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约翰克利斯朵夫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有感
在我众多喜爱的书籍中,读过之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最深刻的还是《约翰了克里斯朵夫》,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因为自己是图书管理员,在整理书籍的时候无意当中见到了这本书,当时我对他笔下的《小步舞曲》等经典正在痴迷喜爱的阶段,所以就对这本书也产生了兴趣,想知道这位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的人生是怎样的,读过之后它使我第一次听到了文字的声音,感受到苍白的文字,犹如化成一阵阵氲氤的水汽,拂过我的耳畔;一串串音符,冲撞着我的心灵。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书中的文字正在呐喊;听见了作者笔下英雄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声。
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自由与权利而奋斗。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把克里斯朵夫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
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将在我心中永存。也许正如其死后最后那声满怀期望的呐喊。
对于爱情,克利斯朵夫的眼光是准确的。对于友谊,他是幸运的。虽然罗兰试图在书中掺入许多的别的元素,比如自然、音乐、安宁、政治、国家,但这本书的灵魂却在于里面的人,特别是安多纳德、阿娜和其它各种各样的女性。某种程度上,和《红楼梦》类似,这是一本关于女性的书。只是红楼梦婉约,而它却有着更直接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让人难以平静。
不知是为什么,读了这本书还让我联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像克里斯多夫这样的人在我们中国也许小的时候就直接被归为“不良少年”的队伍中去,而且慢慢被社会所遗弃所嫌恶了。而少年时期的克里斯多夫如果生在中国,有中国式的父母的话,相信他的才干也早就被扼杀,更别提会有人欣赏他、鼓励他、关爱他。正是因为他生在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地方和家庭,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坚韧、激愤(版权归公文素材库:WWwww.bsmz.net)、执着、不屈、善良......
喜欢看《约翰克里斯多夫》,喜欢看他在成长的那一段中经历的混沌、暧昧、矛盾和骚乱。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趋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他在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像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不管生活有多么困难,他都火一样渴望美和爱情,无
论任何险恶和遭遇都不能阻止他心中不泯的理想有多么困难。不记得是谁说过,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但愿克利斯朵夫能成为更多人的一个坚强而忠实的朋友,在人生的考验中成为一个良伴和向导。使大家心中都有一股生与爱的欢乐,使大家能不顾一切的去生活,去爱!
第二篇:《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4-25我爱音乐,因为在音乐的殿堂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给予我心灵上深深的震憾。我爱文学,不论是托尔斯泰的凝重,或是徐志摩的醉情,都无法改变我对罗曼?罗兰的那份衷情。他使我第一次听到了文字的声音,感受到苍白的文字,犹如化成一阵阵氲氤的水汽,拂过我的耳畔;一串串音符,冲撞着我的心灵。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书中的文字正在呐喊;听见了作者笔下英雄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声。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自由与权利而奋斗。我爱克利斯朵夫。因为作者把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将在我心中永存。也许正如其死后最后那声满怀期望的呐喊:“有一天,为了新的斗争,我还会再生。”这篇读后感紧紧抓住了作品跳动的音符,播弄读者的心弦,滋润读者的心田。从作品人物的精神、信念、意志中产生共鸣,借题发挥,生发出了作者深切动人的感触。语言精练而不失文采,结构清晰而意蕴。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汪国金)
第三篇: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理想而奋斗,读后感《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我爱克利斯朵夫。因为作者把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将在我心中永存。也许正如其死前最后那声满怀期望的呐喊:“有一天,为了新的斗争,我还会再生。”
第四篇:读书笔记3:《约翰克里斯朵夫》
费时半个月,看完《约翰克里斯朵夫》,很喜欢这部长篇小说呢,期间很多次都有甜蜜的感觉,这种甜蜜里交融了爱、感动、悲悯,也不乏痛苦、气愤、忧虑,很丰厚。即便周围是寂静黑夜,我的心仍像填满了阳光,我相信这些光亮足以护佑我面对生活琐碎与人世种种,呵,就这样自足下去吧,就这样。
真正的力量源自内心,很多幸福都可以自行演绎。
这部小说出自罗曼罗兰手,除去他是外国作家,我一无所知。说起来惭愧,谈起作者,我好像极少有熟悉的,我只是看他们的作品,只是看作品,不是不知道这是我的弱处。但盲目如我也明白这部作品的意义非凡,往高处看,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挖掘民族性格、述说历史风云、描绘音乐华彩、展现生命本质,我只能说,我将终生受用。
关于克利斯朵夫,让我在脑海细细回忆:克利斯朵夫出生在衰落的音乐世家,父亲是个软弱的酒鬼,对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是个大拖累,所幸母亲坚忍善良,支撑起整个家。幼年的他就显示出别致的音乐天赋,他为贵族阶层演奏,可是克利斯朵夫内心很痛苦,没人真正爱他,没人能了解他的音乐他的思想,周边不过是一群虚伪丑恶的空壳,刚开始他还在愚蠢吵嚷的人堆里死撑着,终于喘不过气了,他逃也似地离开故土去了巴黎,开始新的探寻和成长之路,到底是在奔波大半辈子后修成正果:他的心境超脱,他的音乐事业硕果多多。
他不是完人,年轻的他鲁莽冲动,口诛笔伐,毫无顾忌,他的爱,他的憎,都像是一段段激越慷慨的乐曲,不过蒙昧如他,好像自有天助,虽
则大半生都是流离颠沛,也实在很富有了:他有舅舅叫高特弗里埃,一句点拨救他于万劫不复;有挚友叫奥利维,给孤苦伶仃的他无限关爱与充盈;有精神伴侣叫格拉齐阿,滋润他的心田,净化他的灵魂。而终归,真正的强者是他自己,他强劲的生命力,他过人的心志与深邃的洞察力,他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与气势磅礴的爱憎情怀,他克利斯朵夫注定是一颗明星,身边这些或明或暗的人物都是他人生道路的风景,他一路收割一路增进,临到头,他知道他不需要任何人了,他是他自己的。或者他的整个自己已是无数精华的集结,万物同源,这才是最最让人潸然泪下的。
官方书评:该书描述了一颗坚强刚毅的心是如何战胜自己心灵深处的怯懦卑鄙的阴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它是描述心灵历程的史诗。叙说了一个真诚的音乐家是如何反抗虚伪轻浮的社会,从而在与社会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它是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该书同时又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与冲击,把二十世纪初叶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用宏大优美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摘抄:
大多数的友谊只是双方一种愉快的默契,相互有个谈自己的对象而已。没有目标的爱是折磨人的,它腐蚀和瓦解人的意志。诚然,明
确了热恋对象会使人的精神过于集中,过于疲劳,但至少能使人知道原因何在,什么都比真空强。
多数人本质上只活到二十或三十岁,这个年龄层一过,他们就成了自己的影子,余生也只是在模仿自己的过程中度过,并且以一天比一天更机械、更离谱的方式,重复他们从前说过的,做过的,想过的,爱过的人和事。
疾病常常是人的良师益友,它在折磨肉体的同时,却在释放灵魂、净化灵魂,在被迫卧床的日日夜夜,平时害怕过分强烈的光明而被旺盛的生命灼烧的思想抬头了。从没生过病的人永远也不会认清自己的。
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亘古不变的反差:即极端精致的文明假象与深深埋藏的兽性,这在任何一个以冷眼观察人生的人看来,不啻为一种看破红尘的快感。
人与人之间的影响绝不是靠语言,而是靠自身的存在完成的。有些人以目光、举动和清明澄静的灵魂在周围营造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克利斯朵夫就能使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它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进死气沉沉的古老的墙壁和紧闭的窗户,使那些多年来被痛苦、虚弱、孤独损蚀和干涸了的奄奄一息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那是灵魂对灵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感受和施予双方都不明真相。宇宙万物的生命就体现在潮涨潮落般的运动过程中,而这般神秘的引力能在循环不已的运动中施加影响。
亲爱的奥利维,我爱你甚于爱我的生命。可是原谅我,我不能爱你甚于爱生命,甚于爱人类的太阳。我最恨黑夜,而你们虚伪的进步就在勾引我望黑暗中去。在你们一切隐忍舍弃的说话底下都藏着同样的深渊。唯有
行动是活的,即使那行动是杀戮的时候也是活的。我们在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可以挑:不是吞噬一切的火焰,便是黑夜。虽然黄昏以前的幻梦特别有种凄凉的韵味,我可不要这种替死亡作前奏的和平。至于无穷无极的空间,它的静寂是使我害怕的。让咱们在火上添些新柴吧!愈多愈好!连 我也丢进去吧,要是必须的话??我不愿意火焰熄灭。倘使它熄灭了,我们就完了,世界上一切都完了。
欲把阳光洒进他人的心中,自己的心里先得有一个太阳。
“你真幸福,克利斯朵夫!你看不见黑夜。”“我在黑夜中能看得见。我黑暗中呆够了,变成了一只老猫头鹰。”
第五篇: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书心得
201*6076 城环学院给排水02班柳沛松《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一本长篇小说,主人公以贝多芬为原型。作品主人公克里斯朵夫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学习音乐,被公爵夸赞为“在世的莫扎特”。然而,他的家境愈发败落了,父亲整日酗酒,养家的重任过早地落到了他的肩上。克里斯朵夫在附近的一家豪宅找了一份教钢琴的兼职工作,并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学生弥娜之间相互产生了好感,但遭弥娜母亲的反对。此时,父亲也去世了。克里斯朵夫的童年就这样结束了。此后,克里斯朵夫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爱情,他的心绪烦乱,意志更见消沉。舅父指引他走出了情绪的低谷。但后来他和一帮大兵发生冲突闯下大祸,他只好逃到巴黎。在巴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教钢琴的工作。制造商的外甥女葛拉齐亚对他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克里斯朵夫用交响诗的形式写成了一幕音乐剧。然而演出被人捣乱搞得一团糟糕,他气愤得中途退场。由于这次不成功的音乐会他的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后来,克里斯朵夫结识了青年诗人奥里维,二人一见如故。不久,克里斯朵夫创作的《大卫》出版了,他再次赢得了“天才”的称号。但克里斯朵夫仍被人利用,卷入一个又一个是非之争,逐渐身心疲惫,幸得葛拉齐亚的暗中帮忙,他才脱身。然而,在一次游行中,他的好友奥里维死于军警的乱刀之下,他也打死了警察,最后不得不逃亡瑞士。在瑞士,克里斯朵夫思念亡友,悲痛欲绝。一个夏日的傍晚,他外出散步时与丧夫的葛拉齐亚不期而遇,两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然而,由于葛拉齐亚的儿子仇视克里斯朵夫,二人始终无法结合。岁月流逝,充满激情与斗争的生活也遥远了。当克里斯朵夫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的社会生活中时。他的反抗精神已完全消失,他甚至和敌人也和解了,并反过来讥讽像他当年那样反抗社会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
我喜欢看《约翰?克里斯多夫》,喜欢看他在成长的那一段中经历的混沌、暧昧、矛盾和骚乱。克利斯朵夫象年轻的西格弗里德一样,天真,专横,过激,横冲直撞的去征讨当时的社会的与艺术的谎言,挥舞着堂?吉诃德式的长矛,去攻击骡夫,小吏,磨坊的风轮,和德法两国的节场。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趋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以前我在学生时代浪漫的
我不能完全理解,像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样生活有多么困难,像他火一样渴望美和爱情,无论任何险恶和遭遇都不能阻止他心中不泯的理想有多么困难。十几年过去,活生生的现实经历,再读,除了激情与斗志,更多地体察到了约翰?克里斯朵夫那脆弱柔软的心。期待一个华丽的人生,即使受苦,奋斗也值得骄傲,即使苦难也富有诗意。现在我终于相信,所有苍茫悠远的往事总不免消失于虚空,无论经过怎样的悲喜,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全部努力最终都不过只是完成了普通生活,而苦难就是苦难,通常没有任何正面意义。即便是靠着自由的热情和意志生活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也会弹一首他的死敌勃拉姆斯的一首曲子。并唱着:“我感谢你曾经爱过我,希望你在别处幸福??” 。
他是在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还有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从前费了多少心血获得的宝物,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脱。他周身晃动着贝多芬的火苗,从莱茵河大步地燃烧过来,又在法兰西继续着他革命的气息。
生命飞逝。肉体与灵魂像流水似的过去。一切有形的物体都在出生的那一刻不断消耗着,更新着。唯有音乐,不朽的音乐长在。他是有形之外的无形永恒。他是独立的,特立独行的世界,唯你独尊。他纯洁的眼中有每个人的梦想,似冰山上流下的水,含着善含着恶,但,超乎善,超乎恶。能够依附在他身上的人皆脱离了时间的残酷冲刷,毁灭万物的死亡也似收起了狰狞的面孔。将我滚烫的脸贴在他温润的额头,默然的闭着眼睛。可我竟然清楚地看到了光明,看到了他超脱的笑容。我蹲在他的心头听着永恒的心跳声。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我心中的英雄,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勇士,屹立于我心中不倒!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