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春才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
董 春 江
今天,以一名“老组工”的身份,回到了乔迁以后的新“娘家”。看到家里环境整洁、氛围浓厚、紧张有序,见到这么多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家里人”,真是百感交集,心潮澎湃,不禁想起了《论语》里的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晃儿已“出嫁”三年有余,但总感觉坐在这里还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舒坦,毕竟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生活了将近20个年头,而更令人回味的是,我从事电教工作超过18年。(转载请注明来自:公文素材库http://www.bsmz.net/)
在参加这个活动前,范部长和我谈起过春才的事迹,希望我为同志们讲一讲春才的故事。其他领导和同志也时时感慨、叹息,抒发过对春才的怀念。接到这个任务后,思绪万千,思考了很久,想起了很多。“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因为离春才太近,才更觉得他的平凡、平常与平静,反而不知道从哪里谈起,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去说。心里的确有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唯恐自己的讲解不能满足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唯恐不能把一个真实的春才展现给大家。
经过一番梳理,那今天就以《感悟春才》为题,与大家一起追思过去的春才、讲述现实的春才、纪念远去的春才。首先我们就从一部片子说起吧!
播放《不懈的追求》
“攀过一道道岭,趟过一条条河。采撷改革的浪花,拍摄火热的生活。一个镜头千滴汗,万般辛苦苦为乐……”这就是1994年应中组部之邀,与春才共同创作,唱遍全国的《党员电教之歌》。
记得在2003年5月,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创作完成了反映**党员电教事业发展历程的专题片。这部片子完成创作的日期恰恰是春才同志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应该说,这部片子是对春才同志15年电教生活的形象化回顾与总结,冥冥之中也给人们留下了一座值得永远记忆的丰碑。
看到离我们远去的杰志书记,看到春才唯一一次面对镜头的讲述,看到手提摄像机忙碌的身影,看到地板上酣睡的同事,看到演出大棚倒塌的瞬间。
每次看这部片子,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看到这部片子,我自然就回想起与春才十五年朝夕相处、艰难困苦,风雨兼程……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心中的春才。第一部分是“二春”轶事,第二部分是春才精神,第三部分是永远的春才。
第一部分:“二春”轶事
提起“二春”,还有一个小故事。记得1995年,我与春才、还有徐大姐一起到**礼让店乡拍片子,时任县委书记、我们的老部长王克礼同志来看我们,酒酣耳热,茶余饭后,他挥毫泼墨,为我们俩人题写了一副趣联。上联是,“春江花月夜”;下联是,“春才酒中游”。横批——“才子佳人”。之后“廊二春”就成了我们俩的共同笔名。从此,**的电教工作也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的电教工作始创于1987年。1988年5月,成立**地委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站。我们的第一任主任是当时的副处级组织员,后来的常务副部长、人事局长刘广川同志。一年之后的1989年,地改市后正式更名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当时的电教中心有四个人:分别是主任刘志增(原报社副总编)、副主任春才、吉长生(现**航空公司总经理)和我。时间不长,吉长生借调中组部,刘志增也到**日报社任职。此时,军人出身、为人师表的徐大姐从**师范飘然而至,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三人小组”。那时,老中青“三结合”、工青妇全齐备,在市委大院形成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大家先看一下我手中的这份发黄的报纸,这是1994年《**日报》以《三人唱红一台戏》为题,介绍春才同志和他的电教中心。那时他主要做写脚本、编导、音乐设计、主题歌创作,徐大姐摄像、编片还兼司机,我从摄像到编辑合成,还师从春才开始搞脚本、歌词的创作。
春才同志1943年出生,我是1963年出生,相差20岁,人称“忘年交”。说起来有趣。春才**王燕,称呼我为“董哥”,次子王艳涛管我叫“董叔”,我儿子又称春才“王爷爷”。真是乱七八糟,其乐融融啊!
与春才同志第一次相识并合作是在1988年5月份,拍摄中组部老部长吕峰同志重点推介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靳家堡党支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先进事迹的电教片《东淀明珠》。主人公是孔繁喜,后来的市政协副主席。通过此片,我才了解到春才同志当过教师,做过编辑,当过导演,编过小戏,在我眼中他阅历丰富,功底深厚,业务全面,多才多艺,提笔能写、制片能导、作曲能编。1989年7月被正式调到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正好46岁,7月1日正式上班,这也是一种巧合,因为他每一次工作的变动都是7月1日。所以,他总爱说:“俺真正是党的人”。
我呢,是1988年1月调到市委组织部,一进来,领导就说,你学中文的,电教刚起步,就从事党员电教工作吧。这一干就18年半,一直到2007年8月。在别人眼中,我们俩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老一少,一快一慢,一文一武。
春才同志和善、谦虚,待人诚恳。每次写完脚本,都要跟我说,“春江,你是科班出身,给我看看”。我成了他作品的第一位读者。15年我们正是在一起交流中互相进步的,而我们的思想火花的碰撞,往往又能迸发出奇异的创作灵感。所以,有时他和别人开玩笑地说:“我是记者,他是编审,他把关严着呢!”
【口述:《小康路》、《金色的追求》歌词创作】
由于年龄上的差距,思想观念上的分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时常也会出现“水打船帮”的现象,有时为了一个镜头,为了一句歌词,一段解说词,我们会争得互不相让,面红耳赤,但最后失败的、退让的总是他。“行、行、行,你有招儿,听你的,你没招儿,听我的”。争吵并没有使我们疏远,反而使我们心心相通,拉得更近,配合得更默契,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的电教事业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难忘历程,特别是到**工作,我觉得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始期(1987年—1992年),代表作有:《三十春秋女儿情》、《金色的追求》等;第二阶段是探索期(1992年—1998年),代表作有:《小康之路就在群众脚下》、《**德平和他的剧团》;第三阶段是成熟期(1998年—2003年),代表作有:《人才高地在**》、《靓丽的明珠》、《今日**》等;第四阶段是旺盛期(2003年以后),代表作有:《见证英雄》、《娟子》、《老傅的故事》等。
【口述:《东曹庄》的争论】
1999年底,组织上考虑到春才同志的年龄有些大了,决定由当时任正科级组织员的我担任电教中心主任,春才同志反而任正科级组织员。时任常务副部长的路永宽同志说:“以后大爷,就归你管了。”春才同志也微笑着对我说:“春江,别高兴,我听你的。”这时我们两个人的角色在别人眼中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可他没有一丝的怨言,工作热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他照常出主意、想办法,写本子、拍片子,一直到后来他任副处级干部后,仍然踏踏实实地隐身在我的背后,做我的副手、助手、扶手,直到提前离岗、“光荣引退”,这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朝夕相处,他乐观向上,心胸豁达,待人真诚,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
第二部分:春才精神
“追寻中点燃生命的火焰,追寻中铸造闪光的灵魂,追出满天溢彩,追出遍地流金”———这是反映小麦专家宁守铭先进事迹的电教片《金色的追求》中的几句歌词。它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宁先生一心向党,孜孜以求的崇高境界,也是春才同志一生追求卓越、积极向上的高度概括。
正如主席说过的那样:“人总要有点精神的”。春才正是用他羸弱的肩膀撑起电教事业的一片蓝天,谱写了**电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篇章,打造了**党员电教的金字招牌。春才同志到电教中心这十几个年头,共创作一百四十多部电教片,三十首主题歌,二十多部片子在全国、全省获奖。还有很多的调研报告、新闻报道等。每每想到这些成绩,这些花环,映像在我心头的是一幅水墨丹青。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中孔夫子夸耀其得意门生颜回这句话,正是春才对工作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的态度的一种概括。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四不”精神,哪“四不”?不服输的信心和勇气、不能输的胆识和能力、不敢输的清醒和警觉、不怕输的乐观和坚定。
下面,就用几个例子,来说一说他的“四不精神”。
(一)不服输的信心和勇气
党员电教是新生事物,创业是艰辛的,创作是痛苦的。这么多年来,春才同志始终保持着一种不服输的信心和勇气。那么他的信心和勇气从何而来?就来源于他对电教事业的热爱,来自于他不断的勤学苦练,来自于原本扎实的基本功底,来自于拥有一支过硬的团队。
【口述:电视是创作的特点】
对于春才来讲,他是搞文艺,文字出身,对电教片创作特别是党员电教片创作特点、规律、发展方向知之甚少。当年电教工作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一开始接触这项工作,大家什么都不懂。
其实,在师专工作期间,我根本不懂电视,连照相都不会,更不懂构图、用光角度、机器、设备等。我就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阅读摄像机说明书开始学,从看电视专题片来剖析,一点点、一步步啃透了机械,努力自学影视编辑和图像处理技术,掌握了制片的方法,边干边学。
我们也有各自的优势。比如:春才同志熟悉基层生活,了解多种艺术品种创作,小说、散文、戏曲、快板、音乐、器乐他都懂,他就是一个“戏篓子”。我呢,中文系毕业,文学理论、创作技巧、文史知识等相对好一些,再加上喜欢体育,爱学习,好读书,等等。春才常说,**虽小,要有大作为,咱不能总在后面看别人的小辫。干就出彩、干就一流。
为了把每一名优秀党员的典型形象全面准确的展示在人们眼前,他用镜头、笔头、话筒真实地记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坚持与群众和拍摄对象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相处在一起,触底群众的内心世界,“掏”出群众的心声,真正把那些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事例“捞”上来。正是这些真实的事例,这些饱含泥土气息的语言,给每一部电教片都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1994年“八一”前夕,部领导要求电教中心搞一个有关复员军人业绩的片子。他带着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到**市长城橡胶工业公司,了解情况、挖掘素材、寻找亮点,只用几天的功夫就完成了电教片脚本《心系长城》的撰写工作。
为了宣传推广大厂回族自治县南寺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典型,我们深入该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连采带编,连续奋战七个昼夜,圆满完成了《**村跃上小康路》这一电教片,为全市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供了一部生动的形象教材。
【口述:《第八个是东曹庄》的艰辛】
2000年10月,在拍摄《靓丽的明珠》的时候,常吃住在机房,连续奋战八天七夜,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等到了几天后的一天早晨交稿的时候,他脸色蜡黄,照着镜子风趣地说:“这模样儿盖张纸都能哭了”,一句话,引得大家开怀大笑……当时这部片子由在家的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体审看,获得很高的评价。
春才同志制作的电教片之所以能够把每名优秀党员的形象刻画的准确、生动、鲜活。正是他用“干不好工作就睡不着觉、拿不了大奖就吃不下饭”的执着和坚定,赢得了掌声,获得了鲜花,捧回了奖杯!
(二)不能输的胆识和能力
春才同志热爱电教事业,已经把它升华为一种艺术,用毕生心血不懈地追求,不断地超越,精益求精、求新求变,在春才面前,始终不存在克服不了的困难。
【口述:电教设备的发展】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为了使电教事业发扬光大,创造辉煌,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在依托自身发展,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也积极吸纳和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在部内,他注重加强与各科室的协调与沟通,利用电教手段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把电教工作融入整个组织工作,发挥电教工作的特长,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在部外,加强与电视台、电台、宣传等专业部门之间的技术合作和理念的融合,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协作关系,逐渐形成了以组织部电教中心为龙头的党员电教片创作联合体,拥有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编外创作团队”。一度时间,这个团队几乎垄断了**的专题片创作市场。为什么小小的电教中心能够吸纳那么多优秀人才呢?我感觉主要有四条:一是组工干部过硬的作风;二是春才同志独特的人格魅力;三是电教中心超强的艺术、技术优势;四是真诚周到的良好服务。
为更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优秀人物的事迹,有时还要冒一定的生命危险。1997年完成的《农民剧作家**德平》电教片的情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心惊胆颤。下面,我就为大家再讲四个故事:“雾里看花”,“高速遇险”,“**街突病”,“年三十夜奔”。
为了把**德平这个典型,生动地刻画出来,在春才同志的带领下,我们跟随剧团辗转行程6000多公里。从春风送暖到雪花纷飞。54岁的他,始终与摄制组南来北往、东跑西踮。有一次,为了赶上剧团,抓拍镜头。他带领我们冒着大雾开车前行。当时,眼前白茫茫的一大片,什么也看不清,春才、志杰和我三个人六只眼睛都死死地盯着前方,可就在这时前面出现了一个大黑影,朝着我们就冲过来了,我们三个人同时喊道“打轮”,车子猛一下子,奔着旁边的沟里就冲了过去,这时,我一把轮又把车给“掰”了回来,当时三个人都吓傻了,冒出了一身冷汗,真有一种患难与共的感觉。
记得,还有一次,去**拍摄素材,在回来的时候,**段平平安安,什么事没有,车子进入京津塘高速公路**段后,顿时大雪飞扬,因为车速比较快,等我们看到前面一串警灯闪烁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刹车减速,可此时车子根本站不住,眼看奔着前面的车就冲过去了,当时我们一闭眼,心想这下可完了。幸运的是,离前面的车子仅有咫尺之遥,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吓得大家心里“怦怦” 直跳,肌肉都绷得紧紧的。
【口述:“**街突病”、“年三十夜奔”及后期创作】
胆识和能力是春才同志不断取得进步的强大动力,他坚持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以敢打必胜的信心把握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问题,想别人不敢想,为别人不敢为,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创新。
(三)不敢输的清醒和警觉
随着**电教事业的发展,领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党员电教片的作用越来越大,党员电教中心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党员群众的期盼越来越迫切。
有鲜花更有掌声。但是,他没有被鲜花所包围,没有被掌声所淹没。面对这些,他常说“正是因为大家对我们的认可,我们更应该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能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在拍摄警示教育片《郑德良案件警示录》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机房审片,给我们巨大的精神鼓励。这时的春才,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与压力。他要求我们必须保质保量地拍好这部片子,完成好市领导交办的任务。他带领大家,连续半个月吃住在机房。困了,就在地板上打个盹;饿了,就泡包方便面。片子拍完后,全市1000多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体收看后,感触颇深,收获巨大,并复制下发到各县(市区)、乡镇、村街。同时,配合市纪检监察部门,拍摄完成了反映全市行风建设情况的专题片《风清气正润华章》。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我市视察时观看了此片,给予了高度评价。
【口述:市领导重视:王学军、吴显国、王会平、郭素珍等】
同时,我们还与市教育、交通、民政、农业、公安、财政等部门合作,摄制完成了多部专题片。其中有一些在我市承办的全国和全省工作会议上播放,有一些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台播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极大好评,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
我感觉,春才同志的工作上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源于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在众多的工作中抓住重点和关键;善于团结同志,凝聚集体智慧,不以自我为中心,敢于跳出“小我”,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先。
(四)不怕输的乐观和坚定
“失败是成功之妈”。这是他常说的一句玩笑话。他一生都在为电教事业探索着、追求着,难免会有受到挫折的事情,难免会有彷徨的时候,但他执着、乐观、坚定,“干好了,是你们的;干坏了,算我的”。
在电教中心组建之初,我们没有交通工具,曾登着三轮车,奔波十几公里去拍片,也曾借过一辆旧吉普车,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再赶上大雨,车篷塌陷漏雨,我们就用木棍支撑着车篷前往拍片现场;没有编辑制作设备,我们到兄弟单位求援,等人家下班后见缝插针;不具备音乐合成条件,去**、**求援,夜里就睡在录音棚的地板上。
【口述:1、《东曹庄》、《高桥人民架金桥》等;2、后来的风格形成,制片优势、失败的经历】
从春到秋,从夏到冬,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朝夕相处,他始终保持着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和无比坚定的信心,他用心胸豁达,心如静水的人格魅力感动着我一生。
第三部分:永远的春才
“**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03年,他正式退休,享受天伦之乐,如何弥补空缺,再上层楼,再创辉煌,是摆在我们年轻人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有继承,才有创新;有继承,才有发展。可喜的是,我们这支新的团队,在继承和发扬电教中心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壮大,一年一个台阶。更可喜的是,从这支团队走出来的同志,都能把春才的精神带到新的岗位上,融入到工作中。
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正在所有人对这场肆虐疫情恐慌时,我们在整理素材时,无意中发现一盒由刘志明医生在“非典”医院工作时拍摄的录像带。它集中反映了非典时期,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过着与世隔绝生活的医护人员的真实场面。经过认真整理编辑,制作完成了《见证英雄》这部电教片,在全省第六届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005年,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由我带领巡回报告团到10个县(市、区)进行巡回演讲。正是这个不期而至的机遇,发现了**区光荣院院长李文娟照顾革命伤残军人的这个典型,从创作到完成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电教片《娟子》以其散文般的**格调、诗歌般的深情厚谊和精细优美的画面语言,在全省第七届观摩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为了更好地宣传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到活动中来,推动全市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拍摄了电教片《先进性教育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获得了中组部评比“红星杯”三等奖。
2007年,我到**任职,但电教情未了。与市电教中心共同创作的《老傅的故事》,在全省第八届观摩评比中获一等奖、全国组织系统优秀电视片评比“红星杯”第二名。
2009年,反映**基层学习实践活动的《潮涌京南》,又在全省第九届观摩评比中获特别奖;《从“馆长”到“村长”》获三等奖。
最近三年,全市电教事业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可谓兵强马壮、兴旺发达。而今的市电教中心,投资几百万元,更新了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数字高清设备,田园别墅小楼,现代远程平台,伴随自身建设的加强又开创了党员电化教育的一片崭新天地。这才是春才最愿意看到的,也是最值得他欣慰的。
到**工作后,春才始终挂念着我。记得到**工作不久,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春江,好好干,别给咱电教人丢脸”。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影响着我,并践行到每一项工作中。如今,**的组织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干部改革实现了新突破。公开选拔了10个乡科级职位,规范干部工作初始提名也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干部培训有了新提高。选派了8名乡镇科级干部赴市内经济发展强县进行了挂职锻炼,举办了大规模农村干部培训班14期,各类专题辅导48场次。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县财政出资1000余万元,对138个村街场所进行了改扩建,先后培树了马公庄蔬菜批发市场党总支、北农大健康养殖合作社党支部等6个典型。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了4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远程教育中心也成为**省远程教育制片基地。组织部整体形象有了新改观。过去楼道黑洞洞、电话一部响(只能接)、台扇嗡嗡转,现在空调、电话、笔记本电脑、办公桌椅、无线上网全部到位。特别是,在2009年,我们经过学习实践活动的洗礼和考验,**县的广大组工干部充分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干部作风明显改善,能力素质显著提升。这些丰硕成果都是我和我们这支团队传承春才精神的具体体现。
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春才静静地走了,但在我的心中却活生生的站立着。
我们想念春才。也正如我们私下聚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每次都要给春才斟上一杯酒,每个人都要敬上一杯。“老头,咱哥俩喝一杯!”
最难忘的还是今年4月22日的那天下午。志杰主任告诉我:“老头儿,够呛”。我便火速赶到他的病床前,这时的他,已处于深度昏迷,人事不省,骨瘦如柴。我说:“春兄,我是春江。春兄,我是春江!”。喊了几声后,他慢慢地转过头来,用他那唯一一只能睁开的眼睛看着我,那种目光,那种期盼,那种渴望,我终身难忘。这时他喉咙蠕动了几下,似乎想要和我说些什么,那只插着输液管的左手轻轻地动了两下,似乎想抓到什么。这时,我紧紧地抓住了他的左手……
回来后的晚上,我辗转反侧、彻夜未眠,起床写了一首诗:
柳絮杨花漫幽州,
冷风残月乱情愁。
同耕春江花月夜,
共醉春才酒中游。
扶老携幼十五载,
天上人间一旦休。
待到春风抚明月,
把盏放歌长焦头。
春才同志静静地走了,可时常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一组组清晰的画面:瘦弱的身躯,凹陷的脸颊,一双惹人笑的八字眉,一根缕缕升腾香烟,还有那杯最能激发他创作激情和灵感的泛着金黄、透着麦香的燕京啤酒……
一位志同道合的先行者,一批继往开来的同路人,百余部片子见证峥嵘岁月,一群鲜活的人物,伴随我的一生。
春兄,一路走好。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还是电教人!
谢谢大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