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等待戈多》读书笔记1000字
读完了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突然觉得人生好像就像一场漫无目的的等待,我们到底在等待着什么?感觉很茫然······
剧中的情景在脑海中不断重复,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坐在树下苦苦等待,虽然等待是令人烦躁和苦恼的,但他们依然执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希望,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为止。同时,小男孩带来的消息,也坚定了他们等待的信心,因为他们坚信明天还有希望会等来戈多。我不明白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一直等待戈多,而且只要一直等待就真的会等到吗?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问,觉得那只不过是他们自我安慰的方式,现实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戈多只不过是一个象征,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们还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无、似曾相识而又不见其面的希望。
有人说,等待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能去等待,至少说明还存在着希望,如果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是连仅仅一点点的希望都没有了。所以,等待也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希望,无论结果怎样,至少我们曾经幸福过,幸福真的很美好。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学校等待父母来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天真的脸庞,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也许那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等待,只是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们的怀抱,这就是等待的甜蜜。渐渐的我长大了,明白了原来父母也一样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我回家的心情也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现象,自然中渗透着等待的幸福。这不禁让我想到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景,虽然他们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他们依然坚定的去等待着不愿放弃。我不知道他们等待的意义是什么,也许他们也不明白自己等待的意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也许只有等待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场等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预见明天会怎样,但我们依然都抱有幸福的希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开,我们一天天期盼它成长,等到花开烂漫时,那一定是最美丽缤纷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汉等待戈多一样没有答案。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 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长的;有的等待是短暂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种等待。
《等待戈多》读完了,然而我还是没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时谁,这个人真的存在吗?虽然他没有出现,但他却像一根线一样牵引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许这就是荒诞意义的所在吧!而流浪汉的苦苦等待,只是更加升华了文章的悲剧意义,现实世界的丑恶、混乱和可怕,使他们的希望难以实现,他们的处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荒诞的。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我觉得他们与其这样毫无结果的去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去主动寻找"戈多"呢?也许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和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认为只有选择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直这样盲目的被动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一直幸福下去吗?至少我觉得不会,我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运的宣判,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但至少我们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去等待,无论结果怎样,但至少过程是值得让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时又是荒诞的,两个流浪汉的坚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虽比较喜欢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击,又如何增强生命的坚韧和生活的意义呢?所以,我们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标奋斗,不能坐以待毙,麻木不仁。
第二篇:等待戈多读书笔记
《等待戈多》读书笔记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近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
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近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可以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己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近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只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接受。
第三篇:读书报告-等待戈多
读书报告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这篇文章其实在高中时就看过其中一些章节,后来觉得看不懂写的什么东西也就没有继续看下去。来到大学里,无聊中发现了这篇文章,于是又重新开始看了两遍。查了些资料了解了些当时的社会现状再结合作者的自身写作背景以及当时大社会背景就发现原来这篇文章写得相当有深意的!首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塞缪尔·贝克特,爱尔兰小说家、戏剧家,长居法国,二战期间参加抵抗德国纳粹运动,战后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他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的生存状况。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正因为如此,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www.bsmz.net)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级的手笔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它不像传统武侠小说之类的有很精彩的片段,有很吸引人的地方,反之如果不结合当时背景是看不懂,你会觉得《等待戈多》是一篇毫无亮点全篇充斥着口水话的文章。的确,贝克特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而在内容上,故事和情节已经被彻底淡化,主人公被限定在极小的空间内,甚至形体本人也已经非人化,如同是一些在寻找替身的符号系统。从他们身上你根本读不出人性化的东西!我想这就是作者笔下最大的亮点!
因为贝克特的小说如此,所以我们必须结合背景以及用心阅读才会有所发现,在当时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一片残垣断壁,整个社会正处于重建的过程中,但是,战前和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却得不到解决,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凋敝,道德沦丧,一大批知识分子对于当时的社会感到不满,但苦于找不到出路,他们只好用一种悲观,失望的态度去看待整个世界。贝克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等待戈多》,借此折射出西方世界深刻的精神危机。
文章共分两幕, 只有一个场景:一棵树,一条路,土堆旁,十分简单而狭小的空间;五个人物: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还有一个男孩。故事发生两个黄昏。具体内容就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作者描写了他们在等戈多的时间里怎样无聊的打发时间。从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之间的对话以及所做的动作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是多么的无聊: 乡间一条路。一棵树。
黄昏。
爱斯特拉冈坐在一个低低的土墩上,想脱掉靴子。他用两手使劲拉着,直喘气。他停止拉靴子,显出精疲力竭的样子,歇了会儿,又开始拉靴子。如前。
弗拉季米尔上。
爱:(又一次泄了气)毫无办法。
弗:(叉开两脚,迈着僵硬的、小小的步子前进)我开始拿定主意。我这一辈子老是拿不定主意,老是说,弗拉季米尔,要理智些,你还不曾什么都试过哩。于是我又继续奋斗。(他沉思起来,咀嚼着"奋斗"两字。向爱斯特拉冈)哦,你又来啦。爱:是吗?
弗:看见你回来我很高兴,我还以为你一去再也不回来啦。
爱:我也一样。
弗:终于又在一块儿啦!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可是怎样庆祝呢?(他思索着)
起来,让我拥抱你一下。
爱:(没好气地)不,这会儿不成。
弗:(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
的?
爱:在一条沟里。
弗:(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
爱:(未作手势)那边。
弗:他们没揍你?
爱: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弗:还是同一帮人?
爱:同一帮人?我不知道。
这是文章的开始部分,开场简单,对话简洁,从他们所说的内容以及所做的动作就会觉
得他们说得无重点,先是爱斯特拉冈想脱靴子而不得,到他们无缘无故的拥抱庆贺,直至扯
到弗拉季米尔问爱斯特拉冈昨晚在哪里过夜的。故事在一个情节刚开始又被打断到另一个故
事,如此反复。你根本就抓不到什么,除了两个字:无聊!确实这也是作者努力想给我们传
达的信息,他们就是无聊!那么文章名为《等待戈多》,那戈多到底是谁呢?
孩:(冲口而出)戈多先生要我告诉你们,他今天晚上不来啦,可是明天晚上准来。
弗:就这么些话?
孩:是的,先生。
弗:你给戈多先生干活儿?
孩:是的,先生。
弗:你干什么活儿?
孩:我放山羊,先生。
弗:他待你好吗?
孩:好的,先生。
弗:他揍不揍你?
孩:不,先生,他不揍我。
弗:他揍谁?
孩:他揍我的弟弟,先生。
弗:啊,你有个弟弟?
孩:是的,先生。
弗:他干什么活儿?
孩:他放绵羊,先生。
弗:他干吗不揍你?
孩:我不知道,先生。
弗:他准是喜欢你。
孩:我不知道,先生。
弗:他是不是让你吃饱?(孩子犹豫)他给你吃得好吗?
孩:还算好,先生。
弗:你不快活?(孩子犹豫)你听见我的话没有?
孩:听见了,先生。
弗:嗯?
孩:我不知道,先生。
弗:你连自己快活不快活都不知道?
孩:不知道,先生。
弗:你很像我。(略停)你睡在哪儿?
孩:在马房的楼上,先生。
弗:跟你的弟弟一起睡?
孩:是的,先生。
弗:睡在草里?
孩:是的,先生。
上面简短的对话让我们感觉他们等待的戈多像是一个工厂老板一样,他们需要戈多,所
以等待。但是从孩子的回答上分析你又会发现他们所等待的戈多又不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给人一种莫名的感觉,不知道戈多是个什么事物。直到文章最后他们也没等到戈多,最后
弗:嗯?咱们走不走?
爱:好的,咱们走吧。
他们站着不动。
他们的人生好像就是白纸,或许更似黑纸。无论写什么画什么都看不见。人生毫无目标
毫无动力,无所谓有什么无所谓没有什么!其实仔细联系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民
生活现状就会觉得他们与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极其相似!作者通过简洁细心的描写两人对话
反映出了两个主人公已经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下生产出的两个零部件,他们地位
卑微,行为委琐,精神状态迷离恍惚,整日浑浑噩噩,他们生存唯一的目的就是等待戈多的到
来,仿佛只要戈多到了,他们痛苦的生活就会结束,但生活的荒诞又只能让他们在一次次热切
盼望中,等来的却是失望.两个人物没有特性,不具备戏剧作品中应有的性格特征,在他们的
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当代西方社会一般大众的生存状态――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
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这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表
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在我看来作者最大的成功在于不需要特意表现出当时人们的无聊、浑浑噩噩。而是以一
种自然潜移默化的方式告诉读者人们的精神恍惚、痛苦、失去方向!两大主人公爱斯特拉冈、
弗拉季米尔以及其他人物,都是性格模糊、身份不清的人物,他们动作机械,说话语无伦次,
象征着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此外,剧中单调、重复的场景与情节,则象征着生活的停滞、
枯燥、繁琐与乏味。整部戏就是通过人物、情节、动作、对话与场景的象征性来强化它的象
征性主题。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目前的大学生活,其中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在以前的那些年代里,基
本属于计划经济时代里,读了书出来就会有工作。你不用愁你的出路。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在响应国家大力提高全民素质时。读书真的是提高综合素质了,很多时候读了大学过后找个
工作都很困难,在这种压力之下人们选择考研以逃避社会。但那也只是短暂的!谁都得面临
这个社会,谁都不会是独立的个体!而学校里,我们学的更多的是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但你还不能不学,这直接导致我们毕业后没有一技之长,工作怎么找?而学习期间也就心不
在焉,在这种大环境下失去了方向,渐渐迷失自我!我们也在等待戈多,等待那个属于我们
的戈多,他能让我们整个社会处于高效运转。而不是许多的无用功!社会需要改革,教育更
不用说。在新的社会里,我们不做国家机器的零部件,我们要做回真自我!
第四篇:等待戈多 读书随笔
《等待戈多》读书随笔
残阳似血的黄昏,在一个荒无人烟的野路上,两个年迈的流浪汉,相遇了。他们睁着黄浊的眼睛,眼神空洞,神情麻木地开始做同一件事——等待戈多。他们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脸上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诉说着生活对他们的摧残。他们从何而来,他们要到哪里去,都无法得知。他们只是在等待戈多。然而戈多依旧没有来。
这一部曾经获得奥斯卡奖,荒诞派的奠基之作之一的剧作,用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颠覆了传统的剧作规则,展现了在20世纪那个年代人们的苦闷挣扎的生活。我不得不承认,阅读这部剧作的时候花了极其大的耐心和精力。没有任何的情节起伏安排,没有任何的逻辑线索,甚至连人物背景,地点时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交代。阅读着它,我似乎被硬生生地带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当我克服内心对陌生世界的本能反抗后,我看着两个流浪汉的等待全过程,一种莫名的力量给予了我巨大的冲击。
尽管没有戏剧冲突,只有杂乱的无头绪的对话和插曲,但是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一种荒凉,凄清,绝望的气息,就像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一样。两位流浪汉的落魄和无所事事,也恰恰是当时社会人们的缩影——被悲苦的生活折磨得形骸落魄,精神受尽生活压力阶级压力的摧残,。两位流浪汉其实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他们只知道要等待戈多,而戈多到底是什么样的,也没有人能够说出来,戈多什么时候来,他们更不知道。但是我却看得出在他们心里,戈多就是一个解脱一个拯救的化身。他们也许都没法表达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但是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极尽百般无聊,他们做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事如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当波桌主仆出现的时候,他们一度那么欢喜,然后知道戈多不会出现的时候他们是那么伤痛,虽然上吊的把戏看起来是那么荒诞而苍白无力,但是我真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内心那种已经绝望到极点却无奈地承受来自生活的欺骗的那种痛楚。他们第二天依然来等待戈多,戈多就像是一种信仰,这让我不禁深思到底是不是戈多的到来就会带他们走出困境?答案我无从得知,因为最后的戈多也没有来。但是,戈多至少就是人们心底里那个希望,只有希望才会让人们坚持等待,只有希望才会在已经麻木的人们的心里形成一种信仰,散发出一种力量,驱使人们行动。然后希望,却是那么难实现,实现之前也还有那么多的失望。
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已经不同于当时,人们至少已经没有被生活摧残的形神俱灭的感觉。但是,我在想,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遇见很多挫折,我们总有时候陷入迷茫,陷入无助,不知何处何从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难道不也是人生路上那两个流浪汉?
第五篇:读书笔记1000字
《堂吉诃德》读书笔记
《堂吉诃德》主人公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乡绅,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取名叫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识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邻村一个小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堂吉诃德还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作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伤的骑士,把酒囊当作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为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初读《堂吉诃德》,我认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经质的“勇敢精神”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越发看不起他。但是细细品读,又觉得书中蕴含了一种道理。人们的本质就是为自己的目标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在现实的过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高粱秆儿似的游侠骑士,那位奇想联翩的绅士,时刻体现出他的正直、善良的本性,这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因为太单纯了,才闹出许多笑话。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为的是打击、讽刺胡编乱造、情节离奇的骑士小说及其造成的恶劣影响。本打算写成几个短篇故事,后来写着写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都写进去了,思想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现实,直至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西班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的一部百科全书。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一方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质,歌颂了黄金世纪式的社会理想目标。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现实意义。相隔四个世纪,仍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堂吉诃德》中出现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走向衰亡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我想:正是这个原因促使这部作品被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名作家推选成为最优秀的经典文学名著。
《围城》读书笔记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锺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锺书几乎必然地要从文化上来认识“围城”的精神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孤独感和荒诞感,在全书的结束部分,方鸿渐在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和家庭(婚姻)的失败后,这样感叹: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微生虫,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第324页)。
这里已经明显地引入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人生感叹。但这种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却是发生在衰微积弱的老大中国与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剧烈冲突中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令人深省的画面:经过一家外国面包店,厨窗里电灯雪亮,照耀各式糕点。窗外站一个短衣褴褛的老头子,目不转睛地看窗里的东西,臂上挽个篮,盛着粗拙的泥娃娃和蜡纸粘的风转。(第353页)
还有全书结尾处那只著名的祖传老钟,方鸿渐的爸爸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儿子儿媳的宝贝钟,每小时“只慢7分钟”的“很准”的钟,这会儿已经慢了5个钟头的钟: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第359页)
有些西方批评家说《围城》写了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也有中国批评家说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失败,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文明不救中国的主题。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钱锺书似乎并不是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他更着力于嘲讽伪文化人的可笑、可怜和可耻,更多地是要写出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尴尬、窘迫和困境。而从更广阔的文化意义上来体认,《围城》更主要的是写“围城”困境,其艺术概括和思想意蕴超出了狭隘的个人经验、民族的界限和时代的分野,体现了作者对整个现代文明、现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结着作者对整个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和人类的基本根性的历史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