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2:39:13 | 移动端:《卡拉马佐夫兄弟》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
第一篇: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11汉1班 潘家丽 17号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书中主要人物为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伊万、阿辽沙和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小说通过描写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和人性道德,引发后人对宗教、对哲学以及对伦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书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书中卡拉马佐夫一家四个同父异母兄弟分别代表了情、理、圣、魔人性中的四种可能;四个手足相生相克,显示了人性中生而俱来无法消弭的基本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小说中说道:“这是一场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战场就在人的心中。”他在另一本小说《罪与罚》中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确,如果没有代表道德力量的上帝存在,那么弑父也随时可以发生的了。“弑父”这项最违反人伦的罪恶便是这本小说的主题。在重重宗教、伦理、道德德压束之下,而人类那股最原始的嗜血乱伦的冲动却仍旧蠢蠢伺机而发。 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我不知道这是否也在预示着俄罗斯在当时的时代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站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三岔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至于阿廖沙,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第三个儿子,文章中把他作为一个近似神圣的人,没有仇恨,没有欲望,是一个被升华的形象,他的光辉笼罩着每一个心存“魔鬼”的人,似乎阿廖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某种积极的能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精神。小说里不管是善良的、邪恶的、冷漠的、势力的人物几乎都对阿廖沙怀有好感,就算是存在某个反对阿廖沙的,那也是出于对他的嫉妒和羡慕。也许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处在变革时期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借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对俄国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俄国人未来的期望。从这本书中,基本上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俄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俄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也许正是作者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阶层,才会有对这个社会如此深刻的表达。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变革中的俄国,这个风雷激荡的时代使得这位大作家的人生经历同样跌宕起伏,在他一生中,他自身也同样面临着美丑、善恶的争锋相对、拼死搏斗,他自认为是一个“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作为“残酷的拷问

官而出现”。因此,作家带着切肤之痛来揭示“卡拉马佐夫气质”,让他笔下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们都附着某个“不洁的魔鬼”,又都痛苦地努力克服这种气质。

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共同构成小说的精神框架。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但是现实与理想毕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反思,相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将得到升华。

第二篇: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导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①通过描述旧俄外省小城斯科托普里戈尼斯克(俄语意为“畜栏”)地主卡拉马佐夫这一“偶合家庭”之间因金钱和情欲引发的激烈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书中主要描写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五人,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吝啬,荒淫无耻,极端自私,侵吞第一个妻子的财产,害死第二个妻子,强奸疯女,与儿子争夺财产和情妇,是人性恶的代表,最终死于自身的罪恶之果下。长子德米特里,放荡不羁,但真诚坦率,没有完全放弃对上帝信仰。他虽有杀父愿望,但天良未泯,最后,心灵得救。

次子伊万是个学者,狂热的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者,同时又是人道主义者。游走在善与恶之间。他不信上帝,坚持“既然没有上帝,则什么都是合理的”的理论,一方面,他温文儒雅,热爱生活,温顺博爱,没有在父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贪婪放荡的“卡拉马佐夫气质”,对于社会上一些不公而残忍的现象,他极为痛斥,说道,他并非不接受上帝的存在,但他无法接受上帝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然而在精神世界的深处,他又是卡氏气质的真正继承者。他是导致他父亲死亡的真正凶手,是真正凶手斯乜尔加科夫的教唆犯。同时他又为信仰的存在苦恼困惑,自己虽然思想上是自由的,但精神并没得到解脱。在和斯乜尔加科夫的对话中,他确切地得知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时痛苦不已,动摇了他冷峻的理性信仰,罪恶感袭来,最终使他发疯。伊万分裂人格中善恶极端的外化使他在书中的形象逐渐超越阿廖沙,成为真正的核心人物。

三子阿廖沙,是作者塑造的理想人物,他笃信上帝,纯洁、善良,然而笃信上帝的他却在生活中不断发现上帝并不存在的证据,与伊万的对话使他内心的怀疑不断加剧,苦恼困惑的他最终逃离“脆弱”的上帝。而真正的凶手斯乜尔加科夫,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自私、阴险,同时也是被背叛的典型,伊万给他的“既然没有上帝,那什么都是合理的”的理论使他最终不顾种种约束,杀死老卡拉马佐夫。事败之后以自杀告终。

全书分为四部十二卷,外加尾声一章。全书涉及宗教、社会、政治、道德、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并做了深刻的探讨与思索,全书对分崩离析的社会中各种矛盾进行了尝试性的解答,透露出作者伟大的精神自省意识与深刻的哲理思维。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创作道路艰辛复杂,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正如茨威格所说:“没有哪种痛苦不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慷慨惠顾,没有哪

②种苦恼不曾对他牢记不忘”,这使得他对人生的思考达到更深刻的层次,成就了他作品思想

的深刻,正如有人言,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不仅如此,陀氏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享有盛名的。陀氏作品充满哲理,执著于对人性与上帝的探讨,揭露种种矛盾的组合。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无人能及的,他曾表示,即使痛苦也要清醒地生活,而不是快乐但盲目无知地生活。这种清醒地状态使他不断挖掘人类最深层的矛盾的内心世界,卢那察尔斯基说他:“对于他愿意相信的思想和感情,没有真正的信心;他愿意推翻的东西,却常常一再地激动他,而且它们看来很像是真理;因此,就他的主观方面而言,他倒是很适于做他那个时代的骚乱状态的反映者、痛苦的但是符合需要的反映者”。③

文学史上对陀氏作品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这也体现了其作品的复杂性及深刻性。关于《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主题,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贯串全书的主要问题,正是我自觉和不自觉地为之苦恼了一生的问题: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否存在在文中处处都能体现这

一斗争,尤其是伊万内心的挣扎。在伊万的灵魂这片战场上上帝与魔鬼的斗争异常激烈。有人把陀氏作品中表现的专题概括为四个r,即揭示人的心灵隐秘(revelation of man’s secret heart)、革命(revolution)、俄罗斯(russia)和宗教(religion)。《卡》这部作品同样也揭示了这四个问题,而且对这几个专题有着更为深刻并具总结性的探讨。

对于“揭示人地心灵隐秘”,晚于陀氏三十多年的弗洛伊德在他的文集中有专篇分析这个问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一篇中他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的弑父案例正是陀氏的心灵写照,书中多处都显示了他将自己的意志加于作品中的人物,使人物完成自己

④的“愿望”。而伊万是陀氏心灵矛盾的代言,书中剖析的人物心灵隐秘并不是个体的,而是

全人类的,是具有共通性的。正如俄国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所说:“那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积极理论的佐西马与阿辽沙并不是他笔下最佳的人物,伊凡的形象要强得太多,说服力

⑤要高得太多。”

对于革命,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执赞同的态度,反而在他的笔下,激进的革命是受到讽刺的。他认为改造社会的方法通过革命是解决不了的,否定乌托邦的社会主义,认为唯有俄罗斯式的笃信宗教的信仰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才能拯救黑暗的社会。《卡》中拉基津作为激进的革命分子受到陀氏的强烈讽刺。陀氏对革命的态度遭到很多人的抨击,当他用充满宗教激情的声音发出爱来拯救世界时,俄国正被革命的硝烟弥漫着,然而在追随俄国伟大的革命主义者别林斯基的过程中,他开始怀疑他的上帝是否存在,他接受了无神论和革命主义教条,然而西伯利亚之役又一次动摇了他的思想,革命并不能拯救世界,并不能给人的心灵带来慰藉,可是上帝所创造的世界也不过如此,人是需要上帝的存在,即使他不存在。在《卡》中陀氏就讽刺了理性主义的革命,而这受到米兰 昆德拉的批评,昆德拉说他陀氏氛围是一个一切都变成了情感的世界。换句话说,在这儿情感被拔高到了价值和真理的地位。⑥别尔嘉耶夫则肯定了陀氏的革命思想,陀氏作品中对于社会主义的否定与他不谋而合,他认为当时的革命是脱离民众的思想倾向的,是无法做到精神和文化的进步的。⑦

关于俄罗斯,陀氏寄予了他深厚而独特的情感,崇尚俄国农民的灵魂,认为西方文明已蜕化变质,俄罗斯是唯一纯净圣洁的。西方应向俄罗斯学习。在《卡》中,佐西马长老的思想就是典型的俄罗斯式的精神拯救。

而《卡》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宗教思想历来为大家所道,正如作家所言《卡》本身就是在探讨上帝是否存在这一基本问题。虽然在伊万和阿廖沙的论战中,上帝惨败,然而陀氏又始终认为只有上帝才能缓解人类的内心之苦,才能带给人解脱,这主要从伊万的困苦表现出来的。布尔加科夫曾高度评价了他的宗教思想观,布尔加科夫自身也经历了一系列思想的转变,起初,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最终,他走向了唯心主义,肯定了俄国的宗教信仰。⑧

在陀氏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他创造的“复调”小说艺术,关于他文章视角的多重性,前人有很多研究,卢纳察尔斯基写过一篇《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的论文专门论述其作品中的多重思维和多重价值。他强调,在小说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的一切“声音”,都是一种“信念”,或者是“看待世界的观点”。

在《卡》中作者主要运用大量的独白展示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全知全觉的讲述者使读者易将作者作为小说中的一位角色,同时这也容易让作品的结构显得混乱,这是为很多评论家所诟病的,但这种铺陈直叙的写作技巧提升了“真理”的主题,也让叙述变得更加主观,模糊,充满不确定性。

陀氏善于将自己内心不同的声音分离出来,让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意志,这虽然是极其强烈的人格分裂的病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描述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阅读《卡》时,我经常能感受到自己内心所蕴藏的卡拉马佐夫式的性格特征,由于作品的概括性与总结性,作品所反映的人物心理是具有极强的凝聚力的,它蕴含的是人类的心

理特征,每个人都能看出自己的阴暗或善良的一面。在书中我们找到心中苦恼的呐喊者,那些不同的人却说出了我们共同的疑惑。佐西马长老的言语是极具有治愈性的,在第一章第四节中,丽萨的母亲向长老提出了她的爱人是需要报答的时候,佐西马长老告诉她,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她为这苦恼时,她就已经做出了很多,就已经在逐渐地真心地爱人。读到这段话时,我的心灵也顿时明朗起来,以前一直困惑于自己帮助他人是不是夹杂着功利性,而佐西马长老的这段话给了我一个积极的回答。

而文章中对上帝是否存在的探讨也深深地吸引着我,虽然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没有上帝调节的充满理性与冷静的世界似乎也遭受着很多令人不安无法解答的问题。如何来解救社会,让人类脱离苦难的挣扎?在宗教世界里,人物给生活之苦的原因作出了种种推测,但依然解决不了现世的问题,伊万的苦恼是我们很多人的苦恼,上帝创造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光明的世界,可是没有信仰的世界也是一个令人畏惧的世界,人类何时才能获得和谐的生活?伊万无法解答并为此痛苦,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中国上古时期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大同”社会,儒家兢兢业业使我们相信现世的生活是可以很快乐的。庄子让我们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然而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并没有给中国人带来多少幸福感。

人类所追求的是“多声部”的、多维的,在《卡》中,我们愿意相信阿廖沙是一个快乐的人,如果没有那个背景,他或许是快乐的,然而生活在众人间,无法不去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哀愁,这样的行为本身就会带给人灵魂上的拷问,为什么人不幸福?拷问是对信仰的冲击,这又会使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在我们脑海中回响。陀氏曾说,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快乐的,没有思想的人却始终活得很愉快。在《卡》中,我们甚至可以理解单一(信仰)思想的人是快乐的(如故事发生前的阿廖沙),多重思想的人是痛苦的(如伊万),因为多重思想的人是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反省的,是无法抓住确定的支撑点的迷茫者。陀氏曾说他希望一个明确的、总体的、具有真理性的思想,但降而求其次,那怕一个错误的思想也行。他所抱怨的没有确定思想的时代其实在他的作品中同样显现,在《卡》中你不能坚决、确定地拥护一种思想,这是陀氏的内心痛苦,也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面对的。物质上并不贫乏的我们,却时常感叹无法获得幸福,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信仰的问题,在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价值观的时代里,我们无法得知生活的意义。《卡》中陀氏用阿廖沙在石头边的演讲来缓和我们的困惑,但那似乎微弱地像基督徒无法听清遥远天国的召唤。

①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荣如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年8月 ② (奥地利)茨威格《三(更多请搜索:www.bsmz.net)大师传》,申文林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年1月

③程正民、王志耕、邱运华《卢那察尔斯基文艺理论批评的现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年4月

④ (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车文博编,长春出版社,201*年7月

⑤ 何怀宏《道德、上帝与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新华出版社,1999年08月 ⑥ (捷克)米兰 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年2月

⑦ (俄)别尔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年6月 ⑧ (俄)布尔加科夫《从马克思主义到唯心主义》,1903年

第三篇:《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或许是我浅显的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对我来说,爱情故事往往能更直接的打动我。读完》罪与罚》之后已经觉得好像无法完全消化,读了《白痴》倒反而更有一种更直接的感动和震撼。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题材又是颇为沉重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心里莫名多了一份焦躁,真是不晓得自己能理解多少,只能浅浅的说一说。

本书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书中卡拉马佐夫一家四个同父异母兄弟分别代表了情、理、圣、魔人性中的四种可能;四个手足相生相克,显示了人性中生而俱来无法消弭的基本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小说中说道:“这是一场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战场就在人的心中。”他在另一本小说《罪与罚》中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确,如果没有代表道德力量的上帝存在,那么弑父也随时可以发生的了。“弑父”这项最违反人伦的罪恶便是这本小说的主题。在重重宗教、伦理、道德德压束之下,而人类那股最原始的嗜血乱伦的冲动却仍旧蠢蠢伺机而发。

小说真的太沉重了,而且篇幅又长,我没有读完。其中老二伊万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或许是因为在伊万的身上好像看到了一些些自己性格上的影子,我没有他的理性却如他一般的有些表里不一,只是程度不一样吧。或许这样的表里不一说到深处也是自卑的一种。

在网上看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故事大概,这个社会上真的在发生很多很多我无法理解的事,弑父、虐待、枪杀??且这样不该发生的事却愈演愈烈,恐惧与平安一样,始终在围绕在生活周测。人内心掩藏的黑暗似乎愈来愈浓,一件小事往往也能引发出这样的能量。

这个世界是不是生病了?法律规范了人的行为,但人的道德底线是不是越来越模糊不清,或者甚至不能称它为底线,只是一种虚晃的准则。

不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衬托,正因为看了这样多的不完美这样多的悲剧,或许我们更应该感恩现在的生活,如今我能坐在电脑前写这样的文章,其实也是幸福的一种,很多的人,竟连如此也做不到。于是我们兴起相濡以沫的同情与怜悯,生活于这社会之中。

或许文学最大的功能,大概就是唤起人类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中的恻隐之心吧。这也是读此书的一大收获。

第四篇: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0907067 李颖 09法学(2)班

一、关于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所读的第一本与法律有关的外国小说,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小说的阅读。今天当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初读时的焦急,乏味,冗长,抽象的感觉,反倒像是花开过后,依旧有淡淡的余香,让我久久还沉浸在对伊柳沙的心疼,对对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无限期望以及俄国审判制度的好奇。

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想着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才去读书,必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小说中去,反而会更觉得无聊,焦虑。但是又正是因为阅读是漫长的过程,才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忘记当初功利的目的,融入进小说,只是纯粹的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意义。对我而言,读书其实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够平心静气,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进入大学后总想着要读一些与法律有关的名家、大家的著作,接受高水平法律思想的洗礼。但是真实的情况的进入大学后的我们都越来越浮躁,电脑和手机阅读让我们离“书”也越来越远。直到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才觉得,其实不一定非得要读那些纯法律思想的书才能提高学术水平。只要读了,哪怕是一本小说,哪怕是一本与法律无关的书,都是能够让人有所收获的,又或者只是让浮躁喧嚣的心平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由于法学基础薄弱,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深刻的认识,但是我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心里经常会冒出许多想法,有疑问,有感叹,有反思或许还有对比,接下来就谈谈我这一个多月的阅读感受。

二、感受

(一)这一家人

小说中老卡拉马佐夫,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是一个自私,吝啬,荒淫无道并且贪婪好色的小地主形象,而正是这样一个令周围人都憎恨的人,却有四个性格迥异的儿子。老大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继承了老卡拉马佐夫的自私,贪婪,我在看书的初期差不多也是这么认为

的,但是越往后读就越觉得米嘉可怜,正如那就老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特别是看到米嘉在接受审判时的自责、反思、和突然升起的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假如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也就是他的父亲没有被谋杀,米嘉也许会一辈子活在对父亲的憎恨和对金钱以及美色的欲望之中。但或许这又是当时那个时代人性的缩影,俄国在社会转型期间,不仅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在发生着变化,连同人们观念和思想也一同影响着。米嘉的童年是在父爱母爱缺失的条件下度过的,从小就倍受冷落,这样的人要么满怀仇恨长大,然后变得强大再回头报复所有伤害过他的人,要么就会自暴自弃,没有目标。很显然米嘉是后者,但是在米嘉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没有那么多仇恨的,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知道为了一磅的榛子的恩惠而感恩二十年,从这一点来看,米嘉是善良的,其杀害自己父亲的可能性也是很少的,当然,判断一件实事,只是从推理和性格分析是不可靠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总之,在小说的最后,我对米嘉充满了同情,为了他那一颗还善良的值得挽救的心,为了他突然明朗的对未来的期望。除此之外,米嘉的坦率和单纯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比如他对卡捷琳娜的炙热的爱,就算她同时也是自己父亲看上的女人,他也要与之一较高下;再比如他也不遮掩对父亲的厌恶,甚至对他动手。但他的张扬和放荡同时也导致了周围人对他的不满,高傲自大,不学无术,这些评价在最后的审判中对他的冲击力很大,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众人心目中形象,此时的米嘉就算是浑身是嘴也不能为自己辩解。

老二,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我不知道这是否也在预示着俄罗斯在当时的时代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站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三岔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至于阿廖沙,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第三个儿子,文章中把他作为一个近

似神圣的人,没有仇恨,没有欲望,是一个被升华的形象,他的光辉笼罩着每一个心存“魔鬼”的人,似乎阿廖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某种积极的能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精神。小说里不管是善良的、邪恶的、冷漠的、势力的人物几乎都对阿廖沙怀有好感,就算是存在某个反对阿廖沙的,那也是出于对他的嫉妒和羡慕。也许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处在变革时期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借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对俄国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俄国人未来的期望。从这本书中,基本上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俄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俄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也许正是作者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阶层,才会有对这个社会如此深刻的表达。

斯麦尔科加夫是我认为隐藏在小说深处的主角,他在事实上虽然也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一份子,但是由于私生子的身份,他既不能像其他三兄弟一样有贵族样的身份,也不能从费绕多尔的财产里分的半杯羹,甚至还要低声下气的面对主人们的吆五喝六,但他也向往着充满阳光的温暖生活,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拥有一笔足够去往法国,那个自由的国家的经费,并且他也默默地为自己的这一希望计划着。正如小说里,伊凡的那句话“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从“最后一次访问斯麦尔科加夫” 这一小节里,斯麦尔科加夫向伊凡描述自己是怎样部署这一计划,又是怎样实施的,并且最主要的是他是如何将这罪恶转嫁给德米特里,甚至想好了把伊凡拉下水做帮凶,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主谋。斯麦尔科加夫的智商确实很高,不仅仅表现在他成功的将伊万变成他的帮凶这一逻辑思维上,还表现在他缜密的作案手法上,尤其是他在向伊万陈述他将费尧多尔的装有3000卢布的信封仍在地上的这一行为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这是米嘉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头一次做这种事情而紧张,才慌乱的把信封仍在地上。这让我顿时很佩服他,虽然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可怜的反面人物,但是,就从这一行为,用现在话说,反侦察能力很强。也因此,斯麦尔科加夫的这一特点成为我欣赏他的主要原因。

(二)作为一个法律的学习者,我在阅读这本著作时,自然会对其后面关于审判环节的关注,不得不说在“错案”这一章里,公诉人与律师菲久科维奇之间展开的唇枪舌战是十分精彩的。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书里,通过对德米特里的性格的细致分析,以及对他平日的生活作风等内外因结合,判断他极有可能是杀死他父亲的凶手,并且由此上升到对国家,对信仰的亵渎。虽然我对这份公诉书的内容丰富精彩表示了认同,但是,就针对德米特里来说,是不公平的,首先,由于德米特里个人的原因,使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个纨绔子弟,因此对他存有偏见,

并且由于他与其父亲之间确实存在尖锐的矛盾并且曾经起过争执,这一切看似巧合的事情,连起来让人们,包括检察官、法官都对德米特里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德米特里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法官都应当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不能将个人的观点加之于案情上,否则,公平也无从谈起,事实也正是如此,《卡拉马佐夫兄弟》以错案告终。并且,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证据的运用程度很低,德米特里被认为行凶的血衣,凶器等一出场就被摆放在一边,全过程中,几乎被忽略,这与我们如今的法庭审判截然相反,现代刑事法律制度,对证据的要求程度很高,必须要求证据符合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的排查要求。总之,一切都是证据在“说话”。根本不会出现《卡拉马佐夫兄弟》庭审过程中的都是人在辩论、推理、分析的现象。也许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们无法使用一些高科技仪器对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但是最主要的还应当是受当时的刑事法律思想的影响。这部小说诞生之际正是19世纪中期,这个时候是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针锋相对的时期,不得不说这次审判即带有深刻的古典学派的刑事思想,又引入了实证派的观点,时代特征很明显。因为,小说中卡捷琳娜为德米特里请来了一位医生,她希望通过医生来证明德米特里是神志不清醒的精神病人,想以此来逃避惩罚或者减轻刑罚。而将精神病纳入刑事犯罪的研究正是刑事实证学派的显著特点。

最后,我还要向文中我最佩服,最睿智,也最敬业的律师菲久科维奇表示尊敬。不管是他的为德米特里所作的辩护,还是他在法庭上对抗各位证人,亦或者是他极富感染力的演说内容,都让我为他折服。菲久科维奇极短的时间里对这桩谋杀案做了详尽的了解,详尽的程度,令所有人震惊,同时,他对案件也作了深入的剖析,十分理性地运用各种技巧击破公诉人的防线。比如那场精彩的对抗证人的章节,虽然他只是运用了一种手段,也就是给各位出庭作证的证人抹黑的办法,使证人们的证言受到质疑,但这手段也恰恰表现出他作为一名资深律师的老谋深算。其实短时间内要想完全了解这桩案件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说菲久科维奇在短短三天内就想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对此说法是有保留的,因为我更愿意相信,这名资深的老律师凭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完全有可能是有侧重的展开了解,比如,他会重点了解可能会是证人们蒙羞的事实。此外菲久科维奇在他的辩护中也说到了证据,他提出,公诉方对德米特里的控诉,没有事实根据,完全没有证据来证明。虽然他自己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证据证明德米特里无罪,但是我认为

这样也就够了,因为菲久科维奇的辩护足以对抗公诉方的控告,看看周围群众的反应就知道了。按道理法官如果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也不能一个人无罪通常是回按无罪来结案,但是事与愿违,卡拉马佐夫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刻的历史,想要清除法官们先入为主的信念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德米特里依旧还是被当做了杀害父亲的凶手,这也是我所遗憾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卡拉马佐夫成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基于小说丰富精彩的内容,更是为了他们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现了深藏在人们内心,而又被我们拼命想要否认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共同构成小说的精神框架。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但是现实与理想毕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反思,相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将得到升华。

第五篇: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

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思绪堆积成山,发人深省的点太多太多了。电子书和书本交替的看,每到惊叹的地方就做上标记,希望在读完后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翻阅书签却有些无从下手了。只得忽略非主线的点,从主要人物出发来谈谈个中内涵。

伊凡

首先来谈谈二哥伊凡,他是个理性派反对派,善于思考,常发表惊人的见解,比如: 人们对自己不死的信仰一被打破,就不仅是爱情,连使尘世生活继续下去的一切活力都将立即灭绝。不但如此:那时也将没有所谓不道德,一切都是可以做的,无所不可,甚至吃人肉的事情也一样。。。对于每个像我们现在这样既不信上帝、也不信自身的不死的人,道德的自然法则应该立刻变到和以前的宗教法则完全相反的方向去,而利己主义,即使到了作恶的地步,也不但应该容许人去实行,而且还应该认为这在他的地位上是必要的,最合理的,几乎是最高尚的一种出路。。。

又在对弟弟阿廖沙的自白中阐述了对自由与面包的看法,自由后的人们首先会想把他的自由交给哪位崇拜的人,举什么旗帜,自由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冲突,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承受自由的折磨。人们渴望的自由的爱和信仰其实是人们对人类的的估价过高了。只有用奇迹(耶稣)、神秘(神秘的事神秘的必须遵从的原则)和权威(凯撒)三种力量才能永远征服和俘虏这些意志薄弱的叛逆者(人)的良心。。。

在他发表第一个观点的时候,佐西马长老就看出了他最可悲的地方,有如下一段:长老说:“这观念在您的心里还没有解决,还在折磨着您的心。但是受折磨的人有时也常爱以绝望自娱,而且这似乎也正是由绝望所驱使。您眼下就正在用给杂志写文章,在社交场合辩论等等的方式,以绝望来自娱,自己却并不相信自己的论证,还怀着痛苦的心情自己暗中笑它。……这个问题在您的心中还没有解决,您的最大悲哀就在这里,因为这是必须解决的。”“能不能在我心里解决,并且向肯定的方面解决呢?”伊凡-费多罗维奇继续奇怪地问,还是带着一种不可捉摸的微笑望着长老。“假使不能作肯定解决,那么同样也永远不会作否定解决,您是自己知道您的心的特点的,而您的心灵的全部痛苦也就在这里。但是您应该感谢上苍,他给您一颗能以忍受这种痛苦的高超的心,能够去?思考和探索崇高的事物。因为我们的住所位于天上。?愿上帝赐福给您,使您的心在地上就得到解答,愿上帝祝福您的行程!”

伊凡是理性的深刻的,却也是无法确定的,他不确定他爱的人是否爱他,不确定自己对她的爱与恨,但却言之凿凿。他总在不停的寻找答案而后又自我否定,在之后的重病中,他的梦魇中,他同自己幻象的对话非常的惊人,实在没有想到他的困惑使他如此痛苦。他的幻象很有趣得说着灵魂不死和上帝,详细的讲着死后的故事,甚至还带着狡狯的思维创造了新的至理名言。伊凡理智的反击着,他平日总说没有上帝没有精神不死,但此时“动摇、惶惑、信与不信的思想斗争”冲击着他的大脑,理智是他最不幸的品质。最终他为自己在父亲死亡中的责任和罪过所折磨疯癫成疾。

佐西马长老

佐西马长老是位虔诚的基督徒,有极敏锐的心,能洞察到别人的痛苦,能使人们心悦诚服。他教诲他的弟子们,要爱上帝的人民,我们并不因为自己来到了这里,关在这个院子里,因此就比俗世的人们神圣些,正相反,凡是来到这里的人,正因为他来到这里,就已经自己意识到他比所有俗世的人们,比地上的一切人都坏些。。。一个修士以后住在这个院子里越久,就应该越加深切地意识到这一点。

佐西马长老在临死前讲述了自己如何领悟了宽恕,何如感化了一个分不清上帝与魔鬼的人,他教诲他的弟子们要潜心提高自己的修养,庄严而纯正的保持基督的形象。那些凌驾于上帝之上的人,他们把上帝的面貌和真理都给歪曲了,他们有科学,但是科学里所有的仅只是感官所及的东西。至于精神世界,人的更高尚的那一半,人们却竟带着胜利甚至仇恨的心情把它完全摒弃、赶走了。世界宣告了自由,但在他们的自由里我们只看到了奴役和自杀。因为世界说:“你有了需要,就应该让它满足,因为你跟富贵的人们有同等的权利。你不必怕满足需要,甚至应该使需要不断增长。”这就是目前世界的新信条。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自由。但是这种使需要不断增长的权利的后果就是富人方面是孤立和精神的自杀,穷人方面是妒嫉和残杀,因为只给了权利,却还没有指出满足需要的方法。当他们把自由看作就是需要的增加和尽快满足时,他们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因为那样他们就会产生出许多愚蠢无聊的愿望、习惯和荒唐的空想。他们只是为了互相妒嫉,为了纵欲和虚饰而活着。酒宴,车马,官位,奴仆,被看作是那么必不可少,以致可以不顾性命、名誉和仁爱之心,但求能满足这种需要,假使不能满足,甚至可以自杀。那些不富的人们,他们的情形也是如此,至于穷人,他们需要的无由满足和妒嫉心,暂时还在借酗酒加以排遣。但是不久,血就将会代替酒的位置,他们正在被引到这条路上去。这样的人自由么?。。。温和的爱是一种可畏的力量,比一切都更为强大。。。每个人也都应该为身边的罪恶负责。

长老的世界观同伊凡很不同,二人都看到了自由的悲剧,但在世界的前途上极其相对,一个是用奇迹神秘和权威,一个是用温和的爱。但似乎两者都是有道理的,可能因为现实就是两者的结合。

阿廖沙

阿廖沙是伊凡的弟弟,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儿时在修道院在佐西马长老的身边,他是天使般的人物。他生活着,一切都看见却不加任何责备,相反地流露出永远不变的依恋。这也是老卡拉马佐夫对儿子的评价。佐西马神父临终前要求他到尘世间去修伟大的功行,并忠告他他会看到极大地痛苦,并且会在这种痛苦中得到幸福。也许是看出他有崇高的精神,既能思考又有广博的爱。

大哥米卡监禁时最终忍不住问阿廖沙是否相信是自己杀了父亲时,阿廖沙坚决回答不相信,之后流下了泪水,他体会到大哥内心是多么的疑惑,甚至对阿廖沙自己也会不敢相信到这种程度,他突然看清了他不幸的哥哥心灵里那种毫无出路的深沉忧伤和无比绝望,这是他以前所从来没有想到的。他心中霎时充满了无限的深深哀怜之情,使得他万分痛苦。他的被刺穿的心痛得厉害。

对二哥伊凡,一句“不是你”,一下戳穿了伊凡的内心,伊凡虽然对谁也只字未提,但内心却极其痛苦的纠结于自己是否做了杀父的帮凶。

本应对阿廖沙有更多的讲述,他敏锐善良,但在本书中很多时候起了承接的作用,真正他的故事没开始写多久作者就离世了,留下这部分的空白,也成全了他的崇高。

米卡

大哥米卡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似乎很猖狂嚣张,扬言要杀死父亲,很冲动,但内心善良。对未婚妻变心,用未婚妻的钱去讨好新欢,酗酒狂欢,内心又受着未婚妻钱的羞辱。对新欢宁愿放弃一切,但最后他在牢房里又那么享受与未婚妻的重温的一分钟。

原译者在后记中把米卡看作是肉体,把伊凡看作理性,把阿廖沙看作精神。还是挺有道理的。不过最终两个哥哥也都顿悟了。米卡在法庭上听了律师之间的辩论后终于解了心中很多困惑,他的内心重生了。伊凡在大哥米卡的生死判决前也决定要招认自己的罪行,选择了心中的上帝。而真凶斯乜尔加科夫,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则代表了被侮辱被损害和被剥夺继承权,最终他的自杀也算是一种重生吧。。。

只可惜最终法庭宣判米卡有罪,认为伊凡精神出现问题。“是的,有罪。”似乎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再多的思考和认识,分量都是那么小。

总体说说

两位律师为米卡是否有罪进行了精彩的辩论,心理学的两头。。。太厉害了

关于老卡拉马佐夫不知该说些什么,几位女性角色体会不深。

总体来说,书里的人物及其深刻,觉得比百年孤独厉害很多,百年孤独里的人物的描写似乎很多在用外在的行为表情来体现其内心的深刻,而卡拉马佐夫兄弟直接写到了内心。围绕着这个杀父案演绎出了精神上的一出戏。

读完这本书,脑子里充斥着里面的情节和话语,和朋友聊天时总觉得可以引用里面的某些话来回复。。。

我原来认为人的感情是可以分辨的,即使知道事物都是柔和在一起的;我觉得什么事都能够理解,虽然理解不一定意味着道德,但至少能够分清和理解缘由。但是读完本书后我困惑了,过多的思考会变成伊凡,明知可以一分为二却硬是希望自己能够相信其中的一面,把自己的良心交给其中的一面,这极难说服自己,似乎也很难建立信仰;不思考则会变成米卡,不能明白自己的生活,莫名受着冲动的欢喜与痛苦,人们也不会相信他口中的真实;似乎唯有拥有阿廖沙的温和的爱才能真正感受幸福。

啊。。。最后还是要说,不带任何炫耀意味的说,这书写的太厉害了!

by 0.01秒

公文素材库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读书笔记-兄弟

《兄弟情仇》读书笔记

《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

《人生》读书笔记摘抄

《童年》读书笔记摘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8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