环境里,每天都是那么的忙碌,但回头想想,这也是工作,忙是常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平。听领导、听长者们说要奉献,要融入,也知道改变不了就要去适应。但真的这样就是对的吗?我觉得可能对于一些事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很对的,因为可以打磨一个人。但是如果从一开始这个氛围就是人为普遍地制造出来的,本来就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改变呢?

很多时候自己就反思,你这一天到底做了些什么呀,你有什么值得检验和推敲的,是帮助了人,还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呀。确实想得太大了些,可不能否认,自己现在所做的很多事,不值得,或者说是在做没用的事,反“形式主义”的时候还是用形式主义来反对,这不是很讽刺吗?很多领导都说,你们年青人不能总是坐在单位里,你不是机关干部,要多到村里去。这句话背后是说我们享乐主义呢吧,其实没有谁不愿意“出去动动”,那么这些多得能把自己埋起来的业务怎么办呀,回来还不是自己做,想卡着时间做都要受批评,谁来理解我们呀。之前看了一篇《忙得忙死,闲的闲死》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个状况。我常常想,如果自己就这样下去了,是不是到老的时候也会说着跟他们同样的话呢……

实事求是,如果说谁做到了,那他就是伟大的,这不夸张。现实是,“宁愿骗自己骗别人,也要做到按上级要求来;宁愿被人骗看到被骗,也要在嘴上说好好好”就是现在很多基层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写照。我曾经在一场检查准备工作中直接就听到电话那头的“领导”说,这就是给领导脸上贴金的事为什么不落实呢。好吧,结果人家压根瞅都瞅一眼,讽刺哈。决策是个很严肃的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听不进意见盲目做决定 的事 就是不完善的,想想我们在执行多少不完善的决策呀。

篇四:《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心系百姓,为民解忧

201*年3月25日,我怀着一个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影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总理深入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实地调查的情景,通过四个昼夜对总理言行举止细致的描述,展现了周总理时刻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的优良作风。

四天四夜,周总理兢兢业业,深入灾区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自己心坎上,亲自到百姓家中、田间地头与群体谈心了解情况,用自己的言行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实地了解到了伯延公社的真实情况,为群众解决难题,从此开创了中国农村自主经济新局面。

周总理是深得人民群众爱戴的,公社的炖肉和白馒头他没有吃,分给大家,但他吃了连弟奶奶做的那碗拽面,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碗面,这面里揉进了群众对于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影片结尾伯延公社的老百姓都来送总理的这一幕让人久久难忘,总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那么的淳朴和真挚,前来送总理的乡亲拉着红色条幅,上面写着“周总理再来呀”短短几个字,却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深深的情谊。依依不舍的场面感人肺腑,引发我们的思考。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当今良好的生活条件,我们虽然不为温饱问题担忧,但艰苦朴实,求真务实、不求回报的付出,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品质仍然是我们应该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我还深深感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及时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只有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去解决“四风”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为基层企业提供深度服务。

第五篇: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1 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始终处在激动中,细节之处,眼眶发热。一部主旋律影片,有如此强烈的精神感染力量,让人意外,堪称近年来重大题材创作的新突破。

影片以领袖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为精神切入点,紧紧抓住周恩来通过调查研究后决定停办公社大食堂,以解决群众挨饿问题为中心叙事线索,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自然灾害、苏联逼债和中央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导致三年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央领导同志几乎全部出动,分路赴农村调查,在多路调查的基础上作出了停办公社食堂的决定,全片在确保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围绕着领袖和人民的关系来营造故事,围绕着真话与假话、好与更好之间设置矛盾与悬念,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在被深深吸引感染中已分不清,也不想再去分清哪些是历史真实,哪些是艺术虚构。特别是结尾处随行记者拍摄“定格”手法的使用,更有效地强化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艺术震撼力。老区人民国家主人翁精神的照亮了全片,从一个独特视角唱响了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河北省武安县伯延镇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伯延人民作出了卓绝贡献和伟大牺牲,他们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对伯延人民深入骨髓的国家主人公精神的新发现是:所谓老区精神不只是吃大苦、耐大劳,勇于牺牲,艰苦奋斗,而且是即使在党的决策出了问题、国家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他们首先想到的也不是消极等待、怨天尤人,更不是向国家伸手,而是要为党分忧、为国解难,勒紧裤带去履行国家主人公的职责!影片真实而又巧妙地反映出伯延并不是真空地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浮夸风和共产风也刮到了伯延,老百姓一样忍饥挨饿,当地的树叶和树皮也被吃光。但是当周恩来带队到这里搞调查时,许多干部和社员却为总理的操劳而忧心,不愿因自己的困难给总理增加负担。公社主任郭凤林为掩盖真相甚至把“落后分子”关了起来,这无疑是错误的,但他激动地对大家说:“解放前咱啥苦啥罪没遭过,饿几天肚子周总理都来了,犯不上鸡一嘴、鸭一嘴地喊叫,眼下国家建设比咱这重要。”这又分明透露出他的本意是要靠自己勒紧裤带渡过难关。这不正是老区人民的国家主人公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延伸和闪光吗?从片中我们还看到,那些“落后分子”急于找总理说出伯延的真实情况,目的也是要和中央一起找出解决难题的办法,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对党的信任,相信中央一定能改正错误,带领人民走向胜利。影片中连弟奶奶以当年曾给刘伯承、邓小平做过拽面为荣耀,这次宁肯卖了寿材也要让总理吃她做的拽面,这一笔更是入木三分地揭示出真正的老区精神永远是党领导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在这种老区精神的光照下,影片表现了困苦和灾难却又没有陷入悲观失望,反而贯穿着一股团结起来共同渡过难关的激情。

影片牢牢抓住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这个最本质、最突出的人格特征,《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对周恩来形象的塑造出人意料地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新的震撼。自始至终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人民总理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对周恩来坐在炕头、门槛上与社员谈心的情景的拍摄和氛围的营造,真实地凸显出周恩来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就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除了人民利益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用真实的艺术细节去表现当时已承受很大精神压力的周恩来,面对群众的困苦首先不是指责,而是检讨自己这个总理没当好,向伯延的百姓真诚道歉,对犯错误的干部有批评更有理解和爱护,那样发自

肺腑,那样催人泪下!从平易中写崇高,越显其崇高;以自律来写博大,更显其博大。生动地呈现周恩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活得有尊严而倾其所有、鞠躬尽瘁。用自己身上最后的钱给张二廷的孩子买了一身新衣服,连弟奶奶卖了寿材请总理吃拽面,周恩来出钱把寿材悄悄赎回来,安排人在自己离开伯延后再把寿材送还老人家。如此周到,如此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如此能体悟和尊重每个底层百姓的主体愿望和生命尊严感,这就是周恩来最伟大而又独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鞠躬尽瘁。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看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也使我们通过回顾党克服各种困难、改正自身失误的过程,更加坚信党的伟大。周恩来总理来到伯延调研的初衷就是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身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2 近日,我校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这部电影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这段史实没有大事件,没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然而,创作者们深入到伯延,实地了解到周总理在伯延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到老百姓对总理的深厚感情,油然激起了创作的灵感和热情。于是捕捉到影片的思想之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导演和演员把握住周总理坚定、沉稳、睿智、谦和的气质与博大、悲悯的胸怀,准确挖掘其精神特质。一场冲毁白薯秧的暴雨后,周总理一人坐在房门口,那沉思的神态,深邃的目光,把总理面对人民疾苦时的沉重、焦虑又愧疚的内心展露得淋漓尽致。影片重复出现深夜总理在伏案研究材料、书写报告的静态画面——此刻无声胜有声——凸现出他忧国忧民,不辞辛劳,肩担历史重负的精神力量。一位亲民为民,共产党领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

周恩来在伯延的四个昼夜涵盖了他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一生。 伯延人民送别周总理的热烈场面将影片推向高潮,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别,一张张满含热泪的脸……人民和总理间亲厚的情谊在这里凸显了真善美的情思。影片结尾定格出周总理双目凝视、深思的神态。以警语式的画面告诫人们,告诫干部:中国共产党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永远要为人民执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历史的记忆映照现实,传递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我们从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影片还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

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深受教育,也使我们深受感动。一是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二是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作为二十一中的一名党员教师,立足本岗,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4篇(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8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