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演讲致辞 > 发言表态 > 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8 06:05:24 | 移动端: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第一篇: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组织部长、人事厅(局)长及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年我市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后,请大家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强调几点意见: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切实增强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些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快速崛起的目标,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战略,努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崛起之态初步显现。201*年,我们克服了“非典”、暴雨、高温干旱等多种严重灾害的干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预料好的成绩,实现了“一年有个新变化”的要求。今年头一个季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开门红”,呈现出快速、协调、持续发展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1%,财政收入增长37%,一般预算性收入增长52%,这样一个高的增长速度,充分体现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更令人可喜的是,南昌经济发展的后劲在不断增强,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为未来南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来,我市组织人事工作也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干部、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完善,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干部、人才保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面对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形势,一方面,我们感到欣慰、感到鼓舞、感到振奋,因为南昌的崛起事业确确实实在加速进行,并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南昌的崛起事业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实现崛起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市上下付出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为南昌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南昌的快速崛起提供可靠的干部、人才保证。南昌要崛起,前提是干部、人才队伍要崛起。只有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才能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实现南昌的快速崛起提供强大的后劲、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我们忽视了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就将犯历史性错误,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就会是“空中楼阁”,南昌快速崛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的干部、人才资源是南昌实现快速崛起的第一资源。应该说,这些年来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干部人才队伍在不断成长、壮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市干部、人才队伍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离实现南昌快速崛起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高素质的干部、人才总量少,干部、人才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匮乏。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市急需一批精通外语、国际法、国际贸易知识和擅长招商引资的外向型人才;随着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建设,我市急需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擅长资本运作的企业家和大量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人才;随着花园英雄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市急需一批擅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人才,这几类人才目前在我市都严重短缺。人才分布不均匀。我市绝大部分人才多集中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的企业、农村人才严重匮乏,且还在不断流失。人才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方面,还存在不少欠缺,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市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交流的增多,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的深入,我们急需的外向型人才和科技人才要解决“进得来”和“留得住”的问题,这就必须大力营造人才创业、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这些都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去推进。我市干部、人才队伍的这种现状,必将或正在成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南昌快速崛起的“瓶颈”,需要引起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高素质的干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实现南昌快速崛起和为南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强大后劲的高度,把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作为事关南昌崛起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实现全市干部、人才队伍的超前建设,使我市的干部、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明确要求,抓住关键,加快推进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就是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人才。所谓“靠得住”,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心中时刻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甘愿为此奉献自己全部的才智和汗水。所谓“有本事”,就是要“能办大事、会办难事、敢办新事、一心一意干实事”。能办大事,就是要善于把握大局、服务大局、驾驭全局,能立足本职为实现南昌的快速崛起作贡献。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能够独挡一面,较好地承担起各项工作任务。当前,南昌最大的“大事”就是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快速崛起,大家都要围绕这件大事,立足本职,做好工作。会办难事,就是能善于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局面,善于攻坚克难。古话说得好,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是最好的试金石。只有在那些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和困难比较多的地方和领域干出成绩的干部才是真正有本事的干部。评价一个干部,要看他在遇到困难时,是坚定不移地去发展,努力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还是见到荣誉就上,见到困难就退;既要看平时的表现,又要看处理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的事件的能力。在实现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成就南昌崛起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只有一个一个困难去克服、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才能推动事业不断前进。敢办新事,就是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在相对落后的中部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实现快速崛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从全局中来把握我们发展的路子,制定我们发展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实行大开放主战略,坚定不移地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是不是敢办新事,实际上反映的是干部的作风和能力,希望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不等不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南昌特色的崛起之路。一心一意干实事,就是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干工作,不折不扣抓落实。我们的崛起事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业,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容不得半点虚假。行胜于言,无论办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唱”字为先,而必须“做”字当头,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知实情,实事求是说实话,埋头苦干办实事,扎扎实实求实效。那种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表演型”干部在南昌是没有市场的。对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建设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是一项涉及面广、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找准着力点,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具体来说,必须突出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第一,要在培养、锻炼上下功夫。育人是用人的基础,培养是选拔的前提,锻炼是成长的关键。一是要突出教育培训。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党校培训、干校培训、参观考察、出国深造、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按照分级分批的原则,抓好干部的培训学习,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格局。同时,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把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况与干部考核、奖惩、任用相结合,在培养上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统筹兼顾,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市委组织部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凡是涉及到县区干部培训的,都主动与县区党政领导通气。二是要创新锻炼领域。在实践中发现、锻炼和选拔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成功经验。干部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获得亲知、真知,同时干部的德和才也只能让实践来检验。我们要认识总结这几年我市干部培养锻炼的经验,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机制,特别是要鼓励选拔一些优秀干部通过各种方式来丰富他们的阅历,丰富他们的知识。比如,我们既要选派一些市级机关的干部要下到基层去锻炼,选派一些乡镇、县区的干部到市级机关来锻炼,还可以选派一批干部到中央有关部委去跟班学习。这些方面的工作,市委组织部已经正在运作,希望切实抓好。第二,要在选准、用活上下功夫。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于选准人、用好人、用活人。一是要善于知人识人。识人是用人的前提。如何评价一个干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把握好这么“几看”,即:既要看干部在任内做出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干部取得的眼前看得见的成绩,又要看干部抓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力度和后劲;既要看干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劣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又要看干部在现有基础上的作为;既要看干部平时的工作能力,又要看干部在重点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决断应对能力;既要看干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又要看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要注意发现和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实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老实人吃亏。对那些在重大问题面前大局意识强、思想境界高、不计个人得失的同志,组织上一定要重视使用他们。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于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用好一个人,就树立起一面旗帜,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用错一个人,则会挫伤一大批人的积极性,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失。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切实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三是要形成竞争机制。看准人、用准人,首先需要我们这些“管干部”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要具备高素质,要有好的作风、敏锐的眼光,要有“伯乐”的胸怀、“伯乐”的境界和“伯乐”的水平,才能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重托。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一方面,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考察预告等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制度;另一方面,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工作中,建立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来选贤任能。这几年,市委组织部建立了一整套过程性考察干部机制,把平时考察与集中考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工作之内的考察与八小时以外的考察相结合,这样考察干部才能看得更准,用得更好。第三,要在治严、管好上下功夫。搞好干部的监督管理,是教育和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方法。干部属于人才范畴中的一个特定的群体,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稍微犯一点错误,都将给自己、给事业、给整个干部队伍形象造成损失。“严是爱,松是害”。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在真诚关心、帮助干部的同时,对干部抓得紧一些、管得严一些、要求高一些,避免干部犯错误。当前,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突出是要抓好“权力观”、“政绩观”的教育,抓好机关“作风年”活动的开展,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贯彻落实。这次我市的机关“作风年”活动开展得很好,各部门、各县区抓得很实,社会反响很好。对干部,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就要求严一些,不要等到非处理不可时去处理人。在这里,我还要突出强调一下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现在有些地方“送礼风”很盛,“送礼”与“受礼”毒害了我们的干部,毒害了我们的“空气”,有些同志始终抱着侥幸心理,一而再,再而三,总认为组织上不知道,走多了夜路,总要撞到鬼。各级党委和纪委对“送礼风”要严格进行警示教育,该查处的要坚决查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到对我们的干部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南昌快速发展的事业负责,要通过制度建设,使南昌的干部一路走好。第四,要在引进、留住上下功夫。现代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一个城市如果留不住人才,这个城市肯定不会有生机和活力,肯定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实现南昌的快速崛起,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抓好人才工作,既要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又要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在人才的引进上要实行最优惠、最开放的政策。一是要突出重点。要认真抓好全市人才开发的战略谋划和科学布局,突出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这个重点,加快建设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向人才、科技人才、高级技工人才等专门人才队伍,加大对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高层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吸纳和造就大量中介咨询、法律服务、金融保险、资本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只有拥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南昌的快速崛起才有可靠的保证。二是要创新思路。结合南昌的实际,当前要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与重大课题攻关结合起来,与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采取调入、聘用、借用、兼职等多种方式方法,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智力资源。要引导人才向城镇流动,鼓励和吸引人才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工作或提供服务,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同志向人才匮乏地区和单位流动,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创业,推动实用性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和向企业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三是要营造环境。能不能更多地吸引人才来南昌工作和创业,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发挥作用的载体、一心一意干事创业的环境。去年在这个方面,组织人事部门和各县区、各开发区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博士后科研站已在我市落户。但突出地是要打破平均主义,要防止“红眼病”。如果在思想、环境、机制方面的问题不解决,人才即使引进了,也留不住。要真正把市场的理念、开放的理念、人才的理念、资源的理念落实到各个环节和方面,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地崛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人才建设特别是特殊人才的引进,要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适应南昌大开放、做好“两篇文章”、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需要的功能型人才。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上该放活的要放活,不然就很难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这里的关键,是要多办好事实事、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制度、抓好落实,组织人事部门自身也要加强建设,要适应南昌快速发展的要求。四是要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要大力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年度“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三、切实做好新时期新阶段老干部工作今天的会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贯彻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新时期、新阶段老干部工作。1、要一如既往地把老干部工作摆在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广大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视老干部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南昌市的一项优良传统。越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各级党委、政府,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越要强化老干部工作的意识,绝不能忘记和削弱老干部工作。2、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政策,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尽力落实好老干部的各项待遇。去年年底,中组部、中央老干部局来南昌检查老干部工作,对我市老干部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努力的结果,是各级老干部工作机构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把这方面的工作抓紧抓好。一是要进一步在政治上关心老干部。全市各级各单位要紧密联系老同志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创造良好条件,切实把老干部的学习组织好、落实好。尤其是要抓好老干部党支部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一条很重要,有些地方老干部工作之所以做得好,老干部之所以能够支持现任领导的工作,关键是有一个很好的老干部党支部。有些老干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愿意在老干部党支部的领导下继续发挥余热。所以,目前我市已有老干部党支部的要加强,没有的要尽快成立起来,这样才能使老干部这支队伍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便于使各级党委、政府和老干部工作机构开展工作。当前,要把老干部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下去,注重选配好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把那些德高望重、身体健康、热心老干部工作的老同志推荐到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在全市形成老干部工作网络,并通过老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全市老干部共同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为南昌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使他们自觉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二是完善“三个机制”,确保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我市“三个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受到了中央联合检查组和省委督查组的好评。今年,要继续抓好“三个机制”的运行工作。要坚持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把组织上的关怀和温暖带给所有的老同志。要加强医疗统筹基金的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注意研究解决运行中的相关问题,使“两费”保障形成良性运转的格局。要按照“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的精神,更多地关注困难企业以及家庭生活困难的老干部,要采取各种办法,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使老同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安度晚年。3、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是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组织保障。全市各级老干部局和老干部工作者,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拓宽老干部工作新领域,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做到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以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扎实的作风,出色地完成老干部工作的各项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们的成长进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在实现南昌快速崛起的进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使命非常光荣,责任非常重大。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使南昌成为人才辈出之地、人才集聚之地、人才创业之地,为我市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快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第二篇: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荐]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组织部长、人事厅(局)长及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年我市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后,请大家

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强调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切实增强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这些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快速崛起的目标,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战略,努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崛起之态初步显现。201*年,我们克服了“非典”、暴雨、高温干旱等多种严重灾害的干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预料好的成绩,实现了“一年有个新变化”的要求。今年头一个季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开门红”,呈现出快速、协调、持续发展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1,财政收入增长37,一般预算性收入增长52,这样一个高的增长速度,充分体现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更令人可喜的是,南昌经济发展的后劲在不断增强,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为未来南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来,我市组织人事工作也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干部、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完善,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干部、人才保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面对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形势,一方面,我们感到欣慰、感到鼓舞、感到振奋,因为南昌的崛起事业确确实实在加速进行,并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南昌的崛起事业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实现崛起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市上下付出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为南昌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南昌的快速崛起提供可靠的干部、人才保证。南昌要崛起,前提是干部、人才队伍要崛起。只有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才能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实现南昌的快速崛起提供强大的后劲、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我们忽视了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就将犯历史性错误,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就会是“空中楼阁”,南昌快速崛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的干部、人才资源是南昌实现快速崛起的第一资源。

应该说,这些年来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干部人才队伍在不断成长、壮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市干部、人才队伍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离实现南昌快速崛起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高素质的干部、人才总量少,干部、人才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匮乏。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市急需一批精通外语、国际法、国际贸易知识和擅长招商引资的外向型人才;随着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建设,我市急需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擅长资本运作的企业家和大量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人才;随着花园英雄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市急需一批擅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人才,这几类人才目前在我市都严重短缺。人才分布不均匀。我市绝大部分人才多集中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的企业、农村人才严重匮乏,且还在不断流失。人才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方面,还存在不少欠缺,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市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交流的增多,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的深入,我们急需的外向型人才和科技人才要解决“进得来”和“留得住”的问题,这就必须大力营造人才创业、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这些都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去推进。我市干部、人才队伍的这种现状,必将或正在成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南昌快速崛起的“瓶颈”,需要引起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高素质的干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实现南昌快速崛起和为南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强大后劲的高度,把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作为事关南昌崛起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实现全市干部、人才队伍的超前建设,使我市的干部、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

第三篇: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组织部长、人事厅(局)长及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我市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后,请大家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强调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切实增强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这些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快速崛起的目标,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战略,努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崛起之态初步显现。~年,我们克服了“非典”、暴雨、高温干旱等多种严重灾害的干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预料好的成绩,实现了“一年有个新变化”的要求。今年头一个季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开门红”,呈现出快速、协调、持续发展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1%,财政收入增长37%,一般预算性收入增长52%,这样一个高的增长速度,充分体现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更令人可喜的是,南昌经济发展的后劲在不断增强,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为未来南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来,我市组织人事工作也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干部、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完善,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干部、人才保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面对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形势,一方面,我们感到欣慰、感到鼓舞、感到振奋,因为南昌的崛起事业确确实实在加速进行,并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南昌的崛起事业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实现崛起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市上下付出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为南昌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南昌的快速崛起提供可靠的干部、人才保证。南昌要崛起,前提是干部、人才队伍要崛起。只有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才能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实现南昌的快速崛起提供强大的后劲、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我们忽视了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就将犯历史性错误,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就会是“空中楼阁”,南昌快速崛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的干部、人才资源是南昌实现快速崛起的第一资源。

应该说,这些年来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干部人才队伍在不断成长、壮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市干部、人才队伍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离实现南昌快速崛起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高素质的干部、人才总量少,干部、人才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匮乏。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市急需一批精通外语、国际法、国际贸易知识和擅长招商引资的外向型人才;随着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建设,我市急需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擅长资本运作的企业家和大量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人才;随着花园英雄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市急需一批擅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人才,这几类人才目前在我市都严重短缺。人才分布不均匀。我市绝大部分人才多集中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的企业、农村人才严重匮乏,且还在不断流失。人才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方面,还存在不少欠缺,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市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交流的增多,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的深入,我们急需的外向型人才和科技人才要解决“进得来”和“留得住”的问题,这就必须大力营造人才创业、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这些都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去推进。我市干部、人才队伍的这种现状,必将或正在成为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南昌快速崛起的“瓶颈”,需要引起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高素质的干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实现南昌快速崛起和为南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强大后劲的高度,把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作为事关南昌崛起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实现全市干部、人才队伍的超前建设,使我市的干部、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明确要求,抓住关键,加快推进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干部、人才,就是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人才。所谓“靠得住”,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心中时刻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甘愿为此奉献自己全部的才智和汗水。所谓“有本事”,就是要“能办大事、会办难事、敢办新事、一心一意干实事”。能办大事,就是要善于把握大局、服务大局、驾驭全局,能立足本职为实现南昌的快速崛起作贡献。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能够独挡一面,较好地承担起各项工作任务。当前,南昌最大的“大事”就是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快速崛起,大家都要围绕这件大事,立足本职,做好工作。会办难事,就是能善于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局面,善于攻坚克难。古话说得好,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是最好的试金石。只有在那些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和困难比较多的地方和领域干出成绩的干部才是真正有本事的干部。评价一个干部,要看他在遇到困难时,是坚定不移地去发展,努力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还是见到荣誉就上,见到困难就退;既要看平

时的表现,又要看处理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的事件的能力。在实现南昌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成就南昌崛起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只有一个一个困难去克服、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才能推动事业不断前进。敢办新事,就是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在相对落后的中部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实现快速崛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从全局中来把握我们发展的路子,制定我们发展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实行大开放主战略,坚定不移地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是不是敢办新事,实际上反映的是干部的作风和能力,希望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不等不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南昌特色的崛起之路。一心一意干实事,就是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干工作,不折不扣抓落实。我们的崛起事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业,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容不得半点虚假。行胜于言,无论办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唱”字为先,而必须“做”字当头,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知实情,实事求是说实话,埋头苦干办实事,扎扎实实求实效。那种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表演型”干部在南昌是没有市场的。

对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建设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是一项涉及面广、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找准着力点,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具体来说,必须突出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第一,要在培养、锻炼上下功夫。育人是用人的基础,培养是选拔的前提,锻炼是成长的关键。一是要突出教育培训。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部素质”的要求,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党校培训、干校培训、参观考察、出国深造、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按照分级分批的原则,抓好干部的培训学习,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格局。同时,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把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况与干部考核、奖惩、任用相结合,在培养上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统筹兼顾,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市委组织部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凡是涉及到县区干部培训的,都主动与县区党政领导通气。二是要创新锻炼领域。在实践中发现、锻炼和选拔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成功经验。干部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获得亲知、真知,同时干部的德和才也只能让实践来检验。我们要认识总结这几年我市干部培养锻炼的经验,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机制,特别是要鼓励选拔一些优秀干部通过各种方式来丰富他们的阅历,丰富他们的知识。比如,我们既要选派一些市级机关的干部要下到基层去锻炼,选派一些乡镇、县区的干部到市级机关来锻炼,还可以选派一批干部到中央有关部委去跟班学习。这些方面的工作,市委组织部已经正在运作,希望切实抓好。

第二,要在选准、用活上下功夫。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于选准人、用好人、用活人。一是要善于知人识人。识人是用人的前提。如何评价一个干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把握好这么“几看”,即:既要看干部在任内做出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干部取得的眼前看得见的成绩,又要看干部抓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力度和后劲;既要看干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劣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又要看干部在现有基础上的作为;既要看干部平时的工作能力,又要看干部在重点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决断应对能力;既要看干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又要看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要注意发现和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实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老实人吃亏。对那些在重大问题面前大局意识强、思想境界高、不计个人得失的同志,组织上一定要重视使用他们。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于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用好一个人,就树立起一面旗帜,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用错一个人,则会挫伤一大批人的积极性,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失。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切实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三是要形成竞争机制。看准人、用准人,首先需要我们这些“管干部”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要具备高素质,要有好的作风、敏锐的眼光,要有“伯乐”的胸怀、“伯乐”的境界和“伯乐”的水平,才能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重托。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一方面,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考察预告等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制度;另一方面,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工作中,建立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来选贤任能。这几年,市委组织部建立了一整套过程性考察干部机制,把平时考察与集中考察(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bsmz.net)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工作之内的考察与八小时以外的考察相结合,这样考察干部才能看得更准,用得更好。

第三,要在治严、管好上下功夫。搞好干部的监督管理,是教育和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方法。干部属于人才范畴中的一个特定的群体,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稍微犯一点错误,都将给自己、给事业、给整个干部队伍形象造成损失。“严是爱,松是害”。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在真诚关心、帮助干部的同时,对干部抓得紧一些、管得严一些、要求高一些,避免干部犯错误。当前,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突出是要抓好“权力观”、“政绩观”的教育,抓好机关“作风年”活动的开展,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贯彻落实。这次我市的机关“作风年”活动开展得很好,各部门、各县区抓得很实,社会反响很好。对干部,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就要求严一些,不要等到非处理不可时去处理人。在这里,我还要突出强调一下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现在有些地方“送礼风”很

盛,“送礼”与“受礼”毒害了我们的干部,毒害了我们的“空气”,有些同志始终抱着侥幸心理,一而再,再而三,总认为组织上不知道,走多了夜路,总要撞到鬼。各级党委和纪委对“送礼风”要严格进行警示教育,该查处的要坚决查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到对我们的干部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南昌快速发展的事业负责,要通过制度建设,使南昌的干部一路走好。

第四,要在引进、留住上下功夫。现代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一个城市如果留不住人才,这个城市肯定不会有生机和活力,肯定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实现南昌的快速崛起,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抓好人才工作,既要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又要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在人才的引进上要实行最优惠、最开放的政策。一是要突出重点。要认真抓好全市人才开发的战略谋划和科学布局,突出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这个重点,加快建设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向人才、科技人才、高级技工人才等专门人才队伍,加大对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高层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吸纳和造就大量中介咨询、法律服务、金融保险、资本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只有拥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南昌的快速崛起才有可靠的保证。二是要创新思路。结合南昌的实际,当前要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与重大课题攻关结合起来,与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采取调入、聘用、借用、兼职等多种方式方法,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智力资源。要引导人才向城镇流动,鼓励和吸引人才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工作或提供服务,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同志向人才匮乏地区和单位流动,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创业,推动实用性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和向企业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三是要营造环境。能不能更多地吸引人才来南昌工作和创业,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发挥作用的载体、一心一意干事创业的环境。去年在这个方面,组织人事部门和各县区、各开发区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博士后科研站已在我市落户。但突出地是要打破平均主义,要防止“红眼病”。如果在思想、环境、机制方面的问题不解决,人才即使引进了,也留不住。要真正把市场的理念、开放的理念、人才的理念、资源的理念落实到各个环节和方面,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地崛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人才建设特别是特殊人才的引进,要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适应南昌大开放、做好“两篇文章”、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需要的功能型人才。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上该放活的要放活,不然就很难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这里的关键,是要多办好事实事、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制度、抓好落实,组织人事部门自身也要加强建设,要适应南昌快速发展的要求。四是要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要大力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年度“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切实做好新时期新阶段老干部工作

今天的会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贯彻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新时期、新阶段老干部工作。

1、要一如既往地把老干部工作摆在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广大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视老干部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南昌市的一项优良传统。越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各级党委、政府,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越要强化老干部工作的意识,绝不能忘记和削弱老干部工作。

2、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政策,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尽力落实好老干部的各项待遇。去年年底,中组部、中央老干部局来南昌检查老干部工作,对我市老干部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努力的结果,是各级老干部工作机构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把这方面的工作抓紧抓好。一是要进一步在政治上关心老干部。全市各级各单位要紧密联系老同志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创造良好条件,切实把老干部的学习组织好、落实好。尤其是要抓好老干部党支部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一条很重要,有些地方老干部工作之所以做得好,老干部之所以能够支持现任领导的工作,关键是有一个很好的老干部党支部。有些老干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愿意在老干部党支部的领导下继续发挥余热。所以,目前我市已有老干部党支部的要加强,没有的要尽快成立起来,这样才能使老干部这支队伍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便于使各级党委、政府和老干部工作机构开展工作。当前,要把老干部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下去,注重选配好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把那些德高望重、身体健康、热心老干部工作的老同志推荐到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在全市形成老干部工作网络,并通过老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全市老干部共同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为南昌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使他们自觉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二是完善“三个机制”,确保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我市“三个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受到了中央联合检查组和省委督查组的好评。今年,要继续抓好“三个机制”的运行工作。要坚持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把组织上的关怀和温暖带给所有的老同志。要加强医疗统筹基金的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注意研究解决运行中的相关问题,使“两费”保障形成良性运转的格局。要按照“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的精神,更多地关注困难企业以及家庭生活困难的老干部,要采取各种办法,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使老同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安度晚年。

3、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

第四篇:在全市组织暨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我市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市组织暨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会上,兰劲同志总结回顾了去年的组织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组织工作;建光同志对今年的老干部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他们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执行。去年,我市的组织工作和老

干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委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向战斗在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老干部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准确把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组织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部门学习把握四中全会精神,要落脚在组织工作怎样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上。最近,省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提出“必须认真研究我们已经做了的工作,按《决定》的精神去总结经验教训;必须重点研究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按《决定》的精神去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必须深入研究我们将要做的工作,按《决定》的精神去创新工作思路”。按照这一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反思过去、研究现在、思考将来,对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组织工作的责任、方向和重点,在组织工作上全面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一是四中全会特别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这就使组织工作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决定》强调了党的建设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组织工作指明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大方向。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以”的指导思想中,每一条都离不开组织工作;在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中,每一个方面都需要组织工作去提供保证;在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主要任务中,每一项都有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应该说,党的执政能力从能级上讲,具体表现在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各条战线基层组织的能力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作用上,这些都离不开组织工作,都赋予了组织工作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二是四中全会特别强调要靠制度机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就使组织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说到底是党“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的本领;并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这深刻阐述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突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思想,鲜明地反映出我们党坚持走制度建设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路子。这一要求,有力地支持了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组织工作制度化建设的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用制度化的方法和制度的功能解决组织工作现实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必须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和提升组织工作的重要方向,坚持用制度选人、用人、管人,坚持用制度建党,以制度管党。三是四中全会特别强调了班子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这就更加突出了组织工作的重点。《决定》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了“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为基础”。在党的建设要求上又突出了班子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重点要求,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把握《决定》的上述精神和要求,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在组织工作中突出抓好班子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两个重点,更加认真地落实省委提出的“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做到关注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要关注班子和干部,研究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要研究班子和干部,支持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要支持班子和干部建设,通过班子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带动组织工作,推动执政能力建设。二、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也是推动江油“工业兴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的根本依靠力量。广泛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面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是直接从源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

充分认识到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难得机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先进性教育活动贯穿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始终,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探索在新世纪新阶段让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1、深入扎实地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省委和绵阳市委的安排部署,我市第一批先进性教

育活动在学习动员阶段,按照“起点要高、方案要细、工作要实、针对性要强”的原则,市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责任落实、严格要求、扎实推进,以“八个专题”教育为主线,开展了“四争四创”主题活动;以“五讲一讨论”活动为抓手,丰富活动内容为目的;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深化学习效果;建立了“六学”制度,确保学习质量;开展了集体谈心会和“千人评风”活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我市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学习动员阶段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党员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坚持边学边改,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顺利推进了各项工作。目前,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进入了分析评议阶段。在后两个阶段,各参加单位党组织要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不务虚功、不走过场,切实把第一批“先教”活动抓出成效,为开展好后两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起好表率示范作用。7月份,将在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希望涉及到的各单位党组织提前作好准备,深刻领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热情,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讲党课和专题报告,力争使我市先进性教育活动走在绵阳市前列,使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人民满意工程”。2、进一步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建要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工程,切实抓好“十百千”工程示范建设、部门联乡包村、“支部加协会”等工作,结合去年部门联乡包村的调整,开展第二轮“心连心”帮扶活动,培育一批党建工作和农业产业化的示范点、示范片,考核、命名一批先进典型,不断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向纵深发展。根据村级组织换届后的实际状况,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力度,切实抓好对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的培训,实施“岗位加学历”教育,在市委党校举办村干部大专班,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在新形势下服务农村经济和稳定农村社会的能力。积极推行党务公开,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规范程序、完善内容、提高质量,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村“两委”联系会议制度,理顺村“两委”关系,积极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城市社区党建要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任务,构建开放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以坚持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辖区单位广泛参与的党建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活动;认真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部门职能进社区后的责、权、利关系;健全“结对共建”和“共驻共建”工作机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将工作成效作为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以试行党员双重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进一步规范党组织活动,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要以业主认同、员工拥护、党员欢迎、社会满意为目标,构建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要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力度,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工作关系,深化非公有制企业“215”工程(选派20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络员,建设10个“六个好”示范点,培养500名“双向培养”对象),全面推进非公制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党员和员工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不愿公开党员身份、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企业的“隐形”党员积极加以引导,对工作岗位不稳定或其他特殊原因暂时不能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纳入流动党员进行管理。3、不断深化党员队伍建设。要从发展好、管理好和服务好三个层面深化党员队伍建设。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严把党员标准,严格发展程序,深入开展“双向培养”,重点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中发展党员;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要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各级党组织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他们,大力开展“党内帮扶”活动,切实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老党员等弱势群体中的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从政策和机制上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以选好配强“一把手”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工作的永恒重点。用人是党委最大的导向,用好人是最大的成功,用错人是最大的失误。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对群众有感情”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培养和造就大批坚强的执政骨干;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1、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以良好的用人导向选好配强市级部门、乡镇领导班子。选好人、用好人是各级党委最大的形象。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的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才能切实把中央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落实到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去。要吸收借鉴其他地方一些好的做法,积极探索我市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考核,真实地反映出干部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低,确保凭实绩用干部的原则成为可操作的具体办法。要坚持以正确实绩用干部,以群众公认定取舍的用人原则,对那些德才兼备,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干劲用在事业中,干成了让群众满意的实事、赢得了民心的干部予以重用;对那些华而不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的干部进行果断调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价值取向。要精心选配好党政领导班子,特别要把抓好“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是班子中的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导向、组织、协调和凝聚功能,在各地各部门经济发展和事业进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必须选好配强“一把手”,切实加强“一把手”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力争做到规范“一把手”的权力运行和受到有效监督。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关键在干部,核心在“一把手”。选准用好一个人,就能搞好一个地方和单位,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要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岗位上来,把精兵强将放到主干线上。同时,注重选拔一批高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不断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按照干部交流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2、着力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认真开展市级部门创“四好”、乡镇、村创“五好”活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解决领导班子自身矛盾,提高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的重要措施。各级领导班子要规范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程序,要把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把手”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督促,继续坚持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指导乡镇、市级部门民主生活会制度,克服和纠正民主生活会中存在的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的做法,使民主生活会真正达到加强沟通、增进团结、推动工作的目的,不断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增强市级部门创“四好”、乡镇、村创“五好”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严把评选创“四好”、“五好”活动先进班子的“入口”,畅通“出口”,实行动态管理,努力营造提升领导班子整体执政能力的良好氛围。3、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大规模培训干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紧紧抓住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契机,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干部,使各级领导干部不仅受到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掌握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而且还要学到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提高履行领导职责的能力,从而培养一大批靠得住、有本事的高素质党政人才。一是深入扎实地抓好干部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意识。当前,首先要突出抓好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培训。市上将举办专题培训班,各乡镇党委、市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学习重点,扎扎实实抓好各级干部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的培训工作。二是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机关,引导各级干部加强法律、经济、科技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自觉提高学历层次,努力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以强化“五种能力”为目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到201*年,对我市所有干部轮训一遍,努力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要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计划性和针对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同时,继续加强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公共能力建设,加强督促,限期达标。四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采取和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计划地将优秀的中青年干部送到名牌大学脱产深造。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实行部门举办培训班申报审批制度,严禁乱办班,坚决禁止以办培训班乱收费,对要收取培训费的班次,物价部门要严格审批,实行亮证收费。要按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把优秀年轻干部选到一线基层,参与中心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三)切实抓好人才工作,深入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人才资源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几年来,虽然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但人才分布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留才难和引才难的问题同时存在。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和把握我市人才工作现状,深入实施人才开发“双五工程”,不断增强党组织对人才的凝聚力、吸纳力和感召力,汇聚各路英才,为江油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1、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对人才的激励机制。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主题,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意见。加大人才柔性流动体制和机制创新,在政策层面上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在操作层面上加大政策的执行落实力度,允许事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领办创办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制度,强化社会荣誉激励。认真做好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2、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广泛聚集江油建设的急需紧缺人才。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社会化科技服务为中介、政府积极推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市境内的科研院所、大型厂矿中的高级人才,推进产学研结合,以“院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促进人才资源同其它经济要素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我市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以项目聚人才,搭建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要采取上门引才的办法,到高等院校招聘一批大学本科生,充实到我市干部队伍中来。要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训,使他们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在农村,要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大力培养和造就数以千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增强致富本领,努力在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形成一批有带动力的专业大户,以此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3、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要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加大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资源整合力度,建设高效、完善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要遵循市场规律,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绿色通道”,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市场主体作用。要建设江油市高级人才成果库,全面掌握我市高层次人才情况和最新科技成果情况,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发挥好在江油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实现科技与人才的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通过举办人才创新创业图片展、大型人才招聘会、人才论坛等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扎实推进全市人才工作。(四)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这些年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制度创新,中央、省委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干部工作、组织工作的法规和规章。回顾我市近几年党的组织建设,也把制度创新贯穿到了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这些从实际出发的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抓好制度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干部制度和组织制度的创新。1、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继续抓好已出台的干部选任工作制度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重点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立一套标准科学、设计科学、方法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四权”,完善党委对干部选任的民主决策制度,把走群众路线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机结合起来。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加强干部交流等方面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把干部人事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性。要全面推行“两推一述”、差额考察,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细化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切实落实领导干部诫勉制度,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充分运用审计结果,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最近,中组部提出了严厉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五条规定,同时,中组部又提出了坚决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的六条规定。对这两方面的规定,要在过去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贯彻执行,并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细化具体办法,坚决防止在干部任用工作中出现“跑官要官”、“带病上岗”、“带病提职”。2、大力推进组织制度改革创新。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对民主生活会制度、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机构设置、流动党员管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规范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全面推行农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直选,提倡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直选,试行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直选。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允许党员、代表联名提出候选人以及在候选人提名中引入竞争机制,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三、重视党的宝贵财富和执政资源,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是我们党的整个干部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老干部工作,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们都应当懂得,尊重老同志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同志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重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就是重视我们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各乡镇党委、市级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特别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要加大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力度。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亲自过问老干部工作,主动与老干部交流情况、沟通思想,对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协调解决。要认真贯彻《四川省老干部工作领导负责制》,把老干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作为大事来抓,要把老干部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具体内容。各单位要选派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老干部工作的同志具体负责老干部工作,切实为老干部服好务。(二)要切实解决老干部的实际困难。要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我们的各项改革中,要确保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三个机制”,切实解决好离休干部的“两费”落实问题。(三)要加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力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单位要以“先教”活动为契机,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扎实推进。在这次“先教”活动中,既要认真组织老干部参与本单位的各项活动,共同接受教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又要积极支持和聘请老干部讲传统、讲理论,充分挖掘其宝贵财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的程度。各乡镇党委、市级各部门党组(党委)要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扎实推进。(四)要充分发挥老干部的重要作用。要组织和动员老干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好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老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为老同志投身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和机会,实现广大老同志人心、力量的高度凝聚,作用的充分发挥。四、以提升组织部门执政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作为市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确保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始终保持公道正派的核心价值理念。201*年以来,组织系统认真开展了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得到了市委重视、群众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组织部门要在巩固成果、解决深层次问题、建立保持公道正派的长效机制上继续下功夫,在执行党的组织工作政策、规定、制度上下功夫,在探索和建立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组织部门执政水平和组工干部的执政能力。二是要塑造有特色的组织工作文化。要围绕建设“学习团体、正气机关、服务部门、和谐团队”的目标,激发和调动组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实现组织部门的整体目标和组织工作者的个人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打造组织部门的团队文化精神,塑造良好的组工干部形象。围绕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大力推进组织工作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设立“组织工作创新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通过不断推动组织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努力培育一流团队,锻造一流素质,争创一流业绩。三是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组工干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全市组工干部务必要苦练内功强素质,真抓实干创一流,“深”学理论、“精”学业务、“博”学新知;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对组工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工作出色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同志们,今年的组织工作、老干部工作的任务已经明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创新,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老干部工作水平,为实现江油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实施公务员法暨组织人事编制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实施公务员法暨组织人事编制和老干部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委会精神,认真总结201*年的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和老干部工作,安排部署201*年工作。在今天的会议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聚荣同志要对201*年全市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今年的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作具体安排。市委周书记还要对实施公务员法工作和组织工作、老干部工作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全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和全省人事局长、编办主任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201*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作简要回顾,并就实施公务员法、做好201*年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1*年人事编制工作

201*年,全市的人事编制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建设“五城三高”和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201*年度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

(一)以公务员考录为契机,以制度和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面向社会从372名人员中为我市公安、审判、检察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34名,新录用人员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批准,已全部到岗工作。二是积极推进“科教兴市”战略。根据我市教师紧缺的情况,去年3月份在全省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供需双方见面洽谈会上,与38名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签订了双向选择协议,于去年秋季开学前已全部到岗工作。面向社会为市属中小学公开招考教师15名。三是乡镇招聘干部的身份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根据省上的有关通知精神,对我市三镇符合条件的8名乡镇招聘干部,经过培训、考试、考核及公示后,及时办理了公务员过渡审批手续,保证了乡镇招聘干部向公务员过渡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认真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为保证公务员法于201*年1月1日起顺利实施,市人事编制部门积极会同组织部门,对全市1432名党政群机关中的公务员在市委党校进行了全员轮训。五是认真做好全市的军转干部安置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工作。市人事编制部门与市委组织部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安置政策,完成了21名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和自主择业干部退役金发放等各项服务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干部管理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45名干部、工人及时办理了退休手续。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理》共办理辞职3人、辞退4人、开除公职3人。六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省上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市政府成立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市建筑设计院2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为改革试点单位。目前,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实施。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资政策,严格工资福利的分配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工资政策。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审批发放了风沙补贴、岗位津贴和离退休费,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兑现了工资待遇。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兑现了工资待遇。为社区居委会干部提高了月工资标准。二是完成了中核四o四厂214名在职教师和232名退休教师移交前工资套改工作。完成了铁路医院、中小学校、幼儿园内退、停薪留职及离退休人员共329名人员工资的测算及移交工作。三是按照省上要求,为推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人事、财政部门完成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各类津贴补贴的清理上报工作。

(三)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对108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项目管理培训,对159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职称计算机培训,对1857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以《创新思维开发》为继续教育内容的培训。二是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管理和服务工作。完成了国家、省上统一组织的各级各类职称报名、考试工作。全年参加各类职称资格考试人数共 2905人,审查上报、评审各类晋升职称人数233名。对原铁路学校的217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进行了重新认定,并办理了相应的聘任手续。为市属单位的76名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聘任手续并兑现了相关待遇。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职称评审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安置67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市属企事业单位就业,选拔了10名特困和长线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服务。进行了大中专毕业生的个人信息登记和入库管理工作,实现了毕业生信息化网络管理。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全年共引进急需人才 87人,举办周五人才市场41期,举办大型招聘会3次,赴外地参加招聘会2次。通过政府网站、报刊等媒体共发布用工信息1800余条,达成意向性协议6786人,落实就业人数3314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2430人,下岗失业人员436人,城镇待业青年448人,有力地缓解了我市的就业压力。

(五)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一是对三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后上报省上,为三镇争取编制15名,并确定峪泉镇为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单位,各项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二是加强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的审批程序和有关规定,把好机构编制和人员审批关,有效地控制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过快增长。认真做好财政工资统发中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实有人员的审核工作。对市直机关和依(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公务移动通讯费用补贴进行了审批。三是加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计划外用工的审批管理工作。全年共下达机关事业单位计划外用工指标1692名,主要从事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等工作。四是对全市登记在册的126家事业单位依法开展了年度检验工作。对全市具有法人资格的83家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进行了集中培训。

总之,201*年的人事编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的理解、支持、配合下,经过全体人事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人事人才工作方面,我市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军转干部安置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适应,增编和控编的矛盾还很突出;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办法还不够多;人事编制工作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等等。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真贯彻全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公务员法实施工作在我市顺利进行

实施公务员法是今年人事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从今年1月1日起,公务员法进入实质性入轨运行阶段。中央、省级机关上半年完成,市(州)以下机关原则上在年底前完成。实施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公务员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和工资套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我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公务员法贯彻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人事编制部门一定要按照《甘肃省〈公务员法〉实施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制度创新”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制定工作办法,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精心组织实施,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切实做好我市实施公务员法的各项工作。

一是要明确界定公务员法的实施范围。公务员法明确规定,纳入公务员管理范围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三个条件。党的各级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被依法纳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机关没有列入实施范围,规定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施工作原则上与以上七类机关同步进行。人事编制部门要和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在界定公务员实施范围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能随意变通或扩大范围。

二是要积极稳妥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公务员登记工作,是实施公务员法的基础性工作,是公务员制度顺利入轨运行的基本保证。从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对在“一区两县”进行的公务员登记模拟试点情况来看,现有机关干部中,符合登记条件的仅占76.32%,低于全国登记模拟试点85%的平均水平,全省超编、混编混岗的问题比较普遍,实施工作矛盾突出,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很大。所以,这项工作开始以后,人事编制部门要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切实负起责任,严格审核条件、严格履行程序,按照“先易后难、自上而下、分步推进、稳慎处理”的原则和中央即将出台的《公务员登记实施办法》规定,做到“三个严格”,即严格按照规定确定实施公务员法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严格审核登记人员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严格履行登记程序,先将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登记,再研究其他人员的问题。同时要以公务员登记工作为契机,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科学、统一、规范的管理。

三是要按照法定条件合理确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加强对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和管理。按照中央即将出台的《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和《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要求,要在编制和职数限额内,合理设置职位,确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职数比例、规范的名称设置非领导职务,对配备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按照管理权限审核备案,不得超比例超限额配备。

四是要认真进行工资套改。随着公务员法的正式实施,国家要建立统一的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新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次工资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新制度、形成新机制、规范秩序、缩小差距,而不是简单的增加工资。在国家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前,今年上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待国家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认真进行工资套改,严格工资制度分配改革,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基本工资制度,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和岗位津贴制度,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稳定公务员队伍。同时,要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工作想得仔细一些,做的扎实一些,自觉维护国家工资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顺利完成全市公务员工资套改工作,建立起新的工资制度。

五是要严格审批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包括公务员法实施前已经列入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根据审批权限重新进行确认和审批,符合条件的单位,批准列入参照管理范围,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参照管理单位的审批工作,要紧扣“法律、法规授权”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规定,进行清理,按照规定条件、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我市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报经省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审批后才能实施。目前,人事编制部门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底等上报前的准备工作。

三、201*年人事编制工作

201*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攻坚年。人事编制工作任务很重,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要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根据省上有关规定,今年我市事业单位改革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要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的基础上,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和《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第二,搞好模拟分类。等省上事业单位分类办法出台以后,研究制定适合我市特点的分类方案,区别各类事业单位特点,制定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分类,为实施改革做好准备。第三,清理机构编制。要进一步摸清事业单位的底数,清理机构、核实编制。严格控制财政补助事业编制的增长,原则上不再审批设立经营类事业单位。第四,严格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按照年初国家人事部下发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今后,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及秘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使用人员外,都要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第五,继续指导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岗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二是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认真落实好“人才工程”。人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力量。市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尽快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认清人才强市战略在实现我市“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地位,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开发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改善我市人才环境,优化我市人才结构,以培养、吸引和使用高层次、适用性人才、各类急需人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化人才结构。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要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创新评价使用机制。建立“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职称工作运行机制。要紧紧围绕建设“五城三高”和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也要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鼓励各类人才自觉投身重点工程和我市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高技术人才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按照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发展重点,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使我市人才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相适应,行业分布结构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能力素质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要继续做好全市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四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和军转干部的就业安置工作。要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到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同时,要认真贯彻《甘肃省人才市场条例》,促进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科学配置人才资源和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和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

五是认真做好省属工业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企业公平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甘政办发(201*)139号文件要求,在年内完成酒钢集团公司和农垦企业中小学、公安机构及中小学离退休教师的接交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人事编制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移交工作有序进行,确保移交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

(二)机构编制工作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甘组明字[201*]61号《关于对各级党政机关和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人员编制和干部调动进行冻结的通知》精神,省委决定从201*年11月15日至201*年12月31日对全省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人员和机构编制进行冻结。冻结的范围是:实行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县(处)级及以下干部、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县(处)级及以下干部。对公务员招录工作,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省委组织部选调的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及二次推荐选拔工作,个别专业性较强或特殊急需人员的岗位干部调动工作,不在冻结范围之内,但须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批,方可办理调动手续,文件已给各部门、各单位转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严肃工作纪律,在冻结期间,不准各部门、各单位随意打报告申请增加机构编制和要求增加人员。今年,省编办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开通了“12310”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并要求做到“五不准”,即:不准超编进人;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级别;不准违反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今后凡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我们都要认真监督,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我市自201*年市、乡机构改革和201*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能够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在核定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认真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近两年多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属部门和单位要求增加机构编制的报告逐渐增多,市编委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增加。但有个别部门和单位从局部利益出发,以各种理由,申请挂牌、升格、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增加人员和增加领导职数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不但给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同时也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相违背。今年,我们要结合公务员法实施,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的管理和监督。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机构编制管理只能是越来越严。省上领导在全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和全省人事局长编办主任会议上讲,中央核定甘肃省的行政编制是12.8万多名,据省编办统计,目前全省公务员队伍有14万多名,超编1万多名。省上曾多次向中央汇报,要求增加编制,中央编办一直不松口子,所以,省上对市州也是不松口子。省上批准我市增设朝阳、峪苑两个街道办事处,市编办已专题报告省编办,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编制,让我市自己调整解决。目前,我市机构编制工作的困难和矛盾很多,希望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给予理解和支持。

二是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今天,我借这个机会,把全市的编制情况向大家亮个底。201*年市、乡机构改革时省上核定我市的行政编制总数为1074名,其中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559名(含三镇51名),政法机关行政编制515名(含市公安局东区公安分局120名)。经过近几年争取,省上先后下达我市党政群机关和政法机关军转干部与基层专项行政编制80名,三镇行政编制6名。截止现在我市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共610名,政法机关行政编制共550名,这两项加起来,我市目前的行政编制总数为1160名,所有这些行政编制已全部分解到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由于行政编制紧缺,为缓解不足,根据有些部门和单位承担的工作量,我市为18家党政机关自定事业编制72名,加上机关后勤事业编制92名,共计事业编制164名。还有依(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55个,事业编制332名。这些我市自定的事业编制人员要在下一步的公务员登记中报省上审批,省上能不能审批,目前还不能确定。因此,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自行调整“三定”方案中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在人员编制和干部调动冻结期间,除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外,不再增设新的机构和增加编制。今天会议以后,请各部门、各单位不要再给市编委上报要求增设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的报告。同时,要从严控制三镇机关和所属的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或差额补贴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确保五年内乡镇原则上不增加新的机构和人员编制。

三是要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程序。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的事宜,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先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衔接,衔接意见一致后,再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上报,由市编办征求有关领导意见并提出意见,报市编委会研究后提交市委、市政府审批,不得将机构编制事宜夹杂在业务报告、会议文件、单位领导讲话中。各单位以后凡涉及申请机构、编制、人员的报告,除特殊情况外,不要直接向市政府或市长个人上报,未经市编委办公室审核和提出意见的有关机构编制事宜,市编委会不予研究。

四是严格机关事业单位计划外用工的审批。截止去年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使用计划外用工1692名,对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用工数量就我市来讲已经很大了,但还有些单位仍在要求增加。因此,今年的计划外用工要在保持去年总量的前提下,不能有大幅度的增加,各单位也不要再打报告申请增加计划外用工。对个别单位确需增加计划外用工的,编制部门要根据工作量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经过批准,各单位自行使用的计划外用工,财政部门不予拨付经费。

五是要继续做好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去年,我们确定了峪泉镇为我市乡镇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要通过改革试点,力争在促进乡镇职能转变,为“三农”服务上取得突破,在改革乡镇事业站所的管理体制上取得突破,进一步转变镇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治理结构和公益服务方式。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不断开创人事编制工作新局面

今年,我市的人事编制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全市各单位和人事编制部门要以协调高效的机制抓落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促落实,以高素质的队伍保落实,确保今年的人事编制工作的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今年人事编制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尤其在实施公务员法工作方面,市上已经成立了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把实施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把人事编制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二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既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人事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统一部署,又要体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有效的实践经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抓好今年人事编制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三是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人事编制干部队伍。人事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编制部门作为市委、市政府管理全市机构编制的办事机构,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在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实现“创新型思维、学习型班子、服务型机关、廉洁型队伍”为目标,切实加强人事编制部门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事编制干部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不断提高善于学习、善于调研、善于创新的本领,以提高人事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切入点,力争建成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充满活力、党和人民信赖的人事编制干部队伍。

同志们,201*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人事编制工作的意义尤为重大。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人事编制工作新局面,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提供坚强的人事人才保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0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