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为期三天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马建堂局长传达了xx总理和xx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作了题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力实现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的新提高》的讲话。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入讨论马建堂局长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进行深入讨论,交流了各地统计工作的经验,提出了许多进一步推进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刚才,五个单位的同志就人口普查、法制工作、国家调查队管理、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试点和部门统计工作进行了主题发言,介绍了好的经验和做法。会议期间,举行了xx年度国家调查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签署仪式,马建堂局长对国家调查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作出部署;进行了xx年度国家统计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考核,组织局机关及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各省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对国家统计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测评;举行全国统计系统统计文化建设成果汇报演出,集中展现了广大统计工作者忠诚统计、依法统计、真实统计、奉献统计的精神风貌;举办中央苏区统计史图片展,大家接受了一次很好的统计革命传统教育。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会议的基本估价和主要成果
同志们普遍认为,这次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注重实效,马建堂局长的讲话充满着真诚与激情,体现着责任与使命,贯穿着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思想,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同志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大会。xx总理和xx副总理的重要批示,高度肯定了统计部门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统计工作在中央决策和部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统计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字里行间浸透着对统计事业的关心和对统计工作者的厚爱,充分体现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欢欣鼓舞,倍感振奋。马建堂局长的讲话体现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统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展现着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凝聚着广大统计工作者共克时艰的自信与豪情,提出了解决当前统计发展突出矛盾的切实可行的举措,展现出统计事业光辉灿烂的未来。同志们纷纷表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骤然而增,回去后将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按照建堂局长的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下大力气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努力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我国实际的科学统计体系。
这是一次团结务实的大会。大家认为,马建堂局长的讲话求真务实,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分析形势深刻透彻,布置工作思路清晰,提出要求具体明确,点问题一针见血,讲道理语重心长,不掩饰缺点,不回避矛盾,确定总体思路、部署具体任务立足于客观形势和发展现状,致力于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无论是各省(区、市)、副省级城市统计机构同志,还是各部门、行业协会的同志,大家都专注于分析存在的问题,专注于汲取别人的长处,专注于总结经验和提建设性意见;大家想得最多、谋得最多的是如何共同携手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整个系统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统计系统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更加向上。
这是一次坚定信心的大会。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统计需求持续高涨,统计作用日益增大,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也为统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统计事业进入了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马建堂局长的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三个提高”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三个提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深刻分析了奋力推进“三个提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指明了不断促进“三个提高”的努力方向,统筹安排了近期的统计改革建设任务,强调要努力提高统计系统执行力,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为推动统计事业繁荣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纷纷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统计局的正确带领下,有信心有决心沿着会议确定的改革道路和方向,奋力前行,勇攀高峰,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
这是一次思想激荡的大会。三天来,同志们围绕会议主题和马建堂局长的讲话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谈形势、谈任务、谈思路、谈体会,相互学习和启发。既开展集中研讨,又进行个别交流;既开展会上讨论,又进行会下交流;既充分肯定已有的工作成绩,又不回避存在的突出问题;既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分析和认识统计事业面临的形势,又立足统计工作实际谋划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讨论时,各位小组召集人尽职尽责,来自系统、部门的同志纷纷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同志们着眼于战略前瞻性问题和当前重点工作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既有如何扎实推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又有如何确保常规统计调查数据真实可信、准确完整;既有如何加快建设和应用统一管用的统计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又有如何构建元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和基本单位名录库;既有如何夯实统计业务基础,又有如何充实基层统计力量;既有如何加快“企业一套表”制度方法改革,又有如何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试点。会议讨论热烈,气氛生动活泼,各种思想不断碰撞,智慧火花竞相迸发。
同志们还深刻感到,在xx年这个极不平凡之年,各级统计机构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优质统计服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统计系统硕果累累,收获的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位同志的脸上。大家一致表示,xx年的统计任务将更加繁重,各方面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将更高,一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二、需要着重强调的几项工作
有关今年的统计工作,建堂局长已作了非常明确的部署。为便于大家进一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完成好今年的统计工作任务,我再强调以下五点。
(一)切实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统计机构作为普查牵头单位,责任十分重大,使命非常光荣。要深入学习领会xx副总理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马建堂局长在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普查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坚定的信心、坚强的决心和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条件保障,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
做好这次人口普查工作,必须有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必须把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作为中心任务,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第一意识,建立健全普查岗位责任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信、准确完整。目前距普查登记只有9个月的时间,要完成如此繁重、复杂的准备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决不能有等待、松懈的思想。普查经费是做好普查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保障普查数据质量的前提,各级统计部门和普(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www.bsmz.net)查机构都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决不能有“靠上边、推下边”的思想。这次普查与“五普”相比,内容更多,情况更加复杂;与经济普查相比,涉及面更广,组织动员任务更加艰巨,决不能简单地凭老经验办事。要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技术手段,保障普查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二)抓好已确立的制度方法改革的落实。
统计制度方法是统计工作的龙头和基础。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赖于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有赖于统计制度方法的公开和完善。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既是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的期待。近年来,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难以很好地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制约着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和统计工作科学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改革。
一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改革是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企业一套表”等已经确定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措施,既要看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更要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我们有更多的统一设计统计调查制度的经验积累,特别是有更加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撑,只要我们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要消除思想惰性,克服困难障碍,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向前推进。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完善改革方案,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要积极作为,加快推进。实行环比统计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是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反复嘱托,必须坚决推进。推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今年必须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指标、统一方法。改革工资和劳动力统计制度,人民群众期待很高,改进宏观调控也迫切需要。今年必须认真组织实施改革,为明年进一步改革完善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要及时改进,不断完善。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开展数据质量评估,是一项重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对于增强统计数据的协调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对于这项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推进,并在推进中不断完善评估方案,努力提高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和透明度。
(三)一定要按照统一兼容的要求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目前,按照符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方向和统计工作实际的统计信息化规划思路已经明确,当务之急就是制定实施办法,奋力予以推进。一要坚持统一。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如果各专业、各地区都强调自己的特殊性,都强调自己的方便,就无法解决统计信息管理分散、集成度低、基层负担重等突出矛盾。二要加快步伐。特别是要加快统一的统计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建设。三要科学设计。各专业、各级统计机构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软件技术开发部门与使用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合攻关,按照需求导向、用户第一的要求,抓紧设计出既符合统一原则、又便于各专业和各级统计机构使用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对一些已经实现了统一软件的地方,国家在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兼容和衔接。当然,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只要通过试验基本可行,各专业、各地区都必须无条件使用。在使用中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使其不断完善。
(四)进一步狠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近年来,各地在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花费不少心血,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都十分赞同会议依据各地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践,根据统计形势发展需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来强调,以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部署。会议普遍认为解决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是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的紧迫任务,是推动统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会议提出的措施是具体、有力的。
一是做好、做实统计业务基础规范化。要充分利用好经济普查的成果,建立健全能及时更新的、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各专业、各部门共同使用,共同维护。《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即将发布,各专业、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要加快建立各项统计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制定统计数据生产操作规程,今年力争使规范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切实抓好县级统计机构建设。县级统计机构是统计工作的基石,承担着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的重任,是统计部门联系调查对象的重要窗口,是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的重要关口,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的提高。各级统计机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任何松懈,都必须矢志不移地狠抓县级统计机构建设。依法保持市县政府统计机构的独立设置。同时要继续探索县级统计机构对乡镇统计实行垂直管理以及设立乡镇统计站、首席统计员,按照新《统计法》的要求积极促进乡镇政府设立统计工作岗位。借助新《统计法》实施之机,大力推动企业按照新《统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三是积极帮助解决基层统计机构的困难。各级统计机构要加强与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沟通,争取必要的统计经费,不断提高统计部门的经费保障水平。国家统计局将尽可能在经费的分配上向基层倾斜,帮助基层改善工作条件。省、市两级统计机构要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改善基层统计机构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
(五)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
部门统计是我国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部门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的部门统计资料对于开展国民经济核算、完善政府综合统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广大部门统计工作者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提高部门统计的质量和水平,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去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部门统计以其完整细致的行业资料、翔实鲜活的产品信息、准确快捷的行政记录等优势,为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及时出台相关产业振兴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为各部门有效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部门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对于统计业务技术性问题,国家统计局将积极予以帮助和指导。对于部门之间统计资料共享的问题,通过抓紧制定《部门统计数据交流共享办法》,建立部门统计调查信息交流平台来加以解决。国家统计局和各地统计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各部门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积极支持各部门做好统计人员培训工作。
三、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今年的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已经明确,统计发展改革建设任务异常繁重。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是完成好今年统计工作任务的基本保证。
一是及时传达,加强学习。各级统计机构要把家宝总理、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向本地区、本部门领导认真汇报,让政府和部门领导了解国务院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和全国统计工作的新部署,获得对统计工作的更大支持,特别是对人口普查、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统计机构和力量等工作的支持。
要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组织学习讨论等方式,及时向广大干部职工传达家宝总理、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本次会议的各项部署。通过深入的学习讨论,切实把统计系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上来,统一到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将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作为做好当前统计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指导统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作为推动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努力增强献身统计事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不断坚定做好统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省(区、市)统计局、调查总队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将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和具体措施,及时告国家统计局。
二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统计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统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奋力推进“三个提高”作为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我国实际的科学统计体系的重要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统计工作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各级统计机构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具体要求,统一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积极了解和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分管领导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听取各项工作的汇报,积极主动地进行协调,认真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是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国家统计局和各地统计局、调查队要把落实会议精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责权统一的目标责任制,构筑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执行单位和责任人,列出时间表,明确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执行顺畅,推进有力。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严格的督办制度,指定专门机构严格按照进度要求逐项督办,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加以整改,以查促改,以查促干,一抓到底,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各部门也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切实贯彻落实会议的各项部署。会议确定的许多任务,都需要国家统计局带头落实,国家统计局必须成为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表率。要将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对提高统计执行力的重要检验。
第二篇:在全国港航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港航管理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本次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1*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水运工作会的总体部署,认真总结了港航管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港航管理的发展方向及工作任务。
为筹备好这次会议,我部于年初在海南、广州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就港航管理工作的经验、成绩和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5月份,我部又召集部分地方港航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在取得广泛一致的基础上,召开了本次会议,会议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会上,徐祖远副部长作了重要报告,与会代表围绕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会议精神有了深刻认识。肖大选副司长就开展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进行了说明。浙江、河北、湖北、上海等省市交通、港航管理部门的四位同志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内容丰富,务实高效,会议开得很成功。
下面,我对会议作简要总结。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代表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作为建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港航管理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徐祖远副部长作的主报告内涵丰富、方向明确、目标具体,工作重点突出,对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港航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主要有以下收获:
第一,总结了成绩和经验。代表们一致认为,会议主报告从七个方面高度概括了新世纪以来港航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港航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水运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成绩是港航管理工作不断加强、锐意创新的结果。代表们认为,总结的四点体会,是今后港航管理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
第二,分析了问题和形势。与会代表们认为,会议主报告从行业发展的高度,认真分析了当前港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影响到水运事业的发展,影响到水运现代化的进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提出措施、重点解决。代表们一致反映,主报告阐述了水运行业具有的关联度高、差异性大、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安全责任重等五个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新形势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港航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第三,明确了方向和任务。代表们认为,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努力实现港航管理向服务型转变,建设服务型港航管理部门的目标,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是落实部党组提出的做好“三个服务”、大力发展现代交通业的根本要求。代表们表示,要深刻领会实现港航管理向服务型转变,建设服务型港航管理部门的实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三个突出、三个更加、三个显著”,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规范管理是做好服务的基础和做好港航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切实将规范管理融入港航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强化监管、提高效能。
第四,提出了工作重点和措施。代表们认为,会议主报告根据我国水运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针对港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法制建设、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运输保障、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内容具体、操作性强。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抓好落实,结合各地实际,有目标、有侧重地实施好会议提出的各项具体措施,并采用量化标准,对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考评,定期检查实施情况,扎实推进。
第五,启发了新的思路。代表们认为,会议主报告从树立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的角度论述了当前港航管理工作的本质,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实现港航管理向服务型转变的方式方法,启发了港航管理工作思路。会议中,代表们广泛交流了港航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好的做法,值得相互学习和借鉴。会议选择了浙江、河北、湖北、上海作经验交流。
浙江省交通厅倡导人性化服务,加强了窗口标准化、程序规范化、执法公开化、管理严格化建设,推出了“船舶办证一条龙服务”、“信用船户代扣代缴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初步建立了办公自动化、水上交通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服务网络化的“数字港航”框架,实施了内河船舶稽征ic卡,推广了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初步构建了安全、便捷、优质的港航公共服务体系。河北省交通厅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港口发展战略,出台了加快沿海港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细化了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和监督检查权在内的62项行政执法权,建立了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行政执法体系;与辽宁开展了水运业联合审查,对省际水路运政联合执法进行了探索。湖北省交通厅狠抓港口体制改革、规划引导、岸线控制、现场监管和资源整合五个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港口行政管理工作;明确了规费征稽管理主体,加强了规费征管工作;在立法和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对重点港口岸线的控制、临时岸线使用等制度,切实加强了港口岸线资源管理。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在积极推进港口经营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码头综合监管和分类管理机制,形成了外港与内港合一、港口与航运合一、公共码头与货主专用码头合一的管理体系;建立了多渠道培训干部的机制,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建立了港航人才培养基地,采用各种形式,加快人才培养,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其他地方在港航管理工作中,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进一步加强相互学习、交流和推广。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努力实现港航管理向服务型转变,加快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有的代表提出,希望加强对港航管理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出台航运发展规划,统筹区域水运发展,做好费改税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水利、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协调。
有的代表提出,希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内河航道、港口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落实资金政策,加快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积极争取油价补贴等政策,降低油价上涨对行业的不利影响。
有的代表提出,希望加快推进水运立法进程,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航道法》和《国内水路运输条例》等的审核修改工作,加快完善《港口法》的配套规章。
有的代表提出,希望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深入研究地方港航一体化行政管理模式,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加快推进界河航道的管理体制改革。
此外,代表们还提出了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统一规费征收项目和标准、建立管理队伍的长效培训机制等意见。会后,我们将认真研究,对重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尽快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分解落实。
代表们一致认为,会议提出了立足服务、规范管理的理念,努力实现港航管理向服务型转变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港航管理部门的目标,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凝聚了人心。代表们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按照徐祖远副部长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加强行业管理,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面对水运发展新形势和港航管理工作新任务,各级交通、港航管理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第一,要认真组织学习会议主报告,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日常港航管理工作,组织本部门、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开展学习讨论,加大内部宣传和动员力度,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建设服务型港航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建设服务型港航管理部门的内涵十分丰富,但由于不同区域水运业发展不平衡,基础条件、队伍状况差异较大,推进服务型港航管理部门建设的途径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各地要结合各自特点,脚踏实地,稳步推进。
第三,要细化方案,加强监督检查。要根据总体工作部署,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内部分工,尤其要抓好基层单位对各项工作的落实,对各个关键环节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做到责任明确,监督有力,措施到位。
第四,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充分宣传本次会议明确的港航管理工作的方向、目标和服务理念,重点宣传港航管理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充分展示港航管理队伍管理规范、执法严明、服务优质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营造促进水运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当前工作
今年时间已过半,我们一定要按照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本次会议的要求,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当前工作。
(一)抓好安全和保安工作。
昨天,徐祖远副部长强调了安全和港口设施保安工作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总体部署。奥运会召开在即,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要把安全和港口设施保安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来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港口和航运的安全、稳定、有序,以实际行动和出色的成绩迎接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在奥运会召开前和期间,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合重点港口和船舶公司,加强港口设施保安工作,确保万无一失。要做好三峡水库满足175米蓄水条件相关的通航准备工作,加强三峡通航保障,做好应对大风、大雾、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防范自然灾害影响水路运输安全。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尽力减少汛情和旱情对港航生产作业的影响,将灾害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认真开展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
为加强行业管理,部决定开展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徐祖远副部长昨天已就开展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肖大选副司长对规范年活动的背景、主题、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规范年活动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也已下发给大家,请回去后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
第三篇: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会议开得很成功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统一了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7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7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总体上看,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预期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深了对循环经济概念、性质、内涵及其必要性的认识。
马凯同志讲话的第一个问题,就讲7什么是循环经济及其产生的必然性,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度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刘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学习马凯同志讲话、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大家认为,马凯同志从理论到实际,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外实践到国内探索,全面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性质、内涵和历史必然性。循环经济包括经济发-展、节约、生态和环境,是循环型社会的概念,体现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有机统一。
(二)提高了对循环经济工作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的认识。
马凯同志的重要讲话从我国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水平、环境污染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从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系统论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学习讨论中大家认为,马凯同志的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交流了工作经验。
会上,一些地方、企业和有关专家交流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安排的十一个大会交流发言,都很有特点。如,上海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要超越资源节约的前端概念和污染治理的后端概念,对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已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将整个上海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的建议。山东省企业、园区、城市三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几个企业做得很好,
听了以后很受鼓舞。省政府正在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应给予充分肯定。**市"三峡"工程搬迁任务重,他们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搬迁工作,提出凡纳入搬迁的企业,必须"搬强、搬大、搬活,消除污染",做了很多工作。河北省将循环经济指标纳入了干部考核体系,尽管实施中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但抓得比较旱。苏州市政府强调规划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抚顺市市长亲自抓,高度重视。几个企业的发言也很好,如济钢以资源为主线,全面优化、系统挖潜,走出了一条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几位专家还分别从材料学、工程科学、再制造等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会上,大家对循环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
3.研究指标体系。要抓紧开展循环经济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在这方面,各地方不要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指标体系后再开展工作,已经有指标的可以先实践,没有的也可以先搞起来。
4.研究制定政策。包括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大投资支持力度等,都要研究。今后,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方面的试点项目、示范工程,我们要加大投资支持力度。
5.制定、修订有关法规。为了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急需修改一些法规,制定一些新的法规。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做好这项工作。
6.继续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今年6月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曾培炎副总理亲自参加,引起7很大的反响。要抓好资源节约专项检查,今年四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到各地进行督查。
7.继续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实。已经确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国债项目,各地方、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做好落实工作。今后,这些方面的项目,我委投资司要全力给予支持。
(四)要与有关部门密切紧密配合,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循环经济工作。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靠一个部门,抓起来比较困难。循环经济是全方位的工作,必须强调形成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动搞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五)研究有关问题,体制上、机制止、工程科学的问题,都要组织专门研究。
以上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下面,对地方、部门、企业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曲同志回去之后,要把这次会议的情况特别是马凯同志的讲话,向省政府汇报
,并组织传达。
关于各地方循环经济工作由谁来抓,我个人有点建议。第一,是省发展改革委{计委)迈是省经贸委(经委)抓循环经济工作,由省委、省政府确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不指定,也不能指定。但必须明确由谁来抓,组织不落实,什么裹都很难落实。第二,不管谁为主抓,都必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第三,各地方要尽快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系沟通,建立工作联系。从现在开始,循环经济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绥发展改革委(计委)或省级经贸委(经委)的日常工作。
(二)各地方、各部门和各企业要继续抓好循环经济试点。我非常赞成小平同志的话,"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怎么办,先干。方向对了,就要继续大胆试,大胆搞,不断总结经验。赞成大家提的企业、园区、地方三个层次,从企业、工业园区、城市做起是十分正确的。
(三)第三点要求,就是要真抓实干,共同推进,不折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推向前进。
第四篇: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优讯-中国网 china.com.cn/info时间: 201*-07-13责任编辑: 子不语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黄 菊
(201*年1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开得非常及时,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上,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的讲话,陈至立国务委员作了工作报告。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7个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作了发言,16个地方、部门和企业的负责同志交流了经验。会议还表彰了一批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这次会议,务虚和务实相结合,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和部署实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的一次重要会议。相信这次会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
的方向,并对推动职业教育新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至立同志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工作报告,肯定了职业教育工作的进展和成就,分析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面临的任务,对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与会同志通过学习和讨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更加坚定了办好职业教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路子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想就这个问题再强调地讲一讲。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基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从总量、结构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和行业存在着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的现象,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下大决心发展职业教育。对此,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同志务必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总结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借鉴国际上的有益做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就业问题的路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矛盾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讲要靠发展经济,扩大需求,同时要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积极的、长效的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把促进就业再就业与发展职业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与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同志们,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当务之急是狠抓会议精神的落实。下面,我就传达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六点要求。
一要及时传达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与会同志回去后,要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抓紧组织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特别要认真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抓紧贯彻国务院的《决定》,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
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抓紧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采取有力度、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要把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纳入本地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做出安排。
三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 国务院各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制定实施细则,并切实履行好职责,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及时研究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要做好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要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和就业的结合,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工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其他有关部门要从规划、资金、人事劳动制度等方面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工作。
四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各行业和广大企业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的要求, 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工作,切实发挥作用。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强化职业培训,有条件的企业要办好职业学校,并通过与职业院校密切合作,大力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企业要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的实践提供必要条件。
五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新路子。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职业学校运行机制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方式改革,推动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共同提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路子。
六要加强舆论宣传,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大张旗鼓地表彰高技能人才楷模,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新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刘延东)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刘延东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很成功。正如与会同志所概括的,这次会议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昨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天来,同志们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了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1*年)》,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京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各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家一致认为,会议的召开与《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不仅对推动未来10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家一致认为,参加这次会议深受教育、倍感振奋,通过学习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增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刚才,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4个部门和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6个省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还提交了书面材料,交流了学习体会和工作打算。大家的发言讲得很好,对深入落实会议精神很有启发。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和开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强调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释,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讲话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会前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1*年)》,
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很多重要指导意见。中央的坚强领导为《教育规划纲要》的成功制定提供了根本保证。按照中央要求,制定过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采取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方式。由50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11个战略专题组,100多位各领域高层次专家组成咨询组,两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收集各种意见建议460多万条,征求了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各民主党派中央、社会研究机构、各级各类学校、驻外使领馆等660多个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意见,在境内外召开座谈会、研讨会1800多次,有35000多人次参加,动员人力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参与度之高,是历次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所没有的。
《教育规划纲要》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一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贯彻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做法,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体现雪中送炭。五是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努力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七是坚持依法治教,体现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与科技、人才等中长期规划纲要相协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央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加以坚持。
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201*至201*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作了深刻阐述,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全局性,指出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指出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强调了教育的先导性,指出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教育的优先发展;强调了教育的民生性,指出一定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统一思想,坚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必须全面深刻地领会和理解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两大重点,
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两大保障,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第三,抓住关键,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要求。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突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强化了各项保障措施,并提出了本届任期内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任务和责任定位,紧密结合实际,把握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选准工作路径和着力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第四,更新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既有对我国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弘扬,也有对国际先进教育经验的借鉴吸收,集中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必须学懂吃透,自觉融入具体实践,形成富有特色、符合规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带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第五,凝聚合力,明确发展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提出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共谋教育发展大计,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投入到培育人才的大事业中,推动教育实现更大跨越。
二、正确把握若干重要关系,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这次会议明确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部署,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也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里,我结合同志们讨论中反映的意见建议,强调一下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的8个重要关系。
第一,优先发展与服务全局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一条宝贵经验。教育的率先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教育的投入必将加倍回报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这也是纵观世界发展历史得出的深刻启示。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处于关键阶段,教育的支撑地位更加凸显。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同时,必须指导和推动教育事业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水平,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的关系。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由教育的公益性质所决定的。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点。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要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上,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教育投入增长较快,为解决公平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按照20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今后教育投入还
将有较大增长。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一定要把有限的教育投入使用好。特别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把钱花在刀刃上;注重教育事业的科学管理,避免大手大脚、资源浪费;注重发挥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奖励优秀,鼓励争先,使教育投入产生更大效益,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今后10年,要继续提高教育的普及水平,重点放在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普及率还不高的薄弱环节上。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防止单纯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忽视教育质量的倾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质量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鼓励更多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探索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质量,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素质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第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是国家意志,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单纯依靠政府资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这就要求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与重点领域,将政府资源主要用于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放宽准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五,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和校际发展差距较大,解决教育问题的基础与条件不尽相同。因此,既要对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也必须注重因时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首先必须确保全国一盘棋,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实际出发,探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要分类指导,合理定位,找准问题,突出重点。整体部署要体现一致性和协调性,分类指导要体现特色、激发活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发挥出来。
第六,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教育事业关系长远、涉及全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特征,更加凸显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全力以赴去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富裕,不能超越现实条件和承受能力,定过高指标,提过高要求。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既确定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合理期望;又实事求是,选择好可行路径和务实措施。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防止留下后遗症,确保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办好中国的教育关键靠我们自己,要从我国优秀传
统教育思想中吸取营养,从基层生动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人民群众的需求中找准努力方向。同时,我们也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多样文明相互交融的新趋势,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借鉴各国教育思想精华和办学经验,以开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扩大,一些先进理念和新鲜经验被介绍到国内,我们要坚持立足国情、为我所用,促进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和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更好地结合,立足国情而不自我封闭,开放包容而不盲目崇拜,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第八,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当前,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和改革攻坚阶段,新问题和老矛盾容易在短时期内相互叠加和集中凸显,扩大开放条件下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加剧,统筹好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尤为重要。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同时,注重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关系全局,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制国内外不良思想的干扰,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主导权,这是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考虑到教育改革复杂艰巨,涉及面宽,社会期待很高,某些方面认识不尽一致,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采取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路径。重大改革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关键性改革发展项目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中央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会后要抓紧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意见,尽快部署落实。这里我再强调4点要求。
第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教育改革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落实工作,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分管领导要全身心投入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央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制定落实措施,扎实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本地区教育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要探索完善督查协调机制,通报情况、跟踪检查、密切沟通,加强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确保中央重大教育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二,启动项目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本届政府任期内启动的10个重大项目,这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也是突破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难点的有力抓手。要搞好论证测算,抓紧启动,集中力量办成几件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教育发展增添后劲的大事。对这些重大项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提出进度要求和考核指标,确保落实到位,抓出成效。要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通过全程跟踪服务和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项目资金要严格管理,程序公开透明,保证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估,使每一个项目都成为
“阳光工程”。
第三,推进改革试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会后将下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加快推进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的系统改革,力争在本届任期内取得突破。要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局面。
第四,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集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总书记和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内容、重点亮点和制度创新,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典型,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争取社会正确认识改革、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支持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尊重教育规律,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互动,营造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年7月14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