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中华根文化培训心得

中华根文化培训心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1:22:46 | 移动端:中华根文化培训心得
第一篇:中华根文化培训心得

中华根文化培训心得

经过三天两晚的学习,让我感受非浅。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也参加过许多培训。但从来没有一次培训带来如此特别充满激情、能量的感觉。在培训前,以为只不过是教我们如何以制度办法来管理好团队。当时还在想,不就是加强流程制度管理监督办法嘛,学中华根文化之“弟子规”有什么用呢。怀着一个疑惑和好奇的心。静馨老师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教育和西方的系统管理优势相结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西方系统为枝干,通过五个部分讲述高管如何在企业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企业永续经营的连根养根、枝叶繁茂的课程。第一部分:一个中心、正己、化人两个基本点。通过以中华从古至今“孝”为先的弟子规为切入点,学习企业管理自我管理、自教育的方法;第二部分:三颗种子、四个转弯、五个步骤,六加三体系,来教我们如何为企业选择好员工、产品,要关注人心、内省正己等。第三部分:以因果律及心念、心能、心法,教导我们积善行德;第四部分:企业十字导航及能量能级,帮我们清除负能量提升正能量;第五部分:连根养根仪式及根行销系统课程学习。虽然整个课程很紧内容很丰富,但是结束之后一感觉身体充满能量和信心点累感都没有。

回到家里回顾这一切真是很感动,觉得时间流逝太快了。此次课程给我的感想很多。在当今许多缺少人性关怀和原始的“根”的世界给我心灵带来很大的震撼。我或许说不上来到底学会了什么,但是它却给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洞悉人生真谛,教人以行善为道,懂得惜福修善,宽大心量,深信因果。这些让我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它能像启明星一样时刻引导着自己前进的方向--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曾经看到书中写过:今世之人,大多不知道阴阳幽明之理,以为人死无鬼,一切断灭。所以活着的时候,无论什么事,只要一时有利于自己,就算有害于他人,也照做不误;或者别人所受损害比自己所得的利益大过千万倍,也毫无顾忌。所以一切夺人富己、压人贵己、损人寿己等等杀盗淫妄十恶大罪,无不放胆去做。却不知寿算尽时,生前一切怨鬼,皆来索命,死后同至阎王处审判;生前所得之便宜、所作之黑暗事业,都要一一偿还,或入地狱,或入饿鬼、畜生道中;其所得之业报,与生前所作之十恶,其轻重大小,如五雀六燕一样,分毫不差。如果你要希望子孙代代都有福,那需要懂得种布施的因。布施是培福,布施是开源。又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够传若干代。

我相信因果轮回的事实,我相信它会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淡定了,更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遇到如意的事情,更加懂得感恩,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老天以此为戒在提醒自己。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少了互相指责,凡事先从自我开始反省--我错了,这句话犹如润滑剂般,多了自我反省,多了相互包容,多了相互理解,关系更加融洽了,更能冷静下来通过十字导航、四个转弯、五个步骤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再步步解决问题。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问题解决了,心也舒畅了。这就是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即能心想事成。

第二篇:根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孝感动天(根)

我校从201*年5月开始接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已有3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作为一名老师,在学习中经历了从好奇、随从、质疑、思考、吸收、转化、践行的全过程,后来还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自觉深入的学习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我们在践行《弟子规》时,深刻的发现,《弟子规》使我们找到了德育教育的载体,让教育者拥有了更多的道德教育素材,明确了我们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方向和细点,使得我们教育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从事了多年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在德育总结和反思中,一直很认可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相处,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处理孩子和家长矛盾时,我们不缺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和关爱的事例,但是又因个案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有时针对性不是很强或效果不是很明显。自从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学习了“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以史为据,再结合母亲的十月怀胎不易,抚育之艰辛,让孩子知道父母亲骨质区别的原因,使孩子认识到为人子女,不论现在父母是离异,或出国,或与孩子交流方式的不当等等因素造成父母与子女产生了矛盾和隔阂,甚至使得孩子怨恨父母的情况,这一切都不可以抹灭父母辛辛苦苦的养育

之恩。

孝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只要我们的孩子内心铭记着父母含辛茹苦地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甚至孩子一个小小的感冒可能都会让父母彻夜不能入眠,天气冷暖都会给孩子送衣服,这些足够教育孩子要懂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更何况轻视自己宝贵的生命。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孩子因调皮或冲动犯了一些错误,只要孩子能够明白“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领悟“德有伤,贻亲羞,”做到“过能改,归于无”,那么我们的孩子都还是最可爱的孩子。

孝感动天,让孝心在我们孩子的灵魂深处扎根,我相信待到春风拂面时,一定会绽放最美的花朵。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心得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首先,许院长想我们介绍了有关“三个代表”有关问题,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许院长提出发展先进文化,所谓“先进”,指的是具有民族特色,博采众家文化之长,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指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学习先进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有着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世界上每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刻苦耐劳、勤俭持家、不畏强暴等民族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稳定和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同时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先进文化可以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激励人们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胜利。先进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也是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核心内容。只有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不断在执政实践中提高发展先进文化的本领和能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夯实执政的文化基础。

最后,院长告诉我们继承传统文化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确认识建国前四十年的历史。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二、与新儒家文化相结合。

三、与封建迷信的传统观念划清界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是它的身份证和象征,是

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无异于将自己推到了灭种的边缘。因此,每一个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要从今天做起,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另外,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

第四篇:文化是根,坚守中华文明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文化是根,坚守中华文明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引言:

“早熟的中国文化在新生的西方文化面前,就像一个白胡子老先生和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遇上了,小伙子当仁不让的说:我们比拳击,看谁厉害!于是乎,小伙子三下五除二,毫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老先生打倒在地。小伙子洋洋得意、盛气凌人,老先生颜面扫地,痛定思痛以为换上小伙子一样的衣服和鞋子就能制服他,不然!以为跟小伙子一样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伙食和训练方法也能够赶得上小伙子的步伐,亦不然!最终,老先生无可奈何,相形见绌,自愧不如,捶胸顿足。”书中梁漱溟先生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东西文化在华夏大地甚至于东亚地区碰撞的后果,但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这还要我们深入思考东西文化之差异。

作者简介:

梁漱溟先生,原名焕鼎,字寿铭,系出元室梁王系,1893年生于北京,先祖为元世祖六子忽哥赤,故入籍河南开封,清中叶官游广西桂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梁漱溟(请你关注www.bsmz.net)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甲午战争前一年出生的梁先生,与同时代的志士仁人一样,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富强积极追求探索。他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先赞成“君主立宪”,随后又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后来他转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他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但由于他认为中国缺乏阶级,不赞成用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到头来他虽付出“一生心血、全副肝胆”的努力,仍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他的宿愿。新中国建立后,他“醒悟”到自己走的是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尽管如此,梁先生那种“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爱国初衷和为之奋斗的不懈努力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梁漱溟自称“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学术思想自定位为:“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朝话》),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东西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中国文化要义》),因此反对阶级斗争的理论,以为应该通过恢复“法制礼俗”来巩固社会秩序,并

“以农业引导工业的民族复兴”(《乡村建设理论》)。

书籍概述: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当时的中国正是被西方人用火炮利器轰开大门的时期,无论从器物、制度、还是文化,西方文化都潮涌般的侵蚀着人们的心理,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东方文化步步后退,到了是否有存在必要的地步了。面对这种形势,梁先生写了这本书,对东西文化的内涵和优劣势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从这本书的框架看,其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东方化和西方化;其二,世界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在第一个问题中谈及西方化时,梁先生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给出了对于文化的看法: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也就是说“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意欲不同,生活的样法不同,文化也就不同,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个路径样法:

(1)向前面要求

(2)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

(3)转身向后去要求

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路向,梁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二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个人感想:

通读全书,梁先生在书中对比了三种文化类型的,探寻各自的异同,也带给我们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从“事”与“物”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事物”是一个能够很好的分析和比较中西文化之间差异的名词,也就是梁漱溟先生的前两个问题:身体问题和心的问题。前面讲到人面对着两个世界,即自然世界和生活世界,人如何面对和看待天、地等自然世界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后一个问题:关于生活世界的问题或者心的问题(事的问题),其重要性远远超过第一个问题,即自然世界的问题(物的问题)。因为这个自然世界(物)是什么样子的?这是追问关于对象的知识,这是知识论或者认识论问题,而且物以其自然方式存在着(to be as it is),并不能给人以意义或者价值,只有当物进入事之后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事的问题重于物的问题,在梁漱溟先生那里也有很好的阐述。他认为从一个人的个体生命来看,身心的发育成长是新随身来,身先而心后的;社会生命的发育生长亦是如此。“文化之发生以至开展,则最先是环绕着生存问题(第一问题)这一中心。所以社会之发育成长,此时实寄于那些从身体出发的活动上。”但与此同时,社会发育成长还有另外一面:心的问题(事的问题)。人绝对不可能以孤立的单个人生存,必定要“群”而存之,此时即有人与人之间的第二个问题:心的问题。文化必定包括这两个方面,并由于这两个方面之逐渐开展,社会才得

以发育成长。“通常应该是这两面彼此辗转增上,循环推进的。其间盖必有一种最适当之配称关系,凡不相称者,必出毛病。”最后,梁漱溟说到:第一期文化即身的文化不过是给人打下生活基础,第二期文化才是人的生活。

“西方人主理智而短理性,中国人主理性而短理智”,理智对应的是身(物)的问题,而理性对应着心(事)的问题。西方人从身体出发向外发力,对于意欲也是通过向外求来满足,其表现即“人的觉醒、解放”和人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人为自然立法”,把自然作为一个绝对的客体加以对待,盲目的开发利用和迫害自然正是在这种理性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也正是西方现代化的动力和代价。而中国文化则不同,中国文化偏重于事的问题,他人之心的问题显然重过我与身外之物的问题。儒家文化的核心“仁义礼智信”都是如何对待和处理我与他人关系的伦理问题,我与“自然”的问题绝不会像近代西方那样成为一种主客观的关系,这种高明体现在“天人合一”观中。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同时,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地道”和“人道”彼此并不隔绝和对立,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贯通的关系,因此,中国人很少会直接发问“天”是什么?“天道”是什么?或者说如此这般的问题是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天人合一”观。“天道”亦“人道”,人站在天与地之间,是连接天地的重要一环,天地生万物,而人却是成外物。这样的一种天地观或者说宇宙观隔绝了西方式的人与自然绝对主客观的路向。

人与自然的问题(梁漱溟先生的第一个问题)在“天人合一”观中被极高明地转化为“人道”的问题,而人道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人之心的问题,他人之心不仅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哀公问: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人道,政为大。”(《礼记?哀公问》)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主“人道”,主伦理与政治,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理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二、西方文明强在哪里?

此次中西文明遭遇之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理解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是一个不断试错和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入和过程。蓝眼睛、高鼻子的黄毛鬼子不就是凭借着坚船利炮和洋枪打败了我泱泱天朝上国嘛,没有关系,只要我们也发明和生产和他们那样的战舰和枪支,我们仍然可以制服他们。魏源的“师夷长计以制夷”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之后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在这个层面发力,模仿和学习西方的“长计”。

第二个认识阶段从器物过渡到制度发生在中日黄海海战前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办报纸、开学堂、设学会等活动和之后的“百日维新”运动。当然,此前的众多儒士如龚自珍、冯桂芬、王韬等人亦早已看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制度上的差异,而此种差异远甚于器物上的差异。“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我中国人民为四大洲最,乃独斯藐于强邻悍敌,则由上下之交不通,君民之分不亲。一人秉权于上,而百姓不得参议于下也。”但是,他们的言论大都流于文字纸张上,不曾像维新派那般奔走呼告,亲历亲为,深入群众,因此真正使广大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从器物过渡到制度,笔者认为其功非康梁维新派莫属。

然而清廷积重难返,维新变革亦是遭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最终无情扼杀,士大夫和清末明初的知识分子在制度层面的反思和行动仍在继续,然而更进一步——整个中西文化上——的反思成为此后的主题,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岂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概有三股主要力量: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新

儒家,前两者是纯粹的舶来品,“救亡图存”的时代紧迫感和西方社会的既有优越性使得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时的情境下极具话语主导性。西方成为中国迈进的目标,而文化守成主义者大致包括新儒家则被视为逆历史潮流而动,是落后、顽固的代表。然而,随着“救亡”的紧迫感慢慢退却、西方文明不断显示出它自身的毛病和顽疾,文化守成主义者及新儒家们关于中西文明的分析和阐述却逐渐显现出它的客观、冷静和中肯的价值。在此以梁漱溟先生的中西文化观为例做简要的分析。

结语:

当代中国人难免浮躁,无法静下心来研究什么,无法真正做学问。而据梁漱溟先生所言“现时西洋文化的第一路向走到了尽头,必然会转向走第二路向的路子。而这第二路向正是以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为代表的。”他认为在较近的未来,“不怕他不走孔子的路!”,这样的说法又会使某些人有盲目膨胀的可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固然不可取,而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却更是可笑,当代中国人应该戒骄戒躁,真正承担起大国的责任来,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复兴才真正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朝话——人生的省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

3.梁漱溟,《梁漱溟作品集: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5.百度百科,梁漱溟,?fr=aladdin

第五篇:中华文化大讲堂读后心得

中华文化大讲堂读后心得

一个时代有几个最好的作家,有几部最好的作品,具体来说,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有能力以汉语的形式展开叙事,有能力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乡土中国本真的文化与人性深处,有能力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这个时代的文学就立起来了。

当代中国文学当然要放在现代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来理解,它是世界现代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这样的现代性内在差异性的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虽包含着断裂、反叛与转折,但它不与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完全悖反。五六十年代的激进现代性,历经了80年代的"拨乱反正";我们固然可以看出它的局限性,但同时也不可能将它从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完全地剔除。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并非只有"政治"二字才可概括;八九十年代的反动,也并非只是投入西方现代的世界体系就能全盘解释。前者有"文学"遗留下来,而后者有"中国经验"不可化约,二者相加,就是中国文学的倔强性。这两个时代,在我们的文学史和批评中,被描述为对抗与反动的关系,但我们也要同时看到,它们也并不是替代性的。先锋派反"宏大叙事",只是表明历史之变化,与"可歌可泣"无关。后来的历史固然要超越过去,这并不等于过去就一无是处。事物的关系,并非非此即彼,也并非以好与坏的简单逻辑为唯一的解释准则。有些人把五六十年代

的中国文学称为"烂苹果",这不只是狭隘偏见,也是心底阴暗。

西方的小说根源在于它的浪漫主义文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依然是与这个传统发生关联,反叛也是关联的一种方式。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永远无法生长出西方浪漫主义传统下形成的现代小说艺术。这就是直至今天,一写到城市,我们的文学就力不从心的原因。要么空泛,要么虚假。但我们的乡土叙事却有独到之处。所以,如何适应他们的标准是我们最大的困境,如果没有我们对自身文学的认识以及相应的美学准则的建构,我们的文学永远只是二流货。所以我认为困境是内与外的体现,内和外到今天都面临着极限,西方给我们施加的美学标准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用那样的标准看自己的小说,永远是差了一大截儿,永远是不对称的。但我们没有想到差异性的问题,我们没有勇气、魄力建构异质性。

在此历史情势下,我们何以不能看到另一种文学的历史呢?看着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学,其实一直在展开中国的激进文化变革,从而未尝不是开创另一现代性的道路。一方面要依循西方现代性的美学标准,另一方面要有中国自己面对的现实条件,这二者的关系紧张,后者要强行压制前者。直至"文革"后,这一历史被翻转。但90年代之后,其实西方的现代小说在60年代就面临困境,如巴斯以及苏珊〃桑塔格

所言,小说的死亡,先锋文学或实验文学再也难有花样翻新……等等。这一美学上的枯竭,何以要中国今天还要遵循?

我以为把今天的中国文学放在60年的当代文学史框架里来看,它可以说是达到了过去未尝有的高度。我知道这样的评价与当下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批评、指责大相径庭。其实从90年代开始,"唱衰"中国当代文学在中国主流的媒体和批评界就一直存在。因为90年代退出批评现场的一批人也认为中国再也没有好的文学。媒体的兴起也提供了一个"围攻"文学的场所,因为媒体觉得骂文学最安全,骂别的很困难也不专业,所以到处是骂文学的。

尽管说,这60年未必是线性发展进步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点,但这60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并不是一个颓败的结局,而是有一定数量的大作家,一定数量的大作品。评价一个时代的文学,不可能大部分作品都是极其优秀的作品,大部分作品当然只是寻常之作,关键要看它到底有没有几部可称得上是大作品的东西,有没有可以称得上是大作家的家伙。一个时代有几个最好的作家,有几部最好的作品,具体来说,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有能力以汉语的形式展开叙事,有能力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乡土中国本真的文化与人性深处,有能力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这个时代的文学就立起来了。

我们向您推荐更多范文:

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

听《中华传统文化-孝文化》心得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

华夏文化根在玉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华根文化培训心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8407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