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这本书中,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首先,他认为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换句话说,情感互动构成社会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最后,在第一卷第三、四、五章引出关于情感适宜性的原理: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因为相互同情的愉快,为了产生一致的情感,如同天性教导旁观者去设想当事人的各种情况一样,天性也教导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去设想旁观者的各种情况。正是在这两种努力,即旁观者的努力、当事人的努力,确立了两种类型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中建立起和蔼、公正、宽容等美德类型,当事人的努力中则建立起崇高、庄重、自制等美德类型。当然,与美德相对负性的冷漠、鄙俗、下流品行等则确立于对上述“适宜性”努力的失败、甚至反动。
“同情”概念的界定(两层含义):
1、 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产生的感情(第5页)。
2、 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也未尝不可(第7页)。
“品德”与“美德”
1、品德(当事人)--- 普通程度的情感或自我控制(当事人)--- 赞同(旁观者)
2、美德(当事人)--- 卓越、不寻常(当事人)--------------------- 钦佩、赞颂(旁观者)
第一卷
关于激情的“适宜性”——从内心情感同激起它的原因(或对象)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适宜(庄重有理)与不适宜(粗野鄙俗)
1、 每一种激情的适宜性,即旁观者能够赞同的强度,必定存在于某种适中程度之内。
2、 激情的类别及各自的适宜度
(1) 从肉体产生的激情
对于因肉体的某种处境或意向而产生的各种激情,作任何强烈的表示,都是不适当的,因为同伴们(旁观者)并不具有相同的意向,不能指望他们对这些激情表示同情(第29页)。
肉体的激情(当事人)----- 激起的同情为零或剧烈程度不成比例(旁观者)
控制欲望(当事人)--------- 节制、坚韧等美德(旁观者的评价)
(2) 由于想象的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而产生的那些激情
从想象产生的各种激情,即产生于某种特殊倾向或习惯的激情,虽然可以被认为是完全自然的,但几乎得不到同情,人类的想象,不具备特殊的倾向,是不可能体谅它们的;这种激情,虽然在一部分生活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总有几分是可笑的(第34页)。
譬如,对旁观者谈论自己的爱情、朋友、学习、职业等,都不激起旁观者的同情;倒是随同爱情产生的大量人道、宽容、仁慈、友谊、尊敬等,旁观者都抱有强烈的同情。
(3) 不友好的激情:同情,但有反向的力量。
有一类激情,虽然来自想象,但在我们能够体谅它们之前,或者认为它们是通情达理或合适的之前,总是一定把它们大大降低到未开化的人性可能产生它们的程度。这就是各种不同形式的憎恶和愤恨之情。我们对所有这类激情的同情,为感觉到这些激情的人和成为这些激情的客观对象的人所分享(第38页)。
(4) 友好的激情:同情,并且是双倍的。
宽宏、人道、善良、怜悯、相互之间的友谊和尊敬,所有友好的和仁慈的感情,当它们在面容或行为中表现出来,甚至向那些同我们没有特殊关系的人表现出来时,几乎所有的场合都会博得中立的旁观者的好感。旁观者者对感到那些激情的人的同情,同他对这些激情对象的人的关心完全一致(第44、45页)。
(5) 自私(自我)的激情:无反向力量,无双倍同情。同情轻度的高兴和沉重的悲哀。
除了两种相反的激情——友好的和不友好的激情之外,还存在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处于某种中间地位的激情;这种激情有时不象前者那样优雅合度,也不象后者那样另人讨厌。人们由于个人交好运或运气不好而抱有的高兴和悲伤情绪,构成了这第三种激情(第47页)。
a. 在不存在嫉妒的情况下,我们对快乐表示同情的倾向比我们对悲伤表示同情的倾向更为强烈;同想象中产生的对痛苦情绪的同情相比,我们对令人愉快的情绪的同情更接近于当事人自然感到的愉快(第54页)。
b. 因为人们倾向于同情我们的快乐而不是悲伤,我们夸耀自己的财富而隐瞒自己的贫穷(第60页)。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便是人们同富者、强者的一切激情发生共鸣的倾向(第63页)。
c. 钦佩或近于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至少是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虽然为建立和维持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所必须,但同时也是我们道德情操败坏的一个重要而又普遍的原因。财富和地位经常得到应该只是智慧和美德才能引起的那种尊敬和钦佩;而那种只宜对罪恶和愚蠢表示的轻视,却经常极不适当的落到贫困和软弱头上(第72页)。
第二卷
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从内心情感同它意欲产生的或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优点(受赏)与缺点(受罚)
1、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的分析——混合的情感
优点:对行为者情感的直接同情
对从他的行为中受益的那些人所表示的感激的间接同情
缺点:对行为者感情或动机的直接反感
对受难者的愤恨表示间接同情
(请你继续关注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2、正义与仁慈
只有具有某种仁慈倾向、出自正当动机的行为才是公认的感激对象,或者说仅仅是这种行为才激起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感激之心,所以似乎只有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某种报答。
因为只有具有某种有害倾向、出自不正当动机的行为才是公认的愤恨对象,或者说仅仅是这种行为才激起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愤恨之心,所以似乎只有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某种惩罚。
仁慈总是不受约束的,它不能以力相逼。
愤恨之情似乎是由自卫的天性赋予我们的,而且仅仅是为了自卫而赋予我们的。这是正义和清白的保证(第96、97页)
造物主利用人们想得到报答这一令人愉快的意识,劝诫人们多行善事,但是她并不以为在这种善举被忽略的情况下,有必要利用人们害怕受到惩罚的心理来保障和强制人们行善。行善犹如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因此做出足够的劝诫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强加于人。相反,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建造和维护这一大厦似乎受到造物主特别而宝贵的关注。所以,为了强迫人们尊奉正义,造物主在人们心中培植起那种恶有恶报的意识以及害怕违反正义就会受到惩罚的心理,它们就象人类联合的伟大卫士一样,保护弱者,抑制强暴和惩罚罪犯。虽然人天生是富有同情心的,但是同自己相比,他们对同自己没有特殊关系的人几乎不抱有同情;一个只是作为其同胞的不幸同他们自己的、哪怕是微小的便利相比,也竟不重要;他们很想持强伤害一个人,并且也许有很多东西诱惑他们这样做,因而,如果在被害者自卫的过程中没有在他们中间确立这一正义的原则,并且没有使他们慑服从而对被害者的清白无辜感到某种敬畏的话,他们就会像野兽一样随时准备向他发起攻击;一个人参加人们的集会犹如进入狮子的洞穴(第106、107页)。
公正的神还是需要的,今后他会为受到伤害的寡妇和丧失父亲的人复仇,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经常受到侮辱而无人对此加以惩罚。因此,在每一种宗教和世人见过的每一种迷信中,都有一个地狱和一个天堂,前者是为惩罚邪恶者而提供的地方,后者是为报答正义者而提供的地方(第113页)。
3、 就行为的优点或缺点,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构成一行为的全部性质和状况的三个不同的方面:
(1) 产生行为的内心意图或感情
(2) 这种感情所引起的身体外部的行为或动作
(3) 这个行为实际产生的或好或坏的后果
抽象的概括:后两种情况不能作为任何赞扬或责备的根据。因为在最清白的行为和最可责备的行为中,身体外部的行为或动作往往是相同的。其次,后果并不取决于行为者而是取决于命运。
具体情况下:我们的情感很少完全是受这种法则控制的——尽管我们都承认情感应该完全受它的控制。
原因分析:
(1) 无论痛苦和快乐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会在所有的动物身上立刻激起感激和愤恨这两种激情(第116页)。
(2) 如果由最值得称赞或最可责备的意愿引起的那些行为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就会减弱我们对其优点或缺点的感觉。
(3) 如果那些行为偶然引起了极度的快乐或痛苦,就会增强我们对其优点和缺点的感觉,从而超过这些行为由以产生的动机和情感所应有的感觉(第120页)。
(4) 情感变化无常的最终原因:造物主的安排(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有关正义的必要法则;最有利于一切人的幸福;)(第130-134页)
第三卷
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1、 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当我努力考察自己的行为时,当我努力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并对此表示赞许或谴责时,在一切此类的场合,我仿佛把自己分成两个人:一个我是审察者和评判者,扮演和另一个我不同的角色;另一个我是被审察和被评判的行为者(第140页)。评判者,即旁观者根据能否充分理解和同情影响行为者行为的情感和动机来决定是否赞同这种行为(第137页)。
2、 论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喜爱;兼论对责备和该受责备的畏惧
人生来如此:希望被人热爱,希望成为可爱的人;害怕被人憎恨,害怕成为可恨的人(第141页)。
造物主,当她为社会造人时,就赋予人以某种使其同胞愉快和某种厌于触犯其同胞的原始情感。她教导人在被同胞们赞扬时感到愉快而在被同胞们反对时感到痛苦。但是,单凭这种对于同胞们的赞扬所抱的愿望和对他们的不赞同所感到的厌恶,并不会使人适应他所处的社会。于是,造物主不仅赋予他某种被人赞同的愿望,而且赋予他某种应该成为被人赞同对象的愿望(第144、145页)。
(1) 被人热爱或憎恨——非我旁观者的赞同或不赞同——表面上适合社会——假仁假意、隐藏罪恶
在肉体的舒适和心灵的平静上,所有不同阶层的人几乎处于同一水平,一个在大路旁晒太阳的乞丐也享有国王们正在为之战斗的那种安全。但是,天性欺骗我们追逐财富和地位所带来的,想象中重要的、美丽的和高尚的愉快。正是这种蒙骗不断唤起和保持人类勤劳的动机(第229、230页)
人类相同的本性,对秩序的相同热爱,对条理美、艺术美和创造美的相同重视,常足以使人们喜欢那些有助于促进社会福利的制度(第230页)
2、 效用的表现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赞同原则
各种品质似乎从它们的益处或不便之处得到的美与丑。对我们自己最有用的品质,首先是较高的理智和理解力,其次是自我控制。这两种品质的结合构成了谨慎的美德,对个人来说,这是所有美德中最有用的一种(第235页)。人道、公正、慷慨大方和热心公益都是对别人最有用的品质(第237页)。
第五卷
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1、 习惯和风气对我们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如果人们经常同时见到两个对象,其想象就会形成从一个对象很快联想到另一对象的习惯。如果习惯已经把两者联在一起,我们对两者的分离就会感到不合宜(第245页)。风气则是种特殊的习惯。
2、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我们的美感赖以产生的那些想象的原则,是非常美好而又脆弱的,很容易因习惯和教育而发生变化;但是,道德上的赞同与不赞同的情感,是以人类天性中最强烈和最充沛的感情为基础的;虽然它们有时可能发生一些偏差,但不可能完全被扭曲(第253页)。
(1) 风气有时会给一定程度的混乱带来声誉,相反,有时会使应当受到尊敬的品质受到冷遇(第254页)。
(2) 在不同的职业和生活状况中,人们熟悉的对象非常不同,使他们习惯于非常不同的激情,自然而然在他们之中形成了非常不同的品质和行为方式(第255页)。
(3) 一般说来,在任何民族中产生的行为风格,常常在整体上被认为是最适合于那个民族的处境的(第265页)。
第六卷
有关美德的品质
当我们考虑任何个人的品质时,我们当然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它:第一,它对那个人自己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第二,它对其他人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第271页)。
1、 论个人品质,就它对自己幸福的影响而言;或论谨慎
谨慎这种美德,在仅仅用来指导关心个人的健康、财富、地位和名声时,虽然被视作最值得尊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可爱的和受欢迎的一种品质,但是,它从来不被认为是最令人喜爱或者最高贵的美德。它受到某种轻微的尊敬,而似乎没有资格得到任何非常热烈的爱戴或赞美(第277页)。
2、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可能对别人的幸福发生影响而言
(1) 论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所依据的次序
自己——自己家庭的成员——亲属关系逐渐疏远,感情也就逐渐淡薄
被称作感情的东西,实际上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同情(第284页)。我担心血缘关系的力量除了在悲剧和恋爱故事中存在外,并不存在于其它任何地方(第287页)。
畜牧业国家(家族)——商业国家(法律,远地亲属疏远)
什么情况下,友情应当让位于感激,或者感激应当让位于友情;在什么情况下,所有天生感情中最强烈的一种,应当让位于对那些优越者的安全——全社会的安定仰赖于他们的安全——的重视;在什么情况下,天生感情可以正当地胜过这种重视,都必须留待内心的这个人——这个设想出来的公正的旁观者,这个我们行为的伟大的法官和裁决者来决定(第293页)。
(2)天性致使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国家——阶层和社会团体
(3)论普施万物的善行
3、 论自我控制
按照完美的谨慎、严格的正义和合宜的仁慈这些准则去行事的人,可以说是具有完善的美德的人。但是,人自己的激情非常容易把他引入歧途——这些激情有时促使他、有时引诱他去违反他在清醒和冷静时赞成的一切准则。对这些准则的最充分的了解,如果得不到最完善的自我控制的支持,总是不能使他尽到自己的职责(第308页)。
(1) 第一种类型:恐惧与愤怒
(2) 第二种类型:对舒适、享乐、赞扬和其它许多只是个人得到满足的事情的喜爱
不同激情的合宜程度的一般准则:
旁观者最乐于表示同情的激情——因此,其所达到的合宜程度可以说是较高的——是其即时的感受或感觉或多或少合乎当事人心意的一种激情;相反,旁观者最不想表示同情的激情——因此,其所达到的合宜程度可以说是较低的——是一种其即时的感受或感觉或多或少不合当事人心意的、甚或使他厌烦的激情(第315页)。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体系
1、 论应当在道德情感理论中加以考察的问题
(1) 美德存在于什么地方?
(2) 内心的什么力量和功能,使我们认识这种品质——不管它是值得尊重的、尊敬的还是值得赞同的?
第二篇: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身处千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种种人类情感的“同情感”正是200多年前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撰写《国富论》之前,甚至在写完《国富论》之后一直不厌其烦反复思考的焦点。
他耗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些思考写成了这本十分罕见的,也可以说是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地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
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他的另外一本着作《道德情操论》却很少有人读过。他在这本书里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协调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
这本书中,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首先,他认为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换句话说,情感互动构成社会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其次,第二卷中谈到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从内心情感同它意欲产生的或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优点(受赏)与缺点(受罚)。第三卷阐述了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第四卷: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第五卷: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第六卷:有关美德的品质—当我们考虑任何个人的品质时,我们当然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它:第一,它对那个人自己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第二,它对其他人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第271页)。第七卷:论道德哲学体系。看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样规范着大家的日常行为,而且弘扬道德美德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行业一样处处都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情感。公司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自然有其作用,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启发,让我们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谅,让我们学会面带微笑的去对待每一位群众。
第三篇:《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亚当·斯密问题与“看不见的手”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深远影响,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书中,亚当?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而阅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时,不能不与他的另一本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联系起来思考。因此,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由此产生,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调节经济行为的是由人们从利己心理出发的竞争行为,也称作“看不见的手”,与此相反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以人们的同情心为基础作研究。“亚当?斯密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他对于人的行为动机认识的矛盾,是利己心理与利他心理的矛盾,而且体现在《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中不同的“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对利己心的论述,十分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一著名短语,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各出现一次。在《道德情操论》中,他写到富人为了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这只“看不见的手”被描述为对财富的追求或获取欲。这种获取欲是从荣辱之心一类的私利出发的,是受人们的个人感情和爱好驱使的,但是,人们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追求狭小的私人目的时,却始料未及地实现着增进人类福利的更大的社会目的。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谈到,把资本用来支持产业的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促进这种利益,他所盘算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在这里,这只“看不见的手”是用来比喻说明竞争过程的有益后果的。而在《道德情操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却被用来说明另外的问题,即对财富的获取欲本身如何实现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可见,在《道德情操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所起的作用比在《国富论》中所起的作用更为基本。
在亚当?斯密看来,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而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必将促进社会繁荣。社会利益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亚当?斯密的这一理论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他力图以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来抨击封建主义超经济强制的不合理性。同时,也正是由于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使社会经济达到“自然平衡”。因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亚当?斯密是一位早期控制论思想的实践者。
亚当?斯密在论述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达到社会经济“自然平衡”的同
时,还论述了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达到人类社会政治平衡的思想。亚当?斯密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不仅存在着协调不同人的经济利益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协调不同人的政治价值的问题。在《道德情操论》中,他首先指出,在人们可以幸福地生存的社会里,希腊式的感情——爱、友谊和感激之情占据优势;然后,他进一步考虑到在缺乏这种感情的社会是如何继续存在的?表面上他承认神的存在。他说过,对伟大宇宙体系的管理,对一切有理性和感觉生命的普遍幸福的关心,是神而不是人类的事。实际上,他是以神的存在和人们“跟神的协作,并尽其所能地促成神的意图”来论证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政治平衡中的作用。他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即使缺乏希腊式的感情,但是通过社会法规的建立,“可以在人们相互之间缺乏爱或感情的情况下,像它存在于不同的商人中间那样,存在于不同的人中间;并且,虽然在这一社会中,没有人负有任何义务,或者一定要对别人表示感激,但是社会仍然可以根据一种一致的估价,通过完全着眼于实利的互惠行为而被维持下去。”这里,亚当?斯密通过互利的交换的现实来阐明其政治观点。他坚信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中,也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他表面上虽然承认上帝的存在,实际上却否定宗教原则是人类行为唯一的合宜动机。他说:“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它自己的行动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亚当?斯密所强调的利己主义原则。而且,社会法规正是作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具体表现,使不同利益的人得以和平共处,达到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平衡。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对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规律,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社会法规;它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均衡、政治均衡。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一种早期的控制论思想和社会均衡思想。
总之,《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杰出著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论是对其学术思想体系和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还是对那只“看不见的手”的论述,都涉及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因此,所谓“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是由于误解其著作而产生的。那种把他看成在《道德情操论》中“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在《国富论》中“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的观点,不仅割裂这两部著作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曲解了亚当?斯密的学术思想体系。
我们既然知道,在《道德情操论》中“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对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一“看不见的手”,同时要怎么发挥它的作用,从而塑造人们的道德情操?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这只“看不见的手”和人的利己心理之间的关系。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一员。所以,在每个人的内心中,往往会为自己着想,但从本能出发又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可以这样说,如果要把人的行为理解为人的利己心理驱动,那么利己心理中使自己心灵满足的部分,也包括别人的幸福。其实,按我的理解看来,利己心理与同情心并不矛盾,因为利己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以同情而实现的道德情操,就正是利己心理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要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使私利与公益协调,还要做到一下的一些做法。第一,调动大众的精神需求。人们生活往往是有所需求的,这正是私利的表现。可是,如果能把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地位逐渐提升,那对于实现人们的同情心和利他心理有着直接作用。第二,使公益真正造福于大多数人。无论如何努力地使私利与公益协调,个人利益与公益总会有矛盾的时候。然而,只要我们能够让大多数人享受到公益的好处,个人利益与公益的矛盾就得到很大程度
上的解决。第三,尽量减少人们出让私利的代价。即使在个人利益与公益的矛盾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对出让私利抵触。所以,如果我们完善社会的补偿机制,让损失个人利益的人后果不至于太差,那人们才可能为社会奉献自己。
总的来说,我认为,“亚当?斯密问题”得不到解决,其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完全理解利己心理的本质和内容。人是个体,又是社会成员,所以利己心理尽管在人的行为上占主导地位,但不是绝对的支配。因此,人的行为不全是利己的,有时也会表现出利他的因素。而且,个人私利也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而在精神层面人们往往追求的是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所以,在《道德情操论》里面“看不见的手”,是解决“亚当?斯密问题”的一把关键钥匙,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协调。
第四篇: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亚当·斯密的名字,只要接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会知道,我也如此,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他同西方经济理论紧密相连,他的《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甚至比他的名字更有影响力。然而,最近两年我才知道他还著有《道德情操论》,他在首版《国富论》的首页上写到“——《道德情操论》作者亚当·斯密”,从中可以体味到这本书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美国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然而,《道德情操论》被《国富论》的光芒遮住了,但是作者的墓碑上清清楚楚地刻着——《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作者亚当·斯密长眠于此。在作者本人的心目中恐怕《道德情操论》的份量远比《国富论》重得多,因为他的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与完善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对《道德情操论》先后进行了6次修改,而恰恰在修改的过程中完成了《国富论》。
前些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得到了一本《道德情操论》,其实,现在想买到它是很件容易的事情,只不过,没有买来读罢了。但是,我还是深深地感谢赠书之人。今天,我认真地从头读起,自然觉得在追随大师的脚步,走进心灵的圣殿,去厘清崇高和卑鄙、纯洁和污秽、简单和复杂、善良与丑恶、真诚和虚伪??那清晰而又模糊的界线。
在这本书里,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发达,有的民族落后?他解释说: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本性,但是人还有另一种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是独立于个人功利欲望的。他认为这种道德情操永远根植于人的心灵深处,人既要“利己”也要“利他”,唯有如此,人类才能获得永恒的延续。《道德情操论》奠定了斯密思想的“底层”基础,他的经济学说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他看来,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时刻生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中:为了顾及他人的感受,人不得不对自己原始的激情加以节制和改造,从而产生羞耻心和荣誉感,这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书中的主要精神——“全社会的财富如果不能被全社会的成员共享,这个社会就是不稳定的。”被引入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当我翻开此书,第一卷《行为的适当》的第一篇“适当感”中的关于同情的阐述,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斯密对同情的阐述极为深刻,他说:“我们常常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无需证明的实事。像人性中所有与生俱来的感情一样,这种感情绝不是专属于良善君子,尽管他们可能对此最敏感。即使一个无赖罪大恶极,无视一切社会规范,他也不会完全丧失同情心。”他还说:“要想对他人身处的境遇有所体验,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想象,因为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别人的感受。只要我们自己还能置身事外,即便我们的兄弟在忍受酷刑折磨,我们也感觉不到他们的痛苦。感官从来不会也不可能超越我们自身,只有依靠想象,我们才能对他人的感受略有所知。”“我们依靠想象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境遇之中,以为自己正经受这所有同样的痛苦,又仿佛进入他体内,与他合而为一,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体会到他的感受。于是,当我们全然接收了他人的痛苦并将其变为自己的痛苦时,我们终于为之所动,一想到他的感受就不由得浑身颤抖。”“正因为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别人的痛苦,我们才能产生与他们相似的感情。”
斯密在阐述了同情之后,书写了“相濡以沫的快乐”。
在“相濡以沫的快乐”中,斯密写道:“别人发自内心的同情总让我们无比欣慰,无论这同情从何而生;相反,无动于衷的表情则让我们失望莫名。”“当我高兴的时候,朋友的同感会锦上添花;但是当我陷入忧伤,朋友的同情如果不能雪中送炭,就可能火上浇油。然而通常情况下,同情总能另辟蹊径,增添快乐,又能温暖人心,减轻痛苦。”“与高兴的时候相比,我们在不高兴的时候更希望找个人一吐为快,此时朋友的同情也更能让我们得到安慰,如果他们无动于衷我们就更觉得委屈。”“如果我们可以和一个人肝胆相照,那么在同他交谈
时我们得到的快乐,会远胜于偿还我们目睹他的遭遇所感到的痛苦。”
斯密说:爱带来愉悦。我想说:我更爱你们。
斯密在“可敬的美德”中写道:“旁观者将心比心去体谅当事人,当事人也力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照顾旁观者的感受,这两种努力确立了两种不同的美德。前者带来了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公正无私和谦逊仁慈;后者则早就了雍容持重、自我克制的人品,将激情纳入自尊自爱、合理恰当的轨道。”“无独有偶,当我们放任胸中的怒火不加任何节制的时候,那种傲慢蛮横的态度是最令人讨厌的。但是那种愤恨之中却不失宽宏大量的气度却让我们由衷钦佩。”他得出的结论是:“完美无瑕的人性,就是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就是公正无私和慈善博爱的情怀。唯有如此,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感情上的沟通与和谐,才能产生得体适度的行为。”他也实事求是地讲:“在我们决定如何对一种行为加以褒贬的时候,常常会采取两个不同的标准。首先是得体适度、完美无缺。在那些艰难的处境中,人的行为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总是有可以指责之处。其次是虽不完美但有所接近,这是大多数人所能做到的。只要超过了这个标准,无论这种行为距离无可挑剔有多远,似乎都应该受到表扬,可是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应该受到责备。”
他一再强调适度、得体和控制。记得十五年前,在聆听著名音乐教育家周荫昌教授的讲座时,他的一句话让我至今仍铭记在心:“文化就是控制”。当时的理解甚是浅窄,但我时时悟其真谛,随着阅历的丰富对这句话有了渐进的认识。以此类推,控制的程度就体现出文化的水平:正常情况下,我们制怒,既不能肆无忌惮又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制喜,既不能得意忘形又不能麻木不仁;我们制声,既不能低声暗语又不能放声阔论;我们制技,既不能繁复虚设又不能粗制滥造;我们制步,既不能忘我疾行又不能犹豫不前??总之,最为难得的是适度。想适度、想得体,就要将所要控制之事控制的恰如其份,应时应景应人应事,此事最难为。所以,得体、适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能做到得体、适度的人自然就不是一般人,而异于人、高于人。文化修为的高低自然一目了然,控制能力和文化水平成了正比。
第五篇:读书笔记《道德情操论》
走向“德”与“富”统一之路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中法)091班姓名:杨洋学号:5000409033
摘要: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主导全球的同时,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片纯洁善良的灵魂栖息地也日渐变得唯利是图,背离美德和智慧的追求。新闻报道频繁出现,“让救命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故事,我们不禁在想,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见死不救,还是甘于进入被人冤枉的困境抉择?各种消息称,“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乱用食品添加剂”,接二连二的食品安全问题引人深思。在“德”之路和“富”之路的选择中,我们是否必须要做出抉择?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上,我们是否就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满足呢?阅读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以后,在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伦理学家伟大的思想体系的影响下,我总结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关于德之路与富之路的选择,我认为,人生的幸福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对美德的要求高于对财富的追逐。我们应该尽量让“德”之路和“富”之路统一起来。
关键字:市场经济“德”之路“富”之路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在市场经济席卷全球的今天,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但是人们内心普遍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而水涨船高。物欲横流的是我们对财富的贪欲和对权势利益的追求。我们往往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总是觉得现在把钱赚回来就是幸福,生活就是为了钱而活着并且仅此而已。我们发展社会市场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则和各种法律法规,那么我们内心深处的幸福呢?这就要靠一种叫做内心的道德律的东西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一书,通过阐述以“公民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以“情感,秩序,道德”为特征的道德哲学世界。斯密说,“人类的幸福主要来自被人爱的感觉”。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有人关心有人惦记的温暖。斯密总结出人性闪烁的光芒,“人性的至善至美就在于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在于克制我们的私心,培养公正无私和慈善博爱的情操。”“德”之路是我们追求人性光芒的选择,用我们的心去感知别人的处境,去同情别人,关心社会。同时可以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让自己的心灵感受上帝的博爱之光。斯密也说,“人们总是钦佩或近于崇拜富人”“我们都希望美名远扬,赢得尊敬,害怕落到名声扫地,为人不齿的下场”。“富”之路也是我们心中所愿的美好,我们总希望自己更加富有,更加地位显赫,更加赢得社会的肯定与尊重。我们惧怕贫穷,害怕沦落到没有人在乎与关注的境地。
在大多数情况下“德”之路和“富”之路是不一致的。伟大的革
命导师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人们都是逐利的。做什么事都会问一句,那有什么好处呢?那值多少钱呢?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甚至会不顾一切。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有时候我们并不能遏制自己的私欲。斯密告诉我们,“仅仅因为别人的幸福妨碍了我们的幸福,我们就去破坏他的幸福,仅仅因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对我们同样有用或更加有用,我们就夺走这些东西,或以牺牲别人来满足人皆有之的我们的需求,以使自己的幸福超过他人幸福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得到公正旁观者的赞成。” 我们追求财富,是因为我们需要生活,饥思食、渴思水、冷思衣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我们是需要的。人人都有在自己国土生存下去的基本人权。这一点我们都可以做的到。但是,我们的要求远不如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财富,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家庭和很多很多东西。这些物质的满足似乎都是靠金钱来获得的,于是我们就死命的去挣钱,去创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是还不够,我们想要挣的更多,我们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于是,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道路上却越走越偏。当足够多的财富摆在你的面前,你只要放弃心中的道德就可以轻松地获得,很多人就把持不住了。像三鹿奶粉事件,三聚氰胺的添加对人体是有害的,可是为了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提高企业的利润。这些个企业老总就背弃了对顾客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信条,
为了一己之私铤而走险。在“德”之路和“富”之路的选择中,毅然的走向财富,最终断送了自己企业的未来和自己发展的前途。贪欲过度也会产生痛苦,所以说,我们一方面应该在市场经济中遵循亚当·斯密“一直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遵循亚当·斯密关于社会伦理学中所说的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之上。也只有遵循了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内心才能够得到安宁。
有时候“德”之路和“富”之路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富人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美德的要求赢得社会更广泛的赞誉;美德之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赢得更多的财富。就如斯密所说,“对于中下层平民百姓来说,追求美德和追求财富(如果不是不合本分的痴心妄想)的途径几乎是一致的”。我们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诚实经营,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时候,随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工作越做越好,工资越来越高,自我满足的幸福程度也就越高。能力与工资相匹配,付出就会有收获,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讲是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面临“德”之路和“富”之路必然要选的话,你就选择自己的良心吧,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过得更加幸福。
综述,在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面对“德”之路和“富”之路的选择,我们应该更多的注重自己的美德、更多的关心去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德”“富”双收,做一个既富裕又具有美德的良好公民。
参考资料:1.《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著
2.《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