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尔企业文化7
海尔企业文化7
二、情感化服务。像我们现在搞的“五个一”服务,到用户家服务:“一付鞋套”,先套上鞋再进用户家,以免弄脏用户家的地;二个一“一张服务卡”,服务的怎么样,用户填意见,监督你的服务;三个一,“一块垫布”,把垫布铺在用户地面上,电器搬到垫布上去修;四个一“一块抹布”,维修完了以后,用抹布把维修的电器擦干净,然后
把电器安装到原处;五个一“一件小纪念品”,象圆珠笔等,作为情感交流吧。
三、一致化服务。海尔原来是一个厂的时候,我们服务的方式一致,容易贯彻到位。现在海尔大了,这么多分厂,全国光服务部就上万,我们的服务模式能不能保证一致化呢?为了保证服务模式的一致化,一方面我们对服务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合格后,发上岗证,才有上岗服务资格;另一方面,我们还有一个监控系统。比如说,在给用户服务的时候把用户卡交给用户填,满意不满意可以填意见,用户签上名,回来后把用户卡交给领导,这是我们工作服务的依据。有人说你这服务卡不用交给用户,自己填就行了,服务少差点没关系,自己写上好、好、好,满意、满意、满意。但是,我们电话服务中心要回访,给用户打过电话去,如果用户说不满意,但卡上写的是满意,甚至有的在用户家喝了水,吃了饭,这就坏了,他这份工作也就不用干了。我们的服务有人来做,有监控系统,要经常回访,这就保证了我们服务的一致化。
我们通过良好的服务,同用户保持零距离,我们叫零距离服务。你和用户的心越近,你和竞争对手的距离就越远。怎么理解?你的竞争对手不能和用户保持零距离,你做到了,你和竞争对手距离就增大。也就是说我们和竞争对手不但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也是服务质量的竞争。特别是在家电行业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服务的竞争则显得特别重要。你和用户的心越近,你和竞争对手的距离就越远。我们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如果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话,一个中心就是以市场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
以上讲的是市场观、质量观、营销观、服务观。这“四观”的目的是使用户满意达到最大化。企业文化讲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我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外就是使用户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第二,对内要使员工满意度达到最大化。这两点体现着我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只有使员工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了,才能保证使用户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对内,我们怎样使员工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呢?
第五、人才观——赛马机制
人人是人才,领导使用人就是开发人,这在人才开发上叫再使用人才。在开拓市场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这方面,我们海尔是以联合舰队模式,既要充分发挥舰队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至于使他们脱离旗舰的指挥。所以,我们强调企业文化,不管是在欧洲的海尔,武汉的海尔,济南的海尔都是一种企业文化,特别是大的公司管理靠的都是企业文化,具体是允许各自为战,但不允许各自为政。前几年,我们有些个别的中层领导,受社会上用人原则的影响,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前几年,个别的中层领导有的时候脱离集团的轨道,集团领导批评几句,个别的人也是口服心不服。他心里在嘀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后集团领导知道了,针对中层干部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倾向,在一次集团中层干部会上,张瑞敏非常严肃地指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导致干部放纵自己的理论温床。”海尔讲,干部在位要受控,届满要交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201*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管子首先提出来的。201*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该观点是正确的。海尔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导致干部放纵自己的理论温床。当然,这是海尔一家之言,我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毛泽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尔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干部在位要受控。给你权力,但你的权力要受监督和约束,控制也是全方位的。我们认为这种控制很重要。要完善制度,需讲究透明度,公开、公平。海尔这方面的东西非常公开。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干部犯错误的这么多?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不公开。在海尔不论经济收入上还是和厂家签订协议等都很公开,在用人上也很公开。比方说,我们海尔的物流本部,一般企业叫供应处,一般收个回扣什么的是正常的。但在海尔根本办不到,制度非常严格。你像物流本部,有专门负责优化供货方的网络,有专门搞优化的,指定了国内外的供货商。有专门搞定价的,有专门搞招标的。根据优化的这些厂家,指定价格,你来投标。投标采取暗投标,明开标。开标后,哪个价格低就用谁的,大家心服口服。有的厂家找我们的老总想考虑照顾等,没有用。有的零部件厂家想送点礼之类的,坏事了,我们规定送一千元之内罚送礼厂家50万。前两年罚了一个厂家150万。可以说,从
第二篇:海尔企业文化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并阐述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海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赛马不相马”的理念,力倡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充分兼顾职工个人的利益、人生目标及爱好志向,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的共同事业贡献力量。这就是海尔文化的核心。
创新是海尔的灵魂,是企业长久不衰的秘诀所在 。
海尔自201*年以来,打破以往的组织结构,成立物流,商流,资金流三个中心,改变过去的金字塔组织系统,实现扁平式结构,大大加快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快速反应,流程再造,柔性生产,海尔的发展之路就是创新之路。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信任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员工的个人创造性和发展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推动企业员工进行有效地学习重视人的文化和素质的提高,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与此同时,要在企业目标上与一些值得长期追求的人类理想连在一起,鼓励员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而共同努力,并适当关注员工事业成就感的需要。
海尔做到了,海尔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体现了对两部分人的尊重,对员工的尊重和对顾客的尊重,世界上最无价的就是人心,,海尔始终相信,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对员工,对顾客,只有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交换,也才能换得信任和尊重。
1、不断地激励,实现员工的普遍参与和认同
海尔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任何员工都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机制,都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有实现自己的平台,奖惩分明,你干好了,就会得到尊重和荣誉,干不好,你就会得到负激励,让你真真切切地明白不能犯同样地的错误。海尔企业从1998年开始让员工用自己的一只手、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嘴巴将员工身边你、我、他身边的事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员工既亲自参与又对其认同,形成了海尔独特的“员工画与话”文化。这样形成里一个上下的传导机制,大大调动了员工智慧的力量。
2、了解员工需求,三心——热心,诚心,知心服务到永远
优秀的企业文化犹如一把钥匙,起到开启领导者和职工心灵之窗的作用。它用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坚持两手抓,既奖罚分明、立场明确,又关心群众,通过合理化建议、庆功会、公司运动会、郊游、为职工过生日、派小车接新娘等形式,增加海尔人的荣誉感,促进员工的自尊、自强、自信。公司还组织健美队、服装模特表演队、舞蹈队、轻音乐队、摄影班、美术班等,从各方面丰富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使职工精神焕发,生气勃勃,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公司有一青年女工,在身患绝症弥留之际,提出的惟一希望就是让她的灵车从公司大门经过时停一停,让她能最后看一眼心爱的公司,这一切都体现了海尔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化尊重,这样的文化,把以人为本发挥到了极致。
3、树立的人才至上理念,造就一支有素质有激情的队伍 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赛马而不相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4、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潜在要求,坚持“真诚到永远”,“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理念海尔对于顾客遵循的是创造感动,对工作充满激情,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对产品用心,对顾客用心,海尔人始终坚持“真诚到永远”,永远接近顾客,与顾客零距离接粗,耐心倾听顾客的声音。海尔的“五项服务承诺”,历来是海尔高端服务的名片,从这小小的
五项服务保证,我们看到的是海尔对用户的负责和用心,而且看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始终贯穿在海尔的企业行为之中,为海尔赢得声誉。
5、建立完善员工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海尔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培训基地——海尔大学,研究出“现场,案例,即时,互动”培训的新模式,是每一个海尔人都能不断成长,上至高层领导,下至一线的操作工人,海尔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个性化的发展空间,提供充分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与上岗资格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人员,海尔设置了不同的发展轨道,对管理人员,按照管理职务升迁,对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专业职务升迁,对于一线员工,按照技能等级进行升迁,海尔的培训制度坚持从员工的利益出发,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发展的空间。
海尔极力营造团结开拓,艰苦拼搏的氛围,大力提倡踏踏实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倡导员工间互相关心,鼓励和帮助,海尔的每一步都是全体员工创造劳动的结果,这结果又反过来给与他们自豪感和优越感,激励去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第三篇:关于海尔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企业的灵魂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管理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重视
海尔集团是我国著名企业,也是成功走向海外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与其出色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下面简要探讨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海尔集团产品之一格力空调的一条广告语是:“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这充分体现了海尔集团的科技创新。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品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 、 追求卓越是海尔的精神取向。
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远。
追求卓越表现了海尔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 能体现海尔精神的两句话是:“ 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办成”、“ 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 、 马上行动是海尔的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体现了海尔人的市场观念,以迅速快捷的态度对待市场,绝不对市场说“不”。体现了海尔为用户着想,对用户真诚,快速排除用户烦恼到零。一个典型例证是:海尔在17小时内将海外经理人的建议变成样机。 海尔理念
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持高度警觉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 、 赛马不相马。你能翻多大跟斗,给你搭建多大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企业要想进步,就必须让员工进步,海尔这种做法是真确明智的。
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海尔力求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认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典例之一是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企业当众砸毁76台不合格的“瑞雪”牌冰箱。这一砸,砸醒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更加坚定了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的发展道路。
营销理念:先卖信誉 、 后卖产品。
市场竞争理念: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在海尔的订单中,有只定一台冰箱的。海尔这里实行的是差异化战略,为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产品,以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
市场理念:创造市场。只有淡季思想, 没有淡季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为满足消费者夏天衣服少的洗衣需求,海尔开发了“小小神童”洗衣机,它的便捷使得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海尔也在这方面占据了先机。 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出口理念:先难后易。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出名牌之后,再以高屋建筑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海尔技术改造理念: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 、 创造新生活。市场的难题就是海尔创新的课题。
职能工作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海尔对市场的两条原则是:紧盯市场创美誉和绝不对市场说“不”。海尔紧盯市场的变化,甚至要在市场变化之前发现用户的需求,用最快的速度满足甚至超出用户的需求,创造 美誉。试问,这样的企业能不成功吗?
创新观念
拆墙论:拆掉企业之间的墙,实现合作双赢;拆掉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墙。竞合:竞合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竞合的基础是优势互补,竞合的方式是资源互换,竞合的结果是双赢发展。资源论: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了多少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源头论: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条大河的源头,那么每一个员工都应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员工的积极性应该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而不是靠压出或抽出来。小河是市场、用户。员工有活力必然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
质的服务,用户必然愿意买企业的产品,涓涓小河必然汇入大河。计划经济下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助长了员工吃大锅饭的思想。在市场经济下,必须改为源头喷涌大河满,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为喷涌的源头。资源论?整合力:市场的整合力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它是一种使名牌不断升值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两种整合来体现,一种是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种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此外,海尔非常重视美誉度。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有口皆碑,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靠最可贵的市场资源。美誉度不同于知名度,知名度用钱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美誉度不同于信誉度,信誉度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即可获得。美誉度必须不断超出用户的期望值。吃“休克鱼”:吃“休克鱼”是海尔兼并扩张举措的一种形象比喻。零距离销售:市场链的建立就是要达到零距离销售的效果。所谓零距离其本质是心与心的零距离。只有企业同员工的心是零距离,员工才能同用户的心零距离。那就正真做到卖一台产品赢得一颗用户的心。
除了这些,海尔企业文化还包含许多其它内容,比如真诚、诚信、全球化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它们对海尔进行约束,指导方向,使海尔这艘巨轮在浩瀚的大海中稳步高速前进。像海尔、双汇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许多企业因良好的企业文化光芒四射,也有许多企业因平庸甚至恶劣的企业文化而暗淡无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就像森林是地球的心脏一样。
第四篇:海尔企业文化分析
1绪论
海尔是让我们很多人羡慕的企业,他的“激活休克鱼”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这种观念其实就是企业文化,张瑞敏坚信“观念一变天地宽”,因此,海尔对其他公司的兼并就是将其强有力的文化注入进去,进行彻底的培训和“洗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提升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为目的。很多企业其实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化理念,比如“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诚信、创新”等,核心理念在不同企业间没有本质差别,只是体现在工作方法与行为上,却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来使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理念是什么,如何将企业理念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国内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但往往不得要领,本文就此来论述此问题。
企业文化的概述
2.1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历史
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是现代企业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趋势。它是从战后到50年代的分权管理理论时代;60年代的跨国公司发展与管理时代;70年代矩阵组织和战略经营时代,演变至80年代兴起、90年代传播发展的企业文化时代所形成的趋势。
企业文化定义: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道德、企业素质、企业物流、企业形象、企业公关、企业环境、企业群体文化等的总和。这些内容中,价值观处于各要素的核心地位。对于这个定义,如从宏观方面看,也可抽象地定义为:"企业文化是涵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内涵的广义的现代科学管理理论。"
2.2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对企业文化影响较大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
a)共同价值观
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群体成员分享的同一价值观念。表现为对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的价值判断。
b)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企业所规定的行为标准。企业为了创建独特的文化,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c)形象与形象性活动
形象与形象性活动可以向公众展示和灌输特定的价值观,表达企业对顾客、社会所负的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3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现状
3.1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特点
3.1.1因应民族文化心理,改造利用儒家文化
a)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三个层次:1注重群体价值、强化统一意识,“以和为贵”2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以仁为本,“仁者爱人”3 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内向自律,“内圣外王”
b)建立以仁为本的儒家文化价值观
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以仁为本的伦理体系,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通过层层推演,达成和谐社会之目的。
海尔集团在此基础上推进自己的强势文化从而更容易与中国人的本位文化契合形成凝聚力。
c)合理利用儒家文化的心理积淀
儒家文化价值观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消失,这种文化价值观已经影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以和为贵
②仁的标准是判定社会行为的最终心理依据
③社会互动中的“交互主义”心理原则
④基于羞耻文化心理的控制机制
3.1.2密切关注社会变迁,创新发展核心理念
a)社会转型与人本主义理念的发展壮大
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革的主要趋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秩序观念。
2)主体意识。3)人生理想。4)本位价值。
b)以人为本,是创新理念得以发扬的核心
1)“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是对专业人员的,一种是对工人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
2)“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按照“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干出来的”理念,海尔集团广泛开展干部轮训、员工学习、竞争上岗、点数工资、计效联酬、双向选择等旨在提高员工素质的措施,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在人的优化组合中,优胜劣汰机制起了关键作用。
3.1.3广泛借鉴西方经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中国企业,成长的时间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企业缺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经验,
与西方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学习、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制度并为我所用,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难题。借鉴他人优点的积极效应,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种思想的鲜明反映。
a)学习德国质量意识:砸冰箱事件与名牌战略
b)吸收日本基础管理:6s大脚印与现场管理
c)借鉴美国管理思想:业务流程再造与市场链
3.2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
海尔的超速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以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海尔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我认为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在以本国文化为基础同时把握文化转型的契机引领出自己企业的强势文化,并将本企业的文化通过合理的制度贯彻到各个层面是非常成功之举,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
4企业文化对海尔集团发展的影响
4.1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塑造
随海尔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理念是海尔的一贯做法。在海尔集团20周年典礼上,张瑞敏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找对了价值观且产生了很好的成果之后,就必须突破自我再找到新的价值观。比如海尔抓质量管理,海尔从创业初期就开始抓质量管理,当时海尔提出一个价值观: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到了1989年,很多企业产品不好卖,因为当时供求已达到平衡。所以产品质量成了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开始抓产品质量,但是海尔又提升了一步:从抓产品本身的质量这种狭义的质量提升到一种广义的质量,延升到服务。其实从生产线下来的产品质量再好,也不是完整的质量,要把产品的质量延伸到用户的家里去。海尔当时在全国第一家提出了星级服务。而当其他企业也感到应该重视服务,而且也采取了海尔式的具体服务做法时,海尔又开始了新的提升:在九十年代中期抓到了质量的本质,即永远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永远使用户满意,提出为用户创造需求,满足用户潜在的需求,提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所以我想说的是,企业的理念一定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
4.2企业文化如何影响海尔的发展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的八点总结:一是振兴企业、改善管理。二是目标导向、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协调,促进文明发展。四是凝聚人心、增加向心力和合力。五是美化环境、优化生活。六是教化激励、培育人才。七是道德约束、制度控制。八是服务公众、辐射社会。
从1984年开始海尔走过一条不平凡的路,张瑞敏自接管海尔以后着重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去改革企业,向农民借钱发工资过年、砸有瑕疵的冰箱、培养创新
式的企业文化等海尔的企业文化一直从深层次影响着海尔的发展。
正是海尔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改变了海尔的企业文化,从而改变了海尔的发展方向。
5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5.1如何看待海尔文化
最开始的海尔并没有今天"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宏大精神,而是面对内部管理松驰的现状,为求企业的生存而挣扎。张瑞敏通过"砸冰箱"事件使海尔职工树立起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以此为开端狠抓管理制度建设、狠抓产品质量控制,使海尔迈上了飞速发展之路。通过狠抓质量管理,海尔获得了我国电冰箱的首块质量金牌,海尔的品牌得以初步树立。在此基础上,海尔积极借鉴欧美和日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科学,不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以"斜坡球"理论为依据,海尔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看板生产",要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使整个管理更加严谨;还"80/20"原则,即管理人员与员工责任按80/20进行分配,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海尔人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充实其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出了"先卖信誉,再卖产品"、"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以及"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等理念。海尔集团也由电冰箱向洗衣机、彩电、空调、电脑等其他领域推进,并逐步走出国门,打入欧美市场。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中,海尔人特有的理念得以形成、巩固和强化,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可见,海尔的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借鉴海尔模式就要知道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步一步构建而成的,在不断改善现有的情况下才会不断接近成功。
5.2我国企业如何借鉴海尔模式
5.2.1应当高度重视“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
201*余年以来,儒家“仁本”价值观已经深入国人骨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结构与人格特征,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市场竞争必然要求“人本主义”价值观为企业管理的提升提供支撑。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以个体意识、个人主义为表现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将更加深入人心。没有经过西方社会宗教意识的熏陶,没有已经内化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等价值体认的保证,造就更多的人格不统一,或缺乏独立人格的极端利已主义的“经济人”。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了极端利已主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现实,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价值观的确立时,都把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团队精神”列为基本出发点。
“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根本症结。海尔的实践表明,在当前企业管理中,必须仔细研究、利用和改造传统价值观,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念、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中国企业的管理需要。
5.2.2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a)文化管理的含义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所谓文化管理,是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进而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企业价值观培育、管理制度推进,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的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b)海尔管理模式的实质是文化管理
海尔按照广义文化观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引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效果,并以物质文化创新实现“敬业报国”、创世界名牌的企业精神与追求。海尔的文化管理,是基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社会转型的现实,“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的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之一。
c)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制约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外部环境条件非常复杂,这种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成熟。因为历史原因,我国企业管理,大多仍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没有经过科学管理的充分发展阶段,在细节管理、基础管理、定量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存在巨大差距,需要加紧学习、吸收。②历史与传统的影响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计划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对西方引进的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抵制心理严重。③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当前企业界与社会大众,存在对“以人为本”的错误理解,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放松对员工的制度约
束与要求。
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做到,既要依靠传统文化价值观要素抓紧吸收、改造西方科学管理阶段积累的经验,又要顺应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积极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工具,软硬并重,两手齐抓,两手都要硬。时间短,任务重,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海尔文化管理的真正精髓之所在。
5.2.3高度重视管理制度建设与员工心理反应的互动关系
中国企业在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学习借鉴西方管理经验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充分研究员工的民族文化心理。要考虑民族文化心理的反应,采取针对措施,防止出现企业文化中行为准则与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根据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把民族文化心理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以和为贵”的群体主义价值观;2.“以仁为本”的领导观;3.“以情为重”的社会交往私人化心理;
4.社会互动中的“交互主义”原则;5.基于羞耻文化的内向自控人格。
人们都知道,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强力支撑,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根源,但企业价值观的根源又是什么?企业价值观的根源是:必须将价值观的确立与调整,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之上。惟有如此,才能避免“制度与文化两张皮”的现象,有效实现管理制度效能;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强式文化;才能有效处理中国文化环境下特有的“情与法”的矛盾。
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式管理模式的核心,民族文化心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理性的态度与做法是:批判、吸收、借鉴、发扬。换句话说,对于中国企业,“古为今用”是“洋为中用”的前提。海尔成功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第五篇: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的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的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的理念:
▲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竞争理念:浮船法
▲市场理念: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
▲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
▲出口理念:先难后易
▲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技术改造理念: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
▲职能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海尔文化[1]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的500强之一。目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冷柜、空调器、洗衣机、彩电、计算机、微波炉等42个门类、86oo多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1998年集团出口创汇达7665万美元,集团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1个。1999年1—5月份,集团销售收入82.3亿元,利税总额实现5亿元,创汇5510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43%、127%。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4—1991年,即以质量为根本,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创名牌阶段;第二阶段为1991年12月一1998年12月,即实施资本营销,通过低成本进行兼并扩张战略阶段。海尔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8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2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发展至66.6亿元,成为中国家电第一特大型企业。1997年,海尔在低成本扩张方面有较大的行动:3月,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4月,控股青岛市第三制药厂。8月控股山东莱阳家电总厂。9月,海尔与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294企业文化有限公司控股贵州风华电冰箱厂。至此,海尔13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8家,是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支“联合舰队”。1999年起,集团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全面向500强冲刺。在被合并的18家企业中,海尔对红星电器公司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钱,首次用自己的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使红星厂扭亏为盈,并且成为海尔洗衣机住设本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并目的组成了国内家因为在这次兼在短时间内就中国家用洗衣机行业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95年总产量达到约950台全国35个主要城市家用洗衣机拥有率约
89%,这是一个潜伏了巨大商机的市场。一般而言,家用洗衣机可分为单桶、双捅半自动及
全自动洗衣机,而全自动又可分为波轮、滚筒及搅拌式。单桶洗衣机为原始类型,1995年
时大多数厂商已不再生产。双桶半自动洗衣机较全自动洗衣机便宜,是当时中国市场的主流,
而滚筒洗衣机在欧洲较为普遍,但在亚洲以波轮洗衣机更为常见。对于当时总容量达900
多万台的洗衣机市场,海尔70多万台的产量显然只是一个不大的数目。而且海尔洗衣机当
时以滚筒为主,产品结构比较单一,要想扩大自己在洗衣机市场上的份额,就必须调整产品
结构,扩大生产能力。
原红星电器公司的状况:
1995年的青岛红星电器厂,拥有员工3240人,到1995年6月,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
资不抵债1.33亿元。红星有30年的历史,原来是一家手工作坊式的集体小企业,1985年原
名是煤气用具厂。20世纪80年代该厂抓住机遇,从白手起家发展到第一代大容量洗衣机的
定点生产厂,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双桶洗衣机生产企业。该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曾走在行业
前列。但是,由于经营不善,到了1995年时,机构膨胀,人员臃肿,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
市场销量从全国第二位跌至第七位。许多工人对公司的管理有意见。在技术方面,不重视新
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十几年不变,经营风险较大,连换四任经理,但均无起色,
而且企业每况愈下,至1995年6月当月亏损已达750万元。
兼并的利益比较:
——能量的落差:海尔有品牌优势和较好的管理模式,红星虽有l00万台的生产能力,
但没有名牌效应,红星要发展必须借海尔品牌和管理的优势。
——技术的互补:海尔1994年引进了意大利滚筒洗衣机技术,1995年初推出了90年
代先进的欧洲式的滚筒洗衣机。但是,海尔没有亚洲式的波轮洗衣机,海尔要体现自己的“市
场细分化”原则,就必须设法生产波轮洗衣机,以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需求。如若生产波轮
机,兼并显然比立项投资要更快一些抢占市场。红星是国内生产亚洲式波轮洗衣机的三大厂
商之一,拥有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技术。尽管目前经营状况很差,设备硬件还比较好。
但红星机构臃肿,产品单一,负债率高,市场信誉不好,要改变这一切,困难很多,风险也
很大。
一、海尔的“吃休克鱼”理论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
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这时技术含量尚未成为竞争的决定因素,企业的资本存量、经营
规模决定着竞争的成败,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
再是“快鱼吃慢鱼”。这时技术含量的作用已经超过资本的作用而成为决定性因素,谁
占领了技术制高点,谁就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
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
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意义,而是所谓的“强
强联合”。这是资本高度集中、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兼并重组
的最高形式。波音和麦道的合作就是“鲨鱼吃鲨鱼”的典型案例。
海尔吃的是什么“鱼”?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
“鲨鱼”,而是“休克鱼”。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我们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企业搞兼并
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的模式。由于体制的原因,小鱼不觉其小,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
自得其乐,缺乏兼并重组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大鱼不可能吃小鱼,也不可能吃慢鱼,更
不能吃掉鲨鱼。活鱼不会让你吃,吃死鱼你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
什么叫“休克鱼”?张瑞敏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的硬件很好,而鱼
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人新的
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海尔看重的不是兼并对象现
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
股票。海尔18件兼并案中,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5.5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15.2
亿元,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在海尔看来,红星厂属于“休克鱼”,海尔要以自己的企业文化
激活“休克鱼”。
二、统一企业文化无形盘活有形
1995年7月4日,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红星厂整体划归海尔,连同所有的债务。
海尔对红星厂的改造分两步走:首先,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的指导下,教育新员工接受海尔
的企业文化,从原咨询认证中心派出质量控制人员。第二步,提高工作效率,海尔派出质量
保证体系审核小组检查工厂的所有环节。
海尔集团认为盘活资产的关键在于盘活人,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所以张瑞
敏相信他找到了改变原红星员工观念的捷径:大力宣传海尔的文化价值及行为规范,当然,
最大的困难是让他们认识并统一到海尔企业文化的目标上来。在给新员工做过几次介绍海尔
企业文化的讲话之后,企业文化中心主任认为,对兼并的企业重要工作是“你告诉他们什么
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下一步就是找出好的和坏的行为例子,并将其转化为《海尔人》报
纸上的故事,这样员工们就能记住和讨论。
虽然原红星电器公司已到了难以维持之际,但管理人员和一部分工人对海尔的兼并仍有
抵触情绪。红星的销售人员早已沉沦,毫无改变工厂面貌之意。按其中一人的说法,一到“淡
季”(即6月到9月这段时间),几个月就闲着没事干,只是空等待,而不直接到销售点去。
海尔领导认为“销售人员必须彻底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红星的105位中层干部形成了另一个挑战。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他们行事既不准确,
也缺乏责任心。其结果是公司内部形成臃肿的小官僚圈子,一些人不对企业负责,不对市场
负责,而是拉关系、谋私利。
更糟的是,红星洗衣机质量如此之差,以至于堆积下大量存货,当时有约11万台没法
销出去,许多是被退回来需要修理的,当然这同海尔的一般标准都差得很远。实际上,这意
味着红星的品牌已遭受严重影响。虽然很多商家欠红星的账,但商家认为退回低质量产品已
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并赔了钱。商家们永远不想再进红星洗衣机了。
在1995年7月5日——划归的第二天,海尔集团常务副总裁杨绵绵带领海尔的原咨询
认证中心、资产管理中心、规划发展中心、财务中心以及企业文化中心五个部门的负责人到
达了红星。他们向全体员工讲了话,解释了海尔的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杨绵
绵这位一直抓管理、抓质量的海尔高层领导讲述了海尔强调个人职责,追求最高质量信誉及
实行岗位责任制。她讲述了只有通过公开竞争他们才能生存下去,重申工人们不应该由于红
星衰落而受到指责,管理人员要负至少80%的责任。
8月份,张瑞敏亲自向公司中层干部阐述了同样一个问题。他给他们讲了人力资本是生
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他概述了中层干部在企业发展中的职责,引述了“80/20”原则,即
企业中重要的20%人员领导着其他80%人员。张瑞敏号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在每个营运环
节(每个人及每笔交易)做好计划。他也概括了海尔洗衣机战略的几个要点:
——以市场为导队海尔洗衣机应销售信誉,而不是廉价品,采取的每个步骤均要以客户
需求为导向。
——降低成本,提高收入,产出最大化,投入最小化。——每个人必须制定切实的计划
和明确的目标,在2—3年中朝着将海尔洗衣机厂建成中国洗衣机第一制造商的总目标奋斗。
派到红星任总经理的柴永森先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1995年他只有32岁,
这位年轻干部思路敏捷,行动迅速,能够准确地理解、执行海尔决策层改变红星面貌的战略
部署。
为鼓舞士气,柴永森让海尔洗衣机员工们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项目中,在第(请收藏本站:Wwww.bsmz.net)一个月就搞
了36种新产品样品,很快有两种新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小神童”:一种面向国内市场的全自动洗衣机(传统上全自动洗衣机只向国际市场出
售)。
“小神泡”:一种大容量、气泡型双桶洗衣机。
在销售及分销前沿,柴永森的动作也同样快。为了起到推动销售人员而使其行动起来,
他宣布他们的工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工作成效,这完全断绝了他们“淡”、“旺”季的想法。
虽然重建同经销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困难,柴永森最终说服商家再给海尔洗衣机一次
机会,作为对海尔承诺收回或修理所有红星不良品种的回报,批发商们同意还清他们前面的
欠款,海尔的信誉再一次铺平了开拓市场的道路。不久,柴永森就表扬、重奖了海尔洗衣机
的有些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有可贵奉献精神,他们中有的顾不上照顾家中的病人,有的
克服了其他困难,努力拓宽销售渠道,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柴永森号召全体销售人员向他们
学习。
1995年底,海尔洗衣机废除了几种老式产品,以便集中精力研究、开发和生产已受欢
迎的型号。他们的目标是每个月开发出一种新产品。以后的事实证明,他们每年开发的新产
品远远超出了这个目标。
三、“范萍事件”与海尔文化的推进
海尔管理上有个““80/20原则”。企业里发生的任何一件过错,管理者都要承担80%
的责任。兼并后的一周内,海尔集团公司对红星洗衣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初探。红星的不少
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人,人的问题关键在于干部,红星厂干部的问题
关键在于从来没有动真格的(摘自《海尔报》,1995年7月12日,第188期)。
1995年7月12日,在已经更名的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公布了一处理决定:质检员
范萍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这时的洗衣机产品开
箱和社会返修率与第一家电名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海尔管理者认为这决不是范萍一个
人造成的,主要是管理上的漏洞,使范萍由“偶然”变为“必然”。海尔要求掌握全局的管
理干部要承担责任,先检查管理上的问题,即范萍的上级要负责任,只有这洋才能使“范萍
们”的错误减少。
《海尔报》在1995年7月19日点名指出“范萍的上级应负什么责任?”“范萍事件”在
原红星引起强烈震动。在此之前,该厂从未因产品质量出问题而追究过其上级领导的责任,
其他工作也一样。从未有“80/20原则”的思路。当然,多数工人认为这样做公平,因为,
“领导就必须承担领导责任”。海尔洗衣机分管质量的负责人触动很大,决定自罚300元,
并做了书面检查。同时,制定措施,从体系上对洗衣机的质量进行整改(摘自《海尔报》,
1995年7月26日,第190期)。这样,没有采用简单的撤换管理人员的办法,而是采用以
公开监督、披露信息的办法,促使海尔oec管理模式在红星建立起来。
在海尔全新理念的导向下,原红星电器公司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市场展开:
——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使产品走向市场有了可靠
的保证。
——建立高效运作机制,全面调整内部机构。撤销原来的34个处室,成立销售部、财
务部、制造部、技术质量部、综合部和科研所,实行5部l所管理。按照“公开竞争、择优
上岗”的原则,中层干部105人减至45人。尽管精简干部这一工作难度太大,但柴永森总
经理还是坚持按海尔的文化模式调整了基层管理班子。
——改革干部制度,变“相马”式的干部提拔制度为“赛马”式的竞争制度。公开招聘、
选拔一流人才,充实各部门的干部岗位,仅销售部门就招聘了50多位大专学历以上的营销
人员。崭新的用人观念,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给企业人才市场注入了活力,也使洗衣机营
销系统寻找到新的启动点。
——调整销售战略,重塑市场信誉。根据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克服种种困难,加
大产量,将过去单纯面向国际市场的全自动洗衣机,也投放国内市场,并冠以朗朗上口的“小
神童”新品牌;新开发了一种适销对路、大容量的气泡双桶洗衣机,起名为“小神泡”。两
种新品牌产品投放全国各地市场后,一炮打响,供不应求,重新赢得了失去的洗衣机市场。
海尔集团扭转了原红星厂营销人员在开拓市场方面的被动思想,指出“只有淡季思想,
没有淡季市场,越是淡季越应该做工作,越是淡季做工作越能收到效果”,转变营销人员在
夏季前后的洗衣机销售淡季,常常呆在企业里轧账囤积的旧习惯。公司临时筹措出差资金,
发动营销人员在淡季走向全国各地市场,强大的“淡季攻势”果然使沉寂的洗衣机市场红火
起来了。最成功的例子是“小小神童”洗衣机的研制开发。每年6—9月是洗衣机销售的淡
季。但是夏天人们不是不需要用洗衣机洗衣服,而是现售的洗衣机容量太大,多数为5公斤
型,换下一件衬衣扔到功能为5公斤的洗衣机里,要浪费很多水,所以不会用洗衣机洗。针
对这一点,海尔开发了一个“小小神童”洗衣机,1.5公斤容量,3个水位,最小水位洗两
双袜子。这种洗衣机开发出来,开拓了一个淡季洗衣机市场,当其他洗衣机产销量下降时,
海尔“小小神童”却直线上升。
四、昔日“休克鱼”今日成“巨鲸”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开拓市场,重要的是思路。经过一系
列工作,原红星的干部员工已经开始体会并看到海尔文化的神奇之处与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企业在划归后不久,通过引进海尔竞价模式,使每台海尔5公斤洗衣机的配套成本降低
15.3元,按每年60万台产量计算,1年可降低成本近1000万元。在划归后的第三个月里,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9月盈利2万元,10月盈利7.6万元,11月盈利10多万元,12月一个
月盈利150多万元,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该公司洗衣机
销量,已从1995年7月的全国第7位上升为1995年底的第5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增长3.7%。
截止12月底,该公司1995年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位居全国洗衣机行
业之首。
1996年海尔洗衣机发展势头更猛,一次性顺利通过了is0900l国际质量认证,并囊括了
洗衣机行业几乎所有的最高荣誉,荣获中国洗衣机“十佳品牌”第一名,出口量全国第一。
仅一个品种出口日本就占日本进口总量的61%,占中国出口日本的91%。1996年,出口瞄
准南非、埃及、智利等国际市场。“小神童”仅在智利,就占其50%的市场份额。中国每出
口两台全自动洗衣机就有一台是海尔出口的。国家质量抽检连续两年荣登榜首,其中全自动
洗衣机无故障运行突破了7000次大关,达到国际新水准,荣获全国消费者欢迎产品第一名、
97购物首选品牌第一名。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率调查活动中,海尔洗衣机成为惟一一家
投诉率为零的企业。目前,海尔集团拥有8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洗衣机产品,成为中国同
时也是世界上惟一一家同时规模生产欧、亚、美三种风格洗衣机的企业。 全国249家大型
商场的销售报告(《中国经营报》,1998年3月4日)表明,在中国的洗衣机行业中,海尔处
于领先地位,是中国洗衣机的第一品牌。在1997年底,即兼并两年后,海尔洗衣机就已经
实现了1995年的初步战略目标,并在中国市场上打败了国外名牌。1998年1—12月、1999
年l一4月份全国600家大商场洗衣机份额排行榜,海尔每月均稳居第一位(中国城乡多级
市场家电商情资讯)。
小 结
中国有句古语: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人本管理思想思潮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的今天,现代企业文化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强大的现代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必将会与资金技术一样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包括硬件水平的竞争,企业文化价值观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将成为关键因素。
现代企业文化与其他管理活动一样,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职工的激励和提高职工间的凝聚力来增强企业运作效率。因此,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文化背景来进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