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县农村中小学基础生活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三大工程”
**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2个乡镇、1个省管开发区,总人口64.2万人,现有中小学154所,在校学生10.6万人。由于建县时间不长,教育投入不足,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比较落后,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普遍存在学生饮水难、住宿难、吃饭难等“三难”问题,全县初中班平均人数达80人以上,学生睡通铺、睡大铺的情况十分普遍。市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生活设施建设会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举全县之力,多方筹资1500万元,精心打造“三大工程”,掀起农村中小学基础生活设施建设高潮。(转载请注明来自:公文素材库http://www.bsmz.net/)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打造“一把手工程”
5月23日市委黄书记到**调研后,**县委迅速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农村中小学基本生活设施建设问题,明确将其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全县的中心工作来抓。6月2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动员大会,书记、县长参加会议并讲了话,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抓好此项工作。会后,全县迅速构建了三大落实体系:
1、建立了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农村中小学“三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财政、发改、审计、建设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抽调专人组建办公室,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三改”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三改”领导小组,负责各行政区域的学校“三改”工作。为了加强领导与协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各乡镇中小学了解情况,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三改”工作。同时,建立“三改”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各项目学校每周向县“三改”办通报进展情况,县“三改”办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通报情况。对通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特事特办,决不拖延,确保了“三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2、建立了层层落实的行政责任体系。对全县“三改”工程,**县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县长对全县“三改”工作负总责,乡镇党委书记对本乡镇“三改”工作负总责;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所属中小学“三改”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项目学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县“三改”办确定项目开工日期,并落实到每一个乡镇、学校;乡镇党委、政府对每个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安排一名党政主要领导专职负责工程联络及组织工作;县教育局实行包点包片制度,派人驻点督促开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行政责任体系。
3、建立了运转协调的部门联动体系。中小学“三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为此,县政府要求相关部门整体联动,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教育局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承担了“三改”工作的组织、协调职能;县财政局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加强了对“三改”资金的监管、调度;县发改局对所有“三改”项目统一办理立项手续,简化了办事程序,节省了时间;建设局对“三改”图纸优先设计,招投标办优先安排工程招投标;县公安局加强了对施工环境的监管,对“三改”工程出现的地霸阻工挠工、强行务工、强卖施工材料等现象,及时调动警力依法进行处置,保证了“三改”工程的顺利实施。自“三改”工程实施以来,各部门积极为“三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了分工明确、行动协调、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严格操作程序,精心打造“阳光工程”
“三改”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为了优化工程建设环境,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县严格操作程序,精心打造“阳光工程”:
1、严格工程招投标制度。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招投标法规定的程序,**县制定了“三改”工程招标管理办法,所有“三改”工程严格实行招投议标制度。30万元以上的“三改”工程实行邀请招标,30万元以下的项目工程实行竞争性谈判,以确定施工队伍。建筑公司资质均由县质检站严格审核,凡未达到三级以上的建筑公司均不能参与招标。在整个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过程中,县纪委、政府采购办、建设局、招投标办、县教育局纪检监察室实行全程监督,确保“三改”工程成为“阳光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实施,使“三改”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地节省了建设资金。
2、宣传造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顺利实施“三改”工程,县政府不仅千方百计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程建设所需资金,而且通过宣传造势,在全县掀起支持农村中小学“三改”工程宣传热潮。一是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号召全县捐资改善中学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县直71个部门共募集资金140万元,同时,全县也积极动员各学校利用亲情、乡情等向家乡成功人士募捐,共募捐80余万元;二是在市政府政务公开网上公示了我县2007——201*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资金来源、资金额度,让农村中小学“三改”工程家喻户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严格审批制度,强化资金管理。为确保“三改”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县严格坚持“三项制度”,规范了资金管理。一是严格工程预决算审计制度。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所有“三改”项目一律实行合同前审计;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办理竣工决算,提交项目工程专项审计报告后才能拨付尾欠资金。通过实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监督,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防止了工程建设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二是严格资金拨付制度。县财政设立了“三改”资金专户,实行封闭运行。资金拨付必须填写《“三改”资金拨付审批单》,由工程监督和项目负责人填报工程形象进度,经教育局、财政局确认后,才能划拨资金。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学校帐户上,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确保资金按进度及时拨付到建设单位,专款专用。三是开辟绿色**,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根据工程性质,县政府出台了相应的硬措施,县直部门严格按照县委提出的“一次申报、集中审批、免费办理”的要求,为改善办学条件打开了一条绿色**,从而大大的减少工程开支。
三、强化质量监管,精心打造“精品工程”
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为了把“三改”工程建设成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县坚持规划先行,质量为本,严格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
1、科学制定规划。为了确保教育投资效益的最**,**县着力做好“三个规划”。一是编制好全县的“三改”规划。在“三改”工程实施前,**县组织教育、财政、发改、建设、审计等相关部门,对全县中小学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制定了详细的“三改”工作方案,经县政府办公会和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修订后,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在制定全县规划时,坚持了“三个结合”:坚持“三改”工程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坚持“三改”工程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坚持“三改”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其它项目建设相结合。二是编制好学校校园内部规划。所有学校“三改”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在县级以上规划部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确保学校内部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三是搞好建筑物内部布局规划。所有建筑设计由县建筑设计院进行,图纸交县“三改”办审查通过后方能施工。对建筑物内部布局,“三改”办在审验图纸时严格把关。如对学生食堂的设计,不仅参照了有关建设标准,还经过了县疾控中心审查,将食堂内部粗加工间、精加工间、储存间、开水房、锅炉房、大餐厅、小餐厅合理安排,使食堂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并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2、严格质量管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县严把“三关”,提高了“三改”工程的优质率。一是严把材料进场关。所有主要建筑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料检验试验报告单方可进入项目工程施工现场,所有主要建筑材料(砖、水泥、钢筋等)必须由“三改”项目学校代表、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并一同送县质监站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三改”工程。二是严把施工质量关。监理公司对每个项目工程进行了全程监理,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无论大小一律责令施工方整改,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项目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质量管理小组,安排专人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凡施工无论昼夜均有校方代表现场监督。三是严把督办督查关。县级领导多次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突击检查。县“三改”领导小组组成专门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的对“三改”工作进行督查。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坚持每周对“三改”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及时通报。通过加强督办督查,确保了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目前,**县农村中小学基础生活设施建设71个项目已全部开工,截止8月8日,完成投资448万元。预计8月底,所有工程项目可全部完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