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演讲致辞 > 发言表态 > 开会代表发言(精选多篇)

开会代表发言(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8 07:30:51 | 移动端:开会代表发言(精选多篇)

第一篇:开会为什么要发言

开会,是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会议室就像是跑马场——在众目睽睽之下,每个参与者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得到展示自己的公平机会。

让领导和n多同事同时停下手中的工作听你说话,这样的事在职场里并不是随时都会发生。因此,学习如何在会议上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迅速提升你的职场形象,甚至还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额外奖励”。

你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所在岗位

会议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目的归结起来无外乎两个:传递信息和形成决策。 先说第一种。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会议,是团队合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不同分工的合作者之间通过交流达到信息共享的过程。比如,企业的生产部门需要通过会议,向市场部和销售人员讲解产品的性能和卖点;市场部需要通过会议,向销售人员传达产品推广战略,统一行动步伐;而销售部门也需要通过会议,向生产部门反馈来自市场的声音。

这时候,无论愿意与否,只要身处这条信息链上的某一个环节,你就需要在会议上发言——你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所在的岗位。

例子不胜枚举。一年一度的校园宣讲会,负责招聘的hr需要站在几百人面前发布招聘信息;办公室里专业电脑软件升级之后,客服人员都会上门开个培训会,帮助每个员工尽快适应新系统;高考前,班主任老师通常要召集家长们开个会,嘱咐一下备考的注意事项;或者仅仅是因为你工作成绩卓著,也有可能被单位领导拉进会议室,让你在同事们面前介绍介绍经验。

再来看第二种。在职场上,很多问题在常规流程中无法解决、无法协调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会议的形式,借助团队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在这种以形成决策为目的的会议中,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都希望通过沟通、交流甚至是交锋,获得一个尽可能对自己有利的决策结果。

无论是企业制定新规章新制度之前的意见征求会、某个产品发布之前的策划会,还是广告公司对设计方案进行阐述的竞标会,抑或评选先进工作者的部门年终总结会,在这些场合,每一个与会者都有可能获得发言的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适度地自我展现。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躲(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bsmz.net)在角落里保持沉默——如果你想在职场中一直这么“低调”下去的话。

言不及义空话套话都是忌

冗长的会议除了是对与会者的一种精神消耗之外,更会导致真金白银的损失。 日本太阳工业公司曾经算过这么一笔账:会议的机会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开会时间(小时)。之所以平均工资要乘以3,是因为参会人员创造的劳动产值通常是平均工资的3倍;而乘以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日常工作,因此损失要以2倍来计算。

效率是衡量一个会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笼统来说,一切围绕效率二字的规则,比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主题清晰、言之有物等,都是对会议发言者的最基本要求。

如果你需要当众进行主题发言,或者作为消息源在某个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会议上讲话,那么你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有备而来。具体来说,有准备表现在:在进入会场之前,弄清楚参加会议的都有谁?自己为什么来开这个会?会议内容大致是什么?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针对这些,提前查阅相关数据、材料、历史记录,并且事先思考一下会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听过一个真实的笑话。单位里两个同事同名同姓,分属不同部门。一次开会,不

知怎么就通知错了人,结果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却莫名其妙地在会场里坐了半个小时,白白耽误了时间。其实,他如果在走进会场之前有所准备,了解清楚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个误会就完全可以避免。

在会议上发言,尤其是占用大块时间进行主题发言时,切忌套话、空话,要尽量做到提纲挈领,先讲主张再说理由,按照一定的逻辑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列成条目,每个条目都能用几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重点。如果时间充裕,则可以在相关条目下用事先准备好的数据、材料展开论述。

别人刚刚谈了对任务量考核方案的建议一二三四,其中三条与你不谋而合。这时候,即便你针对这三条建议做了充分的发言准备,论点论据也更为有力,但无论如何也没必要展开来再重复一遍——否则只能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并且是对之前发言者的不尊重。

要知道在会议上,当你的身份从发言者转变为听众的时候,认真聆听别人的讲话是必需的——尤其是在讨论环节。因为只有了解别人说了什么,才会让你在随后的发言中有的放矢。

认真地听别人在说什么,适当地做些记录,在会议过程中不断调整、理清自己的思路,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完成一个得体的发言。至于那些被别人抢先提到过的内容,其实也并非雷区——你再次提到它们的时候,尽可能地用三言两语概括核心观点,并且加上一些“正如刚才××谈到的那样,我还想补充一点”,或者“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赞同××的意见”。这种对他人发言的承接,不仅能强化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这充分体现出你在会议上有准备、专注、尊重他人、思路清晰和富有创见的良好职场形象。

承担与自身角色相匹配的责任

有句话说,成功的关键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依照这个逻辑,除了“正确地说话”之外,恰当地选择说话时机也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发言的关键。 发言的时机选择,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位置。

在决议形成之前,核心成员或者意见领袖通常习惯于率先表态,而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决定整个会议的走势。接下来说话的是资深员工,他们会针对先前发言者提出的意见做进一步阐释,或是赞同,或是委婉地提出不同看法。然后才轮到新人,这时留给他们的讨论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多数人只能“跟票”表态,很难再提出什么新的见解。到了会议的最后阶段,团队大佬会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发言,并结合他自己的态度形成最终的决议。

实际上,发言的时机更像一个“潜规则”——没有成文的规定,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每一间会议室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有着十几年工龄的资深员工仅仅在会议后半段表态“同意,没意见”,很可能会被认为是敷衍了事,不是带着情绪,就是态度不端正;相反,如果一个职场新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第一个跳出来说话,则很可能被诟病为“不知深浅,自以为是”。

如何选择合适的发言时机,需要判断力——你必须搞清楚自己在团队里究竟占了多大的权重,自己的意见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你才能通过对发言时机的把握,承担与自身角色相匹配的责任,并且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这么说起来,职场新人要想在会议上一鸣惊人,确实存在一些难度。作为菜鸟,更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在会议之前认真准备,在会上抱着学习的态度多听听别人怎么说;在需要自己说话的时候,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过分谦卑,更不能过于自信。至于那些憋着通过一次会议蹿红的年轻人,虽然这种进取心值得肯定,但切忌不能从一开始就盯着别人这儿说得不对那儿说得不好。会议室里确实

有可能给新人提供机会,但痴迷于此难免导致用力过猛,伤及他人,让自己在职场起步阶段就陷入困境。

随机应变是一种能力

会议室是职场生态的浓缩版。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读,以及人们处理事情的不同方法,都会被集中在小小的一张会议桌上。面对层出不穷的状况,如何随机应变从容应对,是对情商的重大考验。

在会议上发言,切不可以为有理就能走遍天下。要知道,这种时候,用怎样的方式表达才是更重要的。尤其是在意见相左时。

某地的公务员面试中就有这么一道题:假如让你组织一次会议,在会上同时有几位同事就你的发言提出反对意见,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当然,标准答案无外乎“虚心听取大家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等等。但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在这个尴尬的场景中,那几位提出反对意见的同事是不是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呢?

当别人发言时,就算你再反对、再鄙视、再想辩驳,表面上也要保持克制,不动声色。轮到你说话时,首先要提到的不是“我不赞同??”,而是在对方的发言中,寻找你和他可以达成共识的部分。随后再以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既达到了讨论的目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不至于伤及同事。

而所谓“恰当的方式”,就是说话的艺术了,这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尤其重要。试着在开场白里,向那位和你意见相左的同事说“我认为××提到的这种方式很独特”,“在这次活动中的积极态度非常值得我学习”,或者“感谢××对我工作的关注”。谁都好面子,因此说话的时候就必须体察周围的气氛和对方的情绪——是该直抒胸臆,还是点到为止,或者暂时搁置。

总之,要把握一个原则:针对事,而非针对人。毕竟,人在职场,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把事情做好。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否定了别人的方案,就一定要再至少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毕竟,破坏总是比建设来得容易,只破不立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会议中发言时还有个小技巧。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们让发言者频频注视会场上的某一个人。试验结果发现,对于发言者频繁的目光注视,被注视的人在心理上就会觉得自己必须有所反馈——或是频频点头,或是在那人发言后表达补充意见。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会议上发言时,可以一边进行自己的阐述,一边注视着会场里的听众,尤其是那些直接关系到你此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听众”,把自己和他们的关注点联系在一起,这样没准儿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发言效果。

第二篇:开会时该如何发言

开会时该如何发言

身在职场的你还在为开会不知道怎么发言,或何时发言而发愁么?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希望能帮你解除开会疑惑~~~

每周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会议,大家共同讨论着最近几周公司情况,也会讨论工作内容等,当领导和上司发完言之后,坐在一旁的你,心头冒出一些想法,该如何表达出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讨论一下,在会议过程中,发言、讨论等各方面的礼仪问题!

你是否常常遇到下面的情况:在会议中你突然冒出了一些很好的想法,很想和大家分享,却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提出来;在会议的进程中你突然意识到,前面一个同事的发言是错误的,你很想指出来,但是不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时机。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在整场会议中,你一直在不停地点头、微笑,以表示赞同,但是你一点都不清楚大家到底在讨论什么。

在会议的进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插话、纠正别人的错误或是要求别人再一次阐明观点,这些做法似乎都显得有些咄咄逼人。记住下面几个有用的短语将给你带来自信,使你在团队讨论和会议中有效地插嘴,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当你有一个想法时

通常,人们在会议中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保持缄默,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说错、被别人视为无知,或是提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很傻的观点。要克服这种恐惧心理的方法是,你要你的想法不带个人色彩,要针对整个团体来发问。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有一个很好的观点,但是你对此还不够自信,你可以这样说:

* 我们是否考虑过……要让史蒂夫直接加入到公关活动中来?

* 是否有人提到过……布莱雷的报告?我似乎记得现在安德鲁所提出的一些主题在布莱雷的报告里也提到了。

* 我们也许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选择……是将截止日期推到十月初?

* 是否值得我们重新评估一下…上周已经达成一致意见的关于产品规格议题的会议记录?

上述这些问题的潜在信息是:你在为团队的讨论做贡献,在为团队增加价值——你不是在全权负责一个议题或是要控制整个谈话。通过使用非正式的问题或阐明性的陈述,你能够很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自己又不用为这个提议承担过多的责任。

当你要表示异议时

要提出质疑,首先要找到对方提议的不足和瑕疵。如果讨论正朝着你不赞同的方向发展,要保持缄默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当然,如果你有一些相反的意见,你有权利(甚至是责任)来提出你的想法;关键是,你要掌握发表自己看法的技巧,避免自己听起来像个笨蛋。下面是一些技巧和有用的短语,你可以在遇到这种尴尬而又紧张的情况下加以灵活运用:

* 要直言不讳:对不起,乔恩,我尊敬你,但不太赞同您的评估。或是:根据我的经历,我觉得或许不是这样的……我发现这个团队的参与度很高。

* 要保持谨慎:我要故意唱一唱反调了。让我们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采用相反的途径,使用直邮营销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社交媒体的效应,那结果会怎样呢?

* 要带有“挑衅性”:在这里,我想误导大家一下……对不得不接受这笔交易的前提条件提出质疑。

当你感到困惑时

最后要说的是,还有什么比坐在那里却完全不了解会议到底在说什么更糟糕的事情呢?你或许在理解上晚了一步,在错的时候发表了看法,或者根本不清楚正在进行的议题是什么,而且随着会议的持续进行,你觉得自己越来越难跟上了。无论当时是什么情况,你让别人阐明观点的要求提出得越晚,你就越难让自己跟上对话。下次当你发现自己跟不上会议进展时,你可以试着使用下面这些很好的短语:

* 原谅我,我有点跟不上了,觉得有些困惑……你建议我们讨论哪个营销方案?

* 我觉得有点跟不上你的思路,您刚才说要考虑什么来着…是八月份交付货物吗?

* 我敢肯定这一点已经说过了,不过能否重复一下…刚才说到,下周的会议大概会有多少出席者?

* 很抱歉,或许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我想问一下caf??是什么?

* 这个问题或许很傻,但是我还没有完全明白,为什么……我们不用铁路,而要用卡车来运输?

如果你能在会议中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提出新的观点、纠正一个错误概念,抑或是让自己搞清楚会议的进程,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在会议中能表现得更好。这得感谢你自己和你的团队,让你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且,这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咄咄逼人。

小编语录:在会议上,也许你有很多想法,但是必须得遵守会议礼仪的同时,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埋没自己,才能够更好的表现自己,进步更快!

第三篇:开会发言脸红心跳怎么办?

开会发言脸红心跳怎么办?

人的能力有许多方面,其中口头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最基本的方面。口头表达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不通过这一途径,自己就无法得到别人更多的理解。有的人很有才气,可就是不善于表达,结果是茶壶里煮汤圆——有货倒不出。还有的人,平时说话好好的,一到班务会上发言主脸红心跳、支支吾吾、结结巴巴,想得好好的一大篇,到了发言时只能说出几句来。

这种现象从心理学上就是一种“社交紧张情绪”,用通俗的话说就叫“怯场”。也就是指一个人由于过分在意别人的注意,怕说错话,心理负担过重,导致暂时性的言语功能失常。最初几次在正式场合发言出现紧张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这样,那就是问题了。久而久之,会导致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更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甚至一到正式场合发言就会出现发抖、脸红、出汗、说前忘后等现象,严重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降低自己在同志们中的威信,对自己的成长进步不利。因此,必须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己在正式场合下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排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有些人的怯场,是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自我顾虑或自我担心等消极意识引起的,如担心“我讲得一定没有别人好”,“大家肯定会笑话的”。你越是想这些,心情就会越紧张;相反,一旦丢掉这些顾虑,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你的临场发挥就一定会相当出色。

转移注意力。一般说来,在非正式场合说话,由于大家都比较随意、自由,同时你自己并没有感觉别人都在注意你,所以说话自然、随意,甚至很幽默。但到了正式场合,由于大家都看着你,竖起耳朵听你讲,你就会觉得大家都在注意你的讲话内容,评论你的讲话水平,这时就会格外紧张,一紧张就会支支吾吾、结结巴巴。因此,消除紧张的关键是你别在意别人是否注意你,要像平时一样说话。如在第一次讲话时,最好不去看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讲话上,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话就能讲好。等到不再紧张后,你就可以和听众进行视线交流了,于是,你的讲话就能达到交好的效果。

不要对发言效应期望过高。在思想上不要把正式场合的发言与自己的进步联系过于紧密,这也是减轻和消除紧张的重要方法。实际上,班务会上的讲话只代表自己的学习体会、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决心,这些都只是当时的思想言论,对自己的进步会有某些影响,但不会是决定性因素。一个人是否能进步重在于行,而不取决于言。所以,你初次讲话不要刻意要求自己一鸣惊人,更不要把自己的发言看得太重,只有这样,才能壮起胆子发言。 加强心理训练。消除正式场合言语紧张的状况,还可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首先可以采取“放松训练”,既每次讲话之前闭上眼睛,做做深呼吸,放松一下肌肉,这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其次可以进行“承受力训练”,既越怕在正式场合讲话,就越有意识地到正式场合讲话,讲多了就习惯了,也就不会害怕了。此外,还可以进行“脱敏训练”,既先照本宣科,等适应之后,再逐步脱离讲稿,然后完全脱稿,最后进行即兴讲演训练。

此外,认真仔细地做好发言准备也很重要。俗话说,“有备无患”、“艺高人胆大”。要说些什么、怎么说,都要想好,然后逐字逐句地写在纸上。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先进行练习,反复练讲几遍,直到确实熟悉了要讲的内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平时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心里有底了,负担就减轻了,到正式发言的时候也就不会再紧张了。

第四篇:开会发言的火候

开会发言的火候

朋友大李近几年在职场可谓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三年前还是副科长,如今已坐到了局总工的位置,比网上热议的29岁市长周森峰升得还快。有人不解,纷纷猜测这小子上面指定有人,要不然不可能如此春风得意、好事占尽。其实,他上面除了空气,什么人也没有。他之所以能够在职场火箭式上升,得益于两次重要的会议汇报。

在他当副科长的时候,列席了一次局务会。会上,科长向局长汇报本科负责的一个重点项目。没想到一向只管大事的局长这次问得相当仔细,科长准备不足,一时语塞。局长扭头问大李。大李由于事前做了比较多的功课,对项目了解得比较全面。局长一问,他便有条有理地汇报开来,局长问的他说了,局长没问的他也说了。也就短短的十分钟,却在局长大人的脑海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久,局里组建技术中心,大李在局长的点名之下,破格当上了副处级的技术中心副主任。

技术中心副主任没当多久,又赶上一次厅里召开技术研讨会,分管技术工作的副局长带着大李参加会议。会上,主持会议的副厅长对某项新技术非常感兴趣,想听听与会同志们的高见。正巧大李这段时间正在研究一个项目,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会上,在副局长的鼓励下,他做了主题发言。没想到他这么一说,搞得副厅长“龙颜大悦”,连称大李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技术好,口才也好。此事过后半年多,局里的总工退休,在副厅长的力荐下,大李又破格当上了局总工。

在职场中,像大李这样因会议汇报出彩而获得上级赏识并提升的人,并不鲜见。这说明,会议发言对于职场中人来说,实在是一条鹤立鸡群的快速通道。因为在等级森严的职场中,越级汇报工作被看作是职场大忌。所以对于职场身份较低的人物,平时要想直接接触到大领导是非常困难的。连接触都难,被注意和赏识就更不容易了。而在会议上,大领导和小人物之间的距离就只剩一桌之隔了。如果有机会发言,一定不要怕说不好而一言不发。应该大胆发言,反正说得不好对自己也不会有任何不利影响。而如果能说出新颖观点,则可能立马吸引大领导的注意,进入大领导的视线。一旦你被大领导惦记上了,那就不是你等机会,而是机会会找你了。

但也有另外一种人,不太懂得会议规则,有时为了表现自己乱说话而得罪领导。一次,局长大人主持召开规划审查会,听取各个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个规划是由局长亲自

抓的,组织了十几个人搞了大半年,已经几易其稿。这次与其说是审查,不如说是走个程序,让大家认可通过一下,把局长的意志变成大家的意志。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背景,会上也就没多说什么,大不了提点似是而非的小问题。但有一位处长不看事,为了表示自己很博学,大谈战略和规划的关系,最后得出一条:由于在战略上没有搞明白,所以做出的规划也根本不切实际,从根本上把局长组织十几人搞了大半年的规划给否了。这下子可把局长惹火了,当场斥之:有些同志只知道夸夸其谈而不做实事。如果都像这个样子,那么我们什么事也不用做了,都坐在这里摆龙门阵好了!这位一心想显摆一下的处长弄巧成拙,不但没讨到好,还因在这次会议上和局长唱了反调而遭冷落。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作: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句对职场中人如何把握会议发言的度很有帮助。但凡职场中的重要会议,大致有三种。一种纯汇报性质的,一种是征求意见性质的,一种是走程序性质的。第一种汇报会,由于领导想了解情况,发言重在事实清楚、条理分明、言简意赅。第二种征求会,由于领导心里也没谱,发言重在观点新颖、有理有据、有建设性。第三种程序会,由于事情已经定了,发言则重在表态拥护、锦上添花。因此,在参加会议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会议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是第三种会议,由于是“成事”,最好“不说”。即使憋不住一定要说,也只能清汤寡水地扯两句,切不可轻易否定他人的劳动成果。否则,你草率地、不负责任地加以否定,把领导的面子一扫而光,这种话比其他任何话都容易得罪领导。

第五篇:插花课程设计(开会发言)

插花课程设计

(开会讨论发言)

一、学情分析:

下学期,学生重点要求掌握理论知识部分:设计(花材均匀布局设计、花材对称不均设计、花材色块组合设计)(花材不均衡布局设计)。养护管理与陈设。

操作技能方面:花材与容器的选择,花材整理与加工,插花工具,制作(对称式花篮制作,对称式钵花制作)。

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了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花材的识别,花材的分类,四面观花束的制作及包装,丝带的制作等,单面观花钵的制作等。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知识,也具备一些动手制作插花的能力,多半学生能基本掌握这些能力,三分之一学生还不能达到制作花束、丝带、打包装、单面钵花的制作的能力。

学生对插花课兴趣还比较大,改变教学方法也许可以让后进的学生有所提高,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有些学生比较懒,不愿意动手操作,插花是个比较辛苦的任务,要让学生多练习,形成一种动手的习惯,会对提高插花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对于不对称式花型(l型)和四面观花束两项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有极个别学生没有符合要求。

学生能做到颜色搭配和谐,包装美观,有个别学生能有自己的创意,能够独立制作丝带花结。

个别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反映出平时实操过程中不够认真、仔细。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按规定时间完成花型设计和制作,极个别学生没能按时完成作品,反映出学生缺乏技能熟练度。

1、 改进方法:加强平时对学生技能训练,基本功要扎实。

2、 反复熟练技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加强学生考勤要求,对缺课较严重的学生不予学科结业。

4、 学习态度分析,学习用具不带齐、插花工具不带齐、上课有迟到早退现象、课后不爱做值日,要求教师严格规范考勤、重点强调学习用具、工具,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与表扬和成绩倾斜。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平时培养学生养成清洁卫生环境的良好习惯。

5、 培养学生学习插花的兴趣。定期请行业人士来校讲座,参与课堂学习的环节,使学生逐步对专业感兴趣。学生差距比较大,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的策略。

6、 教法多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同时还要

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今后要注意让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去辅导学生,鼓励学生。

二、课程位置分析:

插花艺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插花作品的

创作不仅凝聚了插花者的心血和智慧,而且陶冶了情操。因为要使自己的插花作品有所提高,首先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然后才能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对于插花作品的鉴赏者来说,也是陶冶情操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鉴赏者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插花行业是园艺行业的一个分支,插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其辅助行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所以,插花行业的掘起,使得鲜切花的生产、干燥花的生产、花器制作业等辅助行业都相应的得到了推动发展。例如:花束、花篮、瓶花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包装业、花器业的发展;艺术类插花的发展,带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插花作品需要摆放在各种机架上,从而促进了木器、塑料器具等工艺的发展。插花行业的发展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标明了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闭门造车不可以求发展,对外交流是发展的上策,这样必然会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理论知识这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后练习相结合。通过各章节的思考练习题加强对所授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每周作业量1-2学时。

2.通过各章节的参考书目给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路径,增加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3.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通过图片及实物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 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

4.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图片,增强本课程的艺术欣赏性,达到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

5、实践课是本课程的重头部分,应该鼓励同学开拓创新,同时通过动手操作,从模仿到创作,尽可能获得较多的实践机会。

6、插作课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以致用;

7、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插作课完成,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在练习中指导、在练习后点评。

8、为了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应完善《插花艺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包括各种《插花艺术》教学光盘、视频课件、图片阅览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9、.在校内开展有意义的插花比赛,提高学生的插花兴趣。提出奖励措施,鼓励学生考取插花员职业资格证书。

10、在《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后半阶段与市场接轨,让学生进入社会定岗实习,亲自体验有关插花行业的工作。

11、教学内容应满足时代感,应及时将插花艺术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12、增加《插花艺术》课程的总学时数,进一步延长实训环节的课时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践教学中紧抓时代感与民族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因为插花艺术具有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开会代表发言(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0744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