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知识经济与企业现代化管理趋势化
论知识经济与企业现代化管理趋势化—范文网 论知识经济与企业现代化管理趋势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经济领域得以产生和应用,即经济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转移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对人类历史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知识经济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关系及知识经济对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知识经济给企业现代化管理带来机遇
所谓知识,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人们普遍认识的事物,还包括科学和技术,而知识经济所包含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等,涵盖面比较广。知识经济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70年代初美国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一书中就敏锐地提出,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这种电子技术时代,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在当今时代大0变革中,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从来没有过的深刻变革和变化。
在当今社会,之所以会发生迅猛而深刻的变革,正说明知识化的巨能作用。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智慧结晶,正因此,它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我们所说的知识经济就是在充满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对企业来讲,知识经济的来临,将对其的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工业时代的生产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以此获得利润,而知识经济型企业是靠现代化手段促成生产经营和管理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找出超越般的捷径。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讲,它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联结起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的专门化战略,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出现了以“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这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必需打破原有的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在管理上要注重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灵活机动,开拓创新。
我国的企业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和管理模式,但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以及政治体制上的不完善,与世界先进国家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和档次,对于整个国家来讲,我们还处在第三世界的发展中,正是基于此,为了大力发展经济,赶上发达国家,我国对企业改革提出一系列方案,这无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明智选择和必然结果。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到来给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发展带来机遇,尤其在关系到企业成败的管理上,知识经济由于导致由大规模生产向个体化生产转变;由集中生产向分散生产转变;由垂直管理向水平管理转变;由传统产品开发方式向柔性产品开发方式转变,更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命运的关键,只有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这一难得的变革机遇,才能使我国的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识经济对企业现代化管理影响深远
从人类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知识经济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进化过程中,生产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而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
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步史,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演化史。
马克思在经济学理论方面曾指出:“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既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力仍然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但智力成了劳动力主要的内容。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向我们指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真理。
正因为科学知识经过知识劳动转化为生产技术,可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才使知识经济成为一体化。在历史上,人们由于开始掌握科学知识的顺序是:“生产-----技术-----科学”。到后来变成“科学----技术-----生产”。说明了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了生产的前面,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
既然知识经济时代就是生产力高度体现和发展的时代,当今的社会更充满了竞争色彩,特别给企业的竞争带来了不进则退的机遇选择,这种选择也必将给企业内部带来管理模式的变革。尤其在我国,企业要想步入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一体化轨道,首先还要经过政治体制转变的阵痛,从这一点来讲,我国企业面临的将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我们知道,经济管理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知识时代,是以知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为支柱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生产方式有质的区别,因此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也必将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发展,直接代替了中层管理者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效应工作,从而要求管理层次必需减少,这样既便于消除官僚作风,又能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由于在知识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基础,成为企业各部门可以自由获取的资源,以及新的网络型企业应运而生,过去那种“金字塔”是的垂直管理方式便不再适用,从而要求网络化的水平管理去替代传统的垂直管理。网络型的管理多样化,分量生产的高产值企业的主要形式,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加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从而保证企业不断挖潜和创新。
3、由于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出现以“知识流”作为生产组织的主要调控因素,一切围绕着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来安排生产经营路子,以“知识主管”将以前的物流管理变为对知识的组织应用,这样便能极大的减少制造成本,经营风险和上市时间,在管理中通过创新,充分发挥知识、智力资源的作用,达到企业提高效益的目的。
4、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知识的生产率,即生产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术、产品的效率,强调的是知识的有用程度,从而要求企业衡量效率的标准由劳动率向知识生产率转化。知识生产率的转化,反映出知识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的变化。
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时,企业管理也必将进入现代化的格局而受到知识经济的深远影响。
三、知识经济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原动力
企业要想走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企业水平,就必须
在管理上做好文章。实行管理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的前凑无疑是一种革命化,即动大手术,大刀阔斧改革落后的一切制度和作法,而这样做正是符合我国当前企业改革的形势和要求,与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当今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经历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世界各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快实现了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激光通讯等得到充分的施展,更进一步促进科学和技术领域内的深刻变革。知识经济的兴起,更给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仅以日本为例,19世纪80年代,以纺织工业为中心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后又发展起以军事生产为中心的电气、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工业。二战后,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于1970年前后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在1955---1970年的15年间,日本吸收了全世界近半个世纪开发的几乎全部科技成果。
进入90年代的今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集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激光等技术于一身,广泛传播和应用,它使机器的动能由原来人的手足延长,体力扩张,发展到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扩张的新境界。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接受不接受,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主导已是大势所趋并已走进我们面前,与我们并行,正如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所说的,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它向全人类宣告,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经济基础向知识经济基础的转变。
这种转变无疑要波及到企业,掀起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浪潮。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现状看,我们在知识经济浪潮边还显得准备不足,还有待于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
2、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与发达中国家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
3、我们的企业在知识经济中要将工业化与知识化齐头并进,就必然要担负着破旧和立新双重重担和压力。
4、企业目前都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种经济体制的改革前所未有,因而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在面向知识经济的进程中,现代化管理的任务会更加艰巨。可以说知识经济的来临,给我们这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带来严峻的考验,使我们的企业处在不进则退的没有选择余地的地步,然而,知识经济毕竟是社会走向文明的趋势,它更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原动力。这种机遇的来临与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息息相关,只要选择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就能使我国有条不紊地实现经济工业化和经济知识化的双重目标。面对当前知识经济基础的挑战,我们只要坚持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走科教兴国之路;只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求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借鉴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的协调发展;只要把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只要能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其发展的趋势来解决眼前问题,我们就能自豪地面对21世纪。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导致企业步入现代化管理的快车道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而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企业管理在知识中的变化,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借助知识经济这把利剑适时而有效地掀起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浪潮。我们说,任何一项改革和一次变动,都是一场触发人的灵魂深处的革命,既然是革命,就要借助一种动力,而我们今天在21世纪的企业改革中借助的无疑是知识经济这个原动力。相信随着我国企业管理这场革命完成之日,便是中国挺立于世界强列之时。
第二篇: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文/苏新亚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九日,多哈的一声槌响,向全世界宣布:拥有全球22%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经过漫长的谈判,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也随着这一声槌响,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转眼间,距今已有近五年的时间了,回首看来,虽然只有短短五年的时间,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面对国际资本的一波又一波的市场冲击,有的企业借助机生存并迅速发展起来;有的企业仍然摇摆于生死之间;有的企业很不幸的成了一体化的牺牲品。不同企业的命运的迥异,除了取决于企业决策者的经营战略外,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程度和管理水平也同样重要!
听起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像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事实上也的确很高深,可并非遥不可及:管理方法是‘人’想出来的;管理制度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明确了这一思想,所谓的企业现代化管理,也就起码看起来不那么高深莫测了。确定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符合企业实际运营状况;符合企业发展要求;能够使员工信服并自觉遵守的管理制度,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实施与控制,使之最优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服务。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其高深是高深在制定各项制度时,从企业每一位员工利益,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再到社会发展大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都要考虑在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然后充分利用各种管理工具执行、实施。其工作重心仍然是生产、营销和人力资源这三个方面的控制。
一、生产管理影响企业生存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生产本最低化是追求高额利润回报的起始点。在任何企业的任何时候,他们都是矛盾体。然而,尽管每个行业都存在着强的市场竞争作用力,处于低成本高质量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回报。它们的秘诀其实就在于:当企业无法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产品造价时,利用科学的、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以达到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事实证明,这些企业都是每个行业的龙头型企业。
案例一:洛克菲勒为什么能成为亿万富翁?就因为在工作中,他能够准确地评阅各部门呈报上来的生产、开支、销售及损失的数字报表,并以此作为考核各部门的工作。有时甚至把提炼一加仑油的成本,计算到一分钱的千分之一。1879年,在他写给下属一家炼油厂经理的一封信中有两段话,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摘抄如下:“为什么你厂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相同条件下东部一家炼油厂只要9厘1毫?”“上个月你的报告显示:你厂还有1119个塞子,而本月又给你厂一万个,你本月报告说你们用去9527个,现存1023个,其它580个下落如何?”
就连就价值极微的油桶塞他也不放过,以此可见其洞察入微,对生产成本控制的严密性,成为富甲天下的石油大王也就不足为奇了。
洛克菲勒通过几张简单的报表就可以得到管理信息不足为奇,细心一点就可以。奇怪的是他当时是如何得到那些报表的?两个世纪以前可没有电脑、电话,也没有飞机,最快的交通工具火车也只是刚刚兴起。洛克菲勒在个人传记里给出了答案:在与各炼油厂经理签订的工作合同中明确规定:每两周各炼油厂经理必须把各类报表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否则解职。所以他得到了。现在的网络技术这么发达,电话就在手边,随时可以得到想得到一切信息,是没有利用工具,还是没有用心去分析?
案例提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一要敏感所得到的信息,分析利用起来,信息才有价值;二是利用可以利用的管理工具,不要让它们成为一种装饰品。
案例二:我知道有这么一家员工近万名的企业,表面上看起来管理制度十分完善,自己说起来管理方法多么多么先进,多么多么好。竞争中:面对同行业新兴企业发起的价格战,不计后果盲目改变生产工艺,而对于次品率高居不下、生产原材料、各办公室办公用品、水电资源的严重浪费却视而不见,更别说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企业中高层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那一大批人了,结果造成产品质量一降再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市场和品牌形象被自己搞得一塌糊涂、面目全非,原本跟企业共进退的各地代理商异议成山,消费者投诉不断,政府部门甚至差点收回了‘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的奖牌。这样的企业不倒才怪,可惜了当初那十几个人开创的大好局面。
本案例虽然主要责任在于决策者决策失误,问题的根本是他在做决定时,一点也没有考虑过管理方面的问题,自认为管理体制很完善、执行很到位,现实残酷的告诉他------他错了。
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制度,不是镜花水月,不能只是‘看上去挺美’,合理有效的执行到位才有意义。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句话说了很多年,可执行起就不那么简单了,又要低成本、又要高利润,的确很矛盾,但不是不可以解决。上面一正一反两个案例在提示:效益是可以改进的,不断的挖掘潜力资源,才能做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最小化。在产品质量上花时间,一切工作才有价值;在保证产品质量时降成本,一切制度和方法才有价值!
节约,在任何时候都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效方法。
二、营销管理决定企业发展
对于管理者而言,营销工作更像是一门艺术,因为市场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每天周旋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周旋于各色各样的代理商之间,与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玩智力游戏,从某些方面来看,不失为一种享受,还是那句话:所有事情的关键因素都在于人。依据市场现状、对人性弱点与人性深度的开发,心理学运用在市场营销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中一个优秀的市场营销系列化者,同时也会是一位优秀的社会心理学家,要管理这些人员,就要比他们做得更优秀。
企业的营销管理同样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a、 内部管理
要做的是对这场进行产品自我定位(市场定位的含义:选择合适的市场销售产品或服务、或为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寻找到最佳的市场切入点,为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工作铺平道路,松下幸子助所领导的松下电器公司,为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案例三:松下电器公司有一个专门从事女性产品开发的小组,他们的市场定位就定位于:开发适合女性使用的产品,并销售给他们。这个小组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女性,晚上要洗涤内衣裤,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又不愿把这些内衣晾在室外,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开发出了价格便宜的小型烘干机,提供给这些妇女烘干内衣用,结果产品问世后,十分走俏。并在这些妇女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行为准则、经济状况等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把握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需求,营销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b、市场营销的外部管理
是要解决在市场中与同类产品的竞争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唯一能在市场竞争中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就是本着一切为消费者着想的态度,接受和分析每一个顾客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清晰的思维分析,并迅速地贯彻实施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当行业中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促销手段、售后服务等都相差无几的时候,比拼的应该是对市场的嗅觉与所做出的反应及反应速度。最能提供市场气息的,正是来自于顾客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张瑞敏先生所领导的海尔集团,正在用实际行动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顾客的建议和意义。
案例四:一天,某一个地方的海尔售后服务部电话响了起来,一位消费者反应他刚买的洗衣机排水管总是堵塞。放下电话的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该消费者家中-----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经过仔细的检查,原来排水管经常堵不是洗衣服造成的,而是该消费者用洗衣机洗土豆、红薯等,这才是排水管经常堵塞的真正原因。当工作人员准备返回时,这位农民伯伯不经意的问:“你们可不可生产一种既能洗衣服,又能洗土豆、花生的两用型洗衣机?”第二天,这条建议摆在了海尔技术主管的办公桌上,一个月后这种两用型的洗衣机推向市场,受到了农村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好多企业都在研究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成长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的成功秘诀,研究所谓海尔模式,却从来没听过谁对海尔认真处理每一条反馈意见感兴趣。
现代企业必须摆脱过去传统的静态营销思想的束缚,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并建立企业主体的动态营销管理系统,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管理的第一原则-----以人为本。
经营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全可以理解为人员的管理与利用,管理学上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基于此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能够了解人、洞察人的心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一个经理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企业策划,成就一流的优秀企业,而这一切都是由人来决定的,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去,主要可分为经营者自身的管理、中层干部管理、员工管理三个方面。
a、经营者自身的管理
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要管理好一个企业,首先要做好对自身的管理。企业经营者要做的不是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一一过问,而是收集并研究分析与本企业相关行业的市场住处,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至于其它事情,就交给你信任的部门主管理去做吧。你完全可以向吉利集团老板李书福那样,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也完全可以像李书福在汽车行业内搅得天翻地覆那样,在本行业内干出一翻惊天动地的事业。
案例五:李书福刚刚开始搞汽车时,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当时全中国有187家整车生产厂家和数以万计的零件厂,台州又是我国汽配和模具之乡,他意识到他的吉利车完全没有必要搞成大而全的企业,可以充分社会严重
过剩的生产能力,于是乎,通过招标与全球400多家配套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即大幅节约了财务成本,又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和开发费用,成功的造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百姓车,在融资过程中,他独创了‘才板工程化’,请有钱的投资者加盟合作办分厂,培养一批紧密合作型老板,积聚社会闲散资金,解决了吉利设备投入上的上亿元资金缺口,同时也创造了不贷国家一分钱,建成投资巨大的汽车生产线的奇迹;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他向自己的研究所发出开课题,比质比价地选择全作伙伴,得到更专业、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方案;比之一些企业又自己养了一批人,闭门造车,又一次削减开发成本;在汽车销售方面,他采用‘捆绑式’销售法,只与经销商发生支付关系,而不与客户营销关系,又进一步保证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充足。有这么一系列的工作之后,他成功了,吉利集团成功了!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私营企业比之国有企业拥有太多的灵活性:决策灵活、投资灵活、定位灵活、定价灵活、合作灵活、生产灵活、又没有国企的历史包袱,李书福能利用这些优势,整合社会资源,造出吉利百姓车,创造了奇迹,我们那此为企业发展壮大而着急上火的私企老板们,难道不能从李书福身上学到点什么?进尔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
b、中层干部的管理
企业经营者管理所属的企业,其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尽力寻找各部门主管人员的最佳人选,并明各职能部门主管人的责任,赋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事的权力,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他们能够团结、合作,更好的为企业奉献他们的青春与智慧。尺有所短、寸的所长,摒弃传统的或习惯性的择人标准,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各职能部门能否发挥其功能,驾驭这个部门的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只有独具慧眼、不求全责备,才能选到真起正的领导人才。在这一点上松下幸子助又为我们上了一课。
案例六:1977年松下幸之助将名列第25位的山下俊彦,从普通董事一举提拔为总经理,在这之前山下俊彦不到30岁就是公司一个重要部门的部长,后又历任公司要职,并当上了公司董事。由于他具有出的的经营眼光和管理才能,又富有朝气和开拓精神,在各个岗位上成绩特别显著。松下幸子助认为山下俊彦是公司最杰出的‘帅才’,在松下家族里根本找不到,于是不拘一格地将松下公司大权放心地交给了年轻的山下俊彦。他就任公司总经理后,和松下幸子助一样,非常重视年富力强的能人,亲自提拔22名具的战略眼光、能力超群的新董事,合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决策层大大增强。第二年,松下公司的经营就从原先的防守转入积极的进攻状态,到1983年,该公司利润已达1891.1亿元日元,比其初上任时增长了一倍。
松下幸子助为了松下电器公司发展,连总经理的位置都能让出来,这种胆略,这种胸襟,非一般人所能比拟的。如果我们的企业老总们都能够像松下幸子助一样,不计门户出身、摒弃家族观念,大胆起用年富力强的能人,多做几次‘伯乐’,还用愁你的企业没有前途吗?还用愁你的企业不赚钱吗?
c、员工的管理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兵势篇》
人才难识、人才难选,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尽力了解你的每一位员工,并把他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让员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使每一职位都具有挑战性,当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对组织重要性的时候,当他们理解他们的工作对团队的贡献时,他们会受到激励。ibm只用一枚小小的徽章,就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凝聚力。
案例七:ibm有一位员工的名片与众不同,他名片上面有一个蓝色镶金边的盾牌,这是他25年工龄荣誉徽章的复制图样,同时还印着烫金的压纹字:国家商用机器公司,25年的忠诚服务。譹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它
告诉你公司感谢你25年的工作,你还可以和你认识的每一位朋友一起分享这一荣誉。这件事对于公司来说做起来并不难,但是在员工心中所激起的感情波澜却是巨大的,他们会委用餐夺将公司荣誉当成自己家庭的荣誉,因此他们绝对不会让公司因为他们而遇到不顺利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时刻不要忘记提高公司的,对你的员工的服务常存感激之情,并采用各种方法予以表达。有时荣誉证书、奖章之类的务虚工作比单纯的金钱刺激的务实工作更能不鼓舞人心。
总之,商业竞争在现在和将来,归根结底便是人才的竞争,利用优厚的条件吸引贤才良将,不断地从内部和外部发掘人才,并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通过他们每个员工的协力和合作,来实现公司的进小和发展。浪费人才。流失人才便是为企业的亏损与倒闭大开绿灯!
管理方法是可以改进的,管理理念是可以改进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可以改进的,当你的企业建立了平等的竞争机制,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主人的时候,你的企业就会是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记住的是:那些配合默契,合作多年的下属你一笔巨大的财富,永远不要忘了他们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因为他们和你一样,是这个企业的创造者之一!
第三篇:论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世恩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年第05期
[摘要]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及实现管理现代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现代化;思想;组织;方法;手段;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社会管理的核心部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处理的是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有关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之间的相互适应,使事得其人,人适其事。在管理过程中,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人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人为中心,人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要尽可能的开发人的潜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方法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也对它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这期间,全球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社会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竞争方式也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的变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 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全球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荣衰与共的态势。具体表现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国家之间的经济关联性和依存性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的冲击,但这些冲击同时推动着各种文化的相互了解与不断融合,人力资源管理还面临着类似国籍、文化背景、语言都不相同的员工如何共同完成组织的任务,以及管理制度与工作价值观迥然不同的组织如何沟通,各子公司的相互协调,组织结构的变革,调整组织制度,传统的人力资源架构和内容的变革等问题。
(二) 新的管理概念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应用。
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市场,组织必然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于是新的管理概念和方法应运而生,如质量小组(qc),全面质量管理(tqm),经营过程重组(bpr)等,这些新的概念与方法的出现,必然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挑战,有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组织只有很好的利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 组织设计趋向网络化、扁平化
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强调的是命令和控制,重视清晰的描述员工的任务,组织对员工的期望是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全部信息都集中在最高管理层。而未来企业则强调部门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协作,组织结构呈网络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对员工的授权,并把被授权的员工组成工作小组,组织鼓励员工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提高员工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这种网络化结构有助于组织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达到跨越时空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不同文化的整合效应。扁平化则是指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提高企业应对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的能力,在现代企业中,信息与科技贯穿整个经营活动,扁平化的团队组织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控制组织而成为未来组织发展的主流形式。
(二) 组织形态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创新理念日趋强化。
1、 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彼得.圣洁(peter..m..senge),是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学习型组织是全体组织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并持续增长学习力的组织,是能让人们体验到工作中生命的意义的组织,通过学习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2、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1)全体成员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2)善于不断学习,(3)扁平式的组织机构,(4)员工的自主自觉性管理,(5)员工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6)领导者的新角色改变为设计师、仆人和教师。在创新经济态势下,组织必须重视知识、信息和科技的作用。而这一切的载体集中体现为员工的知识进展,因此,新的组织形态必然要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组织学习是企业和组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一种必然结果。组织学习是组织不断提高并持续保持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学习型组织则是通过持续有效的组织学习获得生存与发展机会的组织形态,也是21世纪最具竞争优势和最具适应能力的组织能力的组织形态。为此,企业和组织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创造财富,创新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源泉。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金融的自由化,使得组织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直线经理、员工和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在层次上提升,在职能上扩展;把不同层次和职能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如何根据组织的长期战略定位,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总体目标。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构建,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组织经营系统,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已经逐渐成为能够创造价值并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与企业的战略计划没有任何联系的仅有一些狭窄目标的职能性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组织重组活动从实践上证明了人力资源的变化必须与企业重组的其它领域相匹配,协同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在新的经营环境下保持并维持竞争优势。
(四)团队工作方式的人力资源管理
未来企业的工作方式将是团队式的,决定团队和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是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积极性,团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单纯由个人的素质决定,团队的高效率还来自于整个团队的高积极性;团队的工作方式下,员工的工作更加灵活和弹性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用“角色描述”代替“工作描述”。而且,团队由任务驱动,团队的沟通大量的是横向和网络式的;团队成员的职责安排弹性化,模糊化,团队内部工作关系的和谐依靠的不是明确的职责安排,更需要的是成员间的“默切”与合作意识;未来团队的领导方略,要求管理者由“专制者”转变成“辅导员”,管理方式也由传统的“命令---服从型”转变为“建议---接受型”,进行柔性管理。整个企业呈“学习型”,以共同愿望为基础。共同目标为导向。因此,一方面要看团队成员的个人素质,还要考虑团队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状况及年龄,性别,人格的组合。
(五)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分化,出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现象
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职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力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选拔、录用、调配、晋升、降职、轮换等);培训和开发(技能培训、潜能开发、职业生涯
规划管理、组织学习等);工资与福利(报酬、激励等);制度建设(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员工关系、员工参与、人事行政等)四大类,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专项咨询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职能将再次分化,一部分向社会化的企业管理服务网络转移,于是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现象,企业把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以及工资、福利、招聘和培训等庞杂的事务性工作、知识含量不太高的工作从人力资源部门转移出去,以适应组织内部投资结构和工作量的经常变化,从而使组织能够维持较为通用的系统和程序,而不必购买新的东西。而组织设计、工作分析等具有开创性的职能则交给管理咨询公司,这些咨询公司一般有一大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很深造诣的专家、实际工作者组成,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咨询,它们通常拥有企业本身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够帮助降低长期管理成本,又可以使企业获得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质就是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以达到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环境的目的。
(六) 人才本土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这些公司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处于战略成本的考虑,于是出现了雇佣本国还是本土人才的选择问题。本土人才的雇佣费用往往不到本国管理人员成本的一半,而且本土人才也同样拥有良好的技术,由于本土人才的“物美价廉”,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施了人才本土化战略,1995年3月,摩托罗拉首席执行总裁盖瑞.吐克郑重宣布“加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土化”为摩托罗拉在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方针之一。为实施这一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制定了camp强化培训计划,加速了人才本土化进程,到1998年,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中,经理主管层已有100多名中国人担任,这些本土人才已占该管理层的51%。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出现了几个典型的发展趋势:未来人力管理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呈网络化、扁平化,以学习型为形态的团队工作方式,职能出现分化,更多的企业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未来企业的人力资源只有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彦国
第五篇:论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
论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传统行政管理面临的变化,就行政环境及体制,管理运行机制及管理方法和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等诸方面进行也初步探讨。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转化等全过程,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它具有以下十个特征:产业形态知识化、资产投入无形化、市场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产业构成服务化、知识资本化、发展可持续化、设施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教育终身化。处于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管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接着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和行政绩效管理,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知识经济; 行政管理; 知识管理; 管理者.
前言 世界级管理大师杜拉克在<巨变时代的管理>这本书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作者群体,即知识工作者:他们与以往的资本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即他自身掌握着部分的生产工具,就是指知识,而不像传统的劳动者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将是一门崭新而艰巨的课程.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管理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为实践是历经无数人的努力,步步演变,才走向现代化的.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 ”的良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人研究。但它在当今的行政管理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管理模式。
目前人们对知识管理的普遍概念是:知识管理是当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一概念首先从行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指出知识管理包括人和信息技术两方面内容,它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 使行政管理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w.bsmz.net)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行政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努力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蹦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行政人员创新能力相互结台.进而增强行政单位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
网络技术不仅能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且能对决策的执行形成有效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政策如实执行的保证,但要对政策进行监督必须先了解政策的制定缘起、内容和执行中的有关规定。过去,由于群众不了解政策出台的过程,无法对政策执行进行比照,即使政策执行中存在扭曲、变形也不知道,监督从何谈起。监督的不易和不力,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广泛存在。问题出现并不说明我们没有监督体系,而是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下级间的互相包庇堵塞了正常的监督渠道,公众想监督又怕报复或苦于没有直接的监督渠道,外部监督形同虚设。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行政决策的网络化成为可能。行政决策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人们通过网络就可轻易揭开行政决策的帷幕,把决策方案的选择项与个人利益作对照,确定自身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决策由封闭的暗箱操作过程,变为下级、民众可以参与的开放、民主的过程。民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政策,为监督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条件。此外,网络技术简化了监督反馈的传输环节。只要政府有“越轨”行为,民众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监督部门举报。同时网络以“秘密”方式进行投标,消除了民众的顾虑,大大提高了民众监督的积极性。
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将日渐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政管理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望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这些都是促使行政管理中把对人的关注推到空间的中心地位,以此借鉴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是说说而已,要注意一下问题:要善于发现人才,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观念,增强开发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拓展用人渠道.新形势下的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是可以开发利用的.面向社会广纳贤才,拓展渠道,同时要增加透明度,要敢于打破旧的台阶观念,创造一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很重要的.要用人所能,不要求全责备.用好现有的人才,才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只要把人的长处用好,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做自己擅长的事,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用人要信.用人一定要赋予他工作的实权,我们应该大胆的使用这些有勇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给他们最大的空间. 用人还应该讲效益.人才的开发投入要讲效益,有利于延长人才最佳使用期,留住人才.要树立耽误人才也是浪费的意识,坚持高标准,不惧风险,广开进贤之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最后用人要培养.人才注重培养,要适时的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工作环境.关心每个人的成长和前途,为每个人创造事业成功的条件.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的说法.
二、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新时期的行政管理开始了科学化走向.1决策的科学化.作出一项正确而充分的决策,有赖于准确而充分的信息,也需有一套动力机制去刺激决策付诸实施.我们必须寻求决策的动力机制,健全为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2办公的自动化.办公系统是决策系统的衔接环节,是落实决策的重要一环.制度、决策的落实在于执行,它涉及到办公环节的启动,传达贯彻、督办的实施到位.现代管理借助于办公自动化技术,成倍的提高政务效率,建立督办网络体系,使决策者、管理者随时得到确切、全面的信息反馈,以便实现全程动态管理.3管理的信息化.无论什么,都需要管
理的信息化.知识经济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 二是以较高的加速度发展,创新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导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 行政管理单位必须在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方面加以提高。所以管理者必须把信息的获取、提炼, 知识的研究、创新, 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行政管理单位已设专门的“知识主管”, 其职能是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4监督的经常化.好的管理,必须伴随着日常监督.发挥群众监督,加强内控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使问题、隐患没有及时发现,是十分必要的.5管理的法制化.依法管理是今后行政管理的趋势.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深化,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后,还礼将会更多的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业更普遍的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展开.行政 管理的科学化也越来越被重视.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和管理,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能力与效益方面来。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必须包括知本含量。知识经济的运作使知本的地位跃居于资本的前列,知识的拥有量、拥有类型以及知识的运作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
素,组织管理者面临着在知识方面把战略与运作结合起来的高层需求,组织自己必须根据知识要素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力量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组织的竞争对手不仅应该知道对手的物质竞争力,而且应该知道对手的知本竞争力。并且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社会效益化、商品化。
三、总结概括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管理者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创新意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当代经济的发展,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指日可待.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不想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要紧跟当今时代主题,最终实现知识经济下的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俊生. 加速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和科学化[j]. 领导科学 , 201*,2:4-5.
[2] 邓泽宏,何煦,郑丹. 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如何适应wto规则[j]. 对外经贸实务 , 201*,3:34-36.
[3] 周德民. 略论中国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11: 160-162.
[4] 李洪仁. 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 理论与改革 , 201*,1:40-42.
[5] 黄海霞.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深化[j]. 了望 , 201*,28:48-49.
[6] 张劲松. 政府知识管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201*,7:53-55.
[7] 吴瑞坚.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势[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201*,3: 62-66.
[8] 欧日瑶. 知识经济的来临与行政管理科学化[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 201*,3:26.
[9] 吴端坚. 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势[j]. 党政论坛 , 201*,9:29-31.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