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演讲致辞 > 发言表态 >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精选多篇)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8 06:01:34 | 移动端: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精选多篇)

第一篇:xx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紧扣实际 创造条件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xx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xxx

各位领导:

根据这次研讨的主题,我代表xx镇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具体化。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我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依据实际,创造条件,区别对待,全面权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客观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和难点

xx镇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乡镇,素有济源“东大门”之称,新济公路横贯东西,207国道贯穿南北,济焦、济洛、济晋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全镇地域平坦,总面积67.2平方公里, 总人口43150人,辖45个行政村。

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粮食播种面积69975亩,林果面积达到5600亩,温室大棚达到310座,粮经比60:40;目前,主要以畜禽养殖、林果、蔬菜、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2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5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81元。

工业上,乡镇企业达到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初步形成纺织、化工、皮革加工等支柱产业。201*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0440万元;地方企业入库税金539万元。

以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我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镇农村经济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能够左右全镇经济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三产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空间越来越小。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所限,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凸现农村建设的相对落后;三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够。四是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这些落后的农村面貌是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紧迫现实需要,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科学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立足当前缓解突出矛盾,又要着眼长远解决根本性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多建楼房、多修道路,其根本落脚点是解放生产力,实现生活幸福、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因此,我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模式,探索新的途经,创造新的条件,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我镇新农村建设将按照“三增方向、三化联动、四基一新”的基本思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增方向”指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三化联动”指的是农村经济产业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精神生活健康化;“四基一新”指的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以镇村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作支撑,以示范村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富民产业,壮大新经济组织,创建好班子,塑造新风貌,着力打造富裕和谐的新农村。

具体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镇域经济稳步发展,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一是抓好新产业的培植。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镇将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通过项目建设这个载体,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调整和优化我镇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今后,我镇将着重服务和规划好“三大工业园区”。服务好全市沿获轵路,以东江为基点的 “东南新工业园”;以荣昌公司、兴达公司为起点向东延伸,建设“纺织工业园”;沿2(推荐访问范文网www.bsmz.net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三化”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以工业园区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无工不富”。近年来,××确立“园区集约”的工业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县城工业园、万象工业城等工业园区,创建了××省级民营科技园,组建广东省××沿海经济开发试验区,促使“工业入园,企业进区”,推动工业集约发展。近三年来,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先后创建了一批“国”字号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2,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的迅猛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北惯镇平地村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该村按照张德江同志“固本强基平地绘新图,发展经济万象做先锋”的要求,把万象工业城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土地出租、厂房出租、场地出租”等方式,吸引了18家企业落户发展,既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年的不足3万元,增加到201*年的23万元;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使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由3000多元增加到4500元。

二是以农民增收入为立足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工业抓农业,围绕市场抓调整,推动山地农业、水域农业、田园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发展水果、水产、畜牧、蔬菜等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引进了中山、东莞、番禺和日本长崎等地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经济以年均5.7的速度稳健增长,2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26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以经营城镇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速农民“洗脚上田”。××按照“不求最早、但求最好,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思路,大力推进城镇经营,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碧桂园集团投资建设燕山湖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广东广雅中学和广州振丰实业有限公司合办××广雅中学,引进香港客商投资建设阳江涛景度假村等,带动全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201*年城镇化水平为33,比201*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如在北惯镇东莺村,301户农民全部住进了小区一样的农民新村,村委会的四层工作大楼一楼全部出租开商铺,充满城市化、商业化气息。

二、以制度促成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

没有制度就没有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发展成效。××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完善考核制度。结合开展固本强基工程,把发展镇村经济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县、镇、村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科学的实绩考核制度,把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变为硬性任务,并且把考核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优先选拔任用经济发展成效好的干部,大大提高全县各级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实现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凝聚了全县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合力。

二是健全激励制度。有激励才有动力,才有创造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健全激励制度,奖勤罚懒,对个别无所作为、不思进取、违法乱纪的干部坚决撤换;对政治素质强、工作成绩显著、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领导能力的镇、村干部,不拘一格地进行重奖和提拔任用,使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农村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贡献力量。如北惯镇近两年试行村级干部激励机制,确定4名工作出色的村支部书记享受镇职工待遇,在基层干部中引起了极大反响,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正是健全了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带出了像北惯镇的平地村、东莺村、林张村,雅韶镇的柳西村等一

第四篇:在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泾川)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共xx市委副书记、市长 xxx

(201*年7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这景色宜人、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里,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共甘肃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xx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泾川)研讨会”今天隆重召开了,这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农村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把这样一个重要会议放在xx召开,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和各个方面对欠发达地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体现了中央党校和省委、省政府对xx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必将对我市乃至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xx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224万人民,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远道而来出席会议、不辞辛劳检查指导我市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xx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xx市的基本情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做法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xx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6县1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到80%。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正在修建的平定高速、银武高速和即将开建的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将使xx成为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3%,庄浪县被评为全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泾川县被命名为全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xx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是甘肃主要的优质果品基地和绿色畜牧基地,已形成百万亩苹果和百万头肉牛的规模优势;煤炭资源富集,华亭煤田为甘肃省第一大煤田,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电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未来五年将形成6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国家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开工建成,又将使xx成为西北重要的电力枢纽。以国家首批4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培育形成了xx煤电、xx金果、xx红牛、xx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去年被评为12个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之一,全市人心齐、人气旺、活力强、发展快。“十五”期间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201*年gdp达到110亿元,财政收入迈上12亿元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的起点,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条件、建设小康住宅为重点,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大力实施“千村百乡”小康工程,共建成小康村227个,占13.6%,为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们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狭窄的市情实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二十字”方针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小康xx、和谐xx、魅力xx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任务,坚持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设施配套、分步实施,启动了以“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设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宣传引导,积极探索,确定的10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产业开发、设施配套和小康住宅建设进展顺利,56个“三清五改”(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试点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特别是泾川县按照“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居住提升文明、城乡一体推进”的思路,探索出的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城镇拉动型、商贸服务型、生态移民型等五条新农村建设路子,为全市做出了示范。全市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科学规划、群众参与、点面结合、合力推进、统筹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规划是先导,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具体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为此,我们在规划制定上突出前瞻性、长远性、群众性、整体性、实用性,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村镇和住宅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等各项任务。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实施方案,确立了“五带两区一园”的新农村建设具体构想,即建设以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和312国道主干线为主的特色产业“五大经济带”,抓好泾河川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崆峒旅游经济开发区“两区一园”建设。县乡两级也结合实际,对县域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建设、村庄改造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按照“客观科学、尊重群众、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设施配套、分步实施”的要求,开展了村镇建设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已完成82个乡(镇)180个村庄详细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勾画了蓝图,起到了起点较高、起步较快、规划引领的作用。

增收是核心,坚持以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加快农村产业开发,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思路,突出重点,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上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目前,全国优质果品基地、绿色畜牧基地、全省煤电化运基地、黄土高原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初具规模,“xx煤电”、“xx金果”、“xx红牛”、“xx旅游”四大产业已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0%来自于四大产业。尤其是草畜、果菜产业和劳务经济已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建成了诸如恒兴果汁、旭康肉食、西开牧业、伊壮乳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特别是百兴制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鞋面革生产企业;“xx金果”作为全国第一个市级苹果类证明商标,实现了直接出口;“xx红牛”证明商标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全市果产业和牛产业生产总值在农村经济中的占比达到40%,农民收入的50%来自于这两大产业。年输出劳务35万人左右,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657元。相当一部分群众靠种果、养畜和外出务工走上了致富路;全市每年约有3.4万农民转向二三产业,实现了向市民的转变,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14.5%提高到“十五”末的21.6%,初步形成了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局面。

农民是主体,坚持以尊重农民意愿、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为前提,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干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只有不断提高农民闯市场、抓产业、增收入的本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应当做到三点:一是着力培养和树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针对部分农民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党和政府给钱给物、建新房子、直接过上好日子的模糊认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正确引导,促使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不仅要依靠党的富民政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主创业,才能真正走上小康之路,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谋求快发展、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活力和动力。今春一季农民就自愿新植果园12.7万亩,果实套袋达到10.8亿只,比去年增长1.5倍。二是着力提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发展能力。我们把培养造就具有较强现代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多形式、分层次实施了人力资源培训“万千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以及结合发展劳务经济开展的定单培训工程,每年培训达10万人(次)以上,使不少农民掌握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全市约有3.87万农民进入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领域,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民营企业发展到838户,农村信用等级户发展到16.9万个,这些农民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三是着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投资主体作用。在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围绕保护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制定资金扶持、产业用地等更为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特别在住宅建设上,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从规划选址到具体建筑设计以及产业培育、资金筹措等各个方面,都广泛征求大多数农民的意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形成了以农民自主投资为主体、以政府改善公共设施为基础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建设格局。今年,全市开建小康住宅示范点154个9534户,建筑面积达到119.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2亿元,其中,农民自主投入4.5亿元,占86.5%。共规划建设用地4460亩,复垦老庄基5840亩。

典型是方向,坚持以抓点示范带动整体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本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只有在各个层面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的典型,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由点上突破向面上延伸。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对全市104个乡镇和1671个村进行了分类排队,根据不同情况,分“实力型”、“成长型”、“待哺型”三个层次提出了发展目标和要求。并选择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102个村开展了“百村试点”,初步建成了泾川县丁寨村、灵台县蔡家塬村、崇信县党洼村等一批先进典型,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机制是动力,坚持以机制创新推动工作落实。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面临的问题多,推进的难度大,需要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务求实效的新机制、新办法。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建立和完善三种机制: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地方投入、采取市场化运作、鼓励群众筹资投劳等多种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从今年开始,市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多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其中工业基础较好的华亭县拿出1000多万元反哺农业。同时通过产业开发,吸纳民间资本3亿多元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开展党员、部门、企业与乡村“三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参与、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全市共有154个部门与102个村结成了共建对子,共提供扶助资金1270万元。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今年一次性拿出700万元支持华亭县新农村建设。三是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抓住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良好契机,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带”活动,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强化村委会的依法管理,落实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措施,深化党务公开、村务公开,使广大群众在项目建设、自主投资、产业发展、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和体现,在全市农村形成了团结、和谐、求富、快富的良好局面。

政府是主导,坚持以政府引导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推进。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政府不断强化主导作用,把政策支持、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的基础建设、公益事业抓起,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从我们的实践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抓政策引导,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市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加快果产业、牛产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具体《意见》,提出了更为优惠的扶持措施,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产业、增收快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二是抓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为建设新农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协调整合有关项目,统筹使用各类资金,集中力量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到去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8.9%,通油路的乡占到71.4%,通等级公路的村占到33.8%,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45%和91.78%。在4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率达到86.68%,参合农民占到全市农业人口的49.1%。建立了农村五保、特困户、教育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较好的引导扶持作用,使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抓社会化服务,为农民增收快富提供有效保障。围绕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积极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在全市建起108个农民信息之家,建办农业示范园区20个,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1%。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35个,入会农户达到12.3万户,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咨询、科技示范、技术指导和营销服务,初步走出了农户连基地、公司连市场的种养加贸一体化的路子。目前,全市农村一个以产业致富、商贸致富、劳务致富、中介致富为主要特色和一些乡村农民自觉开展住宅建设、优化美化环境、享受各类文明成果的格局正在形成。

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中央的要求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借这次研讨会机会,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对我市各项工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这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和精辟见解,用这次研讨会议成果指导我市新农村建设实践,对我们的思路、规划、目标、措施再优化、再完善、再落实,切实把我市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统筹安排规范管理

努力发挥新农村指导员驻村工作的积极性

——莲峰镇党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这个春意隆隆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畅想未来新农村的样子,我们充满憧憬,满怀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阶段的具体化。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教、文化、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一年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有声有色,群众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活习惯进一步改变、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加强、群众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指导员基本情况

派驻我镇的指导员共14人,其中省直部门2人,市直部门2人,县级6人,乡级4人。博士学历1人,本科4人, - 1 -

专科7人,中专2人。指导员有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专业特长、理论水平、工作热情,在实践中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拥有开拓创新思维,为我镇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加强领导,开创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根据市、县委的要求,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给派驻指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发挥职能作用的平台,镇党委全面谋划,统筹安排,积极为指导员创优工作环境,提供各种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支持,确保指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完善建章立制,加强驻村管理

为确保工作队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力,战斗力,体现其眼界宽、办法多、路子广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员驻村作用,镇党委政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莲峰实际,加强了对指导员工作的领导,按季度提出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目标,印发了指导员工作手册、镇(村)情介绍和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任命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兼任党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兼任所驻村两委领导,组建专门办公室,加强对指导员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结合我镇实际使工作队和指导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经常化。

(二)提供后援支持,确保队员驻村

镇党委定期组织召开指导员工作例会,听取指导员们的意见想法,及时了解指导员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了解工作进度、任务完成情况。积极采纳指导员提出的关于驻

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合理性建议和意见,并组织实施,给指导员强有力的后援支持和工作帮助,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为指导员展示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加强沟通交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

邀请工作队长、副队长列席党委政府重要工作会议,听取工作队工作思路和做法。各村、各站所也采取邀请指导员参加办公会等形式加强沟通,拉近指导员和当地干部职工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消除思想包袱,使指导员安心驻村,并准确找好切入点和着力点。

(四)注重督查督办,强化工作落实

镇党委政府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指导员驻村进行督查。督查中除听取指导员的工作汇报、查看指导员驻村工作日记,询问当地群众和村“两委”成员,了解指导员驻村情况,建立台帐进行跟踪管理。对指导员争取资金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了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各阶段中心工作有效推进,同时又丰富了指导员农村工作经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推动驻村发展和提升指导员个人能力的双向目标实现。

二、统筹兼顾,指导员工作成效明显

(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指导员驻村以来,在掌握所驻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贴近群众,利用板报、标语、开群众会、入户交谈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及“三农”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三农”方面的有关决议、决策和重大举措。加深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增强了农民学用科技的意识、强化了知法守法的观念。一年来,指导员共向驻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3000余人次,各村出墙报12期,开展了各项技术培训共35次 3500余人。

(二)深入群众,强化村情民意调研,助农增产增收 一是组织工作队员认真学习镇情、村情,掌握总体情况。二是组织队员深入村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和掌握村组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干部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三是列席党委政府班子会议和村组干部会,及时了解掌握村组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在充分调研后,结合所驻村实际,专题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找准工作突破口,围绕莲峰镇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战略,打造莲峰特色产业。

(三)多方联系协调,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按照“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以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出发点,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和团队优势,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及时为当地解决实际问题。一年来,共

为莲峰镇各村协调争取项目建设15个,资金共计114.2万元。

(四)引导群众,维护农村平安稳定。

工作队员充分发挥知法懂法的优势,深入农户,与村组干部一道耐心细致地作群众思想工作,宣传、解释有关政策法规,公开公平地处理农村矛盾纠纷。对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礼、明之以法、帮之以需,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维护农村正常秩序,强化了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

(五)固本强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发挥制度建设督导员作用,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帮助所联系的村级组织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好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治的深入推进。二是发挥组织建设指导员作用,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及各村“两委”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各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有力促进了村级党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指导并督促村党组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壮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201*年,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下,在指导员及派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

级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相关精神和要求,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和协调,充分发挥其智力优势和开拓意识,深入扎实推进我镇的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某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0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