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书笔记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书笔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2:23:59 | 移动端:《萨摩亚人的成年》读书笔记

第一篇: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

《萨摩亚人的成年》书评

《萨摩亚人的成年》书评

20世纪三十年代,玛格丽特·米德因为《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一书而享誉全球。此书被称为“心理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被译为数十种语言,被尊为人类学的经典读本,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米德也一度被称为“世界祖母”。它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当时西方学术界正在激烈争论的人性的塑造是先天还是后天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米德在书中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明确的答复:是后天文化一手打造了复杂的人性(即文化决定论)。

米德在书的导论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她这次田野调查的研究主题——“使我们青少年骚动不宁的青春期危机究竟归结于青春期本身的特性,还是归咎于我们西方的文明?在不同的条件下,青春期的到来是否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她希望通过对完全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美属波利尼西亚的萨摩亚人的研究来解答这个问题。

米德于1925年到1926年利用九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到萨摩亚人的生活之中,全面的探访萨摩亚人从童年到老年各个阶段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对于萨摩亚的年轻姑娘们青春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进行详细的描写,最终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萨摩亚的青年人不存在如同美国青少年青春期的各种问题,他们的成长是自然的,平缓的。由此米德自信的提出:美国的青年人问题是由于西方文明造成的,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手段进行解决。

由于米德调查实践的切身性和调查结论肯定性,其书一出版就掀起了学术上的轩然大波。当时欧美学术界正对于人性的塑造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的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米德的调查结论毫无疑问是人性是由后天决定的强有力的证据。米德和她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成了文化决定论的代表。

但是人性到底是有先天还是后天决定的呢?这始终是个问题。文化决定论虽然暂时占了上风,但不能因为米德的一本书就能得出定论。后来到70年代随着生物学的兴起,文化决定论又开始不断受到生物学家的质疑或否定。

其实米德的书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注意。

首先是写作文风。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说其调查内容描写细腻可人,十分的引人入胜。但我觉得问题恰恰就在这个地方,我也觉得书中的景色和内容描写十分的好,近乎文学作品,但作为科学调查的报告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书中有个萨摩亚人生活的描写近乎完美,仿佛萨摩亚人生活就是天堂,其青春期性行为等近乎理想,于一般的常识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知道在其他的例如未完全解放之前的大小凉山地区,同是较原始的生活方式,人们解决冲突的方法决不是赔罪赔偿就可以的;青年人不可能到处乱跑,辗转于各个亲戚家并都能受到很好的待遇,因为青年人所能创造的劳动很难和他消耗的成正比;和泸沽湖边的走婚制度相比青年人虽然可能对于贞洁等不过分关注但也决不可能如米德描述的那样毫无限制的近乎滥交。米德书中凡此种种很难使人信服。

其次,学问都有个宗主,看出处很重要。米德为什么写这本书呢?正是应她的老师博厄斯的要求。博厄斯是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的犹太裔人类学家,对法西斯的反犹主义深恶痛绝。他的代表作是《原始人的心智》,其思想精粹是:通过理解“他者”来审视自我,其思想内核是对种族主义的极端厌恶。我们可以看出米德正是通过研究萨摩亚青年的生活方式(他者)来反观西方文明下青年的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她继承她的老师博厄斯的观点,决不会认为种族的差异(人先天的 - 1 -

差异)能够决定人性,完全承继她老师后天决定论的学说,《萨》一书也正好反映了这样的学说。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怀疑米德研究的客观性。她是否是本着毫无偏见的态度来从事萨摩亚人的研究的就值得推敲,纵然她本人拥有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也难免不知不觉受到从博厄斯那里学习到的后天决定论的影响。

再次,米德用十两章的篇幅来描写萨摩亚人的生活,又用两章来讨论青年青春期教育问题。对萨生活的描述过于完美上已说过,在后面两章米德所运用的言辞大大超出了一个客观的科学工作者应该说的,过分的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像夸大萨摩亚青年的成长,把他们说成是“很容易的事”,说萨摩亚决没有文化冲突和精神病患者等等,同时也夸大西方社会中青年的问题,说西方文明的“形形色色”“斑驳陆离”造就了青年“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些都有失一个客观的学者应该的科学态度。

80年代澳洲人类学家弗里曼出版了《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一书,针对米德进行了严厉的批驳。说米德关于萨摩亚的美轮美奂的描写完全是一个谎言,米德从未与萨摩亚人同吃同住过,调查时间也只有5个多月而不是9个多月,米德只是采用访谈的方法来搜集资料而没有切身体会过他们的生活,很多资料都是道听途说的。这本书一出,立刻震惊了人类学学术界。正如做口述史一样,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口述决不可能与事实完全相同,口述者会加进自己的很多主观想法并且有很多东西他们甚至不愿说,甚至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口述者说的东西会与我们已知道的确切事实完全不同,这就是口述史的缺点了。米德从未与萨摩亚人一起生活,从未长期深入萨摩亚社会进行调查,而只是通过不正规的访谈的形式来搜集资料,是很难接触到事实的真相的。无怪乎米德书中的描写是那样的近乎理想化了,其实它就是米德访谈的那些人的理想状态,而不是萨摩亚人生活的事实。

弗里曼指出萨摩亚的青年决不存在婚前乱交的情况,并且十分重视贞洁;萨摩亚同样存在父母对青年人的严厉约束,根本不存在随意离家出走的情况;萨摩亚的青年人同样面临大大小小的青春期问题,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同样比比皆是;萨摩亚人解决冲突同样激烈残忍,有时甚至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等等。由此,有关萨摩亚人的情况真相大白。

这样涉及到三个问题:

首先,学术造假的问题。米德是造假么?诚然学术界不乏造假问题,但我相信像米德这样的人类学家不会故意去造假,只是当时研究方法上出了问题。其一,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要求十分严格,要获得可靠的一手资料更是难上加难。米德当时作为初出茅庐的人类学研究者,无法深入调查情有可原。其二,米德是走进了先入为主的研究误区。不管是人类学研究或者其他所有研究,先入为主都是要不得的。我们现在很多学者包括学生写东西都是先认准论点然后找各种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看起来材料充足,实际上论据单一,过于主观臆想,结论很难站得住脚。学术研究中的归纳和演绎都严格禁止先入为主的研究方法,但我们发现无论大家小家其书其文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一问题。拿宏观史学研究来说,一旦抱定是疑古、批古还是崇古就很容易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产生偏见。崇古的钱穆先生和批古的五四学者就是明显的例子。一个抱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柔情与敬意一生为古文化“招魂”,一个视传统为现代化的第一敌人,非要“清洗干净”。

其次,是不是弗里曼推翻了米德的论述就说明先天决定论战胜了后天决定论呢?不然,先天与后天决定论不是萨摩亚一个地区的研究就能证明的,至今这也

是个说不清的悬案。依我个人观点,先说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必经的阶段,生理心理的急遽变化是先天就决定了的,但到底变化怎么样不是先天能够预料的。我们中间不乏青春期叛逆至极者,也不乏自然过渡者,虽然先天决定了必经的青春期问题,但问题的大小及解决状况则更多的有赖于家庭社会文化的影响。说到人性的先天后天问题,我认为一些先天的因素例如基因等会决定一部分犯罪倾向严重等的问题,但相对于广大的人群来说先天的决定是十分有限的,后天的影响,文化的涵化可能要更具有决定性。非洲黑人在美国长大,行事作风思维方式同周围白人没有什么区别便是明证。俗话说“潜移默化”,文化的影响是看不到的,王侯将相本无种,谁也不会说是天生就有农民的基因或是学者的基因,无非是后天教育等所影响的罢了。

再次,研究方向问题。米德的研究即使是可靠的也不能够就完全证明后天文化决定论的正确性,像弗里曼的说法不能完全证明先天决定论一样。同样一个萨摩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米德和弗里曼的结论完全相反证明了没有任何研究能够是一劳永逸、一锤定音的。学术科学的研究就是在不断的争论过程中走向前进的,非要求一个结论不是最终目的。

当然米德书中有一点我深表赞同,米德说到美国青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青春期问题,认为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处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的文化种类愈多,个人的思想冲突愈多。资讯的发达,文化的多样性,现在我们的青年人面临的社会状况之复杂比之于原始社会,比之于古代社会绝对有增加,所以青年人所面临的冲突与矛盾也许会更多。这一点是我深有体会的,选择越多,越难做出最终的选择。

对于人性到底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决定,我们有待于科技的进步与文化的探索,孰对孰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探讨之中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不断的深化了。

参考文献:

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德里克·弗里曼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商务印书馆201*年

马特·里德利《先天,后天》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年9月

《神秘的基因》京华出版社201*年1月

西南民族大学

第二篇:读《萨摩亚人的成年》

我读《萨摩亚人的成年》

刚开始读完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最先被吸引的是作者的语言,而后被感动的是萨摩亚社会的文化,最后被震撼的是人类学家那种投身于田野的真诚。

作为一个刚刚接触人类学的我来说,一开始,很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类学家投身于田野,去了解类似于原始部落人的社会?我在想,不一样的社会环境造就的人们的心理肯定是不一样的啊,那利用研究那些具有初级文明的社会对当今的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我很是不能理解。我一直相信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拿《萨摩亚人的成年》这本书来说吧,作者通过描述萨摩亚社会的环境、文化、生活状况等等,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同生理发育变化一样,青春期是每个姑娘生命历程中一段不可避免而且必然意味着冲突和压力的时期?很明显,从这本著作的叙述中,作者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在萨摩亚社会,很少会出现冲突这种现象,孩子们之间是很平等的,他们也没有什么压力,父母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没有那么强烈,青春期的姑娘们是没有多少自卑感的,她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性交、怀孕、出生于死亡等。所以萨摩亚社会的青少年并没有出现骚动不宁的青春期危机。我当时在想,萨摩亚社会那么和谐,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多少叛逆心理,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存在啊,因为他们没有多少畸形的经济发展,没有接受多少象《厚黑学》那样的教育,没有多少象现在媒体火速发展的舆论压力,没有多少要处心积虑处理的多层社会关系等等,所以他们的社会和我们当今的社会是很不一样的,所以研究他们来解决现行的问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后来,才发现自己是很可笑的。

人类学的精华并不在于就事论事,他们强调的是人文关怀。《萨摩亚人的成年》并不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教育现代青春期的孩子们,他并不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作者通过描述萨摩亚社会的文化,来反思我们当今社会的文化,从而提出为什么我们的青春期会那么骚动不安?站在一个没有充斥着太多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我们是不是更容易从内心来考虑这个问题呢?事实的确如此,褪去经济理性、官方政策、厚黑的做人处事等,我们应该更容易发现我们现代社会的问题。我想,这也很好地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代人都喜欢去那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旅游”吧!

第三篇:b人类学-萨摩亚人的成年 读书恺恺议记录

通識中心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5月4日 下午15:10分

地點:通識中心

紀綠:陳思蒨

出席人員:江承緯、羅芝羽、葉玉芬、蔡鐘慶、林寧、邦遠

1. 前言

此次讀書會閱讀的書籍為人類學家米所著之「薩摩亞人的成年」,首先在看這篇文章時,需先閱讀黃道琳所寫的文章-文化決定論不能成立?-軒然大波的美國學界新爭議一文,先對此書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德所從事的人類學研究工作在人類學界所引發的爭議及討論先進一步了解。之後由南島所的邦遠為導讀者,簡述此書中第一章至第七章的重點及概要,並述發其閱讀此篇文章的心得感想。

2. 文章介紹

從第一章-薩摩亞的一日開始談起,探討薩摩亞兒童的教育,在薩摩亞男孩和女孩的臍帶處理方式不同,而孩子從斷奶後的主要照顧者就由哺乳的母親轉為六、七歲的小姑娘接手,這個章節在描述孩子到青春期前的生活。薩摩亞人的戶的認定是由血緣、姻緣和收養三種關係構成的,並受到了日常生活和相互間的經濟依賴等因素的共同制約;而等級(不是由出身決定的,而是由頭銜決定的)在薩摩亞是十分重要的,薩摩亞社會中每一等級的人都得遵守一整套的繁文縟節。另外在姑娘和同齡羣體的章節中提到了實際年齡與相對年齡的不同及重要性;社區中的姑娘中更能明白了解女性在薩摩亞的社會,除了等級外,是由年齡化分的。正常的兩性關係談到了妻子的地位永遠不會超過丈夫,因為她的地位是直接地取決於丈夫地位的高低。舞蹈是男女老幼都參加的唯一活動,在薩摩亞,舞場上的笨手笨脚會使人產生自卑感,這是很罕見的,因為在薩摩亞,只有性關係上的愚鈍笨拙及舞場上的笨手笨脚會令人自卑。

3. 分享

陳所長:其實邦遠跳過去不講的第一章我覺得很重要,因為第一章很吸引人,以看似小說的劇情-曙光初照,新的一天開始了。…來帶領讀者進入文章的閱讀。而在這本書中別忘了序及導論有時候可以給讀者不同的幫助。另外,在方法論的問題思考及社會現象的判準性或整體性,都是值得關注的。談到了兒童,何謂「兒童」?是有其背後假定,而要了解青少年亦是由兒童來了解的。因為在社會學的領域中,“兒童”這個名詞不是自然的(不是必然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延伸出來我們可以再思考一個問題,-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主要機構嗎?如果我們不是以兒童為中心的社會,芭比娃娃和麥當勞會如此盛行嗎?

通識中心人類學-薩摩亞人的成年 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5月11日 下午15:10分

地點:通識中心

紀綠:陳思蒨

出席人員:江承緯、羅芝羽、葉玉芬、蔡鐘慶、林寧、邦遠

1. 前言

從對待人格的態度、普通姑娘的經歷和個性、衝突中的姑娘、壯年與暮年及從與薩摩亞的對比中看我們教育問題及為選擇而教育等章節。

2. 文章內容討論

從之前好幾個章節在討論薩摩亞社會中姑娘的生活情形,但是最終來說,姑娘們是生活在生物學的家庭中或是生活在成分混雜的戶中才是區別所在。而在薩摩亞的社會中,婆媳間的衝突較少,在文明社會中尚存的婆媳不睦現象,在薩摩亞人看來是為一種可鄙的笑料,在薩摩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非常脆弱,因而他們不可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男子的母親與他的妻子之間的對峙,也不可能意識到導致這種永久矛盾的部份原因是嫉妒。

3. 分享

我們對於書裡談到的問題的解答,可能要從社會環境中尋找答案,因為社會現象本身不會說話,此外,還要注意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力。而最後書中提到的,我們更要關注的是在教育方面,不僅學校教育,連家庭教育都要教會孩子們怎樣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生活現今多元化文明的社會裡,相較於其他的文明社會僅僅承認一種生活模式而言,我們有選擇的可能性,即我們承認有許多可能的生活途徑,我們-掌握著多種生活方式的人們-能否讓自己的後代在各種生活方式之間自由地作出自尸的選擇呢?

在方法論的爭論上,其實在你看了這張桌子,你已經給了它一個位置,這樣子就是一個觀點的認定了,早在你思考前就已烙印在心裡了。而對於現象的理解,不應完全來自感官,思考與軀體是很複雜,並非能二分法的。

林寧:看完書後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中,社會化的過程中給予孩子的觀念是在不同的社會中都看得見的!芝羽:我本來覺得薩摩亞的社會是奇風異俗,但後來我仔細想想台灣的文化是什麼,或許我們的文化特色對別的社會而言也一樣奇怪,所以我從薩摩亞反射去想美國的問題,像作者的比較那樣。

通識中通識中心教育人類學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5月18日下午3:10

地點:通識中心

記錄:馬瑜婷

【同學報告】:

此次讀書會所閱讀的書目及範圍為「新幾內亞人的成長」1~12章。全書中貫穿全文的主要重點為”財物的交換”,和薩摩亞人的社會相較之下,此處的社會組織較為鬆散,也較自由化,沒有發展出所謂會所之類的地方來規範社會上的成員。由於財物的交換很盛行,因此成人的生活是基於交換而發展出,其中幾乎每位成人都背負了一大筆債務,一生需要花費多數的時間在還債這方面上。此外在教育兒童方面,兒童的生活不會被過渡干涉,除了一些對於物質的態度特別嚴格訓練之外。這本書和另一本「天真的人類學家」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對於財物方面的敘述特別重視,但其財物的繼承方式和多瓦悠然人不同。

【老師回應】:

介紹本書的主要架構,第一篇是較為整體性地描述社會的行為;第二篇是對比於作者所生存的地方-美國;第三篇則在於方法論上的介紹。相較於上一本書,薩摩亞人的描述較為冗長,沒有結構性,但此本書有明確的架構,不會被引導而迷失了自己正在念的章節;薩摩亞呈現出較多的個人意象,而本書則較多一般性的方式來呈現個體差異及人格的發展;薩摩亞使用同質性的方式,但其中描寫的例子卻呈現出鮮明的個人特質,本書則不見這種個人人格特質的不同,反而是較為一般性的描述社會現象。1970年代,人類學家卡斯塔內達所著「唐璜的門徒」,透過個人經驗來談人類學的知識,當時也引起蠻多的爭議,用何種方法去理解民族誌的對象?此種理解是經驗性的?呈現出了人類學這個黑箱子內是很複雜的東西,雖然勾勒出了一些當地的社會文化,但這並不表示即為全然的人類學知識或研究。此外在談到何謂現象這個問題,我們如何去判斷一本民族誌的好壞?由mead的這兩本研究,帶出了此民族的對話。

【結論】:

在民族誌研究中,到底研究者的角色是什麼?又民族誌是否由研究者所建構?馬凌諾斯基對民族誌研究的寫作建議如下:可分為三種不同觀點來描寫,分別是1.研究者的觀點;2.報導人的觀點;3.當地居民的所作所為。

最後,建議大家回去閱讀後面的部分時,可以注意以下三點:

1. 作者如何對他所描述的這些背景做出回應?

2. 是否可以藉由養育小孩的方式來改變生活?如果小孩的養育是由社會所決定,那是否可以藉由改變社會進而去改變養育小孩的方式?

3. 帶入人格因素,是否意味著養育小孩在於形塑人格?而人格是否提供了一個中界點的可能性?改變一個小孩的教育就有可能改變社會嗎?

心教育人類學讀書會會議記錄

時間:201*年6月1日下午3:10

地點:通識中心

記錄:馬瑜婷

【同學報告】:

此次讀書會的閱讀書目為「新幾內亞人的成長」第三篇-附錄部分。

1. 此社會為父系社會,家庭概念相對地較為明顯,因此子女特別被重視。

2. 語言可以建構出一個人的認知結構,透過語言可瞭解不同的文化。

3. 當中很大篇幅提到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不太瞭解為何作者要一直提到這個部分?

4. 當全球化強勢文化進入了部落中,當地文化是如何地受影響?

5. 看完此本書最大的感想為,文化決定了一切!

【老師回應】:

首先我們這次閱讀的附錄部分,當中和本文有些關連,但也有不相關的部分。在觸及文化的問題時,先談到文化接觸的部分,剛剛提到的全球化介入,為何西方進入的物質有些東西會被接受,有些則自然地被淘汰?在這接受與不接受間有何內在的因素?而文明與文化也存在一些關係,通常人類會自認自己的文化為”文明”,而將它強加在那些所謂較原始的人民身上。在社會人類學科有「分類」的概念,分類對於我們理解世界是很重要的,其中隱含了權力的關係。由遠流出版社所出版的「關鍵詞」一書中談到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在14世紀時文化指涉的是什麼?到了19世紀文化成為了界定人群的屬性。這本書顯示出了時代背後的改變及進展,一個詞(文化)如何被引用、轉介並勾勒出時代的改變。例如我在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關於中國人的情、理、法觀念,當時有學者認為中國人是重情不重法,其實這三個字是互相連用、環環相扣的。反過來想,法的基礎為何?應該是建立在情、理上的,社會不停地在改變,但法也必須有一些基礎才得以訂立,這個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理。20世紀初,當時有一個觀念認為種族決定了人的行為,但後來被駁斥,理由為文化影響層面較大。同質性的社會過程如何形成?必須回到這個社會普遍的教養方式來呈現。文化如何影響人民?在同一時代出生的一群人就會有共同的行為模式嗎?其實學習環境背後都有一共同的價值觀,但這種價值觀是否影響了這時代的所有人?在不同環境生長的人民會呈現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態度。

第四篇:读《萨摩亚人的成年》与《菊与刀》

读《萨摩亚人的成年》与《菊与刀》

石林红

摘要:《萨摩亚人的成年》与《菊与刀》同是人类学史上的巨著,它们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巨大的,包括文化在社区中所起的作用,儿童教育,两性差异反思,为选择而教育等。笔者试图从萨摩亚和日本文化的对比中,对我国教育进行反思。

关键词:萨摩亚人的成年、菊与刀、文化

一、玛格丽特.米德与鲁思·本尼迪克特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 1901~1978),是世界上伟大的女人类学家,美国文化与人格学派的杰出代表,田野考察的先驱,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她曾实地考察过南部海域七种不同的文化,并撰写了相应的研究专著,尤其在心理学和文化(如性行为的文化制约、天性以及文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她一生共发表论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12本,其中,《萨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和《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是米德所有著作中最闻名遐迩的3部力著。1979年米德被追授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最高公民荣誉。

1925年,年仅24岁的米德孤身一人,前往距美国本土万里之遥的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对当地的土著部落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田野调查,研究了3个相邻小村的50名姑娘。她希望在萨摩亚弄清楚,使美国青少年骚动不安的青春期危机在原始文化中是否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1928年,米德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growww.bsmz.net].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

米德试图通过对“他者”的研究来解释发生在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她试图从那些有着数千年历史、但发展道路和欧美大相径庭的原始全体中选取研究对象,所以米德去了萨摩亚。在对萨摩亚人进行田野调查之后,米德发现,在萨摩亚群岛并没有像美国国内青少年在青春期时呈现出的心理紧张、肇事、犯罪等社会问题的现象,这里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米德指出:“萨摩亚的文化背景之所以能够使生长发育成为十分容易、十分简单的事情,究其原委,主要归结于在整个萨摩亚社会所充溢着的那种普遍的随和性。在萨摩亚这块土地上,没有人孤注一掷,没有人蒙受信仰的磨难,也没有人为了某种特别的目的而殊死拼搏。??任何人的生活的步履都不会被别人所催促不停,也没有人因其身心发展缓慢而受到严厉的责罚。相反,那些富有天资、早熟早慧的人却每每受到扼止,以期他们当中最

3为迟钝缓慢的人能够赶上他们。”

日本人人格上的两面性,萨摩亚的缓慢生活节奏都是源于文化的原因。这种通过“他者的眼光”进行审视,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不同的民族为何衍生出不同的性格特质,以及不同的人群为何在同一问题上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四、 萨摩亚与日本的儿童教育

萨摩亚普通人家并过于重视孩子的生日,第一个孩子必须生在母方的村子里,在孩子出生前的几个月中,父方的亲属为怀孕的母亲提供食物,而母方的女性亲属则忙碌着用纯白的桑皮土布为孩子制作衣裳,用露兜树纤细的茎叶编织草席以用作孩子的垫褥及其他洗涤用具。孩子的生养从来没有什么秘密,按照惯例,在孕妇分娩时守护的人可以任意嬉笑打闹,即将做母亲的人既不能当着人翻动,也不能叫喊,更不能呵斥。孩子出生后在一些简单的仪式后新生儿就再也不是人们兴趣的中心了,他们的生日会被人们渐渐的淡忘,直到青春期以后才能重新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孩子一般由母亲哺乳,从一周起,人们在喂奶的同时会添加一些辅食,如椰子汁、甘蔗汁。照看孩子的任务往往是由6、7岁的女孩子担任,年龄较小的小男孩也有照看弟妹的责任,但到了8、9岁以后,他们一般就从中解脱出来了。女孩一直要到青春期的时候才能将照看孩子的责任转到比她们小些的女孩子身上,开始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生活技能。

在日本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随着幼儿期的过去,约束逐渐增加,直到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低线。这个最低线贯穿整个壮年期,持续几十年,此后再次逐渐上升。过了六十岁,人又几乎可以象幼儿那样不为羞耻和名誉所烦恼。人本人非常喜欢男孩,男人喜欢男孩是因为儿子是为了自己死后有人在佛坛灵前跪拜,是为了绵延家系,传宗接代,保持家门荣誉和财产,妇女需要儿子也不仅是为了感情上的满足,而且是因为妇女只有当了母亲才有地位。在日本,分娩与性交一样隐秘。产妇在阵痛时不能大声呻吟以避免让人知道。母亲要提前给婴儿准备新被褥和小床,因为,新生婴儿不睡新床不吉利。婴儿出生后的头三天不给哺奶,因为日本人要等着流出真正的奶汁,三天后,母亲也以给孩子喂奶为乐事。日本的婴儿通常是先会讲话,后会走路。爬是从来不受鼓励的。传统的习惯是,婴儿不满周岁不能叫他站立或走路。孩子对父亲,他只能表现尊敬。对孩子而言,父亲是等级制上高层次的代表。孩子可以对祖父母纵情撒娇,虽然祖父母同时又是受尊敬的对象,祖父母并不承当教育孩子的角色。哥哥和姐姐都奉命要宠爱弟妹。日本人十分强调教师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动作,孩子则必须老老实实地模仿。两岁之前,父亲就让孩子盘腿端坐,两腿盘起来,脚背贴着地板。

六岁以前,女孩子的教育与男孩子的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在细微末节上有点差异。女孩子在家里比兄弟受的约束要多些,事情也要多做些,虽然小男孩有时也得看护婴儿。从六岁起到九岁,她们逐渐懂得对社会的责任,其情况和体验与男孩大致相同。九岁以后,学3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157.

校就男女分班,男孩子们逐渐重视新建立的男性团结。他们排斥女孩子,害怕被人看见和女孩子说话。母亲也告诫女孩子不要与男孩子交往。男孩子在懂得“自重”和“对社会的情义”之时,还不能说已懂得日本男子应负的全部义务。少女不学习“对名分的情义”的准则,没有男童那种在中等学校及军队训练中的体验,也没有类似的体验。她们的生活远比男子平稳。自从她们懂事的时候起,她们就受到一种教育: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男孩当先,礼品、关怀,女孩都是没有份的。女孩子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约束,这种义务要她们自己直接承担,无须父母强制。

五、《萨摩亚人的成年》与《菊与刀》对教育的启示

(一)两性差异是文化塑造的

在英语中sex和gender均有性别的意思,sex一般是指在生理上将人分为男女两性,而社会性别一般都引用gender,是指两性被所属社会与群体所规定与要求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的,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萨摩亚和日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待两性的态度也不同,那么我们也应当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背景,以社会性别的视角看待男女两性。

在我国社会,尽管当前法律规定男女可以享受平等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教育和社会领域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女性教育仍然处于不平等地位。这种不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资源享有上的不平等,以及教育过程中发展期待以及发展结果的不平等。但是这些不平等都被淹没了,几乎所有的教育学以及与教育相关的学科都在“合理”的淡化现实中的不平等,都在“科学”的把性别不平等视为正常的、自然地“性别差异”。我们应当发掘两性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赋教育以社会性别。

(二)正确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在萨摩亚的社会里,少女的等级的划分是按照“年龄”,而不是按照“婚否”。在萨摩亚的社会里,“性”,是“早早地就向孩子开放的天地”。16、17岁的萨摩亚的小伙和姑娘就可以互相恋爱,并且常常在棕榈丛中约会,也时常会发生两性关系,而这些在我们社会里被视为禁忌的场面,在萨摩亚的社会里,村里的小孩子也常常目睹。

在萨摩亚的社会里,人们视性为一件自然而快乐的事,每一个人都有充分享受性的自由。除了少男少女可以自由恋爱,自由享受性的快乐之外,在成人社会里,妻子的出轨,也只需要几张精编的草席就能弥合情敌之间的间隙。当然,酋长的女儿和妻子的性自由会被排除在外。那么我们是否能说萨摩亚人比西方人更加开放呢?我觉得不然,西方人的性开放是建立在一夫一妻的基础上的,但是在萨摩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他们还处在对偶制家庭阶段,所谓对偶婚,是指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一段时间内构成夫妻关系。它与前两种家庭不同的是,它虽然是一种很不牢固的个体婚,但却不是群婚。前两种家庭形式还没有摆脱群婚杂交的特征。在对偶婚家庭条件下,男女双方有了明确的婚姻关系,而子女的存在又使这种关系趋于巩固,但是婚姻关系没有什么条件的约束,它可以根据夫妻任何一方的意愿而解除,以后双方都有重新结婚的自由。例如我国苗瑶的“不落夫家”和摩挲人的“走婚”习俗。

在我国基本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性教育一直较为缺乏,我们社会强调贞操观念,强调结婚与否,强调婚前性行为的道德问题。如果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排除性在孩子们心中的神秘感,我想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四)为选择而教育

米德在文化与人格关系的分析中最终引申到当代社会的教育问题,因为教育、文化和人格是互为影响的。她正确地指出:“相反,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全部教育努力倾注于训练孩子的选择能力上。教育不应当成为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特殊辩护士,不应成为只形成一种特别思维方式而拒绝所有外界影响的绝望努力;相反,它应当为所有这一切影响作好准备。不仅学校教

育应该如此,家庭教育更应该如此。”在早期人类学家所研究的简单社会里,包括萨摩亚在内的其他文明仅承认一种生活模式。和萨摩亚的单一社会模式不同,在米德所处的美国社会和我们当代中国社会,人们具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一个存在着许多行为准则的文明社会,对各种气质迥异、天资悬殊、兴趣不同的人都提供了能够使他满意的可能。我们当前处于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时代,面对缤纷芜杂的社会现象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我们决不能认为只有—种生活方式是正确的。通过对萨摩亚人的成年过程的考察,米德主张应该树立一种明确的意识———让年轻人在各种生活方式之间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选择。米德的为选择而教育的简洁哲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并不新奇却未能重视的信息:教师应教会孩子怎样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主要关注的重点是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或者是“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而对于哪些知识是真正有用的,会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哪些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则考虑得不多;更没有认真考虑过让学生学会选择“真正有用的知识”,以及教会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个性发展的生活方式。在今天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信息时代里,教育的重要任务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学会选择。教师、家长和社会不可能完全代替或剥夺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力,包括文化选择的权力,必须让孩子在许多途径和方向之前承担起选择的重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在暴风骤雨的洗礼下长大成人。

参考文献:

⑴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

⑵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⑶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 4

⑷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 4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194.

第五篇:简析《萨摩亚人的成年》,3000字小论文原创版

简析《萨摩亚人的成年》

—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司南

摘要:现代文明将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视为一个处于特殊阶段的特殊群体,而这一切的来源是什么,是与现代文明以及教育有关还是来自于人类的本性,作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深入原始社会得到第一手资料与现代社会进行综合对比,以期找到青春期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原始社会青春期社会制度

米德为了不受到现代文明的干扰而考察人类的青春期心理状况,提出对原始居民进行研究。米德选择了萨摩亚这一地区作为她的入手点,同时由于作者本身的性别原因而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萨摩亚的青年女性身上。由于原始社会的同质性比较强,共同意识仍在主宰社会,个人意识难以辨认,所以米德选择了解五十名年轻姑娘来说明整个群体的基本状况。这些基本信息包含她们的家庭背景、价值观念、成长经历等等,这些信息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萨摩亚的文明。

首先,米德用详尽而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萨摩亚地区的生活场景,萨摩亚实际生活的掌控者是老年和青年男性,女性勤俭持家,男性则是渔夫或者农夫。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但是之后幼儿就不再是关注的重心,幼儿基本是由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儿童看管,它们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禁令式的命令。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女孩儿的任务基本上是跑腿和照顾弟妹,而同年龄段的男孩子早早就开始了基础工作,产生了合作意识。等到稍微年长一些,责任与义务也随之而来,女孩子们不得不学习编织技艺以显示自己的勤劳,而男孩子开始受到集体的约束,为了个人的荣誉而不断努力。男孩女孩之间的职业分工并不相同,男性可以由多种职业以供选择,而女性中间却没有专门的职业分工。

米德详细描述了萨摩亚的各种制度:1) 继承制度。人们从直系亲属中间选择男性继承人,从母系亲属中选择女性继承人,整个社会存在等级制度是非常严苛的。人们根据大量的繁文缛节来确定彼此的身份,这种制度实际上正是社会处于原始阶段的表征。2 )回避制度。回避制度其实也是一种礼仪性的规范,是一种女性不能够和男性接触的强制制度,“这种兄弟和姐们之间的禁忌的回避,始于初省人际,至于老态龙钟之时。” 3) 交往制度。在萨摩亚,人类最初的血缘关系仍然处于核心地位,“一个孩子突出的人格特征更多地受到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少受到与自己同龄儿童的社会交往的影响。”4)团体组织。“奥马珈”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bsmz.net】.周晓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1*.

【3】霍华德· s.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m].张墨雪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

[4]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书笔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8814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