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企业版) 本文简介:
?学习资料这里找+每周一次老秘分享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l8日至24日在XX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280名代表和74名特邀代表出席大会。在全体代表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企业版) 本文内容:
?学习资料这里找+每周一次老秘分享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l8日至24日在XX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280名代表和74名特邀代表出席大会。在全体代表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
一、关于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主题是大会的方向、报告的灵魂。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这个主题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举什么旗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走什么路就是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一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关于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报告对历史性变革作了充分肯定,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历史成就:
一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三是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四是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六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七是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八是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九是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十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5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敬业履职、勇于担当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同志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实现了这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从而也才有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中用“五个是”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主要有l4条。这14条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时代与“四个伟大”。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法,而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报告提出了“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一是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二是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三是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更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是: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9年的33616元、12363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9年的4%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9年达到76.5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城乡和区域发展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但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在收入分配方面,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处在中等偏上行列,绝大部分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而且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城市还有很多困难群众。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五、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时期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历时30年左右。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上述安排,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将原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经过测算,这个安排是可行的,是可以完成的。
六、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提出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其中有许多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创新举措。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报告从6个方面作出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报告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报告从7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五)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提出大政方针,作出重要部署。
七、关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5年来,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干部8900多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这些重大工作和重大成就,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作出总体安排部署,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中央意图。
第一,清醒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尽管理论武装、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总开关”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尽管从严治吏取得重大进展,但不敢担当、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干部素质能力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新时代要求;尽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但一些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尽管“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不良作风树倒根还在、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犹存,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尽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员违纪问题仍然频发,“小官大贪”“微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见好就收的想法。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二,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总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管党治党的根本遵循。
第三,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部署了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恩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实表明,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大会号召,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八、关于经济改革与企业发展的有关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一)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极其丰富,只有贯彻新发展理念,美好生活目标才可能得到实现。
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时代,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了其他。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也曾经提出绝不走西方国家先发展、后进行环境治理的路,但还是不自觉地踏上了相似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今已到了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速的时候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赶路的日子不可能不在乎经济增速,只是在今后,再也不能只顾着埋头赶路追求GDP了。
中国经济增长再也不能是粗放式的增长,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增长的质量。中国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亟待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更要新动能。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才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设市场机制有效、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在进行之中,“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落实已初见成效,但这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还不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供给状况,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中国是一个大国,没有扎实的实体经济作为基础,经济结构是无法真正得到优化的。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高铁在世界上总体领先,大飞机制造也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华为、中兴等企业在世界电信行业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制造还需要多下功夫,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仍然需要狠下功夫,加快发展制造业。
实体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工匠精神。实体经济中的许多行业,不一定需要高精尖技术,但离不开踏踏实实做事的工匠精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做,不偷工减料,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才能真正打造好“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现代制造业是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的,但需要融合更多新的因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需要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从而培育起更多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些新因素在世界上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不能落后。可喜的是,中国的腾讯、京东、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已有很大的影响力。新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快,新企业层出不穷,但只有真正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企业才可能走得更远,这样的企业才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发展实体经济,同样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对制造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发展实体经济,离不开企业家的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造性。
(三)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科技进步既包括应用技术,也涵盖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可以直接用于现实经济之中,基础研究则是科技进步有后劲所不可或缺的。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繁荣与应用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如今的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执世界经济之牛耳,则离不开基础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世界科技前沿需要瞄准,基础研究需要突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无疑很有必要,但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储备也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需要被同等对待。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就可能迷失方向,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撑。创新需要有制度环境,保护创新、鼓励创新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发明创造,让科学家得到应有的尊重,都是创新所不可或缺的。
科技的转化能力也很重要。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力,科研机构则同时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上发挥作用。产学研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人才。技术进步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购买技术,二是自主创新。成熟技术可能可以买到,但高精尖的技术通常很难买到,需要各国自主创新。创新只能靠人才。除了积极培养人才之外,中国还需要努力吸引国际人才,特别是国际高端人才,创造条件让高端人才愿意在中国工作,让中国成为世界人才高地。
(四)释放市场活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市场经济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之前所有时期的总和。1992年,中国即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市场定位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应该说,过去的市场化改革是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形成。但是,这与新时代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成熟的市场经济应该有合格的市场主体,有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价格体系,有各种各样的市场体系,有能够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良好的秩序,有运作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些年来,中国已经做了很多,并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是,现实中的市场经济还是相对不够成熟的,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市场主体来看,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从价格体系来看,目前多数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重点需要改革的是基础领域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从市场体系来看,市场种类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如何界定市场起作用的领域还是一个难题。从市场秩序来看,公平的市场秩序还在努力实现之中,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让市场主体能够在更加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有序的竞争。从宏观调控体系来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调控政策已经在经济稳定和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经济政策的决策机制、经济政策的工具体系、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体系。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让财政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处理好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才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积极应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现代化经济体系就一定能够建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就一定会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一定能够得到满足。
(五)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努力推进我市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步伐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活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调整并重组国有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十九大报告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特别是要准确把握十九大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方面提出的部署和要求,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抓好落实,抓出成效。结合我市国企国资改革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选好配齐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对有领导尚未配齐的市属各国资公司及部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人选尽快考察、确定、任职。为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通过联合重组做强做大企业。继续完善规范经发投、文旅集团、开发建设集团;整合组建粮油产业集团公司,实现专业化管理、集团化经营;整合同煤物业资产、其他国省属企业物业资产、国资系统物业公司组建物业集团,以及整合煤机、农垦等集团,实现集团化发展,规模化扩张。
3、做好政府存量国有资产的储备统筹使用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对接,积极推进政府存量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通过“集中储备、统筹使用、有效盘活”的方式规范经营,发挥存量国有资产的融资、化债、服务经营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4、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具备条件的工厂制企业,在年内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按照国务院和省改革文件要求,力争在年底前组建三个监事会。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和职责权限。坚持和完善“双向进人、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市场化选聘和交流使用,培育企业家队伍。同时启动企业外派董事工作。
5、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市委“136”发展战略,明确国有企业的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开放力度,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精心谋划,发展大中小项目。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我市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实力。
6、做好企业减负工作。继续支持做好接收中央和省市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接收工作,认真协调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7、积极稳妥推进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对已列入破产关闭企业,根据不同情况,抓紧推进,用好用足现有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等有关政策。做好企业遗留问题的排查、处理工作,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隐患,力保社会安全稳定。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十九大精神宣讲提纲(企业版) 本文关键词:宣讲,提纲,九大,企业版,精神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