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
文章标题: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
孔子的伦理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仁学”上。在“仁”的统领下,又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对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应该自觉地承继下来,古为今用。孔子的伦理思想延伸到现代商业方面,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四点上:一是以人为本,以人为贵;二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三是义利并取,
以义取利;四是富而好礼,仗义施财。这四个方面,集中回答了怎样经商和经商的目的问题。
孔子的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的思想,体现在贵民、养民、教民、民利、节用、均无贫、使民以时、富民等多方面。《孝经.圣治章第九》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说的是一次孔子家马圈失大火,他知道后,第一句话问的是伤人没有。这在当时4个人才能顶得上1匹马价格的春秋时代,足见他对人的重视,是他“民贵物贱”思想的具体表现。现代社会的商业管理理论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管理更趋人性化和科学化。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一是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协调,二是取决于对消费者的高度负责。
孔子的诚信思想,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多处见有孔子论诚信思想的记载。做人讲信用,被孔子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部《论语》,光“信”字就谈及38次,其中24次集中体现了“诚信不欺”的意思。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论语.颜渊》篇里他甚至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把讲信用看得高过生命。商业文明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完备的法制,以法行事,二是诚信经商,童叟无欺。近些年来,由于信用的严重缺失,礼义之邦的大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中国企业联合会在“201*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人民币。中国企业联合会完成的《中国企业诚信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国内企业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企业“三角债”达上万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损失约201*亿元。面对这样一个无序的经济环境,把孔子的诚信思想引入商业活动的全过程,这对于恢复中国商业环境在国际上的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商是为了赚钱,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利润,是商人天经地义的行为。但是怎样赚钱,道不同,所折射出的人格也不同。孔子虽然“罕利”,有重义轻利的倾向,但他并不反对利,反对的只是“见利忘义”。他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面对物欲,要做到“欲而不贪”(《论语.尧曰》)。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提倡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孔子义利并取,以义取利的思想,是我们商业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道德践履的表现在于自己富了后要慷慨解囊施人,这正是孔子所大力提倡的。《礼记.儒行》记孔子的话说:“分散者,仁之施也。”意思是分散私财,是仁的施予。他还说:“独富独贵,君子耻也”,“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富裕、显贵之后,能尽心接济他人,帮助别人摆脱贫穷,那么就不会使自己变穷变贱的。这就是孔子“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仗义施财的思想。因此,“经世济民”、“乐善好施”、“为富而仁”、“仗义疏财”,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现代商人重要的文化品格
《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来源于公文素材库,欢迎阅读孔夫子伦理思想的现代文化品格。
第二篇: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
文章标题: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企业伦理
中国正面临着全面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经济时期。企业转型是其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特别是国有企业。“明晰产权”,“国有股减持”“股权分治”“股份全流通”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出;考核指标也不断翻新:规模利润股东报酬率eva等等。在企业中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经历前所未有的磨
练,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尤为激烈。从而就产生了意识形态的过渡期,传统的观念,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改变,新的体系又没有形成,于是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如在企业中衡量会计人员的标准是,做假账水平的高低;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原始积累可以不择手段等等。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也有了重大变化,男人只分富和穷,女人只分美和丑。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意识形态的缓慢渗透而形成的“断层”。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条路,一是方面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二是加快意识形态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单独选择以上两条路的任何一条,都会出现社会大的变革。只有二者同时兼顾,相互协调才会有出路。这也就是党中央提出的“物质和精神”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然而,要想真正做到二者的协调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仅仅靠批评教育,自我约束,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规范。所以有很多人就提出了要建立全新的企业制度,为了简单就照搬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粗暴推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抛得一干二净,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改革,才与国际接轨,才是现代化了。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很不够的,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说起传统,似乎就必然与现代对立,其实不是这样简单化和绝对化的。
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道理对于现在仍然是适用的。比如说,我国古代儒家和法家关于治理社会的总主张,一个是“德”,一个是“法”。与外国比,我们中国还多了一个“礼”,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德”着重于自律,“法”强调他律。“德”、“法”、“礼”这三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仍然是今天治理社会的通则。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应该以这三个概念作为坐标。“德”就是你这个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法”就是你这个企业的制度。还有一个应该强调的就是“礼”。今天的一些企业注意了制度,却没有注意让企业的员工形成一种很好的习惯,“礼”就是习惯性的制度,不是硬性的制度。“礼”是目前我们一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所缺乏的一个层面。
从表面上看,“礼”不是一种硬约束,实际上,它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很具体地告诉我们现代企业怎样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是,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基本思路。从“德”、“法”、“礼”这三个概念看,这三个字很简单,但是,如果把它们的深刻内涵和精神理解透彻了,就可以用它们作为坐标来查找我这个企业缺什么,是缺少“德”?是缺少“法”?还是缺少“礼”?
比如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年来以年均增长68%的速度,发展到2004年全球营业额预计突破1000亿元。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诸方面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逐步培育形成具有海尔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价值观文化体系。但对海尔文化的形成作用最大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如,老子的《道德经》有助于企业树立经营发展的大局观;《论语》有助于提高和完善经营者的人格修养;《孙子兵法》有助于企业丰富市场竞争谋略。其中海尔坚持走创世界品牌的道路,就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生于无”。在《道德经》中,无形就是灵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关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关系,还可以用传统文化中那些伟大的理念去审视现代社会的问题。比如说,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不论是搞经济,还是搞企业,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西方国家以前搞工业化时,没有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走了弯路,工业发展很快,自然环境却遭到了破坏。这种恶果人们不能承受,现在特别强调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从这个角度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具有现代意义,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把它落实到现代社会的实践中,落实到企业文化的操作层面。
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的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
第三篇:孝文化与现代企业伦理
浅析传统孝文化与现代企业伦理(文化)
摘要:“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体系中间,孝文化占了极其重要一席之地。无论是儒、 释还是道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要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伦理,借鉴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不可或缺的。
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孝文化的人格反映,一方面能促使中国人仁爱敦厚、忠恕利群、守礼温顺爱好和平,个人价值服从社会;爱国、重视集体、爱岗敬业。
孝本义源于家庭,最初是一种保持家庭平衡的行为规范。“克谐以孝”《尚书·尧典》,以后内化成某种美德,集中表现为集体主义精神,即为了家庭的利益,家庭成员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正因此如此,中国家庭成员之间更相互依赖,比西方的家庭更具凝聚力。而这种以家族为本位,强调集体主义的伦理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体现,便是企业内部伦理秩序的形成。
关键字:孝文化 企业伦理 忠诚 责任 凝聚力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烙印和精神家园。张岱年先生曾经说:“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必须具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才能具有独立的意识。而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基础是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一定的理解。”中国人历来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中国不仅以农立国,而且以孝立国”,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虽然不能说没有养、敬、爱父母的伦理观念, 但世界还没有哪个民族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把孝道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上, 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如此的重视孝道。
文化是检验一个企业的最高标准。企业做大可以通过种种营销、传播手段实现,但要做强,还得回归至文化建设。要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加强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而弘扬孝文化,则有利于唤醒员工的积极性,维护企业利益,并将企业视为(本文 来自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ent www.bsmz.net].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②李宗红朱诛著. 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年1月第1版 .
第7页
③李泽厚. 论语今读 [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第41页
④汤一介.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j].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年第3期
⑤包晓闻. 宋联可编著企业文化[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年7月第1版第347页
⑥李泽厚. 论语今读 [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66页
⑦刘小华.向孔子学管理 [j].网易商业报道.201*年9月29日
⑧涩泽荣一(日).论语与算盘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参考资料:
[1]贺绥世 .论语新识 [m].湖北:武汉出版社.201*年5月第1版
[2]孔健.孔子的经营之道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5年9月第1版
[3]潘乃樾. 孔子与现代管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年4月第1版
[4]蔡希勤. 半部论语治天下[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5]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1*年11月北京第1版
[6]李泽厚. 论语今读 [m].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7]扬先举. 孔子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年10月第1版
[8]侯宪林. 孔子经济思想初探[j].宁夏: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9]毛钢.孔子的经济思想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j]. 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总第21期
[10]刘小华. 向孔子学管理 [j]. 网易商业报道. 201*年9月29日
[11]余秀江 张光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年版
[12]刘林平等译. 领导哲学[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13]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98年10月第1版
[14]王恩来. 人性的寻找[m]. 北京: 中华书局 . 201*年4月北京第1版
[15]孔健. 孔子的管理之道[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16]崇尚思. 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1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1版
[18]钟肇鹏. 孔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2月增订第2版
[19]涩泽荣一(日). 论语与算盘[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年版
[20]lyons,j.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21] f.de.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