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2:37:39 | 移动端:《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眼界决定境界》读书笔记

幸福是什么?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一千个人又会有一千个答案。的确,生活境遇不同,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当我捧读《眼界决定境界》一书,看到标题《幸福源于达观的生活态度》时,不禁淡然一笑,心想:幸福谁又能说得清呢?

然而,目光还是忍不住投向那个站在幸福旁边的词“达观”。“达观就是一种对生活很看得开的态度,是对生活的一种独特感受。” 我的心突然为之一动,继续往下读,“生活就像是一团缠结不清的纱线,它是由悲伤和喜悦构成的,而喜悦正是因为有了悲伤才是可爱的。生活的舞台上,不幸和幸运,前后相随,鱼贯而出,使我们依次体味悲伤和快乐……”很久没有看到这样富有诗情、情感浓烈的言辞了,于是定了定心绪,寻找起身边达观的生活态度。

很自然的,想到了80高龄的师傅徐菊美老师。那天去看她,听她从容道来:年前她突发房颤,引发心梗,被送进了人民医院急症室。经过4个小时的抢救后,病情仍不稳定,被送到湖州住院开刀近1个月,期间院方还发出过病危通知单。后来大病初愈回到平湖,却又因突发高烧不得不第三次住院。

看着形容消瘦的徐老师,听着她的讲述,我的心里也充满了焦虑。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当我告辞时,徐老师竟然拿出了她的一份手稿,说是她近日写的一篇文章,嘱我帮她打印一下,改一改。

我吃惊地看着眼前的这位头发花白、满脸病容的老人,脱口而出:“师傅,你在生病呀,还写文章?”她笑了:“我生病期间有那么多人关心我,来看我,我实在很感动啊,想写下来表示一下感激之情。”接过师傅递过来的两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稿纸,耳边又响起了她的话音:“身体实在不行,所以写得很杂乱,你帮我改改……”接过这沉甸甸的稿纸,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身患重病的时候,心里惦念的却是要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在疼痛难忍的时候,心怀里荡漾的竟然是别人给予的温暖。我想,这样的心态大概就是达观吧,而这样的人一定是最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但愿我们都能够像《眼界决定境界》一书中所写的那样,认真地完成生活的职责,用心地感受生活的乐趣,尽管有时生活并不如人意,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态度——达观!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的著作,日前我快速品读了这本书,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对课程开发展开了讨论,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以下是我看完此书后的几点感悟。

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人从出生时呱呱坠地开始就一直不间断地接受着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很多教育其实是孩子不乐意、甚至讨厌的,没有谁生下来就想学习,只是迫于要在社会中生存罢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体现了,孩子们都只乐意在百草园,抓抓虫子,找找乐子,都是被家长逼着去三味书屋,不情不愿的听先生讲课。我小的时候也是,上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窗外的风吹草动都让我很神往,唯独老师的念念有词让我感到烦躁。但是,难道就放任孩子这样的天性吗?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正常运转?人类还怎样发展延续?所以学校和教师就是改变孩子行为模式的重要存在,教育就是痛苦的必不可少的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我认为应该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不到的、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能获得满足感的思维性的知识。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技能,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如果教师教授的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使出

全力也不能获得成功、获得满足感,甚至感到沮丧、感到失望,那教育的意义也就丧失了。生活中的知识是学生可以潜移默化的学到的,教师应该教授学生那些学生日常很少接触的,需要学才能会的知识,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伟大和威严。

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很多时候,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差别很大,有的学习很好、能力很强,有的对学习一窍不通、能力很弱。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味的教给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探究。教师应该多开展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由已故学者施良方先生翻译的,它被《卡潘》杂志评为自1906年以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之一。这次我只是草草的通读了全文,有时间一定要再细细回味。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一、本书及其作者简介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the basicprinciples of curriculumand instruction),作者是r.www.bsmz.net)人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口的多寡。他认为一国的生活资料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长、工人人数超过劳动市场需求的比例,就会使工资下降和工人生活恶化,从而使工人繁殖减少,人口增加减少。工资低廉,工人人数众多,工人为维持自己的收入,就必须加倍地努力工作,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直到后来,生活资料和人口保持同一比例,于是工人生活获得改善,工资又提高,对人口限制又会放松,工人的生活会再度恶化。工资水平就是这样随人口的增减而上下波动。

当代经济学家凯恩斯对马尔萨斯及其《人口论》高度评价道:“在从18世纪至今的人类科学史上,马尔萨斯是与约翰·洛克、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查尔斯·达尔文、威廉·佩利、詹姆斯·米尔、杰里米·边沁等人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实质上。他属于伟人的行列。他的《人口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1]然而更多的却是对他及其人口论的批判。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陷入了严重的错误”,是

“彻头彻尾的谬论”。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马尔萨斯《人口论》“这部著作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英国现政府和土地贵族的利益,‘从经济学上’证明法国革命及其英国的支持者追求改革的意图的空想。”为此,西方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总结到:“有人说他是人类的恩人。又有人说他是恶魔。有人说他是深刻的思想家。又有人说他是笨伯。从《人口论》问世之日起,直到今天,马尔萨斯很 幸运地——因为这是一种幸运——是同样不合理的、彼此矛盾的评价的主题。”

第五篇:德育原理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矫正,中国德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日益严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工作过8年。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1996)。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

主要研究成果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教育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绪论

第二章 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

第三章 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与人生观照

第四章 论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

第五章 圣育与德育——小原国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思想研究

第六章 政治信仰与道德建设——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两种抉择

第七章 政治信仰与道德素养培育有效性的探索——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几点共性

第八章 幸福教育论

第九章 圣贤教育论——对一种中国古代教育德育智慧的再认识

第十章 信仰与人格——信仰教育的道德教育意义及其确认 德育专著导读《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工作过8年。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1996)。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

主要研究成果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教育学术论文70余篇。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是檀传宝在20世纪末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学校德育思考的成果之一。内容摘要如下:

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矫正,中国德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日益严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

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宗教的确是“人民的鸦片”;但是如对宗教进行人生关照,又不难发现其在终极价值关怀上的某些特殊意义。在宗教信仰体系之中,终极信仰往往能够给信仰者以饯行道德的精神根据和神圣体验。宗教组织也往往能在进行信仰与道德培育时最充分地

利用人类文化的全部成果。因而宗教道德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神圣性、精神性和文化性。研究宗教之信仰与道德教育的模式,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本书以小原国芳为个案讨论了如何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掘、利用宗教的道德教育资源问题。小原国芳对宗教文化的开放心态,对人生理想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借鉴诸多宗教范畴如“使命”、“爱”、“良知” 等等解释、解决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都是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

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

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儒家)总体上以哲学形态的信仰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去满足其对于终极价值的需要。中国古人常以修身上的至境追求去求得其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以道德推论政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逻辑之一。“文革” 时期,中国(大陆)则反其道而行之,上演了一幕以政治取代道德的社会与教育的悲剧。学校德育有必要以史为鉴,探索政治信仰与道德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对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有效的德育目的必须内在于德育过程之中,同时也必须通过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才能实现;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互动,是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创造是有效德育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活动是教育之本,无论是信仰教育还是道德教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都是最为重要的中介环节。

三、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

人生信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仰形态。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必须以人生信仰为中介形式。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关系的两个重要关节点乃是幸福观与圣贤人格问题。首先,人生问题可以还原为对幸福的追寻,对人生意义(或幸福)追寻的关键是道德实践规范问题。教育的目标之一应是个体的幸福,而幸福(由于其精神含量)又是一种必须通过教育去培养的能力。无论是感受幸福或是创造幸福,主体既需要建立其根本的人生信仰体系,又需要建构其日常道德行为的规范系统。其次,人具有未完成性及超越自身的需要,“学为圣贤”不仅是一种价值导向而且也有其人性的根据。中国古代德育充分肯定“学为圣贤”的必要性,通过对圣贤人格的优越性的充分展示,设计出分层次的圣贤学习目标,以及试图在政治与教育体制上对圣贤教育予以制度保证等等。这些有关圣贤人格教育的智慧是今日德育可资分析、借鉴的宝藏。

信仰道德人格建构有论证、聚合、圣化与提升的作用。要提高中国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扎实地开展信仰教育。为此应当:1.确认信仰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2.按照信仰形态开展信仰教育;3.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设计合适的信仰教育形式并使之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

詹万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历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的主题报告、开幕词和总结报告,全面阐述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实验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管理措施,真实记录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阅读此书,可对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报告集》

詹万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荟萃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系列实验读本??《德育》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成长册》的几十篇实验报告。这些实验报告是在历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评审出来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精选出来的,是全国几十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万名实验教师研究成果的精华。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

詹万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

詹万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荟萃了本课题实验区、实验校承担的子课题的研究论文几十篇。这些论文是在历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评审出来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精选而成的,是全国几十个实验区、上千所实验校、上万名实验教师研究成果的精华,内容涉及小学、中学、中职、中师及大学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的研究,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道德教育底蕴的寻绎——《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评介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一书,是我国青年学者檀传宝博士继《德育美学观》之后的又一力作。在书中作者指出,人性固然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但人的本质却是对于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企求。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源的功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现代人解脱了传统社会种种条规的束缚与禁锢,可能也必须独自面对世界——一个人们有了更多需要也有了更多满足需要手段的世界。在纷繁的世界面前,现代人也就有了更多无所执著的空虚与无所依傍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有所执著才成了现代人渴求的精神品质。有所执著也就是信仰,而信仰是个体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根基。没有信仰,道德就可能蜕变为牟取私利的伎俩。该书从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个层面探讨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详尽论述了信仰对道德人格建构有论证、聚合、圣化与提升的作用,认为要提高中国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开展信仰教育。终极信仰往往能够给信仰者以践行道德的精神根据和神圣体验。研究宗教之信仰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模式,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的改善十分必要。

德育原理 读书笔记1德育即道德教育

发表日期:201*/10/12 0:00:00 作者:缪献文

教育旨在教人做人.其核心是道德教育。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教书而不是教书育人,教师首先是人师而后才是经师。“德育”顾名思义指的是道德教育,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唯独我国教育界认为这不过是狭义的“德育”。除此之外,尚有广义的“德育”,不但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训练、军事训练、训练辅导、心理咨询等。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意识发展状态的影响,半个世纪以来,德育概念在我国迅速泛化,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大德育”,

对“大德育”的思考:

1、“大德育”的合理性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学校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况且,“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教育以及宗教的或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的联系。

2、 “大德育”的难题

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讨论和研究德育,存在不少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学校德育外延的不断膨胀,日益暴露出来。

德育的无所不包本已让人无从确切把握, 而通过政策又不断添加“新”的内容, 既没有将这些“新”内容恰当地整合进现有的德育内容框架中, 这些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未厘清, 不便于研究与具体操作。掌握“大德育”中不同内容各自的教学范畴、方法, 并达到灵活运用的境界, 远远超出了一般教师的个体能力限度, 是他们的专业发展很难达到的, 也是目前我国现有师资培养与培训模式无法提供的。师资水平与现实需求之间严重不匹配, 这成为中小学德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学校德育实践。德育没有摆脱与政治的同构性, 把德育问题与政治问题密切联系甚至混淆起来。德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对学生的诚信培养。上述这些问题都对“大德育”提出了挑战, 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作出解析与说明, 更需要从政策层面予以准确界说, 以引领学校德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3、 德育即道德教育

把德育概念的外延限定在道德教育上,使之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相对区别开来。这种限定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有助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而且具有实践意义----根据不同的社会规范,实施不同的教育,毕竟更加切合实际。当然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强调“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在现实中需要调整学校德育内容,加强道德规则的教育,改变以往那种“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8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