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
读懂总书记用典中的人民情怀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10月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这首诗为切入点,通过“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环节,生动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从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走上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是当家主人、人民是根本靠山、百姓是衣食父母,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始终不渝地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好事和实事,着力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满意勤务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今年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上发表近5000字的讲话中,80多次提到“人民”,充分体现人民领袖为人民的公仆情怀,展示人民领袖不负人民重托的责任担当。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为民责任,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之所为,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着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是哭还是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和方向都朝着人民的需求而聚焦,人民群众期盼什么就干什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倾听群众的心声和呼声,真切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深刻把握社情民意,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才能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这是总书记人民情怀的生动阐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事业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民赋予的执政使命,决定了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只有牢记人民的重托、顺应人民的期待,始终坚持把联系群众作为自己的最大优势,把脱离群众作为最大危险,把服务群众作为最大责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我们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动力之源,凝聚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
点滴见初心 枝叶总关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深刻阐释了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执着坚守,这种坚守足够久,久到可以终其一生;这种坚守足够深,深到可以直抵苍穹。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为民”强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情到深处、自然流露,一点一滴见初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而一心一力聚民心。
直抵苍穹的“为民情怀”,一枝一叶总关乎情。这种情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就是要切实把握情况,立足群众诉求,多到群众炕头坐一坐,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做到一次或许容易,难就难在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在行动上,学习焦裕禄式的公而忘私,恪守谷文昌式的艰苦奋斗。古有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官清正,今有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的天地情怀。
直抵苍穹的“为民情怀”,一点一滴得见初心。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源于其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人虽然走了,但我的心留在那里”,意气风发而又满腔热情。正是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敬畏人民,才能坚守群众路线。前有毛主席名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今有习近平总书记金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不断坚守群众路线,才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美村官秦玥飞毕业于耶鲁大学,毕业后选择扎根农村,并发起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殿堂和田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为人民排忧解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始终将人民幸福感放在首位的初心使得为民情怀长久不衰。
直抵苍穹的“为民情怀”,一心一力汇聚民心。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体现在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等政策中。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现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实现精准扶贫。“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苦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一点一滴,一砖一瓦,深入其中,量体裁衣,精准推进扶贫政策,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扩大扶贫效果,百姓脸上都笑开了颜。直抵苍穹的“为民情怀”,只要我们每个人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我们每个人贡献一份爱心,只要我们每个人贡献一份智慧,我们就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以造福人民群众为最大政绩,以共享发展红利为崇高风尚,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将誓言变为现实,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辜负人民,不辜负这个斗志昂扬的新时代!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3
从《平“语”近人》中学习如何“为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郑板桥的诗,曾多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引用,借以表达爱民心声。近日,《百家讲坛》推出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主题,向我们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民”的重要论述,展示了总书记是怎样身体力行、切实为百姓做实事。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为全体党员在“为民”这件事上做出了最权威示范。
“为民”要不忘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首先要从思想上不忘本,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民服务,归根到底是不能忘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不忘初心,始终把心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其次要在行动上不忘本。“再糙的饭他都能咽得下,再穷的老百姓他都看得起,现在还是这个样”,曾和总书记一起搭伙的张卫庞如此评价现在的总书记。我们应走好“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下基层、访民情、听民声,跟群众走得近了,群众跟我们关系就亲了。
“为民”要顺民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1974年,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修建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后来,又陆续修建了42个沼气池,这为当地老百姓的照明、做饭解决了大问题。为官为民,应树立“最大的政绩就是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就应该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对老百姓有危害的事,再小也不可做,要始终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民”要无私欲。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就是腐败。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受到的各种诱惑更多、更大,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非常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千方百计拉拢、腐蚀党员领导干部,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若不警惕,轻则干部锒铛入狱,重则影响干部队伍,动摇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要求学习焦裕禄、对标焦裕禄。为官为民,当学焦裕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要始终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4
观平“语”近人 学爱民情怀
近日,《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开始播出。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切入,通过专业人士讲解典故背后故事,让观众更加通俗易懂地学习体悟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其中,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重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刻的爱民情怀。观平“语”近人,当学总书记爱民情怀。
爱民为民最显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多次引用,恰是其爱民情怀的体现。无论是梁家河插队时与群众同吃住,当县委书记时与群众面对面“唠嗑”,还是为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点赞作诗,都体现了总书记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这种情怀,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用心培养。
学习总书记爱民情怀,就要心里真正装着群众。清代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虽为七品县令,郑板桥心里却始终装着百姓疾苦,萧萧竹声都如民间疾苦声声入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总书记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中的深刻情怀。“心无百姓莫为官”,党员干部就要学习总书记的爱民情怀,向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这些典范学习,始终把百姓疾苦放心头、系心间,把老百姓过得好不好放在内心的重要位置。
学习总书记爱民情怀,就要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插队时,帮群众建了数十个沼气池,解决了群众烧饭、取暖等难题。当县委书记时,常在街头听取群众意见。如今作为总书记,他依旧时刻关心困难群众,提出了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执政理念,都是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生活困难,让群众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利。党员干部要学习总书记的爱民情怀,就要有为民服务的担当,要有焦裕禄百折不挠的治沙韧劲、杨善洲荒山变绿林的执着干劲、廖俊波脱贫促发展的魄力,扎扎实实去帮助群众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习总书记爱民情怀,就要时刻相信且依靠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珍贵经验。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有着“鱼水之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仍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将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铸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学习总书记的爱民情怀,就要学会相信群众的力量,倾听群众的呼声,凝聚群众的智慧。
平“语”近人,感人的不只是“语”,更是言语背后的深刻情怀。观“平语近人”,学的不只是爱民情怀,更是敢于担当大任的脊梁精神和始终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每个党员干部都要锤炼、涵养这样的爱民情怀和历史担当。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5
平“语”近人中的“民为本”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已经连续播出两集,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从第一集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到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总书记最关心的还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仁政”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诸多举措中都有体现。从“全面深化改革”到“精准扶贫”,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从规劝年轻人“少熬夜”到“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等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老百姓能有更多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重民生才能体民情。“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在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这句话本意是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提到过这句话。其实,总书记一直担心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201*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盘腿坐到老百姓炕头上仔细询问群众,一年收入有多少?一年粮食够不够吃?20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到重点贫困村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口号。现如今,阜平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老百姓通过种植食用菌实现了脱贫;十八洞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之乡,家家户户也开上了小汽车。这是总书记关注民生的一个缩影,千千万万个“十八洞村”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总书记眼里只有“重民生才能体民情”。
兴民德才能促民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教民以德、教民以善、教民以廉耻、教民以诚信、教民以自律、教民以人伦”。要兼顾大德和小德,要培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提升个人道德,“兴民德”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简单的八个字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进取、苦练内省、见贤思齐。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必须做的。201*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要求师生们,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十六个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让社会主义道德切实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在总书记眼里只有“兴民德才能促民业”。
得民心才能筑民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脱离了人民,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深刻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为民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这是辩证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插队,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有八个多月是在赵家河村驻点,期间习近平主要负责一些村中事务,还和村中老百姓一起植树造林、打土坝、修梯田。有一次,村里冯俊德大爷在拉旱烟,自己拉着拉着就累了,这时候习近平正好路过,他一个箭步来到大爷身边,双手用力帮大爷推车,汗珠冒了出来,他也不撒手,终于帮大爷把车推到了家门口。自那以后,村里男女老少都夸习近平为“好后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所向往的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总书记眼里只有“得民心才能筑民基”。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6
《平“语”近人》弘扬最美“中国声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看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些古典名句仿佛就是古人对今人的教诲和告诫;这些因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而广为人知的典故或者诗文,有的却出自较为生僻古奥的典籍。用典准确,古为今用,赋予古典新时代的精神内涵,足见总书记博观而约取的智慧和匠心。一部古典就是一座文化富矿,阅读它阐释它引用它,就是在“不忘本来”中体现“不忘初心”,就是在“古风犹存”中彰显“文化自信”,就是在“精神家园”中凝聚“力量源泉”,一言以蔽之,“平‘语’近人”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弘扬文化传统的最美“中国声音”。
“平‘语’近人”,“不忘本来”见证“不忘初心”。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中有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主持人问观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说的?观众答: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经典释义人”赵冬梅则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荀子·王制》,它的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细节告诉我们,广为人知的典故,只是文化之“流”,倘若追根溯源,能翻出更为厚重的典籍。中华文化,浩浩荡荡,始于《诗》《易》,洋洋大观。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与数千年前“君民舟水观”一脉相承;“不忘本来”即是“不忘初心”,扎根传统文化,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推动文化复兴亦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平‘语’近人”,“古风犹存”彰显“文化自信”。看《平“语”近人》,有一种浓浓的古典风韵。类似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都凝聚着历史兴衰的智慧与箴言。结合总书记引用古语典故的语境,通过“经典释义人”的讲解和“思想解读人”的阐述,你不难发现,这些古语典故又充满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语),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在新时代充满了生命力,恰是“古风犹存”彰显出的“文化自信”。杜甫有诗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古典文化能净风化俗,润物无声。文化自信,就是塑造灵魂,净化灵魂,从灵魂深处引一泓清泉,洗一洗沾染流俗的初心。
“平‘语’近人”,“精神家园”凝聚“力量源泉”。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为物质的栖居而疲于奔波,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精神的家园。古典文化便是难得的精神家园。习总书记曾饱含情地指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尽管这强调的是“城镇化工作”,但对于“精神家园”的构筑也应作如是观。纵观“平‘语’近人”,无论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无论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还是“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无不流露出精神家园的精神魅力与情感张力。古典文化是古人学习与实践的经典表达,经过数千年文明长河的淘洗和积淀,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由这些古典构筑的精神家园,足以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发出新时代“中国声音”的最强音。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7
品读平“语”近人中的“德”字涵义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第三集:国无德不兴。从崇德、明德、修德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什么是德?怎样立德?作为新时代的开拓者和见证者,特别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更应该以德才兼备的姿态和品行去引领新时代正确的奋斗方向和航行目标。习总书记讲,立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去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常修“崇德”功,做个道德高尚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身边有很多一生平凡,却默默奉献的人,他们身上优良的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去崇尚和学习的,我们亦以焦裕禄、雷锋、黄旭华等楷模为榜样,时时以他们的力量激励着自己努力去做个好人,做个让人尊敬的人……崇德,就是心中有杆道德的枰,常以榜样的优良品质为镜子,时自省,正衣冠,明事理。人无德不立,崇德,才会尚德扬德,才会助人为乐,才会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常明“明德”功,做人民群众的风向标。“明明德”,就是传播美德。“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当美德的拥护者、拥有者,更要做美德的传播者。在人民群众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旗帜,是标杆,是风向标。我们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的呼声为行动号角,以人民的需求为行动目标。既要清正廉洁,甘守清贫,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又要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常怀赤城之心,常思奉献意义。我们不仅要有脚踏一块热土的豪情,更要有头顶一片青天的责任。习近平同志曾将自己的知青时期比喻成一棵树,扎根于人民,奉献于人民,我们亦从人民中汲取充足的养份,才能更加茁壮成长,才能以最美的姿态奔跑在新长征的道路上。
常炼“修德”功,做个一身正气的人。学习榜样的优良品质,做个道德高尚的人,并将这些美好的优良品质传播出去。做个道德高尚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要求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要求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家孝顺父母,爱亲妻儿,在单位团结同事、工作兢兢业业,出游倡导文明、彬彬有礼。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干净做人,老实干事。扬清风之气,树廉洁之实,干为民之事,夯实信仰之基,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像莲花一样,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做个一身正气的人。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我党在选人用人上也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只有将“崇德、明德、修德”修炼得炉火纯真,才能拥有爱人、爱家、爱国的大德,才能为我党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在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下,在大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更应该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为底气,修炼一身正气和锐气,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以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8
德立家国兴
《平“语”近人》第三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核心要旨,阐明了崇德、明德、修德的重要性。上至盘古开天地,下至今时今日形,纵向看来,关于“德”字的追求贯穿了历史记忆;工农商学兵,三百六十行,横向看来,关于“德”字的认同成为了时代遵循。修身乃是立德的第一步,“勤学”“明辨”“笃道”“慎思”是修身的具体方法。
勤学是基础。学习知识文化,学习处世道理,学习“君子”准则,学习道德模范。学就是为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真正弄懂“德”的含义,并且全心全意认可它,甚至是信仰它,才能确保无悔付出与坚守。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尚德”与“学德”亦是并行的,所以不仅仅要勤学更要常学,因为内化于心的东西只能慢慢地与之契合,不能妄图一朝一夕就灌输完毕。我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背景,对“德”进行了现代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标准,就是必须学习的“大德”,弄清它、学懂它就是打下“尚德”的基础。
明辨是提升。明辨,说到底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外表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内在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能有独立、客观、公正的判断。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坚定地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有明辨能力的体现,也是勤学基础上的实质提升。之所以是提升,是因为明辨实实在在地关乎“德”,明辨既要对“德”进行认识和运用,也要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归纳、分析与评价,而评价的标准就是学来的“德”,也正是自己将要用到的准则。如果过程有失偏颇,作出错误的选择,那便极有可能产生负面后果甚至误入歧途。如此,立德也就成了损德、亏德了。
笃道是实践。“德”的本质还是内在的涵养与品质,是抽象的,也就注定了“德”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德行”。一个人的“德行”又体现在很多地方,大到人生抉择,小到言谈举止。不一定非得到生死存亡才能看出一人之德,从他向来的为人处世、品行操守、志向爱好等等,都可以看出一个人之德。所谓“奉道易,守道难”,认可“德”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意义上做到的却不多,古时称做到的人为“君子”,今时称“模范”。“德不可空谈,道不可坐论”,必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进行判定。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表里不一,不仅不能算有德,更是德行有亏的表现。
慎思是升华。慎思在《中庸》里的意思是周密地思索,是遴选消化的过程。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是因为对于笃道必须还要进行消化、思考和提升。思考哪里做得好,哪里有待改进,思考对“德”的理解可否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思考是事物或者现象的问题还是自身的问题,思考这类事件能否举一反三等等。总之,慎思自己或者别人的所言所行,既是加深对德的认识,更是对行的反思。“知行合一”本就是一种“德”的境界,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也是在这种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的。一个人的“德行”同样是在不断地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升华的。
有德行稳致远,无德寸步难行。这不仅仅是对个人而言,对于国家和民族更是如此。若无“尚德”,民心必将涣散,家国难以前行。只有以“德行”和正能量助推,才能达到“德立家国兴,道行天下平”的境界。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9
从“家风”谈干部培育工作
10月11日晚8点,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的传承首要任务是培育下一代,国家繁荣昌盛的延续则要不断培养和教育干部。只有贯彻好党的组织路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接班人,才会使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永固不衰。
正本清源,教育干部应从早抓起。“三岁看小”,孩子的培养是从娃娃抓起,干部的培养则是从系好第一粒“扣子”开始。不少年轻干部就是因为抵抗诱惑和辨别腐败能力不强,一步走错,步步走错,最终私欲战胜公心,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对刚参加工作的干部,要进行纪律和法律法规教育,让其懂得约束和敬畏,不断提高拒腐能力,把腐败的种子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见微知著,教育干部应从小事抓起。箕子见纣王用象箸而知其将用玉杯和其他奢侈的器物,便进行劝谏,纣王不听而最终身死国灭,由此可知“奢靡之始”是“危亡之渐”。教育干部必须防微杜渐,在觉察到干部思想出现偏差时及时纠偏,帮助其走到正轨。如果教育干部不从小事着手,而是大而化之,便失去了教育干部的本质意义,致使干部一步步走向堕落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强力反腐的同时,持续进行作风建设,大力纠正四风问题,便是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处着手,为打赢反腐败斗争打好民意基础。
爱而不溺,教育干部必须从严抓起。“严是爱,宽是害”,严格的家风对干部培养必须要严格要求,即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不懂得工作边界,容易走到错误的边缘,这时如果听之任之,那后果自然十分危险。只有严加教育,让干部始终以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危险的境地悬崖勒马,才会让干部“健康”成长。
言传身教,教育干部必须身体力行。好的家风是一部“编年史”而不是“断代史”。“己欲立而立人”,像“曾子杀猪”一样,教孩子诚实自己先做到诚实,教育干部的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品行端正才能让人信服,才能真正让干部感受到榜样和信仰的力量,而不是只有苍白的理论说教。
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传承的精神支柱,只有日积月累,家风才会慢慢涵养起来,只有代代坚守,家风才会长久传承下去。我们共产党人的“家风”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百年大党,我们的党更要传承好这个好“家风”。只有我们的干部传承好了这个“家风”,干部在“家风”中潜移默化成长,我们地党才能不忘初心,不断建设新的征程!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0
党员干部家风要有“四字”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和“基因”,唯有家庭和睦美满,国家才能井然有序、社会才会和谐稳定。而家风是家庭的底蕴与内质,作为党员干部更要重视家风建设,用良好的家风家教引导家人,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注入正能量。
一有“大”字,要弘扬爱国主义。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关联,党员干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与传承者,定然要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不仅要盯住自己的小家,更要关注国家和民族这个大家。“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党员干部培育良好家风,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底色,教育家人爱党信党、爱国爱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勤勉工作、踏实生活。
二有“义”字,要涵养道德品格。“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每个人对子女、爱人和父母都充满了深厚感情,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党员干部家风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是地方党风政风。把道德追求作为家训家风的圭臬,把品格修养作为家庭言行的规戒,严厉对待身边人、严格管理最亲人,才能在秉公用权、执政为民中做到大公无私、心胸坦荡。
三有“善”字,要秉持奉献精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真善美是做人的高境界,求善行善是家风的高标尺。党员干部忠心于党、心怀群众,可谓心中有“善”。让善心“点燃”家风,要言传身教、敢于行“善”。立足平凡岗位,甘愿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尽责。具体而言,要把每项任务完成好,把群众之事办好,把党中央政策落实好,为家人树立敢作为、敢奋斗、敢付出的榜样形象。
四有“廉”字,要坚守干净纯洁。“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脏羞儿孙”。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优秀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树立良好家风、作为家风楷模,关键在于绽放廉洁自守、纯洁纯粹的党性色彩。党员干部塑造良好家风,要在公与私、荣与辱、对与错、是与非中作出正确抉择,用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堂堂正正的品性充盈家风、熏陶家人、默化家庭。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的土壤,一个国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家的进步。党员干部应崇尚家风,弘扬爱国主义,涵养道德品格,秉持奉献精神,坚守干净纯洁,以文明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1
家国“家”为本 “复兴”梦可成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于10月11日晚播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与“家”的关系的重要论述,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话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孟子》中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左传》里的“爱子,教之以义方”,《周易·文言》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阐释“家国天下”,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指点了“家国”迷津。
“修身”以律己。记得儿时,常听祖父念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时不懂个中含义,只是将其烂熟于心,后来才明白这是古代仁人心怀家国天下的远大追求。这里将“修身”列在第一位,就是针对个人而言,必须先“修身”,严于律己,在道德、能力等方面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整个国家是由无数的小家组成的,倘若实现“家家安”,那国家也就自然安定了。《孟子》所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其理念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与郡县关系的论述是一致的。
“齐家”教有方。“爱子,教之以义方”,是要求每个成年人在“修身”的基础上,用道义来引导孩子,让小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做到了这样,家庭建设就会顺风顺水,省去了诸多麻烦坎坷。这里强调的是教育孩子要以“道义”为准绳,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父母之爱。《教育学》告诉我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能否达到“齐家”之目的,关键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倘若自己“修身”不到位,就难以有“义方”,“齐家”更没有保障。
“治国”源家风。在《平“语”近人》第四集中,杨善洲同志的女儿杨惠兰和杨慧琴谈到了杨家的家风,对待权力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对待事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对待家庭廉洁持家、甘于清贫。在这样的家风下,家庭一定兴旺发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看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同志,他们的家风泽被后代,真是“积善人家庆有余”。“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不是危言耸听,近年落马的诸多官员往往都是因不正的家风而毁了前程,那“余殃”肯定是躲不过的。良好的家风可促成清廉的党风、政风,“治国”也就顺畅,天下也就太平。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常说“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强调的自然是公民当以爱国为前提。但这句话是可逆的,如果“没有家”,哪有国呢?没有兴旺的“小家”,哪来的国富民强?“国之本在家”,理论从典故中来,还得运用到党员干部以及群众中去。修好身,建好家,治好国,天下太平,同奔小康;家庭梦,民族梦,复兴梦,伟业可建,梦想可成也!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2
用“孝道”让“三春”更加“晖暖”
央视综合频道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五集——《报得三春晖》,以孝道为主题,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从孝道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以及我们党在执政中要把“孝”落到实处,使“孝”体现为大孝、大爱、大义,开辟了新时代“孝道”的新观念、新境界。
走好“孝道”之路,引领“孝道”新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领好路、做好样,在孝亲、孝民、孝国上下足功夫,用好力量。
以“孝”系家,孝亲敬老。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孔子曾在《论语》中三讲孝道:其一“是谓能养”,其二“和颜悦色”,其三“继志述事”。这三讲阐释了从物质赡养,到精神敬养,再到道义传承的三重境界。古有 “卧冰求鲤”“亲尝汤药”“弃官寻母”等24孝故事代代相传、励志育人。今有“为父捐肾”“背母上学”等“当代中国24孝”典范娓娓动听、感人至深。习近平总书记也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人和而“家固”,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孝亲敬老、尊老爱幼是维系家庭和睦、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石”与“支撑”,是孝道之所在。孝道亦为孝德,是以孝顺、孝敬父母长辈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没有或者缺乏“孝道”的家庭难能形成优良的家风,难能营造美好的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讲到家庭、家风问题,“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领导干部要做孝亲敬老的示范者、带头人,就要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常回家看看”,常陪老人“吃饭聊天”,常带老人“走走看看”,常关心老人心情冷暖等。孝心不能等,尽孝当及时。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为子女做好孝道的示范者、领路人,上行下效,善莫大焉。
以“孝”系民,为民造福。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是我们衣食父母”“我们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等等。总之,人民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父母”“亲人”,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是人民给了我们智慧和力量、信心和勇气。反哺群众、服务人民,理所当然、使命尽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不断强化宗旨意识、为民理念,视民为亲、孝“亲”爱民;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不断释放民生福利、造福人民。
追求幸福,是民之所往、所望;为民造福,是党和政府之责任、使命。为人民群众造福,就是对群众的“孝道”,就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期盼的现实问题,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以“孝”系国,忠心报国。精忠报国,国泰民安。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目标。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对国家发展建设必须无私奉献,爱国效国,精忠报国就是心系国家、心系人民,是最大的“孝道”,是大孝、大德、大爱。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忠报国”情有独钟,把精忠报国作为其“一生追求的目标”。党员干部当学习近平同志的爱国情怀、报国之志。“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调要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党员有责。选人用人对人民利益,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如今,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相应地也要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孝道”新要求。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干部管理与选拔中将“孝”纳入“德”的考察考核。如有的地方出台规定:“不孝敬父母、不善待配偶者不能当领导干部,在职的不能提拔重用。”为干部选拔任用增设了又一道理性的、必要的“栅栏”。这是对党和人民的负责,也是对国家的负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孝道应是“为官”之本。党员领导干部做“好官”、干好事,首先要作“孝”的表率,恪尽孝道,守好“家园”,以对家庭、对人民、对党和国家的大德大孝、至亲至爱让“三春“更加“晖暖”。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3
党员干部要做“孝”的表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五集《报得三春晖》主要以孝道为主题,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古典诗词,从孝道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开辟了新时代孝道观念的新境界。
百善孝为先,“孝”是诸道德之首,是善的根源,是向善的起点,是维系家庭和睦、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石”。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孝”的表率,恪尽孝道。
党员干部做“孝”的表率,就要敢担当善作为。一个有孝心的人,会把爱父母、爱家庭扩展为爱党、爱国、爱民,勇担当善作为。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要实现自身价值与奉献社会的统一,就要担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家人的顶梁柱,成为工作的主心骨、成为社会的有用人。
党员干部做“孝”的表率,就要爱家人爱百姓。从事奉父母到奉献社会,党员干部讲孝道,不仅要对自己的长辈尊敬,而且对人民群众会自发地敬畏;不仅对长辈表达关爱,而且对普通百姓也会倍加爱护。这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表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党员干部做“孝”的表率,就要严修身正其身。其实最简单的孝就是时常能够陪伴在父母亲人身边,为他们做一些生活上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孝。但有些党员干部却歪曲孝义,认为给父母亲人更多的钱财、让他们在物质生活更享受才是孝,所有导致某些党员干部追求名利,走上歧途,最终关进“铁牢”,离开父母亲人。所以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名利得失,合理定位自身角色,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要时刻在思想上要筑牢防线,防微杜渐,严修身正其身,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4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引用了这两句诗。总书记引用这两句诗是以诗言志,彰显的是一个大党、一个大国自信的气质,传递的是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同时也对新时期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严以修身提出了一个高的标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之“只留清气满乾坤”)
严以修身,坚定信念是前提。“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是力量之源,是前进之灯。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一理念,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奋斗情怀,才会有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的豪气,才能咬定“修身”不放松,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进。
严以修身,锤炼党性是核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党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锤炼出来的,最根本的是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自己的灵魂,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性锤炼,最重要的是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共识,来引领社会风尚,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不断在批评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发挥共产党人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时时正身自省,处处明于自察,事事严于律己。
严以修身,道德修养是关键。“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员干部的个人道德修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形象。新时代我们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正在向我们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地迈进。越是在这个时候,每一个共产党人越需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要做到慎独慎微,做到“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真正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5
做好新时代修身“三问”答卷人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六集《只留清气满乾坤》,围绕“修身”的主题展开。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修身的民族。修身,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从“平”语中领悟“修身”之道,需弄清楚“什么是修身”“为什么修身”“怎么来修身”三个问题,做好新时代修身“三问”答卷人。
什么是修身?201*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途径方法很多,其中重要的是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修身,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修身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向有贤德的人看齐和学习,看见德行不好的人要反省自身是不是有类似的表现。对于新时期党员干部来说,修身要强化正面榜样的激励作用、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把修身体现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为什么修身?201*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其意是说,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按照现在的观点,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党员干部严以律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愧于人民。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怎么来修身?201*年的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古人讲修身,主要是克己修身、自我修养。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对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来说,要把修身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做到“严以修身”,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
古人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党员干部要把修身“三问”时刻记心间,把修身作为永不结业的人生必修课,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6
践“笃行”之风兴国安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月14日晚播出第七集:绝知此事要躬行。该集节目围绕“笃行”这一主题展开,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尚书》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荀子》里的“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以及《日知录》中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我们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缺乏实践,就连“真理”都无法把握,何谈兴国安邦!
志存高远,无“勤”则志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勤奋”的典范。天才方仲永之所以“泯然众人也”,盖不“勤”之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倡导志存高远,因为没有远大的志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任何盲目的行为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但是,“志”再高远,最终还须落实到“勤奋”之中。对个人而言,唯有不断努力实践,积累经验,才会成为为之努力的领域的人才;于集体、国家而言,唯有大家都“勤”,才有希望走向国富民强。巴斯德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可见,“立志”是首先的思想动力,“工作”才是勤奋实践的过程,有了这两样,结局才有“成功”的喜悦。
日积月累,非“积”不成器。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由此而来的成语“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是要告诉我们,不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都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远大的目标。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忽视了点滴积累,那就将“万事成蹉跎”。须知,共和国大厦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广大党员干部、劳动人民用辛勤汗水换来的。“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在长期的奋斗中,唯有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走向胜利;反之,“一曝十寒”的三分钟热情,是永远不会成大器的。
空谈误国,缺“干”难兴邦。“空谈”一词,源于“清谈”,是适应当时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需要,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而发展起来的。后人对它的意义,一语道破:“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耳而已。”因此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崇尚清谈。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日知录》中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道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当懂得的最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因此说,“两学一做”教育实践中,“做”才是最终的目的,“学”是为了“做”得更好,绝不能一“学”了之。无论理论多么高深,无论语言多么有力,如果缺乏了“干”的精神和行动,“兴国安邦”将无从谈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多么宏伟的蓝图,都需要一笔一笔地描绘;无论多么铿锵的誓言,都需要一步一步去践行。在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管是脱贫奔康,还是各项建设,都容不得半点“假大空”。那些只满足于把政策贴在墙上,把决心表白在嘴上的同志,是该醒一醒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的谆谆教导,让我们在领会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余,更看到了中华民族在“兴国安邦”中“实干”“笃行”的奋斗精神。唯有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践行“笃行”之风,卯足劲头拼命“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干”出清风盈新天地,“干”出硕果满乾坤。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7
接好“接力棒”,在实干中书写青春华章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七集《绝知此事要躬行》中,习近平关于实干的引用和评述既是新时代的号角也是行动指南,对于青年干部来说,应当接稳、接好实干的“接力棒”,在实干中书写青春华章。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在志存高远中培养实干的自觉性。青年干部要志存高远,方能不辱使命。青年干部职业生涯的开端多在基层,不能因此而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简单、枯燥的基层工作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禁锢了自己的思想。不做“井底之蛙”,也不被“温水煮青蛙”,努力放大自己的格局,在为民服务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树立大局观念,凡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想境界,服从组织、服从大局,对于交办的任务,不推诿、不讲客观理由,尽职尽责的完成。
“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在履职尽责中增长实干的本领。青年干部要注重个人积累。时代呼唤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青年干部当以此为奋斗目标,丰富理论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有意识的加强实践磨炼,多到精准扶贫、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锻炼自己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处理问题的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岗位上不可或缺的“螺丝钉”。青年干部要注重细节。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时刻警醒自己“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树立青年干部向上、向善的良好形象。
“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创新方法中提高实干的功效性。实干不是蛮干,新时代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新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方法。青年人思想活跃、思维开阔、对各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青年干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实干的同时注重巧干,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干需要久练“内功”。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只埋头拉车,遇到问题,要保持自己思想的活力,打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多角度、多方面思劳问题。要在实践中磨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创新的“惯性”。巧干需要善于“借力”。多向前辈学习,在遇到棘手问题时,虚心求教,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多到群众中去,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在他们的乡土语言、朴实的行动中汲取创新的养分。
实干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党员干部一代代传递和践行的“接力棒”,青年干部当不断增强实干的自觉性,提高实干的本领,在平凡岗位上履职尽责,无愧于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8
与祖国一起在“诗书”中腾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既是一道政治大餐,更是一道文化盛宴,从立身自强到治国安邦,从为人处事到民族复兴,以古喻今,以小见大,说理透彻,解读精深,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强烈共鸣。10月15日晚,该节目播出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三个层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劝学”的重要论述,将国学经典与执政兴邦、民族复兴融为一体,让我们为生活在这个“诗书”的国度而振奋、自豪。
强“弓弩”以利“箭镞”。关于“弓弩”与“箭镞”的关系,一如人的学识与能力。主持人康辉感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箭镞”没有那么锋利,但我们可以努力让“弓弩”变得更有力量,这样箭射出去也会非常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来激励青年们要重视学习,勤奋学习。读书学习的过程,是广泛吸取多方营养而促进自身成长的过程,更是将“弓弩”变强的过程。古人“学无止境”的理念,其实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以及人生的追求、思想的进步、意识的提高、心灵的纯洁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可见,作为领导干部,广泛的阅读更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执政能力,“箭镞”也就自然锋利了。
善“砥砺”以求“博识”。俗话说:“独木不成林。”虽然似乎讲的是团结力量大,但细品起来,确实还有深层的含义。一棵“独木”,没有了比照,没有了竞争,没有了促进,能否“成材”都是未知数。树木如此,人更亦然。读书学习,如果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己一个人瞎琢磨,那就只能“孤陋而寡闻”了。对于执政者的“博识”,习近平总书记给过三个参考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做好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古今中外,特别是我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也即徐川老师归纳的:把牢定盘星,锤炼金刚钻,守护传家宝。因此,要真正使自己能够“博识”,就必须将自己融入到志同道合的队伍之中,在相互切磋琢磨与不断砥砺中汲取广博的营养,成就自己的“腹有诗书”。
勤“思辨”以促“笃行”。《礼记》中关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论述,道出了学习的五个层次。“博学”在前面已经谈到贵在砥砺,而“笃行”是最终的落脚点,那么“审问”“慎思”与“明辨”就是对学问、知识的过滤、升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另一角度强调了“思辨”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古书典籍以及各类科普读物的学习运用,毛泽东同志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说得很好,但其实就是一个“思辨”与“质疑”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精”与“真”才能呈现。清代戴名世言“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举笔为文,洒洒自远”其意亦然。唯有切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思辨”,才能学以致用,有效地促进读书学习的最终目标——“笃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我们这个“诗书”的国度里,首先打造一支以“诗书”为底色干部队伍是“把牢定盘星,锤炼金刚钻,守护传家宝”的重要举措。他们走在振兴“国学”伟大实践的前列,走在发展地方经济、弘扬传统文化的前列,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奋进的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饱读“诗书”已经不再是在校学子的专利,而是领导干部以及全体民众应有的理念和行动。在崭新的时代里,我们正当大兴学习之风,以“知识”武装头脑,用“诗书”增添豪情,昂起首,挺起胸,与伟大的祖国一起在“诗书”中腾飞!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19
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正在火热播出,迎来了很好的舆论反响。节目的第八集题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节目指出学习是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金钥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重要习惯。这期节目从三个层面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劝学”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重视学习,勤奋学习。不仅是因为学问是指导实践工作的理论依据,而且是完成好工作的见识引领。将学习奋进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才能够做到像射箭一样,一举中的,射中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不能独学,这样会使人孤陋寡闻。一个人学习见识容易像井底之蛙一样狭隘,更容易夜郎自大,这样就会固步自封,局限在自己的认识圈里,很难再有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五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满足高一层的,直到达到顶峰。将学习的五个层次彼此之间相互递进运用,才能将学习做的更好、更踏实,将学问做到更精,将知识运用的更广。
习近平总书记就现如今的读书学习给的三个参考方向,为的是牢定盘星,锤炼金刚钻,守护传家宝。拥有了坚定的目标、千锤百炼的金刚钻,才能在此基础上好好的守护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传家宝,才能让有价值的书籍带你振翅翱翔。中华民族的传家宝里有不胜枚举的自勉和劝谏他人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金玉良言。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李苦禅:“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欧阳修:“立身以力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陆游切身体会:“病中书卷作良医。”朱熹:“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历代名人志士对读书学习尚都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正值青春,需要不断学习各种工作知识的基层干部。
当今我们中华民族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期,作为青年要上进,作为干部要上进,作为青年基层干部更应该不断上进,用扎扎实实的学习来为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就一条宽阔的扎实的前进的康庄大道。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0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本集从三个层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劝学”的思想:第一部分,从“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这一典故切入,以“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为重点,阐发“为何学”的问题;第二部分,基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一典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各种知识书籍和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等方面,阐发“学什么”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典故讲起,以“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为重点,阐发“怎么学”的问题。
热播的《人民的名义》里面有一个小桥段是关于读书会,虽然很短暂,赵东来也诵读了一首诗,只是插曲,不过说到《读书》节目一度在电视台的受冷落,说明阅读的人少了,喜欢阅读的人更少了,人们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我们对待生活的思考也在悄然地发生着点点滴滴的改变,让思想跟上生活的步伐,让历史的年轮等待一下人民思考的节奏,让经济的步伐也能拉动人民的思想变化,让快节奏慢慢地也逐渐和慢节奏共振,让更多的多元的思考能够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呈现出更多的价值和方向,这或许也是阅读和思考的一种贡献。
阅读,让人类智慧的结晶序列式地内化于心。不管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不管书籍的介质、读书的方式如何变化,这样的价值不会衰减、意义不会褪色。因为我们的思索在经济的变迁中开始重新审视曾经经历的过程,我们的心灵在慢慢地契合另一种发展的脉络,这是功利之外的一种摄取,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是新的思考。
当党报在倡导全民阅读成为风尚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让一种新的思考成为我们看待事物,理想、信念,乃至信仰的一种全新的共鸣。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理智的头脑,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人生。古人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就是你的高深修养,就是你的浩然正气,就是你出污不染的操守,就是你不惊不怒的气度,就是你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苏东坡本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黄州他穷的连一口酒都喝不上,但却有了堪称千古绝唱两赋一词;在海南他穷得连房子住都没有,但却有了震烁古今的伟大人格。
读书不是无用,文凭不是唯一,技能和思考的方式方法才是最终受益终身的技能,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恰恰忽略了这个本质,显得本末倒置了。
曾几何时,好的作品我们都是被要求能把它背诵下来,因为这样可能对自己终身受益。也许小时候背诵的东西当时不完全理解,没关系,好多诗文需要长时间甚至一辈子慢慢去消化它,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领悟。学习和背诵中国古代诗词,不能太功利,诗里很多东西慢慢琢磨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经典作品,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真要问它有什么作用?当你遇到人生大事了,其中的人文精神会成为你的支撑和心灵的慰藉。
最后要说的是,开卷有益靠的并不是一时兴起。一本书,自始至终,细心品味,或许并非难事,十本书,百本书,若无毅力怕是难以坚持到底。人,总有惰性,所以,读书也是在培养着我们自己的韧性。读书,其实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1
平“语”近人之恶竹应须斩万竿
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习近平同志从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反腐,强调既防止“纵蝇为害”,也决不“养虎为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腐败犹如恶竹,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更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如今,随着众多“苍蝇”“老虎”纷纷落马,不敢腐的目标已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极大地纯洁了党的队伍,振奋了党心民心。
斩除恶竹要始终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我们党始终清醒地看到,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作风问题无小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小问题置之不管,也会酿成大问题。从反对公款送节礼,到打击会所歪风,再到根除“舌尖上的腐败”,雷霆万钧的行动,展示出不弃微末的决心。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就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反腐败。两年多来改作风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造成与民更始、咸与维新的社会反响?答案就在从小事情切入,铁面问责、刚性约束、严格执纪,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斩除恶竹要始终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由病在表皮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正所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无论是改进作风,还是反对腐败,习近平同志都强调“加强源头治理”,末端治理只能治标不治本,陷入“越反越腐”的怪圈。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才能切实将不能腐的笼子扎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党员干部既然选择入党、担任公职,都曾志存高远、壮怀激烈。当腐败机会猝然临之,相信多数人都能明辨是非,但正是日常的小问题逐渐磨损着理想信念的棱角,如同温水煮青蛙。因此,党员干部更应慎独慎微,时刻牢记不能腐,才能守住小节,不失大节。
斩除恶竹要始终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对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而言,不公,难免以权谋私;不廉,自会藏污纳垢,势必导致暗箱操作大行其道、贪污腐败愈演愈烈,党和政府的权威性何存?干部队伍的公信力安在?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新考验,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执政用权应有的敬畏之心,也是领导干部理当铭记于心的“官箴”。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2
“勤”“廉”是遗训 毋贻来者羞
平“语”近人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以廉政为主题,从总书记使用过的几个典故出发,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巨大成就。节目在包拯的名句“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的诵读声中结束。
那么一代廉臣“包青天”所言之“毋贻来者羞”的“史册遗训”指的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要勤政,二是要廉政。当然从包大人的原诗来看主要是指后者。但我认为,进入新时代,这二者不可偏废,不可分割,应从其内部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上统一整合。强调这一点,应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是的,为官从政,功在勤政,德在廉洁,勤政廉洁方能功德圆满;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或荒于不勤,或废于不廉。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要以廉为先,以勤为本。因为天道酬勤,人心思廉。要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始终做到“勤”“廉”合一。
进行伟大斗争,必须要“勤”“廉”合一。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与“廉”是在斗争中取胜的充要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反之,慵懒之下必靡,奢靡之下必贪。伟大斗争之中千难万险,不以勤奋为楫,无以进,伟大斗争之中“千娇百媚”,不以廉洁为舟,无以渡。
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要“勤”“廉”合一。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种考验面前,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等四大危险面前,我们只有勤奋争先、廉洁守纯,做到“勤”“廉”合一,方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方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宗旨,方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行稳致远。
推进伟大事业,必须要“勤”“廉”合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新时代,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干大事的伟大志向。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即贪小便宜的人是没有办法达成高远的目标的。只有“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有大志向的廉洁者方能成就大事业。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廉与勤相连,奢与腐相通;勤者不贫,廉者不腐;勤不言苦,廉不言贫。可见,只有干事创业、廉洁自律两手齐抓、两手都硬即“勤”“廉”合一,才能志存高远,不断推进伟大事业。
廉洁是干部之魂,勤政乃公仆之本。“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道出了当政不为的“羞”;“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则道出了为官不廉的“羞”。唯有“勤”“廉”合一,方能不“贻来者羞”,也才能不断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让我们一起,以勤为担当、奋为作为,以廉为威信、洁为感召,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共同奋斗。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3
绷紧纪律之“弦” 奏响廉政之“音”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安装“自律镜”, 扎紧“铁笼子”, 筑牢“执纪墙”,自觉筑牢信仰之堤、严守思想之线,在围猎、诱惑和腐蚀面前洁身自好、一尘不染。
防腐反腐要自觉安装“自律镜”。“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为官、廉洁从政,必须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不断增强法纪意识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从善如流,自觉接受监督。对于防腐,要提高自身“免疫力”,谨记心中“警戒尺”。当一个人手里握有一定权力,缺乏自律和有效的监督时,侥幸和贪欲会令其失去应有的法律和道德底线。有效的监督可以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及时纠正失误,防止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直坠无底深渊。节假日期间,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自觉加强学习,安装“自律镜”,常打“预防针”,常吃“定心丸”,常织“安全网”,管住手,管住口,坚决抵御“风寒”的侵扰。
防腐反腐要持续扎紧“铁笼子”。“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制度要健全,执行要有力,立下的制度,要执行到位。在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同时,应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完善党内决策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前移监督关口,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公生明,廉生威”。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党员干部要自觉扎紧“铁笼子”,牢记公权为公、公权为民,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始终坚守心灵圣地,不为“情面”左右,不为“关系”费神,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决不干违纪违法的事情。
防腐反腐要坚决筑牢“执纪墙”。严管就是厚爱,宽松就是放任。要坚持“刀刃”向“内”,严防“自盲区”“灯下黑”。严查要及时,严查要有震慑力。近年来,纪检监察网成了点击率较高的网站,一批贪官落马,表明了惩治贪腐的决心,发挥了震慑作用。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党员干部要筑牢“执纪墙”,常省不足,常思己过,自觉提高政治素养,强化政治意识,树立责任担当,时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净化”心灵、“洗礼”思想,真正把“微恙”消除在“腠理”萌芽状态。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事业观,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禁得住诱惑,辨得清陷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纯洁、高尚的党性修养。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4
弄清“何为人才?”
10月18日,《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一期主题重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人才意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特长,每个人都有其所短,有强项,也有弱项。弄清“何为人才?”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人才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偏见,也保留了一些陈旧的传统观念。比如,有人以工作层次划分人才,坐在高档办公区,每天西装革履,套装高跟鞋的精英就是人才,而办公条件相对简陋的普通工作人员就不是人才;有的以工作岗位划分人才,公务员、国企单位工作人员是人才,厂房中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就不是人才;有人以学历划分人才,海外归来学子,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是人才,而那些挽起裤腿奔波在田坝、地头的“田秀才”“土专家”就不是人才……这些对人才的认识缺乏全局性,存在片面性,既不利于发现人才,也不利于各行各业涌现人才。
若不能爱国爱民、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工作敷衍了事,缺乏担当意识,就算学历再高,技术再熟练也算不得人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往今来,人才并不在于学历,也不在于身份,而是胸怀国家、心有人民。这样典型的例子不在少数。“学习型技术型农民工”王冬林是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三选厂磁选工段二班的班长,他学历不高,但勤勤恳恳干事,积极参与创新被国务院表彰“全国优秀农民工”,201*年6月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新型知识型工人”冯桂祥没有看轻工人的工作,要求自己要具备知识、智慧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成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这些人才曾经都是普通大众的一员,他们工作岗位不算特别,学历不算高,工作条件不优越,但他们心中有国,工作有担当,也成为了人才中的一员。
这些普通人才用自身的努力诠释了何为人才?《人才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由此看来,能力和素质高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在工作中坚持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边学边改,钻一行精一行,就能成为对祖国有益的人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发展中关键步骤不仅仅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建设体系,以开放的理念引才引智,更是人才培育,树立正确人才观的一次比拼。人才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才能让真正的“凤凰”发出鸣叫,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5
读平“语” 悟天下之治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阐述了习总书记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习总书记的标准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古往今来,一直坚持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人才要如何培养?习总书记说“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成才离不开读书学习、成才离不开锻炼;如何正确选拔人才?习总书记的用典是“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拘一格三个任用人才。
以德为先定人才。“政者,正也。”想要成为好干部,首先要成为“好人”,成为“君子”。在《平“语”近人》提到,如果有才而无德,这叫什么呢?这叫小人。才华固然很重要,德行更加重要,德行、品德是才华的统帅,而才华和才能是德行的辅助因素,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艰苦奋斗就人才。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会唾手可得,都需要经过不懈努力,而广大的基层永远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也正如习总书记说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应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拘一格聚人才。古往今来,选人靠一人之智、一人之明,靠“伯乐相马”,有识之士都主张用人要不拘一格。在新时代的今天,用人不要唯学历,不要唯身份,不要唯资历,要敞开宽阔的胸怀,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纳贤才,让人才的功效最大化,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读平“语”,重温那些讲人才的经典篇章,去感受、去领悟什么是“天下之治在人才”。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地去成为国家需要、民族需要、时代需要的人才。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6
从总书记的人才观里汲取成长力量
日前,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从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使用人才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重人才的传统贯穿始终。“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等经典句子都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历来也十分重视人才。早在8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识别并很好地使用了一个叫“贾大山”的人才,后来贾大山同志基层文化干部岗位上,为正定县的文化事业建设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韩非子·显学》中讲,“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没有人生来就是人才,人才都是在不断学习、实践、思悟中成长起来的。那么,我们年轻干部如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里汲取力量,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呢?
从“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中汲取“品德”力量,德才兼备才能根强材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水有源,树有根,而品德就是人“材”的根。《资治通鉴》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个人生活上,要要严私德、慎私行,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对待公与私的问题上,要公私分明、严把“私”字,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在国之大德上,要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要以党的信念为信念、以国家的梦想为梦想。只有这样,才能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才能根强“材”壮。
从“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中汲取“学习”力量,才学结合才能竿头直上。“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年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年青春搏击的能量。人要成才,必然要学习。”“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就是才与学的关系。那么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要学什么呢?要学习专业技能,术业精通才能才有所用;要学习广博知识,广泛涉猎才能融会贯通;要学习党的理论,理论扎实才能信仰坚定;要学习做人、做官、做事,要学习为民、爱国、顾家。成才路上,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从“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中汲取“实践”力量,经历风雨才能茁壮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韩非子·显学》中的“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这句话,是要说明人才、干部都是从基层的不断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从古到今,凡是成就事业者,几乎都有在基层工作过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梁家河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成长的规律并不是不经风雨的“直线”向上,而是风吹雨打的“螺旋状”生长。年轻干部要成长成才,就要沉下心来从基层做起,边学习边实践,学有所思,思有所践,践有所悟,悟有所学,如此往复,便能茁壮成长。
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汲取“实干”力量,材有所用才能不负阳光。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年轻党员干部成长成才的最终目的,必然要落脚于干事创业上。党和国家高度高度重视人才、注重培养人才。我们年轻干部在党和国家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就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必须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建设好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如此以往,便不负党和国家的“雨露阳光”。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7
年轻干部要卯足“竹石”的“劲儿”
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接班人,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上,一直以来都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再次对优秀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年轻干部如何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一集《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该集节目围绕“信念”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报告中引用的古代典籍,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内涵。其中引用了郑板桥的《竹石》一诗来说明共产党人“信念”的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学习“竹石”咬定、立根、破岩的“劲儿”,筑牢人生理想信念,扎好根,接好班。
要有“咬”劲儿,遇到挫折挺得住。“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人贵有恒,一时的激情满怀不足以推动长久的事业发展,倾注一生的精力方能“久久为功”。年轻干部有激情、有活力,但是在遇到重大难题的时候往往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失去耐心、沉不住气,从而轻易放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工作需要“盯住抓、抓到底”,需要“以点带面、推动全局”,需要沉下心来抓好落实。年轻干部要学会抓住重点难点不放松,把挫折当做人生的“存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劲去干工作、抓落实,推动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要有“立”劲儿,群众之中扎得住。“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记忆,是他的群众观,也是中国梦的出发点。也是在梁家河,他树立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后来他在一篇文章当中,曾经把这《竹石》的前两句改为“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借此来表达扎根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和信念。对于年轻干部,筑牢人生理想信念至关重要,理想信念决定了一生的“航向”,年轻干部要牢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竹石”立根的坚定决心,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群众中,把群众当亲人,根扎的越牢、越实,在今后的成长中才能站得更直、行得更稳。
要有“破”劲儿,关键时刻顶得住。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学习就必然落后,年轻干部不应惧怕“本领恐慌”,而是要在面对“本领恐慌”时有一股自身主动寻求“突破”的劲儿。当前,改革进入深水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一系列难题都亟待解决。要破解这些关键性的难题,势必都需要下一番苦工,需要锤炼年轻干部在关键问题上“破题”的能力。因此,年轻干部要以“石竹”破岩的力量,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在关键时刻站的出来,顶得住,为改革创新积蓄强大的“破题”之力。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8
从“天下为公”看大国情怀
近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瞬间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其中,最后一集《天下为公行大道》尤其显得意义深刻。这九个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话,却简朴鲜明地显示了他的政治情怀和施政理念,是为官者学习效行的典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是孔子在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时明确提出的,为人们刻画和描绘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最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这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大同”理想。而在新时期,这里所谓的“大同”理想显然又被赋予了另一层特殊意义。
“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目标自提出之日起,就在历史上不断激发人们改进现状、追求理想的想望、意愿、热忱和行动。而如今,我们党正领导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并且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止于此,还有更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那就是对“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渴求。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指的是“普天之下”,其基本主张是“天下一家,中国居中”。而总书记所讲的“大道”乃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天下”则是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其蕴含的内容更深邃、更宽广,体现了广阔的世界眼光和人类胸怀。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既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全球谋和平、为人类谋发展的胸怀,在时代风云激荡中愈发凸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个美好的愿景,蕴含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互利共赢的合作之道,交流互鉴的文明之路,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道出了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与向往。也正因如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成为联通各国人民梦想的桥梁,照亮人类未来的明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梦想;“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新中国缔造者立下的雄心壮志。迎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3亿中国人民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书写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新篇章。
观看《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29
最是信念动人
心有所信,才能致行千里。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跟着走”是坚定信念后无比笃定的追随,认准了便是一生一世。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纯洁、深沉、撼人心魄,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是为世间最动人的“风景”。
信念如磐,一脉相承。坚守信念是铡刀下的红梅,生的伟大,死亦伟大;坚守信念是大漠中的焦桐,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坚守信念是武夷山下的樵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站起来的浴血奋战中,富起来的艰苦创业中,强起来的砥砺奋进中,一代代共产党人以对理想真理的不懈追求,对民族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矗立起人类的精神灯塔,绘就成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美好图景。
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解读中国成功的秘诀,不难发现恰是共产党人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理想信念的坚守。这份信念承载着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顺应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这份信念激励着共产党人永远去做“离开最晚的那一个,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这份信念开人类历史、历朝历代之先河,天下为公行大道,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诀窍密码,唯共产党人牢牢掌握。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处在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同时面临的任务、风险、考验也更为艰巨,中国共产党人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第一职责、第一目标,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时代的“娇妍”业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