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稿 本文简介:
?学习资料这里找+每周一次老秘分享会 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开创了新境界。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稿 本文内容:
?学习资料这里找+每周一次老秘分享会
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开创了新境界。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立体“坐标系”和精准“定位仪”。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报告还着眼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定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等重点工作。
我们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二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抓好了、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三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我们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四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把新要求贯穿到改革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把新时代的新要求贯穿到xx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有许多重点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要做好系统研究和战略谋划,努力推动新时代xx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进一步研究和谋划好新时代xx追赶超越的战略安排和重点任务。
? ?二要通过“三大变革”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我们要通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破解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解决好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 ?三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弘扬好传承好红色基因。我省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们要统筹用好延安、马栏、照金、梁家河等教育资源,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 ?四要进一步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我省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多拿硬举措、多出实办法,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全省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 ?五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全省绿色发展。近年来,我省生态面貌总体上呈现好转态势,但仍有一些突出环境问题需要我们着力解决。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 ?六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为全省追赶超越作出新贡献。
3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体现了法治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
一是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5年来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深入总结,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理论基础的重大创新。
二是强调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这体现了“良法善治”的法治理念,厚植了法治建设的道德根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既注重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又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三是体现了法律价值理论的重大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法律价值体系。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体系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要抓住三个突破口来实施。
一是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农村发展。在“三权分置”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让社会资本、城里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进入农村。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业等方式,重点发展种养业产前和产后服务、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和“四荒”资源开发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技术水平提升,达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的目的。
二是加快发展回乡经济。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办实业,帮助振兴乡村经济。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解决好“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积极扶持各级各类商会和产业联盟,优化企业协作机制,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条件。
三是提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壮大集体经济等措施,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健全村务监督机制,规范有序地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快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注重树立宣传新乡贤典型,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形成村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淳朴乡风。
5党的十九大的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深刻领会和科学阐释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是理论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这一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作出了科学概括和精辟分析,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二、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准确概括。
三、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6中国文化的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我个人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追溯原道,返本开新。要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溯本源、继绝学、立道统、维新命。比如,《礼记·中庸》中的“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就包含着中国古人对生态哲学的深刻体悟和广博理解,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孟子·离娄上》中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是从个人修行和修养方面立论,对今天的教育化人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大有益处。《论语·季氏》中的“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强调以文化人、以德服人的善政仁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二要文明互鉴,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近代以来,我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科学技术层面到政治、人文层面的深化过程。文明的交往是文化的双向馈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的广泛支持和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中外人文交流,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担负起新的使命,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7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其中,新思想包含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要论断。新要求是: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目标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新部署是: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xx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十多年来,xx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第九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林地面积1236.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06%。在荒漠化治理方面,xx省沙化土地面积已连续15年缩减。根据2019年公布的xx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xx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近6万公顷,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84.25%。然而,我们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加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制度执行意识、尊重自然意识,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设立生态环境奖,实行环境责任承包制,构建城市生态安全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xx一定会掀起生态文明建设新高潮,美丽中国一定会早日实现。
8建设新时代质量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也说明,中国发展到了全面提升质量的时代。
一、宏观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我们的产业结构在逐步升级,从以工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但经济发展质量并未显著提高。在宏观经济保持适度增长的前提下,提高绿色生产率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人民生活需求也在提升。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要在安全、方便、适用、个性、健康、时尚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质量来体现在可靠度、满意度上。
三、全面部署,大力推动中国迈入“质量时代”。提升中国产品、服务、工程质量,提升供给侧质量,减少资源错配,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涉及多部门多行业,也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政策倾斜及战略规划,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规划,认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入“质量时代”、建设质量强国。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稿 本文关键词:发言稿,九大,研讨会,贯彻,理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