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4-10 11:58:07 | 移动端:《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 本文简介: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文/飞过沧海陈秋菊老师的教学随笔《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字里行间跳动着情感的脉搏,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挚爱;使我这个非教育工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有了辩证地认知,领悟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由认知性学习转变为体验性学习的时代内涵。如今,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 本文内容: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

文/飞过沧海

陈秋菊老师的教学随笔《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字里行间跳动着情感的脉搏,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挚爱;使我这个非教育工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有了辩证地认知,领悟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由认知性学习转变为体验性学习的时代内涵。如今,新课改下的小学课堂,是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一个其乐融融的课堂,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带着兴致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探究、自主”意识,从而达到体验性教学的崇高境界。

一是激发学生兴趣,带着兴趣感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鉴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控能力弱(一部分学生自控力差)等特点,学生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场景中,多用启发性的提问,用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演示来描绘,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面部语言、身体语言、服饰语言)来表达,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体现到极致。譬如:在课堂上就文发挥讲个小故事,让学生分组做个小游戏,选学生代表进行即兴表演,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带给学生的却是一缕阳光或一缕春风,开启的是学生兴奋感知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

二是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母语的,我用母语教人的。”窦桂梅老师这句闪耀着人文思想的论断应始终回响在语文教师的耳畔。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需要找准语文教学的情感基点—点燃学生的激情。由于小学生知识积累少,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强,能够真真正正学懂弄通一篇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好奇的色彩,这也是大多数孩子们沉溺游戏的原因。教师要把握好正能量煽情的尺度,把语文课堂视作“游戏”课堂,结合课文需要,巧妙设计问题,巧设教学悬念,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大胆猜测”,让孩子们“异想天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感悟,在思考感悟中接受新事物,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三是掌握评价技巧,激发学生潜能。多栽花,少种刺;多鼓励,少批评。不论课内或课外,每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因此,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课堂评价技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在评价学生方面多以鼓励为主。如当学生的回答离题太远、不着边际或毫无价值时,在评价上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不妨从他敢于发言的勇气、表达的语气、说话的声音、站立的姿势等方面去欣赏学生,鼓励学生,这样就能避免伤其自尊。譬如:在课堂提问中,平时一个从不敢大胆(大声)发言的同学把手高高地举起,老师就给了他一次机会;结果他答非所问,回答的语无伦次,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但从这一点上老师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举手发言到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语言表能力也得到充分体现。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主动参与、被动参与或不参与的状态,他们敢于鼓足勇气站起来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放大其积极参与的优点,对其积极参与课堂提问的态度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把“你若举手,我就给你机会”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之中,从而起到更好地调动同学们主动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譬如:有的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不经过大脑深思熟虑,就随意发表说说,随意提问老师,这时评价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是创设教学情境,打造高效课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情”应着力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把握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善于把热情、快乐传递给学生;创设一些师生互动场景,精彩呈现师生一起欢呼雀跃、一起学习思考、一起痛苦流泪、一起震撼心灵的情景,实现思想上情感共鸣。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大胆进行教学设计,精心设置每一个教学情景,以从容自若的风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尽情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教师充分展示一个“魅力四射的我,”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粉丝。

五是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主要的能源。”教师培养学生观察力,应体现在观察手段上。当前,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观察能力所致。“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前,虽然小学生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由于受电子游戏等产品的强大吸引,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鉴于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家庭教育,采取“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的互动方式,从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入手,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为孩子们创设观察情境,创造观察条件,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掌握观察方法,进而使学生在观察、阅读、想象、体验、写作中释怀,感受观察乐趣,增强观察积累,掌握观察方法,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水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丰厚的回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资阳小学语文名师廖文鸿对陈秋菊老师《雷雨》课字字珠玑的精彩点评,青年教师陈秋菊10余年如一日扎根山村、心系学生,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体现着对初心的执着坚守。“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新时代需要更多向廖老师、陈老师一样,对教学充满激情,对学生满腔热情,具有高尚情操,散发人格魅力的教师;需要的是充满活力、师生和谐的课堂,这就是新时代呼唤的新的语文课堂。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

在这美丽的人间四月天,资阳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廖文鸿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上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六课《雷雨》。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还强调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而这篇课文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旨在让学生感受雷雨这一自然现象神奇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雷雨》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定的:1.认识“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垂”5个生字。会写词语“雷雨、乌云、闪电”。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语(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雷雨前的景象。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4.试着画一画雷雨前的景象。

上完课下来的感觉很不好,觉得自己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做好了的。孩子们的学习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他们没有提前预习,对课文也十分陌生,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我,没有很好地启发学生。在朗读上没有很好地指导孩子们,识字写字没有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板书呈现得也不完整,字也没有作很好的示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也。”很早之前我就开始迷茫和困惑了,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教,怎样教才是真正地教,在聆听了廖文鸿老师一个多小时的点评后,我似乎有点解惑了。

“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做语文老师做的事情。”

“低年级的学生,就应该端端正正地坐着,捧起书美美地读。课堂上学生捧着书,大声地朗读是最美的。”

“不要什么地方都面面俱到,要学会整合。”

“老师要处处给学生做好示范,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

“不要丢了课堂,教师的生命就是在课堂,提升课堂也是我们教学的基础。”

.............

字字金句,廖老师随口便说出一大堆来,我恨不得每一句都记录下来,她说得是那样温柔又不容置疑,就像结束后我和我们学校一起来学习的老师交流一样,大家都觉得她是那样知性、美丽、优雅,好像挥一挥手,随处便能留下香气一般。作为我们小学语文界的领衔人,廖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

特别要梳理一下廖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特别是后来单独指出我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修改,让我受益匪浅。

1.教案要规范

在一份规范的教案中,应该具备执教者的信息、教学年级、教材版本以及作者简介等要素;要有规范的文本格式;我们教学目标的主语应该是学生,是学生要在课堂上学到什么;板书设计不是教学流程,而是与教学目标并列的部分等。一篇规范的教案,需要我们注重很多细节,这些细节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想过,廖老师说了以后,我心里才恍然大悟,哇!原来我们的教案也应该要美美的、规范的。

2.课件要规范。

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会忽略一些小细节,比如阿拉伯数字后面用“.”,自然段开头只需要空两格等。“正确、规范、清楚、美观”,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树立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榜样。对于课件的使用,廖老师提出了“四个不”的原则,“不用课件代替教案”、“不用课件代替文本”、“不要用图画限制学生的想象”以及“不要形成课件依赖”。

3.课堂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

我们老师在设计自己的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去读一读课文的单元目标,看看前面的哪些内容和知识点学生是已经学习过的掌握到的,看看这节课之后应该学到什么东西,对学情的解读,对文本的解读,就像我们一直思考的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什么地方去?”一样。我们老师总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已经学会的地方做了很多的事情,老师什么都想抓住,结果什么都抓不住。

4.高年级教学要避免模式化

我们的教学应该多去想想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兴趣点和难点,我们常常让学生跟着我们的思维在走,而缺少了询问学生“这篇文章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地方不懂?”,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从而使课堂缺失了灵动性。所以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提问,这样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5.低段教学环节要落实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朗读是重点。识字要教给方法,结合学生的识记,词语呈现的方式趣味性要多一点,尤其是教师示范读词语,如果没有训练好,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语感。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们读课文总是拖读、唱读,这都是老师的指导问题,我习惯让孩子们读词语读两遍,这样扼杀了学生的语感。廖老师给我们示范了应该怎样读词语,汉语的词语是有轻重格式的,老师们要多给学生示范,在对学生的朗读一定要训练扎实,变着法儿地让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我们不能因为走教学流程,导致学生课文读得不好,读正确通顺流利的要求得不到落实。

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一定要落实,比如基本方法的指导,对于字的间架结构要告诉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如关键的笔画,这样才能训练好学生的写字习惯和方法,在教识字的时候老师依然有详有略,哪些字应该着重讲,哪些字应该略带过。比如“雷”字就是上宽下窄,鸟字和“乌”字差不多,学生写过就可以一笔带过不用详细讲等等。

领会了廖老师的指导,我将我的教学设计在以下部分进行了修改。

1.导入

修改前:听一段有雷雨声的音乐

修改后:直接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雨,一下子学生就能从雨中获得联系。

2.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修改前:初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生字条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修改后:首先应该是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接着是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学生完成后按照这样的目标来一步一步地检查,首先让学生相互检查有没有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接着出示生字条的生字,让学生读一读,出示语文书后面词语表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不用出现扩词,扩的词语可以在随文识字里体现出来。然后让学生把词语放在课文中再读一读,抽生读词语,ppt可以出示课文一些难的词语和句子,着重指导学生读正确。

这样下来,从学生认识生字再到词语,再读词语才是一步步环环相扣,落到了实处的。

修改前:在让学生找雷雨前、中、后的时候很生硬,没有过渡,

修改后:直接让学生再读1-3自然段,提取相关的信息,比如那些“乌云、闪电、雷声”等等,引导学生读一读,和后面的段落比较雷雨前后的变化,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来了,雷雨前的景象和雷雨后的景象。再读课文,朗读出来,这样教学环节就有逻辑性了,而我设计得没有层次性。

以前上课都有这样的疑问,不知道从何着手,应该怎样落实环环相扣,让自己的课有梯度和层次性,现在好像有一些启发了。总的来说,还是应该多花心思好好备课,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怎么能学得更好,更轻松快乐。

虽然这些是廖老师给我在这篇课文的一些建议,但是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我是一个语文老师,我的课就应该有语文味儿,我就应该是学生的榜样,我就应该让我的孩子们热爱语文,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如下午廖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一段话:“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厉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突然想起那句话:“今天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是啊,我们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这值得让我一生去寻找......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观后感,课堂,走进,老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廖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0667.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