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30年》书摘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挑战权贵资本主义
吴敬琏
1986年,邓小平提出“党政分开”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
1988年,抢购风波。
1989年,政治风波。
“党政分开”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止,发生第一次改革开放后的回潮。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迎来改革开放的热潮。
201*年,国资委有的官员宣传一种“国有经济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观点。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宏观调控要以行政调控为主成为正式的指导方针。行政权力的扩张,导致寻租活动制度基础扩大,使腐败日益盛行。201*年,爆发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是否正确的争论。发生回潮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些领域在已对民营企业进入发放“许可证”的情况下,又往后退缩,不让民营企业继续经营;而是一些国有独资和国有绝对控股的公司对民营中小企业展开了收购兼并,使这类企业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强化。
政治改革滞后。
双轨制的社会存在法治的市场经济和权贵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尤其是与经济问题相关的不公事实,根源在于改革不彻底,根本解决之道就只能是坚持经济改革和争执改革,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
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捍卫者宣传说,市场化改革正是中国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而完全不谈及权力的影响。
对未来30年的展望
李稻葵
改革开放的经验:(一)远见卓识的抢答领导力。(二)不断演进的、符合国情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三)相对高效和廉洁的政府管理队伍。(四)社会稳定。
(五)对外开放的基本取向。(六)以金融深化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稳定。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①解放思想,主要有三种倾向问题,一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过分简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恰当的政府管制和干预以及基本的福利性制度安排,而非单极的市场体制;二是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现行体制奉为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三十眼光局限于中国自身,无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性。②公众参与及和谐发展。③大国发展战略。
中国未来30年,愿景与陷阱
潘维
作者是旧体制和旧路线的维护者,只议不证,主要说三千年的文明所建立的中华政体优越于西方宪政,发明了民本主义,分工制衡等来相对于民主主义,分权制衡等概念。
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
王辉耀
特点:1.政府强势和集中高效(腐败严重,权力寻租怎么能说高效呢?民对官缺乏完全的信任感)2.对方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3.不断修正的行使。4.较强的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能力。(以钱为本好吗?教育不注重创造力)
5.渐变发展过程,稳定国内局势。(环境负担重,雾霭,河水污染)6.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7.人口红利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制造成了质量差的代名词,计划生育导致老龄化化社会提前到来。世界工厂主要是低端产业。)
民主在中国:挑战还是机遇?
俞可平
没有旨在民主化的政治改革,中国的现代化绝不可能成功。
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中国20多年的改革事实充分证明,思想观念的变革,与社会政治的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中国政府想走自己的民主模式。
超越霸权,建立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
程恩富
本文从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得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没有解决,全球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经济危机。中国应该联合全球无产阶级。
预警:201*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23万亿美元
[美]罗伯特·www.bsmz.netily)。“第一”并不是说总统一家是“全国第一重要的家庭”,“第一”得更深含义是“最具表率的”,“领头的”。总统和总统夫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公众的眼光下,第一家庭的一言一行也成为美国大众家庭所推崇的榜样。
金本位与通货膨胀/紧缩
金本位是用政府的信用来担保货币,只要政府存在一天,该国货币就能够购买到的商品的量就不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这就是货币本位。
一个国家的年生产总值是多少,他就印刷多少的货币,这个是最理想的的状态;但国民生产 总值是很难预测的,所以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印刷出来的货币过多,人们就疯狂的抢购东西,哄抬物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货膨胀;反过来,如果货币量不够,人们就没有那么多货币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商品拥有者就只能降价,把货品尽快换成货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货紧缩。
泡沫
大众因为过度积极的预期而失去理智地投入一场声势浩大的共同鱼洞中的表现结果,是一个现象的出现掩盖了另外一个真实现象。举荷兰郁金香为例,人们将手中的全部货币来交换郁金香,并坚信它的价格会持续攀升,但是没人知道郁金香的真实产量,事实上,郁金香的产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有朝一日,有人突然扩大郁金香的供应量,虚高数倍的价格就会被捅破,形成的泡沫最终破裂。而泡沫膨胀的过程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但会在一瞬间破灭,猝不及防。
而政府应该做的是重新控制货币量,调节到与市场现有的生产力相匹配的程度。通常情况下,要等14~22个月才能回到合理水平。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活动。 而信用是金融的核心。信用可以左右托通的速度,也可以左右借贷的行为是否发生。
金融危机就是在金融行为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信用崩溃。显示有一个人不遵守信用,不归还到期应缴纳的货币,然后在短期内扩大到成千上万的人都这么做。于是,导致金融过程中断,所有中间环节,甚至是信用良好的借贷人都无法得到用于周转的货币,此时,金融危机出现,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涉及的是产品的生产,交换以及流通和消费。
经济危机是产品生产出了问题,或者是交换出了问题,火者是流通出了问题。
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延伸下去可能出现厂家没有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就无法生产,而需要产品的人也没有货币来购买需要的产品,最终导致整个经济活动停滞,演变为经济危机。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是以现在信息为基础的总结
自然科学是以总结的结论为依据对未来进行演绎。人们通过对庞大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得到符合逻辑的结论,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在预测的进出上,对当下的事情做出决策。据此,经济应划分到自然科学领域。
龙与dragon
中国是农耕文化,农业靠天吃饭,而龙作为中国的图腾,象征着风调雨顺,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可以控制风雨的,是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神灵。
而西方的dragon,源于古希腊,代表一种有翼的蛇形动物,口中喷火,象征怪异、凶猛‘寓意邪恶。
至理名言
你可以不赞成我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发言的自由.
第三篇:基础教育改革30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读书笔记基础教育改革30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
柳海民,娜仁高娃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年第5期(总第235期)
(一)“三个面向”与教育观念的历史转变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教育发展树起了一面伟大的旗帜。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立足时代背景对教育发展的需要,强调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指明了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人”;
“教育要面向世界”,是在空间维度上强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要立足于国情,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在时间维度上强调教育要面向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要求教育工作者用系统工程的思想考虑当前,着眼长远,具有前瞻性,使教育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它解决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以什么思想为指导、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前进的根本问题。
(二)整体改革与教育质量的综合提升
“整体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的整体优化思想,即通过对构成系统的各个局部要素的全面优化,以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
(三)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均衡发展与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教育的平衡发展,即教育发展在数量特征与质的规定性上,都体现平衡的特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条件的均衡、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均衡。
(五)依法治教与基础教育的法制化
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是:加强教育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做到有法须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做到有法必依。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
(一)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方式,妥善处理外延与内涵之间的权重关系
现实矛盾:能上学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
(二)从关注数量、规模的外延发展转向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内涵发展。
(三)加强原创教育理论研究,理性应对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之间的抉择关系。
(四)改革的决策要扎根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制衡关系
基础教育改革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互动。改革是对现实的改进和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改革的动力,现实是改革的根基。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纪走向
(一)战略调整:走向优质化
主要方法:
1.明确基础教育发展定位:促进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绩效并进;优质发展与均衡发展并进;阶段性改革发展与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并进。
2.为发展优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智力支持。
4.实行“六个统筹”发展策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校际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统筹教育投入均衡发展和统筹师资均衡发展。
5.创新基础教育实践。
(二)价值取向:走向人本化
以人为本是教育之道的精髓。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强调教育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必须尊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三)视阈扩展:走向国际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对待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四)策略转移:走向统合化
统合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
第四篇:30本必读书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书目
1、愧对孔子——《论语》
2、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理想国》
3、美德能为我们带来安宁与幸福——《道德情操论》
4、爱,是一门可以学习的艺术——《爱的艺术》
5、人类精神的高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6、一座必须跨越的教育高峰——《民主主义与教育》
7、大爱陶子,大德陶子——《陶行知文集》
8、“新教育”:一场教育造福运动——《朱永新教育文集》
9、用深厚的爱创造最大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奇迹》
10、你永远可以更幸福——《幸福的方法》
11、做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传》
12、“美国精神之父”留下的财富——《富兰克林自传》
13、可惜,中国只有一个张謇——《张謇传》
14、史怀泽,人类永远的怀念——《史怀泽传》
15、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麦加圣地——《张伯苓图传》
16、向“第一公民”梁启超学什么——《梁启超传》
17、回向风雨的歌者——《一颗清亮的大星——胡适传》
18、一个永远温暖我们的名字——《仁爱一生》
19、人间净土一圣哲——《枯木开花:圣严法师传》
20、说不尽的洪宗礼——《从教师到教育家:洪宗礼评传》
21、250年前欧洲最好的“新教育”——《爱弥尔》
22、人格就是一切——《歌德谈话录》
23、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读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
24、超越世俗的灵魂芳香——《金蔷薇》
25、一本影响了几代人的公民教育读本——《爱的教育》
26、是个,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唐宋词十七讲》
27、朗读,让生命踏上温暖归途——《朗读者》
28、和大智者的心灵对话——《人生哲思录》
29、十丈红尘上的晨钟暮鼓——《林清玄散文》
30、童年,是一个人的宿命——《追风筝的人》
第五篇:读书笔记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安丰初中 赵 嵩
自从上学期学校安排了教师读书活动,我从图书室借阅了几本自认为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有《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起初,也只是随手翻翻,可真正在闲暇时打开阅读,却又不一样的感受。对《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我特别喜欢,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学生的生源质量,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告诉我们,应该将教师与医生放在一起联想。医生看病的原则首先是“望、闻、问、切”,即要实事求是,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刨根问底,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出药方治病救人。
王老师的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这样在引导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加专业一些,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或是仅凭经验来处理问题。诚然经验对教师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经验引来的思维定势,逐渐懒惰的思维方法有时却有致命的危险,或者说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人们都说“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够对每一个人都能洞察心机,再加上可能出现的代沟,初中生当中的一些想法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看似简单幼稚的问题在他们眼中却显得至关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么?是考试?是成绩?是升学?这些教育手段渐渐成了目的,凌驾于教育之上,而教师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过程甚至成为一种追名逐利的捷径,试问有多少老师能够真心去教每一个学生?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问题生就真成问题了,很多本不该划为问题生的也变成问题生了,也许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这应该是每个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我们的学生呢?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外,就是要我们关心学生的需求。现在有太多的学生被家长当做白板从而复制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学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仅仅是家长看来的白板,实际上经过学校及社会的影响,学生这块板上并不是随意能刻画的来的。比如书中分析学生去网吧的原因时就很透彻,说到底就是学生把自己在家在学校以及和同学朋友间未能发泄的东西 1
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天堂的过程。 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越是直接跟他说不要去做某事,他反而越想去做一样,因为这种教导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产生的矛盾更成为了一种催化剂。不问青红皂白,只问是非对错,到头来真不知道到底孰是孰非,孰对孰错了。
对于老师来讲,这本书堪称工具书,特别适合任课老师阅读,它比较全面地罗列出了学生在青春期所出现的一系列典型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应方法,现在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从更深层次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因此时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书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首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后再进行处理,而不是想当然地马上批评教育,孩子的心灵很可能因此而受到伤害,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老师仅靠学校里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是很难对付现在的学生的。
如果你还在为问题生而烦恼,建议你读一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相信你您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推荐访问其他范文: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