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矿——逆向打工者的“蓝海”
目前,我国近600万人从事煤炭生产,其中农民工占了50%,这50%中,201*-201*三年间进入煤炭行业的农民工占50%左右。种种迹象表明,煤炭行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煤矿已成为过去向城市进军的“逆向打工者”的“蓝海”。
煤炭行业复苏感召着打工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依赖逐渐增加,全国原煤产量由2004年的17.86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25.23亿吨,增长了41.1%,预计到201*年全国煤炭总量需求将会保持在26亿吨左右,这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已达到2000亿吨,也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煤炭行业从过去的“夕阳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许多农民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煤炭行业发展的讯息,也感召着他们。于是,众多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打工,前往这一新“蓝海”谋求生存的空间。
完善的社会保障吸引着打工者
2007年,国家颁布了新《劳动合同法》,保障打工者、尤其是农民工的权益,但由于宣传、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农民工对新《劳动合同法》认识不够,他们始终认为国有企业的社保更有保障,所以对国有企业的信赖还是远远超过部分私企。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普通打工者的首选。
一名2007年7月参加工作的新员工朱大强给笔者介绍了他的打工经历,从1992年开始到海南打工,从事装饰工作,辗转北京、太原、**等地为同一家私企打工,其间,也曾先后接手一些小工程自己领头承包,收入也较为稳定,但就是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和福利。一直到2007年10月,回家探亲的他听朋友介绍招工,而且收入也在3000元左右,而且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都非常完善。他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向在该公司工作的姨父核实了情况后,考虑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和妻子,在外漂泊多年的他心动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该公司招收2000名新员工,却有6000余人报名,这更让他坚定了到煤矿工作的信心。如今,他已将妻儿接到矿区,一家四口过着安稳的日子。
文化层次的低门槛接纳着打工者
目前,我国煤矿平均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62%,虽然国家已提出要把煤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基础上,但这毕竟还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便成为普通逆向打工者寻求生活空间的一个“时间差”。一位在四川打工的农民工告诉笔者,他从1998年外出打工,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只能做一些粗重的工作,收入很低,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在外漂泊十年,一事无成,想想还不如回来,一是能与家人常相聚,二是工资和各种保险也有保障,三是我虽然文化低一些,但普通的工作我还是能胜任的,四是毕竟国有大煤矿安全系数还是比较高,虽然脏点、累点,两相比较,比在外面强多了。
如今,大量的农民工从城市向煤矿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逆向打工大军,为煤炭行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他们也寻求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一个空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