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俄狄浦斯王读书报告
《俄狄浦斯王》读书报告
一, 书名:俄狄浦斯王
二, 著者:索福克勒斯
三, 小组成员:谈楚儿、刘世潮,陈秀娟,黄莉,袁钰娴,伍卫好,赖用奇,
严冬韵,朱文亮
四, 主要内容:剧本运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一向繁荣的忒拜城突然遭到了
厄运,土地荒芜,庄稼歉收,牲畜瘟死,妇人流产,城邦在血红的波浪里颠簸不定,全城到处是求生的歌声和苦痛的呻吟。无尽的痛苦折磨着众人,也令爱民如子的国王俄狄浦斯忧心如焚。俄狄浦斯派人请来了阿波罗的神示:由于多年前一个人所犯的杀死前王拉伊科斯的罪孽,城邦才遭此劫难。只有严惩凶手,才能拯救城邦。剧情围绕着寻找凶手而展开的。经过千方百计的追查盘问,发现原来他就是那个杀父娶母的凶手,最后,他的生母俄卡斯忒自尽,而他也选择刺瞎自己的双眼来惩罚自己,谱写了一场人与命运做斗争的悲剧。
五, 读书心得:
俄狄浦斯是个弃婴,他出生时,父亲忒拜王得到了神谕,说他将要杀父娶母。于是忒拜王把他的脚踵刺穿,丢到荒山野岭。刚好被路过的牧羊人看见,他可怜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并把他送给科率波斯的国王,因为这个国王没有儿子,所以他成为了国王波吕波斯的养子。
他长大后知道自己将杀父娶母的神谕,为了逃避这杀人逆伦的可怕命运,他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向忒拜城走去,在一个三叉路口,他与一个老人争执而误杀了他,那位老人就是微服出访的忒拜王,他的生父拉伊俄斯。后来,他又以自己的出众才智铲除了危害忒拜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为国王,并娶了前王的王后俄卡斯忒——他的生母。这样他成了杀父娶母的人,但自己却毫无所知。
悲剧开始时,瘟疫笼罩忒拜城,按照神示,必须救出杀害前往的凶手,否则全城人民将死于瘟疫中。俄狄浦斯千方百计地追查凶手,结果他发现,他要找的凶手正是他自己。面对杀父娶母的事实,他选择了刺瞎双眼来惩罚自己,以其悲剧性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感慨。
对于俄狄浦斯这个剧本主要人物,小组成员各有各的看法,有否定他的,也有肯定他的声音同在,争议很大。
严冬韵对俄狄浦斯与命运作斗争提出质疑:她认为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在一开篇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即定事实了,后面的故事主要是讲他如何发现自己无意中犯下的罪行的。首先,说他“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有偏差,因为这样说就好像他明白自己的力量无法挑战神的力量,却故意去跟神抗衡一样,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厉害,实际上他只是想逃避预言罢了。另外所谓“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也是夸张,因为在他猜破女妖斯芬克司的迷语时,他并不是在跟什么命运斗争,最多只能说他善良勇敢而且智慧,冒着生命危险拯救特拜城的人民,对他来说这只是做善事罢了。并且所谓“跟命运斗争”的情节在整个剧中只是一带而过,重点其实是放在他如何一步一步发现自己在命运的面前是多么渺小和无知,他的无知是如何一步一步引他走向悲剧的。全剧的结尾以他挖出自己的双目作为结局,意在说明,他的眼睛虽然盲了,但是他心灵的盲目却消失了,也就是说,他终于看到人的视野十分有限,而命运是不可违抗的这一事实。。
所以,跟百度上说的刚好相反,其实俄狄浦斯的故事是站在维护神的力量的角度上写的。这个作品确实反应了当时雅典社会的一个争论焦点。那个时期雅典的统治者们就像俄狄浦斯一样勇敢而智慧,于是他们的臣民就把他们当作神一样崇拜,而统治者自己也渐渐认为自己跟神一样。
伍卫好觉得,面对爱情与亲情对碰,到底是谁会不堪一击?她质疑,俄狄浦斯与卡斯塔是否是真的相爱的。如果相爱,就像比如你说的爱情真的那么神圣的话,为什么爱情却敌不过一个理念,面对亲情,面对乱伦,他们妥协了!可是,他们这样子的做法难道是最好的选择吗?双眼瞎了,真的就看不见了吗?受的是皮肉之苦,但心还在,思维还在,那么俄狄浦斯的做法是否是无知愚蠢的呢?这样子看来,爱情最终输给了亲情,输给了一个理念。
再看看,俄狄浦斯在刺瞎双眼,卡斯塔在自杀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儿女,如果他们的最终选择都是为了摆脱内心的那种内疚自责感,试问,与此同时是否又多了一份罪恶——抛弃儿女。。。。。。为什么上一辈欠下的债要下一辈来偿还?
如果真的有所谓的“预言”,父亲与母亲的表兄妹的乱伦让俄狄浦斯成了替罪羊,那这份预言是否还要继续下去要俄狄浦斯王的儿女继承呢?他们真的是“善”的话,为什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呢?这时候,为什么如此自私?想到的只有自己?为了减轻自己的那份罪恶感、自责感,不顾儿女的感受?试问这样子的人,还是我们所敬仰的大英雄吗?
这样子看的话,爱情似乎战胜了亲情。。。还是说一切都因人私欲?人总是会想办法为自己的私欲寻找一件华丽的外衣?这也很符合古希腊罗马文学, 因为外国史里有讲到古代西方很多都比较倾向个人主义的,这与我们中国的强调利他主义的观念有所不同!所以可以说,一切都是浮云,一切的根源都归根于人的欲望
但同时,小组成员刘世潮和袁钰娴对此有自己另外的看法。
对于俄狄浦斯这个英雄人物,袁钰娴觉得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他身上,她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态度。面对残酷的真相,面对自己杀父娶母这一事实,俄狄浦斯没有选择逃避,他勇敢地面对一切。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是一辈子的,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惩罚,是身和心的双重折磨,他在这种折磨下度过了自己的余生,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他身上,我学会了坚强和勇于面对现实,也让她想到了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脆弱的人,他们因为一点小小不如意的事情而轻生,其实,没有什么比死更简单的,难的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自处,面对生活,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应该坚强地去面对,为自己而努力,而不是逃避现实。
刘世潮也发出了赞扬的声音,他肯定了俄狄浦斯在与其命运作斗争中表现出了他很积极的一面。俄狄浦斯王是一位理想的君主,但是仍然他所在的国度里他的人民仍遭受了不幸,为什么,那就是命运,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希腊人还受着各种条件的限制 ,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他们总用命运来解释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当他们处在事与愿违的境地时,便认为这是命运决定的。
而在这部作品里,俄狄浦斯王表现出了他反抗命运的另一面,他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而四处奔走,在追查杀害先王凶手的一事中,尽管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命运的罗网,仍然一查到底,决不逃避罪责,最后实践诺言,自我惩罚。此间正是表达了人能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人的一
生不是由预言来决定的。世潮同学为俄狄浦斯正名,肯定了他与命运做斗争的勇敢。
俄狄浦斯一步一步地深陷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中,人类英雄的悲壮抗争在神谕的力量下显得那么渺小······但即使知道命运是无从逃避的苦楚,一切抗争都是徒劳,但是,徒劳是人类的宿命,努力拼搏更是人类的宿命,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承受痛苦,超越自我。
俄狄浦斯是神的后代,但他已经是人间的英雄。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充满赞赏,赋予他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对于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我们小组也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朱文亮认为,俄狄浦斯错杀了父亲,误娶了母亲,造成了如今这个不可挽回的局面,究竟是他个人造成的还是命运使然?我们设想,如果当时,他的父母亲没有听信寓言而抛弃他;如果当时,他没有那么幸运被牧羊人发现;如果当时,年轻气壮的他没有错杀了那个霸道的人——其实是他的父亲;如果当时,他没有继承王位而是一走了之。。。。。。那现在的结局是不是要改写呢。这,是很难想象的。人生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并且人生的轨迹也不会听随我们人的意愿而行驶。 看了《俄狄浦斯王》深深的觉得,命运之神,总在它的手掌心里“玩弄”我们人一生,无论我们怎么摆脱,也摆脱不了命运的泥沼,并且越陷越深,最后永远沉沦。但作为现时代的我们,我们觉得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时刻可以改变着命运的走向,一时的冲动,一个决定,都可以改变方向,所以我们不要放弃跟命运作斗争,我们会战胜命运的。
黄莉认为,虽然俄狄浦斯性格上有一定的缺陷,但索福克勒斯在悲剧中所真正要反映的并不是他性格上的这些瑕疵。他的这些瑕疵也不会影响他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作品中更多关注的是人类反抗命运却无法战胜命运的悲剧性宿命以及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所表现的伟大精神。另外,《俄狄浦斯王》中“无可避免”的讽刺也是该剧的另一悲剧因素。在作品中,俄狄浦斯反抗命运的过程正是步入命运陷阱的过程,正如f. l. lucas 所说:“人生悲剧的永恒嘲讽,是人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策划自身的毁灭,或杀害其所爱。”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讽刺,但讽刺是悲剧所必需的。对于俄狄浦斯来说,命运是一个预先规定了结果的封闭世界,无论向哪个方向努力都会指向同一个结果,索福克勒斯 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认为它是全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完美的命运悲剧。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悲剧尝试描写一个性情善良但并非完美的人物形象的覆灭,他的不幸是由其可悲的缺点所导致的。
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其实究根到底其实觉得他是有恋母的倾向。著名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认为这是“俄狄浦斯情节”,俗称恋母情结。对于这个问题,陈秀娟却通过自己的深刻分析来挑战权威,证明俄狄浦斯王不是具有恋母情节。
俄狄浦斯是在知道自己将弑父娶母的命运而又极力躲避这一命运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犯下这一乱伦行为的;其次俄狄浦斯的恋母并不是像一般男女之间的相知,相恋,相爱的。由于某种功劳而继承当地国王的王位,按当地的风俗就应该接受前任国王的妻室和财产,所以俄狄浦斯王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上他的母
亲;最后,俄狄浦斯知道乱伦真相后以戳瞎自己的眼睛来惩罚自己,既是他母亲又是他妻子的伊俄卡斯忒则上吊自杀在她寝宫床榻上。这就是说,乱伦即弑父娶母是命运,或曰命中注定的行为,就这一点来说,乱伦似乎可以归入人的一种原始性本能之中。虽然论据不是很足,但是秀娟同学还是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组长谈楚儿则综合分析了整个剧本得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古希腊民族的神话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神实际上是人的延伸。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俄狄浦斯虽然是神的后代,但是他已经是人间的英雄,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充满了赞赏,赋予他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他身上的神性色彩已经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当他面对“杀父娶母”的预言时,为了逃避可怕的命运,避免对父母的伤害,他放弃王子的地位去流浪。这并不是一种逃避的表现,相反,这是俄狄浦斯在以自己的力量与命运进行抗争,祈求逃脱命运的诅咒。女妖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是“人”,俄狄浦斯猜到谜底,也正是他自我理性的强烈表现。
俄狄浦斯一步一步地深陷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中,证明人类英雄的悲壮抗争在神谕的力量下显得那么渺小。
但即使知道命运是无从逃避的苦楚,一切抗争都是徒劳,但是,徒劳是人类的宿命,努力拼搏更是人类的宿命,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承受痛苦,超越自我!
镌刻在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正是告诉人类应该认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更告诉人类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
最后,赖用奇总结这部伟大的作品,他觉得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剧情从故事将近结尾处展开,在向高潮推进的同时向前回溯,布局谨严,结构紧凑,情节起伏跌宕,发现、突转、悬念等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完美的结构同与之相适应的精湛的语言使《俄狄浦斯王》具有不朽的魅力,成为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具有精密的结构,采用了巧妙的构思,设置了若干铺垫;作者十分擅长于刻画人物性格,利用剧情的发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不同角色的品性,乃至更深层次的对人性的一种解剖;
上面的是我们小组成员的深入研究《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后而得出自己独特的心得和看法。可能这只是一家之谈,没有太多的论据可供证明。所有,如果读者有什么异议的,欢迎与我们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谢谢~
第二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被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西方戏剧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富于艺术张力,易给人留下沉思和深刻的思想烙印。其主题鲜明深刻,格调激昂,个性十足。而《俄狄浦斯王》其最为耀眼的恐怕就要属他的主题——命运。俄狄浦斯生下就被父母抛弃,因为众神的神谕,即所谓的“谶语”,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而这就是《俄狄浦斯王》的命运主题。
从电影《特洛伊》中,我们就可窥探出西方社会在初期即有着一种‘人神同在"的社会结构、思想。在齐克泽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书中,即提出了《俄狄浦斯王》之中“真理来自误认”的说法。即此悲剧的造成是“误认”的结果,可此"误认"却是清醒的神的安排。
而就人物性格而言,俄狄浦斯身上无疑有着一种大公、无畏、勇于承担。在不知真相之前就他说“我诅咒那没有被发现的凶手,无论他是单独行动,还是另有同谋,他这换人定当过着悲惨不幸的生活 。我发誓,如果他是我家里的人,我愿意忍受我刚才加在别人身上的诅咒。我为自己,为天神,为这被天神所厌弃的荒芜土地,把这些命令交给你们去执行。”这其中的公正,对人民的爱护和自身职责的无私履行。而我们不乏将之形容为一种“慷慨”。
而就情节来看,《俄狄浦斯王》显然采取了倒叙的方式展现了这一跌宕的故事脉络,这故事开始于抛弃。结束于俄家破人亡和自身的放逐。在时间上,开始即是城邦受瘟疫之苦颓败的景象,俄狄浦斯为人民寻求办法,蛛丝马迹让他在迷惑之中发觉了自己的宿命。而后,揭开了他是杀父之人,而又因杀了父亲而娶母。而这一切皆在他出生之时就被演绎,被他的父母步步执行着。在结局,母亲因“为丈夫生丈夫,为儿子生儿子”的不堪羞愧调死在树上。俄狄浦斯用金针刺瞎双眼,执行了自己事前为求城邦安好而发出的诅咒,同时内心不堪众神与命运戏弄,悲愤苍凉而去。故事至此,俄狄浦斯直面被裁定,玩弄的命运,让众人愤慨与同情。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特洛伊与斯巴达城邦苦战十年之久,世俗上是为那容颜倾国倾城的海伦。然而事实却是那发生于赫拉、雅典娜与阿芙洛底特之间的“金苹果之争”。然后宙斯、阿波罗、海神波塞冬也先后加入这场看客角度的博弈。人类面对“既定”的悲鸣,恐怕只有在《俄狄浦斯王》中怒吼。
第三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剧作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希腊人笃信命运,这在悲剧中也有所反映。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斯》被看作是命运剧,《俄狄浦斯王》更是命运剧的代表。但是,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俄狄浦斯王的》的艺术成就:
1,精妙的结构,优化了情节的组合,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置多重互为关联的铺垫,利用了巧妙的构思,按照可然和必然的原则组织情节,细致合理地使用每一个事件,匠心独运地引导观众,达到诗人的深层期望,构思的稳健与戏剧冲突并不矛盾。
2,善于刻画人物性格。他用剧情的发展推动性格的塑造,让角色的个性历史服务于创作意图的实现。所以,同一个人在不同作品呢里有了不同的表现,即不同的作品的不同立意决定了同一个任务的不同性格特征。
3,索福克勒斯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包括头韵,谐音,拟声,排比,对称和比喻等。并注意局势结构的实际,精心安排 词句的位置,成功地使用了对称修饰的各种样式。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故事集中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究竟谁是凶手?形成戏剧的“悬念”。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他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这样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表现人物的多方面性格。他又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真正的戏剧艺术。由于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的卓越贡献,赢得“戏剧界的荷马”的美称。 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作者一方面表现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方面也表现人类心智的局限和命运的强悍有力。俄狄浦斯的遭遇是悲惨的,但他的自我结构上首创倒叙式的范例,剧情从故事将近结尾处展开,在向高潮推进的同时向前回溯,布局谨严,结构紧凑,情节起伏跌宕,发现、突转、悬念等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著名悲剧人物。在这戏剧中,哈姆莱特是整个剧情的中心人物。莎士比亚通过贯穿全剧的一系列复仇行动刻画了他了形象,揭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以他为代表的但是新生人文主义的局限性。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复杂的,莎士比亚通过了头绪繁多但皆与复仇主线交织的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哈姆莱特的身份是一位尊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养尊处优,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王国未来的君王。离开宫廷以后,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上学。在中世纪,大学是当时人文主义中心,哈姆莱特在这里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他成了一个彻底的人文主义者。他天真、单纯,对人类、对世界报有美好的希望。在他的心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如同理想那样的美好: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天地;人类是了不起的杰作。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父母恩爱相处;女友给予他的是坚贞、纯洁的爱情;朋友无处不在。这些,让他有新的看法,他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他本人还多才多艺,光明磊落,可以说他近乎完美。
但是在剧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他不再是一个乐观的青年。一系列的意外变故后,特别是父亲亡魂的倾诉后。他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父亲的死亡,母亲的改嫁,叔父的篡位,这一些反常的乱伦的事情的,几乎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现实世界残忍的丑恶显现出了它的原形。他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光明世界,顿时变成了一个恶行败德的荒漠。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让哈姆莱特变得忧郁起来。怀疑最终成了无情的现实,背后可能潜藏了更大的丑恶,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他甚至对母亲的发出了失望情绪的感叹。他又逐渐看清了在新的国王的统治下,丹麦的宫廷荒淫无度,阴谋成风。未来的岳父作为国家大臣,从不考虑国家大事,拿手好戏就是玩弄见不得人的勾当取悦新王,为此不惜出卖自己的女儿。老同学为了求得主子的恩宠,背信弃义、出卖朋友,甘当密探,甚至凶手。一切的一切,让他陷入了精神危机,他的发疯固然是为了窥测敌人而假装的,但也是他的精神危机的自然表现。面对社会的罪恶,哈姆莱特敢于正视现实,深入思考,竭力认识世界,寻找出路,哈姆莱特的眼光锐利,对事物的认识非常深刻,判断力也很准确。他还通过对丹麦的认识得出了对世界的认识,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的对显示的反常现象和恶人当道的情况进行了概括,深富哲理性。他开始了新的哲学探讨,包括对人的价值、生存与毁灭,生命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道路??他具有一个思想家的特色。但是,哈姆莱特善于思考的特征也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的另一特点,他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却时时感到无力承担,不知如何行动。这直接决定了他的命运肯定是悲观的。在接受父亲亡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最佳机会。哈姆莱特的精力过多的花费在决定上,反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结果,在哈姆莱特错杀波洛涅斯后,克劳狄斯杀机毕露,哈姆莱特从主动转到了被动。不过,由于克劳狄斯不肯亲自动手,想借英王之刀杀人。引出了哈姆莱特将计就计,粉碎敌人阴谋的情节。这又充分体现了哈姆莱特的机智和勇敢。在经历了所有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哈姆莱特的内心已然渐渐成熟,内心的平静已重新恢复,他沉着应战,显出了一个成熟思想家的特点。哈姆莱特热情而深沉的性格定位也丰富圆满了。最终,哈姆莱特还是在克劳狄斯的阴谋中与克劳狄斯同归于尽,并没有完成目标,现实在临死的他的眼里还是“冷酷的人间”,他人文主义的理想随之终结。 哈姆莱特的悲剧深刻说明了他作为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局限性,在那样的时代中,反动势力过于强大,美和丑是颠倒的,人文主义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先进人物的斗争必然遭到厄运,他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所追求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太过于沉重。那么,精神的强力打压和个人的不公平待遇肯定是难以忍受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心造成了他精神痛苦的无比复杂。另外,哈姆莱特的局限性更突出地体现在他脱离群众,只想孤军奋战的依靠个人力量来改造社会,他自始至终只想到了“我”,虽然他具有无比的智慧和理性,但独自负担重任是不切合实际的,脱离他人、甚至可以说脱离群众面对强大的恶势力,没有不失败的。哈姆莱特还是一个明显的宿命论者,直到斗争的最后阶段,他还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人的生死胜负,他被旧的思想给束缚了,这样的重担使他在斗争中贻误战机,消极被动。综上,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想说明的过渡时期的人物典型,他只能提出现实世界是不合理的,但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出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哈姆莱特的人物构筑在于他能勇敢地揭露世界上存在的种种丑恶,而不在于他如何去消灭这些罪恶。他所代表的新生力量,还处在幼稚的阶段。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革显示,消灭罪恶。哈姆莱特的结局反映了封建势力下新生力量的斗争,和他们的悲剧命运。他的精神面貌没有被拔高,胜利也没有被虚构。哈姆莱特是一个理想人物式的悲剧英雄,这是我最后的总结。
四百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如突兀异峰崛起于英国文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当时和后世的众多读者。《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其主人翁哈姆莱特的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或许正如别林斯基所惊叹的那样,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年轻朝气的形象,冲动犹豫的性格,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等等。哈姆莱特一生的经历折射出他内心的凄厉和壮烈,同时也体现了哈姆莱特的矛盾性——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二重结合。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
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1]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些曾被视为珍宝的生活理想,如今都已化为泡影。年轻的哈姆莱特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思着亲缘的关系,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沉思着被篡夺的王位,沉思着被轻蔑的爱情。这一系列的沉思始终伴随着哈姆莱特走向未来的成长旅途之中,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当哈姆莱特从父亲的亡魂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时,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疑惑,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复仇之路。 哈姆莱特命运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且还进一步
看清了把罪恶掩盖起来的伪善。他完成了由高高在上的王子向凡夫俗子的转变,开始了严肃、忧郁的沉思。
二、忧郁、沉思的性格
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父亲的不明猝死,母后的迅速改嫁,叔叔的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使一向无忧无虑的哈姆莱特变得忧郁、沉思起来。然而,忧郁、沉思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从表层上看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父亲的死亡,来自母亲的背弃,来自爱情的失落。他从威登堡匆匆返回丹麦为父奔丧,流露忧伤的情绪是人之常情。儿子哀悼父亲的死亡,以至于产生郁结情绪,谁也不会惊异。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具有常人的正常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忧伤之情会逐渐淡化。然而,哈姆莱特却并没有从忧伤中解脱出来。其母亲乔特鲁特认为活着的人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安宁,她要求哈姆莱特把“高贵的父亲”的死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抛开“阴郁的神气”。其叔父克劳狄斯却先从表面上肯定王子的“孝思不匮”是“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随后认为哈姆莱特“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2]要求哈姆莱特承认既在事实。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于向他女儿奥菲利娅求爱遭到拒绝。因此,他们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于父亲的死亡,爱情的失落。然而,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不仅是因为克劳狄斯杀兄霸嫂、篡夺王位,而是他目光尖锐,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他看到宫廷腐化堕落,阴谋重重,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腾沸,社会动荡不安,邻邦挪威蠢蠢欲动。原先代表他高贵出生的丹麦王室,现在却成了“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3]。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与理想相背,“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4]所以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奸王那么简单,而是要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要把个人复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哈姆莱特确定了为父复仇的使命,却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他期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为父复仇容易,重整乾坤却困难重重,哈姆莱特变得越来越忧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5]充分体现了他的内心沉思的思考:是干还是不干?哈姆莱特看出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内心矛盾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着。并且,这时哈姆莱特不只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毁灭,而是联想到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存与毁灭,哈姆莱特超越了凡夫俗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是作为乾坤巨人的思想而存在。
三、身不由己的行动
现实要求哈姆莱特的是行动,但他却迟疑不决。从哈姆莱特的忧郁沉思性格我们可以找出他延拖复仇行动的理由。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他父亲的亡魂那里找到答案。哈姆莱特的主动行动很少,多半是受到父亲鬼魂的启发和驱使。两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是身不由己的。在哈姆莱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加感到现实的丑恶,理想的幻灭,从而否定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许多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6]。从而陷入悲观厌世,郁郁寡欢的境地,导致哈姆莱特在行动之时踌躇不决,进退维谷。采取行动的倾向和逃避行动的倾向互相抗衡着。但由于有父亲鬼魂的命令,
才促使着他的复仇行动的发展。当哈姆莱特通过导演戏中戏,验明元凶,但他仍然无法证实内心对成人世界的罪恶所作出的结论。于是突然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这次被自我否定的背后袭击事件,它实际上显示了哈姆莱特此时对于复仇行动的质疑。具有完美倾向的哈姆莱特,他希望他的复仇不是以暴制暴,哈姆莱特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复仇实践,而是他相信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公理,而此刻他必须选择等待和忍耐。哈姆莱特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父亲被害时他不在现场,所有事实的真相由其父亲鬼魂转述,缺少直接证据。至于母亲与叔父的婚礼更是仓促,根本不容他反对。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之下,哈姆莱特拿出了“装疯”的杀手锏,来侦察事件的真相。但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是他的叔父杀兄篡位。其叔父正站在权力的颠峰,对于整个世界公正与合法制秩序作出挑战,正是他扮演了哈姆莱特的对手。可他发现家庭中的不幸只是万恶之中的一件,现实与他想象中的更为残酷,他还需要不断地去了解他身边的人和社会,不敢轻举妄动。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因此,此时的个人复仇任务变成了社会责任,这样的想法驱使着哈姆莱特的进一步行动,承担起艰巨而严酷的现实重负。由此,哈姆莱特在行动上体现了凡夫俗子和乾坤巨人矛盾结合。
四、对女性的误解
哈姆莱特在身不由己的行动过程中,感受到了周围世界的冷寂和孤独。母亲的改嫁使他怀疑亲情,朋友的背弃使他不信友情,情人的刺探使他远离爱情,严酷的现实遭遇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斗士。这一切销蚀了哈姆莱特原有的对“人”的美好理想,给他以致命的打击。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理想化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他执着地把自己关于人、人生、以及善与美的理想,集中体现在女性身上。年轻的哈姆莱特本该享受到青春爱情的单纯美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之后,却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美好认识。哈姆莱特对女性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母亲对他的伤害,年轻的哈姆莱特开始时对女性带有唯美的幻想色彩,贞洁、善良、真诚。由于母亲对家庭的背离,父亲刚死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嫁人。因此,“哈姆莱特以激烈的言辞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无助和依恋,母亲背叛自己的这一决绝行为,让哈姆莱特在情感上极度震惊和痛苦,他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越是怀疑就越陷入困境,越是陷入困境就越以一种尖锐的方式祈望再次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可是哈姆莱特却意识到,他的母亲作为女人,早已成为了生活中一种最为可疑的变数。”[7]哈姆莱特似乎绝望地洞悉了女人的全部秘密,意识到母亲是受情欲的摆布,“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成为“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的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的那个人,他发出了至今仍被一些人赞同的话语:“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8]这对于哈姆莱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可以说哈姆莱特在一瞬间丧失了童年记忆中所有的母亲形象,而获得对女性的重新评价”。[9]此时的哈姆莱特完全按他的理想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其母亲,“对母亲的矛盾心理使得哈姆莱特对于女性既鄙视又亲近,既暴戾又哀伤。”[10]可怜的奥菲莉娅,理所当然成为哈姆莱特对女性误解的祭品。别林斯基这样地评说过哈姆莱特:“他对于爱情的现实性,对于女性的尊严也不相信了;象个疯子一样,他把感情践踏在脚下,用无情的手撕毁了他和那纯洁、美丽的女子间的神圣关系,而那女子曾是全心全意地、天真地把一切交给了他,他呢,也曾深深地、温存地爱过她。他无情而粗暴地侮辱她这样一个柔顺、温和,象是稀薄的空气、光线和和谐的音乐所造成的女性,好象他要赶快抛弃世界上使他想起幸福和善良的一切。”[11]只因为奥菲利娅在王权斗争中无意之中被充当了权力之争的棋子,她轻易地被人利用了,充当了刺探。于是,奥菲利从哈姆莱特心中的女神,“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娅”变成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形象,“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12]而他对女人的嘲弄更充满了真正的惨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13]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纯洁女神奥菲利娅作为了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死亡。 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她们也处在被杀戮和被损害的位置,都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没能充分地理解他身边的女性,没有透彻地理解她们的爱和意志。哈姆莱特对女性的爱和恨,显得荒谬而又悲哀,一般女人的美质在她的观念中毁灭了。在这一点上,是哈姆莱特在乾坤巨人向凡夫俗子的倒退。
五、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
陷入忧郁、沉思的哈姆莱特戏要明确要不要复仇的问题,又要选择复仇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复仇还是不择手段只求目的复仇?这就使得他的良心天平在善恶两极的道德法码上左右彷徨。“他既看到现实人类的天性的伟大、崇高,也看到了人的渺小,人性的恶劣、自私和狭隘。??既把人誉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又把人贬为从‘泥土提炼出来的玩意儿’”。[14]他对叔父的篡位,母后的乱伦,情人被迫的背信弃义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对流血复仇却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因此,他犹豫,拖延复仇行动。哈姆莱特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置于他的道德显微镜之下,作为他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哈姆莱特有其善和正义的一面,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杀死篡位之王叔父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暴露出恶的本性。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站在
哈姆莱特的立场上,二人的确该死,因为二人是罪恶之首克劳狄斯的帮凶。但对于哈姆莱特对人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求证,还有期待树立一个堂堂正正的未来的王形象而存在,就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哈姆莱特为父复仇,重整乾坤,愤怒的喊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15]这是他道德取向善的一面,表明哈姆莱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问题转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把个人的苦难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苦难,也是哈姆莱特作为乾坤巨人的证明。他斥责政客是“偷天换日的好手”;揭露律师的手段是“玩弄刀笔,颠倒黑白”;认为地主“比牲口聪明不了多少”;嘲笑罗森格兰兹这类弄臣是“吸收君王的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讥刺波洛涅斯这类奸臣为“鱼贩子”、“水苍蝇”;他列举活在这种世上的痛苦有:“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小人的鄙视”。 [16] 哈姆莱特对现实的批判,证明了他的美善同情及正义。 总之,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无尽的意义,其一生都伴随着成长的痛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的亲情和无望的爱情,重整乾坤的责任与薄弱的意志等等,把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矛盾两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哈姆莱特始终没有满足于个人的复仇,以他那好问的头脑,在与社会邪恶和自身人性弱点的斗争中,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和自身人性的完美。最后,莎士比亚让他在比剑中结束他悲壮的一生,圆满的完成了他复杂而完整性格描绘的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笔。但哈姆莱特没有白白的倒下,身后留下了一个如何不与罪恶妥协的榜样。从此,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在不同的读者心中获得新的生命!这就是悲剧,其根源就在与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这就是性格的悲剧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第四篇:俄狄浦斯王读书报告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书报告
《俄狄浦斯王》描写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这个婴儿,并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又羞又怒,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走上了流浪之路。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可以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正如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俄狄浦斯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在反抗命运和逃避命运中被命运所追逐着,这个带着传奇色彩的英雄无可奈何地走向祭坛。
本书作者索福克勒斯既相信神和命运的无上威力,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其中,《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剧作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
《俄狄浦斯王》是一本我非常喜爱的书,古希腊悲剧往往被人们称为“命运悲剧”。所谓“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我之所以喜欢这部正是因为本书是体现这种命运造成悲剧的经典作品,剧中俄狄浦斯的悲剧就缘于其无法逃脱的命运罗网。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我想就这方面来揭开英雄从王位走向祭坛的根源。
首先,我觉得这是潜意识支配的悲剧。
古希腊的传奇英雄俄狄浦斯的故事,因为悲剧艺术家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而成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弗洛伊德则将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推向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了一个如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心理学、文学还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俄狄浦斯情结”也成为了一个多学科使用的术语。 据说,俄狄浦斯的故事反映了每个孩子自己的无意识愿望:“弑父娶母”或者是“弑母嫁父”,即每个孩子都对异性的父亲或者母亲怀有一种特殊的柔情,并对同性的母亲或者父亲有敌意,希望自己能取代他们的位置成为父亲或者母亲的妻子或丈夫。早期生活阶段的印象“在个人成长方面还是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尤其是给后来发生的任何精神失调埋下了心理倾向”。儿童并不像维多利亚人们所说的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早期生活经验决定了成人的神经病症状,焦虑等神经症状植根于幼儿被压抑的性幻想,梦是一种被压抑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激发梦的愿望和梦中证实的愿望满足都来源于童年”,俄狄浦斯的命运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为那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不过是我们童年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受压抑就形成了“俄狄浦斯情结”,它是心理病症的成因,也是理解宗教和道德进化的关键。
假如将俄狄浦斯的神话故事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支配下,俄狄浦斯带
着每个人都拥有的潜意识杀父娶母,则更增加了他的悲剧感。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犯的罪,只是在种种巧合作用下,俄狄浦斯将它无限夸大化。这种无可奈何的潜意识我们可以归结为“命运”一词,命运之为命运,就在于它是不可逃避的,逃避命运不过是在验证命运,逃得越快,命运的罗网就收的越紧,生命就成了困兽之斗。
其次,这又是一种性格缺陷的悲剧。
俄狄浦斯命中注定会杀父娶母,他竭力逃脱这不幸的命运,但是最终还是无法逃脱。那么,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某种超越人之外的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和无法解释的主宰人的神秘力量。这种神秘力量被称作神,它在凡间还有代表:先知,先知的预言即是神谕。悲剧的命运是生来就有的,但是俄狄浦斯也不可能一直坐在那儿等待命运出现,可见,他的悲剧是命运安排,但终究需要有某种东西帮助他完成使命,而这东西,就是性格,即性格决定了命运。
在俄狄浦斯无意中得到了神谕“你将会杀父娶母”的情况下,他毅然抛弃了王子的身份,远离自己的父母,“不是说我会杀父娶母吗?我就走得远远的,看我还怎么杀我的父亲,娶我的母亲”,他处于一种对命运不屈服的意志下,然而这种抗争也显示出一种逃避的,凸显的是隐藏于他的内心深处的畏惧和懦弱。当牧羊人告诉俄狄浦斯王他的父母已经驾崩的消息。俄狄浦斯痛苦万分,这下他成了孤儿,但同时也可以深究到,他的这份痛苦中也夹杂着些许喜悦,因为如果波吕波斯已经死去,俄狄浦斯就再也不能杀死他的父亲,人又怎能杀死死人呢。他也将不会和他的母亲乱伦,人怎么和死人乱伦呢。俄狄浦斯一想到神谕居然落空了,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在逃避中,也体现了俄狄浦斯的自私,他对于父母死讯的喜悦,完全抹去了孝顺之心,他长期的流浪,没有为父母安全的考虑,为的只是个人自私的目的。甚至为了反抗神谕,还可能暗地里祈求父母的早亡,只要杀父母的不是他自己,他就觉得宽心了。
俄狄浦斯在到达忒拜城之前,他与路过的老者抢路的故事并非出于“无心”将其杀害的情节,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俄狄浦斯的性格中那份傲慢和冲动。他武断、猜疑、缺乏成人的理智、刚愎自用、傲慢、自高自大,这些在他与先知、克瑞翁、伊俄卡斯忒和牧人的冲突中全部暴露出来了。对盲先知,他破口大骂:“你哦厚颜无耻,出口伤人。你逃得了惩罚吗?”而且还以咒骂威胁。对克瑞翁,他动辄要流放甚至要杀死他。俄狄浦斯骨子里流淌的是贵族的虚荣与傲慢,内心看不起平民百姓,视人命如草芥,杀人之后还心安理得的认为只是正当防卫,不以为意。自恃地位高人一等,事事要强,即使在让路这样的细节上也得要争得自己的脸面。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悲剧就是尝试描写一个性情善良但并非完美的人物形象的覆灭,而他的不幸是由其可悲的缺点所导致的。”俄狄浦斯性格中的傲慢、鲁莽、冲动、武断等共同构筑了他的人生悲剧。俄狄浦斯在抗争的过程中,慢慢掉进了更大的陷阱,无法抽身,反抗神谕却成了推动悲剧发展的动力,验证了残忍的神谕。
然后,这还是一种社会风俗的悲剧。
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更容易改变或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从俄狄浦斯成长过程:因为脚有残疾而倍受宠爱,养成自高自大任性妄为的个性;对血统的敏感使他产生极大的自卑;
成年后一直陷于杀父娶母的命运的恐惧不安中,在孤身流浪中因生活巨变而生出仇恨世界的心理;无知和缺乏爱心使得他不尊重世界和生命;随后因为猜对谜语而一跃坐上忒拜城国王,身处权力之巅峰,到这里,他从开始一个人格不健全不完整的人变成 一个人格不健全不完整的王。一个这样的人危害会比较小,但是一个这样的王造成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在权力之位上,他丧失了更多作为一个纯粹的人的品质,更多时候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忒拜城的皇权。在权位上,他性格中的傲慢、刚愎自用、顽固等坏的性格从往日压抑状态获得最大限度的释放和生长,并形成了他性格的主体。
社会塑造了他的性格,并为他的悲剧提供了充分条件,几乎可以说社会是他悲剧产生的主凶。他在三岔口杀父是错杀,还不知其人是自己亲生父亲,所以在那里也还称不上的人间大悲剧。只有在后来娶了王后,“是不清洁的母亲的儿子??我父亲的共同播种的人”,到这才酿成人间惨剧。娶母要比杀父艰难百倍,只有社会才能帮他完成“娶母”。王后许诺嫁给除掉狮身人面妖的英雄成为了悲剧的关键。我们猜想一下,给什么不可以,一定要以身相许?如果这个英雄也是女儿身又当怎么办?是个男儿身,那么他的出生是否低贱?国王刚死,政局不稳,政局中的阴谋家不会捣乱?民众的意见是不是也需要考虑进去?新的王是不是有能力统治国家?问题有许多,但最终还是让俄狄浦斯完成了杀父娶母,由此可见,他杀父娶母不仅仅是命运安排,性格决定,缺乏社会因素,他的悲剧也无法完成。社会因素在其悲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中途只要有一环受损,“娶母”就不能实现,他也不会落到刺瞎双眼,逐离城邦的悲惨结局。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逃不开社会这个纠缠的牢。社会可以成就一位伟大的英雄,正所谓英雄处于乱世,同样的社会也可以腐蚀掉一个伟大的灵魂。是这个社会成就了俄狄浦斯,同时也是社会的潮流湮没了俄狄浦斯,使他走进弑父娶母的宿命。俄狄浦斯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
就我个人而言,俄狄浦斯是一个极度矛盾的结合体,在他的行动中,既体现了一种英雄的勇气和智慧,也体现了个人的局限与弱点。他的所有,在对与错,正与邪中摇摆,出于一种深沉而不成熟性格。然而这里不是说,俄狄浦斯的什么做法,可以改变结局,因为在故事设定,神谕不可变的笼罩下,个人的任何抗争都显得苍白和无力。由此,故事的基调早已定下,但是个人在抗争中的辉煌与黑暗,在其不同行动,体现了人性的伟大和懦弱。正是俄狄浦斯的反抗和不可反抗的宿命,加剧了悲剧的味道,诱发后人无尽的同感与唏嘘。
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
读了本文,我意识到人生可能要经历太多的悲剧,才可能成长,才能成熟,就是在这种不满足的缺憾美中,我们才能体悟到多感受更深。人活在世上总想那么自由潇洒,却总是有这些那些的牵绊和束缚,但我相信只要像俄狄浦斯那样曾那么用心地跳过一支舞,用心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去勇敢的做自己,人生依旧无憾。
第五篇:《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管院 陈倩蓉 201*040173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好书,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大约在公元前430~前426年首演。这部戏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俄狄浦斯王》不仅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经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发,更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
——资料来自“百度知道”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整部小说震撼人心、振人心魄、引人深省。
在故事开头,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在长大之后将会杀父娶母。于是,在俄狄浦斯出生之后,命人用铁丝穿过他的脚踵,并且将他抛弃在荒山野岭等待死亡的降临。然而奉命将俄狄浦斯抛弃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俄狄浦斯送给了科林斯国王波吕波斯收养。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从德尔菲神殿的神谕得知自己必将杀父娶母。由于俄狄浦斯误把养父养母当作亲生父母,因此决定远走他乡并且发誓永不再回来,以避免悲剧发生。俄狄浦斯在流浪途中,与一群陌生人发生了冲突,并且失手杀了人,但是他却不知道这些人之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拉伊俄斯。俄狄浦斯继续前进来到忒拜城,用他的智慧战胜了危害忒拜人民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期,从而被忒拜人民拥戴成为了国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即他的生母为妻。就这样,在俄狄浦斯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应验了“杀父娶母”的预言。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因此俄狄浦斯向神殿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知道了自己是拉伊俄斯和约卡斯塔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并自我驱逐出忒拜。 古希腊悲剧往往被人们称为“命运悲剧”。所谓“命运悲剧”,就是那种主要内容通常都是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结局则是他(或她)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 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一向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主旋律,也正是这种冲突的客观存在才突出了人类的生命激情。人的生命历程总是交织着悲剧性。社会发展也总是伴随着悲剧的出现。古今中外无数以人为中心的文艺作品都描写出了人悲剧的生命历程,抒发着人悲剧的生命激情。
悲剧性不是人们对人生的悲观主义哀叹,相反,它包含着人们对人生价值的充分认识、积极肯定和热情礼赞。悲剧精神不是抽象的存在,它会通过人苦难的生命历程呈现出来。缺乏悲剧精神的生命苦难和毁灭不能成为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移情说主要代表里普斯认为:“一个人在精神上被命运磨成齑粉,最后完全背弃了自己内在的人性,但是他身上原有过人所应有的力量。这种力量被毁坏了,从而使它的价值尤其令我们感动。”
悲剧人物的“美德”是悲剧精神的特征之一。俄狄浦斯的不幸之所以能得到读者的同情,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美德。当狮身人面女妖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忒拜城、人民生处于危难的时候,这历史的使命就落在俄狄浦斯身上。他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铲除了狮身人面女妖,挽救了整个忒拜城。俄狄浦斯的美德中最扣人心弦的是他寻找杀害前国王凶手的坚强决心和坚韧信念。他知道真相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也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处境和命运,他仍宣告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得到那残酷的真相。
但是,从俄狄浦斯为了阻止神谕所示的命运发生,而离开了误以为是亲生父母的养父养母,并且发誓永远不会回科林斯,却不知道这逃避恰恰使他实践了神谕这一点看来,俄狄浦
斯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如果他把这件事告诉科林斯国王夫妇并且与他们商量一下,可能事情就不会变得这么一发不可收拾了。因此,我们应该认清楚前方将会遇到的是什么,再下定决心前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