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尖锐地揭露和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因而,这篇讲话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这篇讲话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国务院领导成员的调整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第二部分,主要讲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讲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制度存在的弊端。第四部分,主要讲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讲近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大措施和原则方法
在本文中,邓小平同志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深刻地阐明了我国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迫切性、目的、基本内容以及应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和方法。 26 年过去了,这篇讲话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一、高瞻远瞩,阐明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邓小平同志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一文中首先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 必要性。邓小平同志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的揭露和批判, 在今 天仍然具有现实针对性。所以邓小平同志说: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 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 需要改革的很多。 我们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 深入调查研究, 集中正确意见, 从中央到地方, 积极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改革。”
二、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制度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思考“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后指出,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 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 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今天,十 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强调党的领导主要是 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坚持依法执政,来实施党对国 家和社会的领导,实际上也是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担负历史重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 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五个方面的重大改革进行了部署。 这 些改革在我们今天看来,有些已经完成,有些正在进行,有些还远没有达到邓小平同志当时 的设想和希望。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最后说:“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 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我相信,这一点是可 以做到的。”沿着他的指引,思考他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担负起这一伟大 的历史使命和艰巨的历史重任,把他未完成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二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
一 关于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的考虑
1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
2是兼职、副职不宜过多。
3是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4是从长远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
二 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要求
三个方面的要求:(1)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敌对力量和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 党和国家现行具体制度中的弊端
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1官僚主义现象,2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3家长制现象,4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5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
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使个人高度集权以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
四 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
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
1要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决不允许借反封建主义之名来反社会主义,2 也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五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正在考虑逐步进行的还有如下重大改革 第一,中央将向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
第二,中央已经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名称
还可以再考虑),连同中央委员会,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明确规定各自的任务和权限。
第三,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
第四,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经过试点,
逐步推广、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
第五,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
第六,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第三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读书笔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今天我将这篇讲话认真读了一下,深受感悟。
这篇讲话深刻揭露和分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标志着党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纲领的基本形
成。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一、 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
二、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 改革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
四、 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五、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具体重大改革
第一部分先讲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就这点,我看到邓小平他老人 家分析的比较具体的,感触颇深。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我想这个权力的问题就是因为集中在高官权贵的手上,老百姓更谈上不“权”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再一个,对政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大的。 “兼职、副职不宜过多。简单些,也容易加重人民的负担。 “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我想也是从封建王朝和民国时期吸取的经验,可以这么说,封建时代,权力集中于达官贵族,不管是官员也好,皇族也好,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为老百姓是应该为他们付出的。邓小平他老人家这样说,给我们中国人民来说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显示了社会主义另一优点,权力是人民的、是集体的。“从长远利益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说明白点,大家读过历史的,即使不深入的,偶也见过历代王朝,一个皇帝,自己坐到老死,然后又儿子继承,这样的制度也涉及到皇权贵族,可能来说也是这样的,这也是封建王朝走向末落的原因之一吧。“长远”这个时间可能说是无限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但是必须这样制定,只能这样,如邓小平他老人家所说的,才能涌现了年轻有为的干部队伍,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国家的发展,也能让那些年轻有用的人发挥他们的能力。这一点的提出呀,
竞争是激烈的,也不像当坐高享受那么容易了。
第二部分中讲到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及其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主要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三)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第三部分讲到改革党和国家的一些具体制度。应为在当时的制度中,有不少的制度都有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其中弊端主要有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生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
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
第四部分讲到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毕竟中国经历了这么久的封建社会,许多封建思想在人民的思想里扎根,这很妨碍现代社会的发展,公
民的权利意识淡薄,不懂得维权等。
第五部分具体讲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具体改革。分时段的具体执行,这样
有利于党的发展,保证党的优越性。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真正开启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在它的指引下,我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全面分析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系统总结了官僚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完整准确地剖析了官僚主义的体制根源,找到了可行路径;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体制原因。二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这篇文献指导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逐步清晰,改革方案逐步细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机构和章程等及时出台;通过设立并在适当时机撤销顾问委员会顺利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三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运用唯物史观深刻剖析了现存政治制度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改革的价值取向——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剖
析了制度与权力的辩证关系;剖析了我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文化根源。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在本文中,邓小平同志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党和国家
领导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深刻地阐明了我国进行党和国
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迫切性、目的、基本内容以及应采取的
根本性措施和方法。
首先,邓小平同志阐明我国党和国家
领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的和方向,指出,为了适应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
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对
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继续进行改革。改革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了充分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
个方面的要求: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
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障全体
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各项企业事
业的权力;组织上造就大量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具
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党和国家的各
种制度究竟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
来检验。
其次,邓小平同志深刻揭示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
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强调要着重从制度方面来解决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优越的,但是党和国家现行的一
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着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就要严重的脱离群众。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平同志还明确地
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
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因此,只有对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才能逐步克
服它。
再次,邓小平同志提出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
想影响的任务,指出,上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过去我们对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残余影响的重要性估计不■,现在应该明确
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
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在思想政治方面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同时,决不能
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
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最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应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和
方法。这些根本性措施是:改革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的领导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制度,建立和实行党政分工制;改革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的管理制
度;改革我国领导制度忽视法制的制度,健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改革机构臃肿的领导体制,精简机
构;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实现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还强调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正确方法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当前,只有不断地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
导,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点。
邓小平同志的这篇文章,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本文中提出的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这些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对我们当前探
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第四篇: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后感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这次学校号召大家读书的目的在我这里已经有了显著的效果。手里拿着这本书,心灵是震撼的。朴实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客观的讲述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我。读这本书,就像正在和许多高尚的、充满智慧的,亲切的人谈话一样,令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本文选移入了前一本文选的最后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作为开卷篇,以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作为结束篇。读过这本文选,不仅使我充满着佩服与欣赏,更多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领悟和理解,它启迪我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观点审视世界和未来。书中每篇文章都与马克思主义密切结合。在《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一文中谈到:”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当然,不是把它搬给别国。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本书中提到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要进行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在会见穆加贝时深刻的总结了从中国建国到会面时,中国所搞的改革,以及坦诚的表明了其中的缺点,不足之处。总结了这么多年的经验,发现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于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并且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于是又转到城市经济改革。在摸索与总结中从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的决议是正确的。完全可以体会到政策性的正确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好比我们平时做的选择决定,只有选择正确再加上自己的拼搏努力这才有可能成功。文选中还提到,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 ,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总的说来,除了个别的例外,全国人民的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当然,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带来某些消极的东西。只要我们正视这些东西,采取针对性的坚决步骤,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摘于《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充分的表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还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以及目标。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第二个内容是权利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利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的积极性。从这次讲话可以看出小平同志逻辑性极强,概括能力突出,一语到破地明确了做什么,怎么做,句句是点精之笔,不讲空话。本卷还收入了1987年6月12日小平同志会见科罗舍茨时收录的《改革的步子要加快》。文中又一次反思以前所走过的偏差的道路,并明确了近期的目标,同时决定加快改革的步子。后来他又在1988年6月7日与梅斯内尔谈话时说:“中国正在深化改革,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个世纪。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进则退。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的前进。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有了这样的信心,才能有恰当的决策。我总是鼓励我们的同志要大胆一些。关键是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切商量着办事,决心好坚定,步骤要稳妥,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妥当的方案和步骤,不使小的错误发展成为大的错误。第二条就是要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当然太低了也不行。
读过这本书,就犹如把自己投入过理论,知识的海洋一般,精辟的话语,独到的见解,宽广的胸襟,深刻的思想,无一不显露着小平同志渊博的学识,信念的坚定。这本书启迪了我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观点审视世界和未来,同时启迪我树立坚强的意志,树立责任观念和国家观念。我想这本书将会指引我人生方向一直到永远。在这本书中我学到的收获不仅让我重新且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更加具体的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思想,更学到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坚定的信仰。着本书对我有着某种诱惑力,不久以后我相信我会重新捧起这本书, 重新研究小平的思想,从中学到的我相信会是我这一生都用不完的财富。它的指导会让我走上一条真正正确的道路。读过这本书感慨良多,感触颇多,忽然之间感到自己渺小了许多,我会按照它给我指引的方向走下去,把它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中,我相信我会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班级:109070201
学号:10907990334
姓名:张明杰
第五篇: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作改革》读后感读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今天我将这篇讲话习读了一下,深受感悟。
这篇讲话深刻揭露和分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标志着党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纲领的基本形成。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一、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
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改革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
四、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五、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具体重大改革。
第一部分先讲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就这点,邓小平他老人家分析的比较具体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权力的问题就在于其全部集中于高官权贵的手中,老百姓苦于奔命,考虑的首要是生存,其次是个人发展,根本谈上不“权”的问题。权利集中有其好处,可以更方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过分的集中就会造成“一言堂”等不良情况,这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利的。 “兼职、副职不宜过多”。简单些说,兼职、副职过多,不仅管理团队臃肿和重叠,容易加重人民的负担,在有问题需要处理时,也往往容易发生推卸责任的“踢皮球”现象,其结果是真正的问题反而得不到解决。 “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我想这是从封建王朝和民国时期吸取的经验,可以这么说,封建时代,权力集中于达官贵族,不管是官员也好,皇族也好,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为老百姓是应该为他们付(版权归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出的。邓小平他老人家这样说,给我们中国人民来说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显示了社会主义另一优点,权力是人民的、是集体的。“从长远利益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说明白点,历代王朝,一个皇帝,自己坐到老死,然后又让自己的子孙继承,这样的制度是封建的,更加严重的会让当权者以自己的阶级为考量而完全忽略了人民大众的感受,这也是封建王朝走向末落的原因之一吧。“长远”这个时间可能说是无限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但是必须这样制定,只能这样,如邓小平他老人家所说的,才能涌现年轻有为的干部队伍,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国家的发展,也能让那些年轻有用的人发挥他们的能力。
第二部分中讲到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及其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主要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要求:
(1)经济上,迅速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
(3)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
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第三部分讲到改革党和国家的一些具体制度。应为在当时的制度中,有不少
的制度都有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其中弊端主要有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生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
第四部分讲到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毕竟中国经历了这么久的封建社会,许多封建思想在人民的思想里扎根,这很妨碍现代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淡薄,不懂得维权等。现如今,性别歧视仍然时有发生,女性在寻找工作时获得的机会仍然不如男性。这只是一个极小的侧面,我们仍然需要为此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五部分具体讲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具体改革。分时段的具体执行,这样有利于党的发展,保证党的优越性。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真正开启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在它的指引下,我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重要意义在于:
一是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全面分析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系统总结了官僚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完整准确地剖析了官僚主义的体制根源,找到了可行路径;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体制原因。
二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这篇文献指导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逐步清晰,改革方案逐步细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机构和章程等及时出台;通过设立并在适当时机撤销顾问委员会顺利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三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运用唯物史观深刻剖析了现存政治制度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改革的价值取向——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剖析了制度与权力的辩证关系;剖析了我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文化根源。
现如今又到了领导即将换届的时刻,最近的王立军事件等情况,深刻的反映着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研究如何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和探索。只有坚持下去,好好把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几点原则和注意事项,才能让中国的政治局面稳定下来,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的领导团队,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金融与统计学院
s1118w104
胡润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和领导制度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及题词
中共中央关于党和国家高级干部逝世后丧事改革的通知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同志的题词和雷锋语录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