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教育小语》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教育小语》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2:32:22 | 移动端:《教育小语》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小语》读书笔记

教育小语》,这个题目很吸引我。这不是一本书,只是一篇文章,但却留给了我颇多的感悟。

步入工作即将八个年头了,也总是在工作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究竟怎样开展有效的、更好的教育,有时候仍然是一头雾水,近来读了《教育小语》一文,深深的记住这一句话“爱是教育的核心,让教育在爱中行走”。

“教育不是给孩子穿衣服,不是给孩子一只空手套,教育应该在爱中行走,用爱生成儿童的智慧,用爱生成儿童的快乐幸福,用爱生成儿童的坚强、勇敢与感恩,用爱生成儿童的思想。”的确如此,尤其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担任着母亲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我们倡导科学育人,在爱中教育孩子则是科学育人的重要条件。

爱孩子,是很容易的。但是爱要有度,要理性,不能溺爱和放纵的爱。联想工作实际,我们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告诉家长不要宠着孩子,要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可是有些时候,我们在班级中又有多少次因为害怕孩子帮倒忙,而剥夺了孩子想试一试、独立动手完成的权利。我们是“爱”孩子的,但这种爱未必是孩子需要的爱。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关爱孩子,还要有一份硬得下心来的严厉和一丝不苟。尤其是要把握好爱和教育之间的尺寸。

文中列举了一个我们人尽皆知的关于“摔倒的”例子:孩子摔倒时,如果你立即上前扶起她,以后,他总会要人扶助;孩子摔倒时,如果你埋怨她,以后,他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孩子摔倒时,如果你嘲笑她,以后,他也许会对人不信任乃至敌视;孩子摔倒时,如果你鼓励他自己爬起来,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他会面对困难而坦然,会不怕摔,会觉得摔倒是正常的。没有摔倒的孩子便学会走路,是不存在的。不要害怕孩子摔倒。孩子的成长,总“吃甜”是不够的,还得吃一些苦。这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营养”才能平衡,才会明白生活并不仅仅是“巧克力糖”;才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懂得咬牙而不是皱眉头;才会懂得自己克服挫折而不是仅仅依靠家长的肩膀。

这个例子,在很多杂志上都出现过,这个道理,我们也都懂得。这篇教育小语里面简短的文字和浅显的例子,只是在提醒我们光懂得理论是行不通的,孩子们需要的是我们把教育真正的做到实处。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性格上的弱点和心理上的缺陷,有时候我们更需要下得了狠心,去批评孩子,严格要求孩子,要像孩子摔倒之后懂得咬牙一样。

这篇文章,让我温习了教育的哲理,更让我明白,在爱中行走的教育要有尺寸,给孩子的爱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的确,教育不是给孩子穿衣服,不是给孩子一只空手套,爱的教育最终让孩子学会爱,用爱去爱别人。这就是爱的真谛,教育的真谛。

第二篇:读书小语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妻子为他所作的传记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出版社的样书送来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已完全失明。他双手抚摩着赛璐珞的封面,说:“啊,这儿是一朵蔷薇。啊,这儿一定是两把刺刀!多么精美啊……可是,请告诉我定价,请告诉我,一个普通的工人买得起吗?”这一生动的细节告诉我们,书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我们的生

活离不开读书。

书的魅力在于飘香的文字,在于我们用心灵去感悟它的沧桑和美丽。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过:“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者嗜书成癖,我也是一个小小的“书虫”。读书是一种乐趣,我喜欢读书。在家里,每当万籁俱静、晚风轻拂之际,我便走进书房,拧开小台灯,捧起书,心便很快进入一种宁静的意境:灯光下,手执书卷,呷一口茶,聆听着作者笔尖流淌的涓涓细语。

书如人,自然有其品性和感情。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有思想的朋友交流。当我走进作者的世界,神游于字里行间,便会为其艺术的美妙、生命的感悟所感染。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里我可以与徐志摩康桥采摘水草,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随余秋雨跋涉文化苦旅……思维缜密的书,让我头脑冷静;气势雄浑的书,让我心情激昂;意志高远的书,让我淡泊名利……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会觉得生命是一幅浓妆淡抹的水墨画,平淡中蕴涵着精彩;读米切尔的《飘》,郝思嘉会教我面临困境绝不轻言放弃,坚强、独立、积极,永远是现代人的必备品格;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老渔夫在桑地亚哥抗击鲨鱼的肆虐,我会感受到“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样崇高的精神境界。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拐进死胡同里出不来,结果造就的只能是 “两脚书橱”。如果是个“读书种子”,趣味盎然地吸取书中精华,定能长成大树。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被译成日语流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却能从中悟出许多生意经,将其用在企业管理、用人之道上来。书海无边,我们只能选择性地去拜读一些名家代表作。去阅读那些不光只当作消遣,更能提高我们自身的书籍。我们要不光只读纯文学作品,更应该读读人物传记,了解他人是怎样为了理想去努力奋斗直至成功的。书有很多种,有的必须钻研,有的只当消遣。倘若一味追求高雅艺术不免曲高和寡,若一味追求休闲娱乐不免流于庸俗。正如甘甜可口的新酿可日饮三百杯,陈年老酒则须慢慢品。如此雅俗共赏,相得益彰,别是一番情趣。

书是我们返璞归真的心灵家园。从书中我得到了许多知识和智慧,也得到了许多难以形容的乐趣。书能为我们的心灵开启一扇窗,让我们的思想漫游在一个神奇绚丽的世界里。读书,是在我们人生的乐谱上采撷生命的音符,奏出最美妙动人的乐章。

第三篇:《守望教育》读书笔记

《守望教育》是一本抒发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一个“爱教育者”的真挚情怀。书中说“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善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幽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作者对教育热情、思考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教授在《守望教育》这本书中用教育随笔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他从生活中从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发,洋洋洒洒,别开生面的微言大义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他对马加爵事件的解读,对教师生命权的注重,对孩童世界的寻找…… 他用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刘铁芳的《守望教育》一书,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述了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让每个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追问,在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

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这也让我们对于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问题意识”的课题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课堂。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还课堂以心灵的温度,还课堂以思想的灵动,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也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坚守课堂,就是坚守教育之魂就是让教育拥有生命活力。

第四篇:《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而又难解的问题。身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完怀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之前并没有深思过的这个问题,也时常在脑海中盘旋。所以,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

韩愈的《师说》一文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乎成为了我国关于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圣人的学说,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学者,教书往往是无组织的行为,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带着个性的烙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水准的职业演变成了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为条件的原因几乎得不到实现。

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发生改变呢?怀特海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来促进发育,他更赞扬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长,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地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等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就提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并用瞎子作比来嘲笑当时宣称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进去的所谓智者们。这就是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去衡量教育。然而,人们总是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出人头地等等,压着孩子朝这类目的努力,否则仿佛生长、教育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这位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在看待教育上的两条戒律(一, “不可教太多(请收藏本站WWwww.bsmz.net)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务须透彻”)时,是抱有置疑的态度的。他认为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的思想概念,会没有任何生命的火花闪烁。由此可见,教育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淡化的,应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从人本化角度来考虑,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反对让 “校外考试”扼杀了文化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需要我们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

第五篇:《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信息像阳光、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副课”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育小语》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8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