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演讲致辞 > 发言表态 > 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8 06:05:37 | 移动端: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第一篇: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分析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步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刚才,共和乡作了交流发言,县水务局局长吴辉同志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各乡镇、各部门严格按照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认真搞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当前,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成效显著,问题突出,机遇难求三个方面。

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四个明显”。一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自xx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全县已累计投资7652万元,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53万。二是工程质量明显提高。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程建设标准与质量有很大提高,工程合格率、优质率和供水保证率不断上升。三是群众受益面明显拓宽。工程项目从过去的星星点点起步,覆盖面持续扩大,目前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在全县20个乡镇实施了157个工程点,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从实施项目中受益。四是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地的高度重视,各级投入的不断加大,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得益于各乡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成绩来之不易。

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程入户率不高。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入户率不高,用上自来水的农村人口仅占一半左右,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相比,差距很大。二是配套服务滞后。工程的后续配套服务不适应农村安全饮水的发展需要,乡村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服务没有保障,一些地方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起来后,后续维护跟不上,问题比较突出,真正进入良性运转的为数不多。三是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认为饮水问题就是水务部门的事,导致建设工作进度慢。四是推进难度加大。要全面实现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xxx”期间的大规模建设,相对容易实施的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相继得到了有效解决,可用水源越来越少,水量、水质难以保障,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机遇难求,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xx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xx〕1号)文件(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xx年3月9日,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xx〕2号)文件(以下简称“省委二号文件”),地委、行署将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扎实推进水(本文来自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利扶贫力争率先实现水利化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下发)。水利部对贵州的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陈雷部长亲自率队专程到贵州与我省签署了部、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出席我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向与会同志作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辅导报告,签订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通过5至xx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贵州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十二五”期间贵州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将显著提高,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农村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水利保障,建立和完善保障贵州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水利部、省人民政府在铜仁地区已经开展了“xxx”期间第一轮水利扶贫试点工作,还将继续开展“十二五”期间第二轮水利扶贫试点工作,机遇难求,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可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积极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动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

面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新形势、新机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把思想统一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上来,把认识提高到中央一号、省委二号文件的战略部署上来,把行动规范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切实搞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后续管理工作。力争通过5年到xx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基本实现“100%人均半亩口粮田,100%人人饮上安全水”目标,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使水利建设投资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总和。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抓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一)明确建设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是硬任务,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绝不能打折扣。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里的规划,我县到201*年要解决列入国家规划的17.03万农村人口和2.23万名农村学生安全饮水问题,今年要确保完成5.4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由于工程点多、战线长、范围广、施工难度大,建设管理难度也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扎实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一是要保证全面完成工程建设。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绝不能出现任何干扰、阻碍施工的现象,受益乡镇要协调解决好水源纠纷、工程占地及青苗损失补偿等事宜。二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县水务局要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做到竣工项目都能发挥最好的效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做到一处工程、一处设计,每处工程都有设计施工图,水务部门要分级负责把好审批关、技术指导关、建设质量关、竣工验收关。严格按照标准图集施工和安装,严厉查处实施“豆腐渣”工程和偷工减料的行为。三是要严格执行规划。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来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调整,确保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和效益最大化。

(二)强化管理服务。从一定程度上讲,管理服务是农村饮水安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管理服务有多好,发展的前景就有多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着眼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业的长远发展,切实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服务工作。一是要强化管理意识。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越是这样,越要加强管理服务。要牢固树立以管理促发展的理念,切实将管理服务作为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实行建设与管理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坚决防止“重建轻管”的现象。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要把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摆到重要议程,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探索不同的管理办法,确保每一个项目村都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相对集中的供水工程,要按照国家投资不流失、各方投资有权益、社会投资有回报的原则,建立产权明晰、管理到位、责权统一、良性循环的运行管理机制。对分散建设的工程,要组织农民民主议事,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对工程建设实施对象和补助补贴项目,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正、公平、公开。对集中供水的“量、价、费”等标准,要建立合理定价评估机制,认真落实定价听证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中乱加价、乱摊派、乱搭车收费。要严格实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加强水源水质检测,杜绝污染源,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三是要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凡是配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地方,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要加快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主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的积极性。通过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自发维护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要大力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体系建设,为服务组织建设尽可能提供政策扶持。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积极推进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饮水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建设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迅速推进。一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德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水务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入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相应的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人员专抓,做到领导精力、安排部署和督促检查“三到位”。同时,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研究解决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要加强协作,增强合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多、头绪复杂,要把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才能确保协调推进。在工程建设中,水务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多深入村组,多进驻一线,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切实加强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相关乡镇要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各责任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承担的工作做深、做实、做精、做细。县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增强工作合力。三是要抓好队伍建设。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尽快充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机构,加快培养一支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专业管理队伍,安排足够的工作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职能部门的管理、指导与服务能力。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专业培训纳入农民培训总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专业技术队伍,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健康发展。四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在工程实施中,对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按设计标准施工、后续管理高效运行、群众满意的,按照“大干大支持”的原则,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对业绩突出的乡镇,优先安排项目和投资,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其业绩将作为今后选拔任用或技术职务评定的重要依据。反之,对工作被动、进度迟缓、后续管护不力、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乡镇,将缩减项目投入,并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影响工程进度的,将严格追究有关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队伍,将认真兑现合同条款,且今后不能参与我县水利工程的招投标或议标。

同志们,做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鼓足干劲、自我加压,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全面提高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积极打造群众满意的优质饮水安全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和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0000

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迁安市水务局李雪松王晨曦郑连合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

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饮水不安全的成因、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饮水安全;存在问题;经验和建议

1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近年来,迁安市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大部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仍有部分农村因水源短缺、污染等问题,依然威胁着群众的饮水安全,为此迁安市编制了《迁安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计划在五年内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据《迁安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统计,截止到201*年底,迁安市已通自来水且饮水安全的村有437个,占农村总数的81.8%,饮水不安全村55个,涉及7.03万人,其中缺水村50个,涉及6.58万人(水量不足14个村涉及1.84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17个村涉及2.3万人、方便程度不达标19个村涉及2.44万人),水质不达标村5个,涉及0.45万人。

2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原因

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干净的生活饮用水,其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四项指标。迁安市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主要存在水质和缺水问题。水质不达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工矿企业发展迅速,相关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及时配置,部分企业乱排乱放,导致工业废水入渗,加之地质构造复杂,部分地区污水长期沉积,不能自洁;②农药、化肥和杀虫剂使用,以及生活污水随降雨入渗;③对水源水不进行净化处理和化学消毒。缺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水量不足,有资源性水量不足问题,也有工程性水量不足问题;②保证率低,主要表现为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③方便程度不达标,主要是取水距离长,冬季全天候供水困难。 3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迁安市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本市自筹资金,持续加大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饮用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

3.1前期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一方面,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前期工作经费仅占工程总投资的2% ,用在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前期工作组织、项目评审评估以及检查验收等方面,而工程监理费提取又无明确规定,造成工程建设管理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水务部门技术人员较少,力量比较薄弱,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人员待遇较低,给工程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3.2建设标准偏低

迁安市目前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有一部分不能够做到全年全天供水和定期水质监测。农村饮水工程没有防冻设施,只能保证春、夏、秋三季全天供水,而冬季则只能定时供水,用水户储水备用,从而造成了饮水的二次污染。迁安市在城区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全面监测工作难度很大,所以没有完全做到水质的定期监测。

3.3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意识差,水源保护困难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主观判断,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淡薄,乱弃生活垃圾、浪费水、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现象普遍。

3.4水费收缴困难

用水不花钱的思想在农村群众心中根深蒂固,水费收缴十分困难,没有水费资金保障,工程就得不到日常维护,也不会正常运转,工程不正常运转,群众就用不上水,自然又不会交纳水费,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3.5管护维修不到位

多年来迁安市建设了大批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所用设备如潜水泵、变频器、消毒设备都是易损设备,尤其是变频器和消毒设备属高端产品,而村里的管理人员一般对这些设备不熟知,一旦损坏不知怎样修理、去那里修理,造成了整个工程不能良性运转。 4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的几点经验和建议

4.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必须加强前期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前期工作是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建议加大投入前期工作经费并落实到位,同时提高设计单位资质标准,提高设计质量。在投资计划下达前基本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前期工作,以加快工程的建设进度,并确保工程质量。

4.2引进技术力量、加强科技推广

技术力量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保障。结合当前国家提倡大学生到基层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吸引技术上人才。组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针对农村供水的特点,在水源开发与保护、工程建设自动控制、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攻关,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实用性,同时做好技术集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推广和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4.3加强水源地保护的教育与宣传

农民群众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服务对象,也是安全饮水的直接实践者。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农村水源保护宣传工作力度,以提高农民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的认同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和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

4.4防治水污染,做好水质监测

根据水源工程的不同类型和所处的位置,按有关水源卫生防护的规定,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加大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力度,特别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强禽畜养殖环境管理,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建立完善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监测,优化检测指标和监测频率,有效评价供水水质。

4.5加强饮水工程建后管理

迁安市建设了大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广大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也有小部分工程在建成后只使用一段时间就濒临瘫痪,老百姓又恢复到吃水难甚至是无水吃的困境,所以只有搞好农村饮水工程的建后运营管理,才能确保工程永续利用,才能确保农民长期受益。农村饮水工程的建后管护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权责明确的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二是制定合理水价,规范水费收缴使用,同时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推行阶梯水价,增强广大农村用水户的水忧患意识,此外还要加强政府引导,对农村用水户的水费首先采取政府补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法,将吃水必须交纳水费的理念深入人心,然后再逐步转为农村群众自己负担所使用的全部水费;三是创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组织,迁安市成立了专门的饮水工程维修队,对全市农村饮水工程进行上门服务,工程设备定期维护,尤其是变频设备的维修与调试,收费标准采用保本微利的原则,可解决我市农村饮水工程后顾之忧。

4.6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改革要以组建用水合作组织、明晰工程所有权为核心,以增强经营管理活力为重点,以提供良好服务、实现良性运行、充分发挥效益为目标。不同类型

工程应实行不同管理体制。一是农户自用的分散式供水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体制,农户自用为主的饮水工程,政府可酌情在经费上给予补助,这类工程作为农民的家庭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二是在单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推行多种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在单村供水工程中,受益农户较多,应组建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三是在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推行按“股份合作制”企业管理。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大多都是跨村或跨乡的农村管道引供水工程,以向乡属企业、乡级机关单位、乡镇集市固定个体户供水为主,兼有村民生活供水任务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参照“股份合作制”企业办法组建企业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内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劳动者与所有者相结合,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的办法。

作者简介:李雪松(1980-),男,工程师,大学文化,现从事农田水利技术研究。

第三篇:浅谈沿海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新时期沿海人与率先发展”主题征文

浅谈沿海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灌云县水利局

内容提要: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争当新时期沿海人,服务人民群众惠民工程,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重要保障。灌云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为70年代建设,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所建水厂大部分规模较小设计标准偏低,设施简陋,供水不足,缺乏科学管理,存在严重的饮水安全问题。我县在总结过去改水工作经验基础上,组织水利专家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实地勘查,认真调查研究,制定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施,狠抓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效益,切实地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关怀和健康。

今年,中央1号文件重点锁定“水利”,不断加大对水利事业投入,无论中央到地方,还是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保障农民身心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结合灌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践,浅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1

一、灌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状及近期规划简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频黄海,南

与灌南县隔新沂河相望,西与沭阳、东海两县为邻,北与新浦、海州、连云区接壤。全县东西长73千米,南北宽44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834平方千米,县内共辖20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10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5万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灌云县就实行了农村改水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农村饮水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灌云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反映,至201*年底,全县建设农村水厂117座(按水源分类;利用河流水源建地表水水厂25座;利用打深水井建地下水水厂92座。按规模分类:建乡镇中心水厂41座;建村联水厂76座),受益人口近60万人。但是由于灌云县的经济基础薄弱,所建水厂大部分设计标准偏低,规模较小,设施简陋,供水不足,加上缺乏科学管理等因素,效益下降。尤为严重的是,全县农村水厂有92座无净化处理设施,存在严重的饮水安全问题。由此可见,灌云县在建设和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

按照《灌云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规划》目

标,从201*年起,灌云县将在上级政府的支持,本县群众投劳集资的努力下,投入资金1.25亿元,新建、扩建水厂17座,铺设管网5400公里,用3~5年时间解决30万人农村饮

水安全问题。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一)坚持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是广大

干群的共同使命和发展追求,全县上下倍加珍惜当前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需要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要依据本县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分布状况,统筹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布局, 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水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 加强对水源水质可靠性论证, 确保水源布局科学合理, 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要坚持因地制宜, 加强与区域供水、水源保护、乡(镇)村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专业规划的协调衔接。 在实施次序上,优先安排水质问题严重地区工程建设,优先在区域供水延伸地区安排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科学、又合理、得民心、见实效。

(二)严格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实施规

划,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的前期工作,根据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做好项目编制、申报和审批工作。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让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三)強化水源保护, 提高饮用水质量

保护好饮用水水源, 是保证供水水质的重要基础。水源是

关键,饮水工程建设前,水利部门首先要严格做好水源勘察和调查研究, 确保水源的水质和水量,避免盲目建设。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 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工程管护范围。严禁在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地区发展高污染工业,坚决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 加大禽畜养殖环境管理力度,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 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要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 防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新的水源污染,加强对供水工程水源、出厂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 发现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时, 必须采取应急处理和深度处理措施, 确保水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四)创新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管理要求高、任务重。 要

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关键是管理。在管理机制上,水利局作为农村供水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研究,制定供水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实施供水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強化管理责任。在运营机制上, 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建立灵活有效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模式,明析产权,建立水价机制。加强用水管理, 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五)强化队伍培训, 提高服务技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投产运行后,长期受益是目标,优质服务是基础。水利部门应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定人定责,分片包干,对工程要及时做好监测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检修。强化队伍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运行过程中在技术上不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每一项工程惠及一方百姓。要加强水利法规的宣传解释,使责、权、利 三方自觉按法律法规行事,及时把国家的政策精神传送到用水户和工程管理者,使用户明白自己的权利、责任,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让广大农民群众得益受惠。

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农村群众吃上放心水、安全水,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施,狠抓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效益,切实地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关怀和健康,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幸福港城新灌云,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加快新的跃升,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埋头苦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参考资料:

《灌云县水利十一五规划》

《灌云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灌云县志》

《灌云县201*年鉴》

作者简介:成善权单

通讯地址:灌云县水利局

邮编: 222200

位:灌云县水利局办公室0518-88823538电话

第四篇:潜江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潜江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张嗣义

201*年第12期 ——社会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排污和生活垃圾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农村,由于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出现了“春饮泥水、夏饮药水、秋饮臭水、冬饮缺水”的窘境,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十分紧迫。为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潜江市按照“水厂建得成、企业管得好、群众用得起”的要求,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水改”新路子。

“八五”和“九五”时期,潜江市曾多方筹资,兴建农村水厂318座,形成了“一村一厂”的格局,基本解决了全市90%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但是,在过去十余年里,全市95%以上的农村水厂因达不到盈利规模而相继关停,农村“水改”事业严重萎缩甚至倒退。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潜江市经过调查研究,认真核算水厂经营成本,发现农村水厂供水规模以5000人为盈亏点,于是决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一村一厂”格局。一方面,通过联村共建水厂或积极引导城区水厂将富余的供水能力供应城郊农村,同时创新水厂建设投入机制,依靠财政投入、发动农民筹资和吸引民间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特别是以出让水厂经营权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缓解了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和群众筹资的压力。另一方面,创新水厂运营机制。原有水厂倒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水厂经营管理普遍由集体包揽,造成体制机制僵化,严重阻碍了水厂的发展。为了彻底革除旧有体制机制的种种弊端,防止改革后的水厂重蹈覆辙,潜江市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水厂股权多元化、经营民营化、供水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运行机制。迄今为止,全市已有14座新老水厂实行了改制。改制后,这些供水企业活力普遍增强,基本实现了三个“翻番”,

即供水能力翻番、供水规模翻番和供水效益翻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要有效解决水厂管理难、发展难的问题,必须切实把握以下几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前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在工程选址上,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相结合,与村级基础、经济实力和群众承受能力相结合,并且还应当充分考虑管网覆盖面、取水方便程度、建设与运营成本等多重因素,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水改模式上,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城郊农村地区,宜选择城市(镇)供水管网延伸的方式;对农村村居相对集中的地区,适宜建设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而对那些居住分散、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则不宜提倡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而应选择与城镇(或中心村)集中供水工程相连接的方式。

严格管理、确保质量是基础。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严格财务制度,所有建设资金应全部纳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专户,规范资金划拨和使用,做到专款专存、专款专用,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截留资金。建设过程中,应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把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现场监管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关口,工程建设所需的所有重大设备、主要管材均应本着“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进行招投标,以确保工程质量,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社会参与、多方融资是关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耗资巨大,全靠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必须走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道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办法,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提倡民营企业、个体老板等社会力量投资农村

“水改”事业,拓宽农村“水改”工程建设的筹资渠道。金融部门也应当增加信贷,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深化改革、明晰产权是根本。改革地方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大包大揽的管理体制,在明晰水厂产权的前提下,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鼓励采取多种所有制、多种管理运营方式发展农村供水事业。采取拍卖、兼并、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搞活农村水厂的经营权,明确水厂的市场主体地位,确保工程建成后保持良性运行并长久发挥综合效益。

各方支持、形成合力是保障。应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政府要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建后运营给予政策扶持。针对财政支持、融资以及电价、水质检查费、土地办证费、水资源费等税费减免,要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对农村特困户给予专项补贴。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卫生部门要加强水质检测,物价部门要做好水价核定和监管工作,电力部门要给予电力保障,环保部门要加强水体保护,水利部门要指导成立供水协会,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发展等等。同时,还要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通过市直部门驻村帮扶、社会赞助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农村“水改”事业良性发展的强大合力。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地情况、条件千差万别。从潜江的实践来看,目前仍有一些矛盾和问题困扰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认为,妥善协调好以下几对矛盾,对巩固农村“水改”成果、促进农村饮水安全事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协调农村供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农村水厂要增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但是,由于农村居民密度相对较低,而水厂的基建、日常管理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从成本上抬高了水价,部分群众吃不起水的问题较为突出。怎样通过公益事业补贴方式来平抑水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如何协调股权比例与经营资质关系的矛盾。农村水厂投入大,而利润率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部由企业投资,无疑门槛过高,社会投资者难以进入,而如果全靠财政投入来解决,或辅之以群众自愿筹资,则又不太现实。因此,目前潜江市农村水厂的股权一般由三方组成,即政府财政性投资、群众自愿筹资和经营业主投资。投入的问题初步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生,即如何以股权数界定经营资质。如果经营主体出资比例过低,势必降低其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如果要求经营主体出资比例过高,势必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确定以多少股权获取经营权资质的标准,并且,对政府财政性投资和群众自愿集资是否参与分红等等,都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如何协调扶持水厂与加强管理的矛盾。投资农村水厂的利润率相对较低,因此社会投资者对政策倾斜方面的呼声很高,对一些部门的服务性收费与严格管理有些不太适应。对此,需要明确相关政策,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按质量安全标准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应考虑适当减免相关费用,降低服务成本,对有些部门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渠道弥补收费上的缺口。

如何协调经营主体相对流动与群众需水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水厂运营模式一般是以民营化为主,受利润驱动的影响较大,经营主体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而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不可一日或缺。因此,如何加强对经营主体的规范管理,确保水厂持续健康运行和

发展,还有待在具体经营中通过合适手段予以明确和调节,以确保农村群众能够喝上可靠的安全水。■

(作者系中共潜江市委书记)

第五篇:西吉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西吉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马虎

来源:《新农村》201*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深入,西吉县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方面严格按照“四制”制度建设,在工程管理上进行深化改革,积极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安全饮水 建设 管理

一、农村安全饮水现状及工程实施概况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全县辖19个乡(镇)306个行政村,总人口49.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09万人。

由于自然经济等原因,西吉县农村大部分地方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饮水困难,其主要表现为水源缺水和水质不达标两种类型。水源缺水型分布在西吉的西部干旱黄土丘陵区,水质不达标分布在祖厉河和滥泥河及各支沟区,主要表现为高氟水,苦咸水等。西吉县农村安全饮水困难区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低,群众生活困难,生活用水大多靠人力担挑,畜驮或车拉,需往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极为不便,群众为吃水历尽了千辛万苦。多年来,西吉县委、政府十分关心缺水地区的群众饮水问题,虽然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建设了一些人饮工程,解决了部分群众饮水困难。但是,从1995年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少雨,致使许多山泉干涸,沟道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机井出水量严重不足,加之已建饮水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农村群众安全饮水困难日益突出。201*年,国家决定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西吉县有26.58万人被列入项目规划。201*~201*年国家累计下达投资1.23亿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942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2872万元。西吉县委、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工程建设,通过认真组织实施,201*—201*年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其中国债专项资金7847万元,其他扶贫资金9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482万元,及群众自筹2872万元)。兴建西吉县西部重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固—西引水工程,小型集中供水工程48处,土泉改造工程468处,饮水窖1.47万眼,解决了19个乡(镇)39950户26.58万人、17.8万头大家畜、10.53万只羊的饮水困难,集中供水入户率达到84%。

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取得的经验

1.规范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

西吉县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放在首位,紧密结合全县实际,在项目的落实、规划、施工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一是根据缺水区水源条件,居住条件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实施方案,即在无地表水、地下水,又无法远距离输

水、调水的红耀、田坪等乡(镇),采用集雨水窖解决;又利用水源坝建大型重点安全供水工程,进行入户供水,解决西部的安全饮水问题,。在有水源但居住分散的东西部丘陵区,采用小型提水或自流引水进行入户供水;在有水源但居住条件及经济条件较好的胡芦河川道区、清水河和好水川流域采用蓄提结合,建供水工程入户供水。二是全面落实“四制”,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对于分散的集雨水窖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和乡水利工作站组织受益户实施,县水务局抽调技术人员配合乡(镇)和水利工作站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工程需要的水泥、水泵等各种材料由县水务局统一采购。对于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全部落实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在确定施工队伍时,不具备水利施工资质的一律不准如围。除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大宗材料输水管道实行县水务局统一招标采购外,严禁使用无注册商标,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同时推行受益农户参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三是严把验收关。水窖工程完成后由乡(镇)组织人员自检自查合格后,由县水务局组织初验,初验时,必须有受益农户代表及自查小组成员验收签字。农村安全水工程由县水务局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初验,并邀请受益群众代表参加。

2.落实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运转

为了加强和规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形成自我维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西吉县在实践中选择了三种管理模式。一是集中管理与实行参与式管理。对具有一定规模跨乡的安全饮水工程,如西吉县西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西吉县兴隆镇、什字新店、好水川、城郊黄家川、滥泥河及将台安全饮水工程,其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由县乡成立农村供水公司和农民用水协会实行参与式管理,水费根据入户水表计算,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3.5~1.5元/m3执行。水源及水质管理由农村供水公司负责,监测化验管理,饮水安全程度及供水保证率较高。二是乡镇管理。对于分散的小型饮水工程,如泉水改造工程,全部移交乡镇由农民协会小组管理,并按1.5元/m3收取水费,水费实行专户存储,用于支付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工程维修,县水务局定期对工程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小型饮水工程水源由于偏僻并封闭,受污染的可能性不大,水质能保证饮水需要。三是受益户自建自管。对于集雨水窖等微型饮水工程按照“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原则,从建设阶段开始就由受益户自行管理,并由乡镇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卫生消毒技术指导,以保证水窖效益发挥和群众饮水安全,人饮水窖工程由于不涉及水费计收及水价问题,群众满意程度高。四是已由县人民政府通过的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对小型水利工程和小型人饮工程进行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实行群众自营自管。

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效益分析

1.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使为水而奔波的强壮劳动力,从繁重的取水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外出打工或从事农业生产,或开展多种经营,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如西吉县西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可解决3.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使劳力大量输出。西吉县兴隆镇引水工程完成后,兴办小型“三粉”加工厂40多家,年收入在2万

元左右。好水川饮水工程建成后,有120户农民平均每户养育肥牛10头以上,户均年销售育肥牛收入1.5万多元。田坪、红曜乡实施水窖工程后,村民纷纷养猪、养羊,建塑料蔬菜大棚发展规模舍饲养殖和经济种植。

2.有效地减少了疾病,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使许多农民家中安装了自来水,同时不少农村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美化村容、村貌结合起来,家禽家畜从庭院搬出来,院落变成了水泥地面,房前屋后栽上了花,种上了树,农村卫生状况大为改善,疾病减少,缺水区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3.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区农民基本用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为兴办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养殖和加工业创建了条件,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4.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形象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许多农民认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党和政府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践行,是“小工程、大德政”。

5.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

农民用水协会负责工程供水管理,而且还要负责管辖范围的工程维护、水费计收等工作;农民用水协会既要做好与水务部门的联系与衔接工作,还要认真落实和执行用水户代表大会通过的各项水事活动。

农民用水协会在水事活动中,开展“阳光水务”活动,使用水公开透明,用水户用的是放心水、交的是明白费,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主动使用节水器具,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率。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水平较差

由于大部分乡镇管理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水平较差,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水费收取率低,加之群众的自觉性较差。

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证安全标准低

目前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是保证安全工程标准内用水困难户有水喝,标准相对较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3.要赋予农民用水协会相应的权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0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