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8 05:19:30 | 移动端:企业制度
第一篇: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网”项目部财务管理制度

1、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会计、出纳分人负责。会计负责各项支出的核算,控制经费的合理使用,做好月报季报年终决算。出纳负责收支现金交登账,当日现金500元以上必须在下午5点以前存银行。

2、业务员收入的现金在24小时内全额上交出纳,逾期未交每次罚款壹佰元,卷款私逃者,工资和押金一律充公,或追究担保人责任,数额较大,诉讼法律。

3、项目经理和业务员要及时掌握转帐部分的回款情况,项目经理要督促业务员将款项收回。

4、严格回执单的管理,业务员领取回执单要登记签字,要坚持“一去一回”制度,公司对已签或未签的回执单,进行不定点不定时抽查,发现问题,从严处理。

5、一般情况下员工不行预支工资,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办理借支手续,由部门主管和经理批准,其借支不得超过工资的50%。

6、收取现金暂开的收据,待开出正式发票时,必须将该收据收回,领用收据时,必须登记,使用完毕后,必须将存根交回。

7、备用金须公司经理签字批准,并履行备用金借支手续。

一、会计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进行计账、算账、报账,规定,严格财经纪律,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晰。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财务计划;编制月、季、年度会计报表及有关说明,每月10日前向公司领导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送会计报表,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并按季度进行财务分析。 3、责会计核算,特别对应收、应付等往来账要及时清算和催收;定期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等财产物品进行盘点,做到账帐相符,账实相符,发现不符,必须查明情况及时汇报。 4、负责公司的资产管理和各项财产的登记、核对、抽查与调拨,按规定计算折旧费用,确保资产的资金来源。 5、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本、会计报表等档案资料。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出纳岗位职责 1、负责现金及银行转账票据的收付,不得积压,按时将现金送存银行。 2、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按规定限额执行,不得挪用、不得以白条抵库、不得坐支营业款。 3、根据会计人员签章的收、付款凭证,按款项的审核批准制度办理收付。 4、开据支票,办理汇款时要按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办妥有关手续,不符合规定者予以退回。 5、填制有关收入、支出的会计凭证、登记银行存款、现金出纳日记账,保证账款相符。 6、负责保管未签发的支票,支票本及已签发的支票存根联。 7、负责职工每月工资、奖金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的审核和发放。 8、结合公司的业务实际情况,每月汇总收付款凭证并将凭证交会计登记明细账。 9、每月10日前,将上月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10、每月底将银行存款余额、营业收入及本月、本年累计额报告总经理及法人代表。 11、妥善保管保险柜钥匙,密码不得泄露及外传。 12、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 1、公司的固定资产,包括机器设备、车辆、家具、电器、其他设备等,其财务管 理和计提折旧,由财务室负责。 2、每年年终必须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盘点,做到实物和账表记录相符,核算资料准确。对固定资产遗失、损坏的,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做出适当处理。 3、购置固定资产,

必须有经批准的购置计划;购置时,经领导批准,可借用限额支 票在计划范围内使用。 4、购置的固定资产报销时按财务制度审批程序进行。

四、印章使用的管理 1、公司印章包括公章、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等。公章由行政管理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由财务室专人负责保管。 2、保管人员必须坚守职责,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将印章带出办公室,不得私用,不得委托他人代管。 3、保持印章使用的严肃性。各类印章只限使用在正式公文、函件上,严禁在空白介绍信上盖章。印章使用必须做到用章登记。

五、公司员工差旅费的规定 1、职工因公出差,按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一律乘座火车,可购硬卧车票。如因特殊情况需乘飞机者,必须报总经理批准方可乘座,否则不予报销。若需乘船可购四等舱船票。 2、在途补助。乘座火车和轮船每人每天按20元补贴,乘座长途汽车6小时及以上的,可按在途标准补贴20元。 3、员工每人每天按80元标准住宿,出差住宿按天数计算;副总经理以上实报实销,所住宾馆不得超过三星级。 4、住勤伙食补贴,每人每天20元标准。 5、市内交通补贴,每人每天10元标准。 6、公差人员报销差旅费,必须在回公司五天内办理报销手续、缴还预借差旅费,否则作为挪用公款处理。

六、物资采购规定 1、各部门根据每年物资的消耗率、损耗率进行预测,于每年十二月中旬编制采购计划和预算,报财务室审核。 2、计划外采购或临时增加的项目,也要制定计划或报财务室审核。 3、财务室对各部门采购计划和预算进行审核,经审核的计划交行政部门监督实施。 4、采购价值在500元以上的物品要有2人以上共同办理;大宗用品或长期需用的物资,必须向3家以上供应商摸底询价,并签定供货协议。 5、计划外和临时少量急需品,需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采购。 6、采购人员采购物资付款,价值在500元以上的,使用转账支票或委托银行付款;价值在500元以下的,可以支付现金。 7、转账支票结账一般由出纳根据采购人提供的准确数字或单据填制转账支票。若由采购人领空白转账支票与对方结账的,转账支票必须限额。 8、物资采购价值超过500元,卖方要求付现金的,必须由财务室审查,经批准后,方可付款。

七、公文及合同的管理规定 1、以公司名义向外发送的正式文件需经部门经理审阅,总经理签发。 2、以公司名义对内、对外签定的合同,统一由财务室负责办理,并在办理完毕后将原件分类存档,以便随时备查。

八、财务审批、报销规定 1、公司各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事先拟订支出计划,报总经理同意后,再由经办人按规定办理借支或报销手续。 2、公司员工报销,需下列审批程序:经办人—部门经理签字—总经理签字—出纳付款。 3、上述开支的必须支出,如果总经理不在,需经电话请示总经理同意后,方可予以支出,待总经理回到公司后再予补签。 4、员工个人因私借款一律不予批准

司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顺利完成公司下达各项生产任务、经营目标、管理目标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规章制度包括生产制度、卫生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安全制度等。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本公司的各部门的每一个员工。

第二章行政办公制度

第四条:根据公司实际运作情况,定期召开生产计划、产品质量、人员培训会议。

第五条:公司每一位员工必须按公司要求参加会议。

第六条:卫生管理制度

1.生产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要求每日做好各自岗位的卫生清扫工作,保持清洁整齐。

2.各类原材料的堆放必须有各自直接使用者负责堆放整齐、安全、卫生、清洁。

3.每台设备由直接操作者负责保养、基本维修、清扫工作。

4.必须服从公司统一安排,做好公司环境卫生工作,保证厂容厂貌的整洁。

5.食堂卫生、饮食的清洁工作由食堂炊事人员直接负责,预防食物中毒。

第七条:工作期间,公司内严禁个人电话的使用。

第八条:公司的办公用品严禁使用与本公司无关的事宜。

第九条:生产场所严禁吸烟。

第十条:任何员工不能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十一条:不说任何不利于公司和有损公司形象的话。

第十二条:不做任何有害公司的事。

第十三条:工作期间,严禁串岗、离岗,出入厂物品人员必须填写出入厂证,同意核准方可进出。

第十四条:宿舍里严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休息,严禁打架斗殴、聚众赌博。

第十五条:必须按公司值日规定和要求清扫宿舍,保持其清洁卫生。

第三章考勤制度

第十六条:严格遵守公司时间,不准迟到、早退,发现迟到、早退,视时间长短作相应处罚。

第十七条:有事请假者,必须填写请假申请单,批准同意后休假,未办理请假手续者作旷工处理。

第十八条:任何请假以不影响公司生产为前提,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得到公司认可后方可休假,不可强行要假。

第十九条:公益事业活动等休假可享受工资待遇补贴。

第二十条:新招员工有试用期,试用期间不胜任工作而自行离开者,扣发当月工资,辞职者须提前一个月打辞职报告,同意后方可辞职,自行离职者扣发当月工资。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任何岗位都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后果者,责任自负。

第二十二条: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他人岗位,擅自操作他人岗位造成后果者,责任自负。

第二十三条:各自岗位操作人员有责任报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便及时发现、排除。

第二十四条:如遇台风、洪水、自然灾害等紧急状况下,公司任何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服从公司的紧急调配,保卫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失。

第五章员工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平等就业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奖勤罚懒。

第二十八条:按公司规定休息和休假。

第二十九条:享受劳动安全、卫生和保护。

第三十条:请求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第六章员工的义务

第三十一条: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任务和各项生产指标的义务。第三十二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的义务。

第三十三条:执行劳动规程,按规定操作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的义务。

第七章奖罚制度

第三十五条:按民主选举获“优秀职工”者公司予以嘉奖,奖金:300-500元。

第三十六条: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职工,公司予以处罚,罚金5-500元。

第二篇: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章 企业

第一节 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或个人称为市场主体。个人、家庭、机

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是市场主体。其中,个人、家庭主要是作为

消费者而存在,他们中也有一些个人、家庭从事生产经营,但在社

会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有限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必须 拥有一定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独立的财务会计等核算机构,对 自己的经营活动成果承担经济上的责任,自负盈亏,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同时按照现 行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审批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企业好比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它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生生不息,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既向社会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同时又从市场上购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离开了企业以及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市场的活跃程度起着直接的影响。 第二,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社会生产及其产品的流通,都要通过企业来完成。比如,铁矿石由采掘企业开采出来后,通过选矿企业的拣选,由运输企业送到钢铁企业冶炼,轧制成钢材,然后靠经销企业在市场上销售,制造企业用购买到的钢材制成各种各样的成品,再由经销企业在市场上销售。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导致社会财富不能最终实现。

第三,企业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者。企业拥有社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手段,具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动力和条件。市场竞争的压力促使各个企业不断研发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社会提供更新更高的物质技术装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

企业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组织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在社会生产中,众多企业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构成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因此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正是在企业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本站 推荐www.bsmz.netdash;—工业领域内中小企业标准:职工人数201*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标准: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中小型企业标准: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

——批发业中小型企业标准: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

根据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企业可以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个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由各种所有制主体相互交叉,共同投资,联合生产或经营的企业。包括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统称“三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作者与外国合作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按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公司、代表处等分支机构。

在数百年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一)个人业主制企业

个人业主制企业,即个体企业,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建,自己直接经营并享有企业的全部经营所得,同时对企业的债务负有完全责任。其规模一般较小,内部管理机构简单。我国的个体户和许多私营企业就是个人业主制企业。

个人业主制企业的优点是:产权关系简单明确、产权转让比较自由、经营方式灵活、决策迅速、利润独享、保密性强、精打细算等。缺点是:财力有限、偿债能力弱、难以取得贷款。所以,这种企业制度很难从事需大量投资的大规模商业活动,主要存在于零售业、服务业、农业、自由职业(如律师)等行业。

(二)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出资者共同投资并分享企业所得、共同监督和管理、对企业债务共同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制度。

合伙制企业的优点是:与个人业主制企业相比,由于合伙人共负偿债责任,筹资能力和信誉明显提高。缺点是:增减合伙人具有法律和经济的复杂性;由于所有合伙人都有权从事

经营和参与决策,因而容易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差错;由于所有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有连带无限清偿责任,从而使那些投资少且又不控制企业的合伙人面临很大风险。一般来说,合伙制企业存在于规模较小、个人信誉具有明显重要性的企业,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诊所等,常采用合伙制企业的组织形式。

(三)合作制企业

合作制企业是指由农村和城镇劳动者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经营的自愿、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它是本企业或合作经济实体的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为特征的企业。

在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中,企业的产权属于企业职工和合作社成员所有。利润中的一部分用于企业内部劳动者的按劳分配,另一部分则按股本分红。这样的合作制企业实现了两个结合,即劳动者与所有者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金分配结合。

(四)公司制企业

公司是依法设立,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它有自己的独立财产和法人资格,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大中型企业通常都采用公司制形式。公司制企业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行为负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有限公司不对外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额由股东协商确定。因此,这种公司筹资能力有限,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一般来说,中小规模的企业常采取这种公司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中型企业最适合采用这种公司形式。

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由持有公司股票(或股权)的成员组成。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董事会,股东大会选举并委托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董事会聘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此外,公司还设立监事或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是公司的监督机关,对股东大会负责。

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是发行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持有股票的人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股东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收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中共十五大报告 入称为股息, 又称股利。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将资本分为等额股份,发行股票可以迅速筹集大量资金,居民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是一种投资行为。

这类企业基本上是在集体或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它仍然保持了原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的基本内核,同时又引进了股份制,吸收职工入股,从而使原公有制经济吸收了职工个人股份。股份制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决策方式是不论拥有股权多少,一人一票,使劳动者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从而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目前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实行中过于注重集资功能,而忽视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转让,能够依法买卖或抵押,买卖股票实际上就是购买或转让一种领取股息收入的凭证。在我国,并非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其中要求股本总额5000万元以上,连续3年盈利,并且须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或证券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批准。股票买卖一般是在股票交易所进行,我国现在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市)。

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有所不同。股票的票面金额仅仅表明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它是固定的;而股票价格则是变动的,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

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1984年7月26日,我国第一家股份公司成立。截至201*年11月底,沪深两个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1377家,市价总值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境内股票筹资总额超过9000亿元。

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就股份制企业自身的性质而言,它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资本主义可以用来作为私有制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同样可以用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控股权控制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其基本框架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部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

(一)产权清晰

产权清晰,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出资者的财产(包括资金和实物)一旦投入企业,便不能直接支配,更不能随意抽回,可以通过选举企业董事会行使其约束权,以保证投入财产的保值增值。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能够独立地占有、支配和依法处置法人财产,而不受出资者的干预,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从而实现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二)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是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具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三)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应依法破产。政府只能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来间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应对分工监管的企业国有资产负责监管职责,根据需要派出监事会,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监管。

(四)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实现高效运转。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风云突变,国有企业经历了通货膨胀、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重冲击,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国有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过于分散;资本结构单一,自有资本金不足,负债过高,部分企业的负债率甚至超过了100%;企业富余职工超过2 000万。更令人忧心的是,国有企业还承担了大量社会职能,医院、学校、幼儿园等非经营性资产占固定资产的15%。1999年,是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攻坚的关键之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高屋建瓴地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

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开创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精神,全面理解和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抓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绝不是国家对全国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经营性国有资本撒手不管,一放了之。所谓政企分开,一是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不再直接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二是政府作为所有者,必须通过一套制度安排使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而且权能到位;三是政府承担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企业摆脱“办社会”之苦创造条件。

政府对国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通过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职能,按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对所有者的净资产承担保值增值任务,不得损害所有者权益。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同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直接管理的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授权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经营国有资产。

2.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决定》规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就是“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授权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经营国有资产,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由于尚缺乏成熟的实践经验,《决定》对具体的管理体制未作明确规定,但“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方式”。

3.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1)更多的国有企业应改制为多元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多元股东的公司有利于所有者职能到位,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多元股东的制衡,易于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的目标集中于追求经济效益。“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公司”,这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的一项重要原则。

(2)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在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应注意掌握:①国家所有者通过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严格监管,使他们成为持股企业“真老板”,而且要权能到位。授权经营机构受国家所有者之托,依《公司法》以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职权,最重要的是选派称职的股东代表或董事,使国有法人股东权能真正到位,这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基础;②严格按《公司法》建立层次分明的人事管理制度,构建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之间的制衡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而实现的,理顺公司人事管理是建立公司责任体制的关键;③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副经理不能高度重合,一般情况下董事长与经理应当分设;④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依党章可进入党委会;职工代表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但必须按《决定》的规定“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统一决策、监事会有效监督的作用”,不能出现多个决策中心;⑤建立和规范可以追究董事责任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这对于防止董事偷懒或渎职,保证所有者权能到位至关重要;⑥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应权责分明,严格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运行。特别要说明的是,董事长在董事会范围内行使职权,未经董事会授权董事长不能全权代表董事会,更不能超越董事会以“产权代表”和“一把手”自居。经理对日常经营管理有足够的权力,但必须以贯彻董事会决议和董事会授权为基础。董事会和经理之间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但董事长与经理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经理必须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但不是对董事长个人负责;⑦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决策的事项,政府不再干预和审批。

(3)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制度创新的效果体现在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之中。要加快建立企业优胜劣汰、人员流动、管理创新、风险防范等机制。

第三篇: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管理被普遍认为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企业制度是企业人为制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管理高效.规范的标志和保障,那么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该如何处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呢?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关系.

1. 企业文化没有强制力,它是软性的,靠员工自觉来运行,企业文化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企业经营的道德规范,员工行为违反企业文化,会遭到~的谴责;而企业制度具有强制力,它是刚性的,它的正常运行要有强制力来保证,企业制度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企业的法律,员工违反制度,就会遭到制度的处罚.

2. 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之间存在辨证统一的关系,既有统一,也有对立.统一面表现在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都是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所必须的,就像社会治理既需要道德规范,但也需要法律一样,而且法律所规定的都基本上符合道德规范的,同时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立面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企业经营管理所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一个行为符合企业文化,但不一定符合企业制度.同样符合企业制度但不一定符合企业文化.

3.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跨越腾飞的基础,而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稳定.规范.持续.高效的保障.

企业文化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可以使企业生成强烈的认同感.凝聚力,同时对企业的战略.策略可以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和默契;企业制度通过强制力的保证可以使员工在企业制定的游戏规则里行事,长期形成习惯,使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和高效,企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又能使确保经营管理稳定和持续.

4. 好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反之坏的企业文化却妨碍企业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好的.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制度能促使好的企业文化形成,不好的.不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制度却会导致企业形成不好的企业文化.

如果一个企业形成员工遵守企业制度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就容易进行,如果企业形不成员工遵守企业制度的文化,那么就会对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形成障碍,甚至使企业制度化建设和管理无法进行;好的.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制度有利于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但是不好的.不符合企业实际的制度却容易让员工意识混乱,对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不利,甚至离心离德.

5. 企业文化应指导企业制度化建设和管理,企业制度应去规范企业文化.这就是要保持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一致性.

二.那么企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该如何处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关系呢?

1. 首先不要把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混为一谈,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

2. 要知道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不是那个比那个重要,而是同样重要,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3. 企业提出的价值观和口号.目标和希望如果没有融入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就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但是企业可以将他们通过企业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细化到制度融入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形成企业的文化.

4. 企业要建立相对开放的企业文化,欢迎各种先进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但是企业的"根本大法"(对企业的整体制度进行指导和制约的制度)要相对保守.

现在企业不断的从别处引进职业经理人,但是中国又出现一种职业经理人一般不会在一个企业停留太长时间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引进,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先进的文化,但同时会出现对企业的战略和制度带来一定影响,如果两种文化的冲突上升到企业"根本大法"的高度,就会对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所以企业即便是引进职业经理人,企业也可以学习他引进的先进文化,但是必须要求他的行为要受企业"根本大法"的制约,不能让他的行为践踏企业的"根本大法".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战略的连续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稳定性.

5. 企业文化有好坏之分,所以企业要对自己的文化经常进行检讨.好的文化要发扬,但是坏的文化要抛弃,就像有的企业中的爱岗敬业的文化,那就要发扬,并且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好的就像时间观念差,效率低下的文化.企业就要用制度的强制力去扭转,比如一个工作要求什么时候完成就得上升到制度去考核,完不成要如何处理.开会经常迟到,影响会议议程进行的要按照制度去处理.通过制度去扭转不好的文化,使其向好方向发展.

6. 制度也有好坏和合适不合适之分,所以企业也要经常对制度进行检讨.能够促进企业形成好文化的制度要保留和发扬,比如能够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的制度等;但是防碍企业好文化形成的制度要修改.

7. 企业文化有主文化和次文化的分解,企业制度有"根本大法"和部门制度的区别.这样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时,要进行相互对应.主文化要与"根本大法"相适应,次文化要与部门制度相适应.这样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就会出现协调性,减少许多矛盾.

8. 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管理,用先进的制度来促进优秀文化的形成.

9. 企业的先进优秀文化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和发扬.企业制度要为企业文化做好服务.

10. 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的报纸.杂志等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 

第四篇:现代企业制度2

单选题:

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以下的三个基本特征,不属于的是

a、组织特征b、独立特征c、人身特征d、财产特征

下列不属于联营企业类型的是

a、法人型联营b、合伙营联营c、合同型联营d、家族型联营 按经营领域及其联系标准划分,下列不属于公司类型的是

a、专业公司b、综合公司c、联合公司d、工商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必须由多少个股东组成。股东都应该是自然人

a、1个以上b、2个以上c、3个以上d、4个以上

有限责任公司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

a 德国b、英国c、美国d 法国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要有

a 法人b、出资人(股东)c、公司地址d、资源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条件中,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

a、十b 二十c、三十d、五十

国有独资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

a、1/5b、1/4c、1/3d、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有多少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a、1/5b、1/4c、1/3d、1/2

我中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a、 300万元b、 400万元c、 500万元d、 600万元 多选题:

按公司组织或管理系统标准划分,公司可以分为

a、控股公司b、母公司c、子公司d、跨国公司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可以是

a、自然人b、法人c、代表国家投资的有关机构和部门d、整个家族

公司的名称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公司的法定类型b、商业字号c、营业部类d、公司的所在地 公司设立的登记注册制度,在发展的历史上经历了以下阶段

a、特许主义阶段b、核准主义阶段c、准则主义阶段d、严格准则主义阶段

上市公司与其它非上市公司相比,所具备的特点是

a、公开性b、公正性c、公平性d、客观性

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商业性和金融性的结合b、市场性和法律性的结合

c、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d、风险性和收益性的结

友好收购具有以下的特征

a、互利性b、协商性c、依法性d、掠夺性

直接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有

a、股票预期的的股利或股息b、政治因素c、银行存款利息率d、人为投机因素

股票发行价格一般有

a、平价发行b、溢价发行c、折价发行d、竞价发行

按主导业务性质、主要经营范围以及行业的基本类型,可以把上市公司分为

a、金融类b、工业类c、商业类d、地产类e、公用事业类f、综合类

是非题:

无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有限清偿责任。错

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不负直接责任。对

所有的股份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错

分配股利后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

公司债券是一种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无价证券。

错 错

第五篇:现代企业制度论文

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

【摘要】:从改革开发至今,中国经济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社会文化各领域都有着明显的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需要通过渐进式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中国经济转型已成为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的问题。作为国家经济成分中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间的发展问题更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经济转型国有企业发展问题改革应对策略

经济转型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经济转型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和第三产业,基本改变了过去多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失调的状况。特别是“八五”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绩,但在成绩背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但在成绩背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如加工能力过大,基础产业生产能力不足,一般加工生产能力过大,高水平加工能力不足,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够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企业组织结构分

散,生产集中度差,专业化水平低,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等,此外地区产业趋同和“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等问题仍有所发展,归纳起来,中国经济转型期间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削弱;(二)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四)产业素质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五)产业地区分布结构趋同问题突出;(六)产业结构变化跟不上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 罗德明主编 184页-187页】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其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要体现就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经过六十多年的出现发展,尤其是改革开发30多年来的一系列改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取得的显著的成效:国有企业经济总量扩大;国有企业经济控制力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国有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国有经济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概论172页-175页 李邦君著】 但是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暴露地更为明显,国有企业的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大而不强”,传统体制下,政府给予国有企业各种扶持,包括低价供应原材料、人为压低资金的价格,也包括直接的财政和金融补贴,国有企业同时也肩负着领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这种政策性、战略性负担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外中国的国有企业由于行政体制和行政权力造成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由于国有企业在其行业的垄断地位使得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企业缺乏动力,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第78页-79页 黄群慧 著】

国有企业在制度和管理上都有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一)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整体上我国企业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国有企业普遍具有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战略管理逐渐得到重视,但战略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三)从组织管理角度看,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组织管理总体水平相对滞后;(四)企业对营销管理十分重视,对市场营销工作的投入一般都比较大,但营销管理思想、方法、手段和组织的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适用市场经济的用工制度、激励制度正逐渐形成,人本管理,企业文化等现代化管理思想逐渐被国有企业接受和重视,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六)管理技术和手段日趋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但仍待进一步推进和提高;(七)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管理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八)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相对较为薄弱,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国有企业还存在由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仍然受到旧体制的束缚,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首先国有企业经营体制不活,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不足,企业无法自负盈亏,企业无力自我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企业盈利水平低,亏损相当严重,净资产的增长低于生产投入的增长,活劳动费用

的增长高于生产的增长,企业物耗上升,质量下降;企业资金紧张,周转困难,资金总量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企业“三角债”的影响;企业负担沉重,企业的债务负担严重,企业的财务性负担严重,企业办社会负担严重。【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途径第17页-26页 胡静林 编】

针对国有企业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制约国企长久快速发展的问题成为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的问题,从改革开发至今,我国已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第一,大力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第二,着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一是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继续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二是继续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四是要继续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选聘等内部改革,第三,抓紧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资源枯竭矿山实行关闭破产,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第四,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办法、多种渠道筹集改革成本,继续推动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争取在今后几年内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任务;第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继续推进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二是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三是完善企业业绩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目标确定机制、分类考核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四是继续完善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制度,五是加强财务监管和风险控制,六是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改进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对于国有企业中的问题,我们要积极的发现研究和解决,而不是掩盖,在中国经济转型转型期间,国有企业出现了危机,国有企业既要看到“危”,更要看到“机”,国有企业要善于抓住和运用经济转型这一伟大机遇,逆势而上,不断发展,做大做强,更好地肩负起振兴名族经济富强的重任。

请留意以下其他相关内容:

工业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不健全

对企业的制度调整

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初探

员工离职企业制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企业制度》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0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