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我县严格按照《湖北省大学生村官选聘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管理、考核和使用工作,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一、基本情况
大悟县自2008年以来共选聘大学生村官68名,其中2008届10名,2009届9名,201*届19名,201*届3名,201*届14名,201*届8名,201*届5名。目前,共有在岗大学生村官14名。其中女生8名,党员5名;本科13名,硕士1名,毕业于教育部及中央部门直属院校的2名,毕业于省属公办本科学院的7名,毕业于独立学院的5名;201*届村官2名,201*届7名,201*届5名;14名大学生村官现都分别担任村书记、主任助理。
大学生村官流动54名,其中18名进入公务员队伍 (2008届8名、2009届3名、201*届7名),3名通过社会招聘进入事业单位(201*届2名,201*届1名),13名定向招录为事业单位人员(2009届3名、201*届2名、201*届1名、201*届7名),1名进入金融机构(2009届),16名进入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2008届2名、2009届2名、201*届7名、201*届2名、201*届3名),3名考取研究生(201*届1名、201*届2名)。流动的54名村官中,现有28名在大悟县各乡镇及县直部门任职。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帮带关爱,促进角色转变。一是集中管理。我县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县委组织部实行“两集中”,负责宏观管理: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用合同,集中管理人事档案;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落实专项培训经费,集中组织培训。二是多线沟通。采取电话、网络、书面“三联系”加强沟通:向在岗14名大学生村官提供热线电话,建立了QQ群,便于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和现实表现等情况,随时解决他们在村里遇到的特殊问题;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信息管理库,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经常过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协调所在的乡镇党委、政府指导他们制定工作计划,搞好检查督导,督促所在村党组织、村委会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做好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三是在岗帮带。包括在岗的2名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4名村官、考取县直事业单位岗位的14名村官,共计20名往届村官通过县委组织部搭建交流平台,与201*届大学生村官在岗帮带。往届优秀大学生村官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为村官答疑解惑,指导新一届村官调整状态,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开展工作。大家通过电话、网络等工具,利用集中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沟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强化教育培训,积累工作方法一是实行岗前培训。对大学生“村官”到任前,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重点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方法,使大学生“村官”初步了解农村工作,填补从学校进入社会的理论空白,扫除由学生成为“村官”的思想盲区。二是强化岗位锻炼。岗前培训结束后,安排大学生“村官”到所选派乡镇机关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适应性锻炼,通过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和摸索,进一步了解所选派村的基本情况、熟悉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处理公务的基本程序等,为其顺利进村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畅通多种渠道,促进有序流动。努力提供大学生村官发展的“多渠道”,我县支持服务期满的村官参加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公开竞选和县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2008届10名村官中,1名担任科长,1名担任副镇长,2名在县直事业单位工作,3名担任乡镇组织委员。在2008届工作基础上,我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发布湖北省邮政公司等企业的招聘信息。提高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从县直事业单位中拿出一定岗位名额,向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聘,统一考试,择优录取。201*年7月份,共计13名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为事业单位人员,其中2009届3名、201*届2名、201*届1名、201*届7名。鼓励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深造,201*届2名大学生村官考取全日制研究生。继续健全组织引导、市场配置、双向选择的工作机制,引导大学生村官多样化发展,实现有序流动,有力地增强了优秀毕业生到贫困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吸引力。
三、突出问题
1.思想上没有“扎根”。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村官”只是一种就业途径,而不是追求的事业。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一部分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脱离农村基层。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工作上不够“深入”。“大学生村官”一般缺乏组织管理经验、社会工作经验、人际沟通能力弱、难以及时适应农村复杂的环境和繁琐的工作,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
3.能力上需要“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上的欠缺阻碍着他们在农村知识优势的发挥。他们大多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一时很难适应农村工作。并且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村官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
四、意见建议
1.细化管理体系。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实行日常积分制管理,对突破性、创新性工作给予加分。建立健全考勤、定期交流、述职评议、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还要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2.营造良好环境。社会各界要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大家了解、支持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服务农村建设。同时要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实现资金、信息、技术的顺畅流通。
3.发挥个人特长。对大学生村官除要求他们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外,还要让他们承担农业推广技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党建工作联络员、文明新风宣传员、远程教育管理员“五员”职责,在村头田埂基层一线提高他们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对不适应工作生活环境、不利于发挥本人特长且本人有要求的,要对其任职岗位进行适当调整。
4、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参加村级组织换届选。一是将大学生村村官全部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把大学生村官党员关系全部迁入所在村,鼓励引导招考到村的党员大学生参与换届选举。二是通过村官QQ群、村官论坛、各大新闻媒体等交流平台加大宣传。三是通过政策讲解、科学选择竞选岗位、乡镇领导干部“结对辅选”等方式加大引导。四是通过镇村各级选举工作动员会、选举培训会、重点走访等形式营造氛围。五是通过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为大学生村官参选减轻心理负担,鼓励他们勇挑重担,积极做好参选准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