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高昂致辞(精选多篇)

高昂致辞(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8 08:43:50 | 移动端:高昂致辞(精选多篇)

第一篇:青龙山,你那高昂的龙头

青龙山,你那高昂的龙头

--------八一垦殖场随想曲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题记

海是龙的世界,赣南是龙的故乡.

不信?有考古界发掘的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一百多个“龙种”------------一窝窝完整的恐龙蛋化石为证.

那横卧在赣粤交界处的群山之冠,其名叫青龙山,其状也带着几分龙的神韵.天地造化,奇峰峥嵘,蜿蜒起伏,昂首摆尾,藏匿于云雾之中,给人一个梦一般的幻影.神秘!朦胧!奇幻!真是藏龙之地!

引子热情梦幻曲

龙的土地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这里,很早很早以前,并没有山.

传说:龙过陂头,渴饮黄田,值天门闭,龙升而不达.于是,这遨游九天的精灵,从天而降,后沉入地下,弓起沉重的脊梁,化为雄奇的山岳.于是,岁月垦于其上,历史耕于其中,民族之魂孕育其里. 历史翻到了20世纪的末页.中华大地,睡狮醒了,巨龙动了,沉寂了多少年的青龙山要腾飞了,三十而立的八一垦殖场出名了!一个精灵诱惑着我们,一股神力左右着我们,一支激越雄浑的乐曲撩拨着我们.我们作为第一个作家访问团,来到了青龙山.

鸟无头不飞,群龙岂能无首.于是现任场长陈治强、副场长崔源泉,对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实在是至理名言.如今,当我们想忠实地记录他们生活中的几个片断时,不管是陈治强也好,崔源泉也好,班子中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战友们也好,都不是以单个的人而存在的,八一场是整体,青龙山也是一个整体,而整体的表现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写“一”,就可能漏“万”,我只能希望通过从那振翮欲飞的巨龙身上采来的一鳞半爪,能同自然界那些珍贵的结晶体相似,小小的侧面倒能闪射出青龙山最动人的异彩奇光,能折射出八一垦殖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访问的第一个对象,接待我们的第一位领导,都是一场之长的陈治强.他,不到一米七的个子,单单瘦瘦,突出的颧骨,更得棱角分明,不紧不慢的客家普通话里洋溢着几分自信.他不用翻报表、查笔记,全场情况如数家珍,引用数据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虽无一点惊人之貌,但一经接触,就会觉得,他精瘦得犹如一根钢柱,有着天然的高昂气韵,是一个心怀大志、腹有良谋、精明干练、长于韬略的企业家.

介绍了全场概况后,我们要他谈谈上山三十年的自己,他似乎非常为难.他避开我们的话题说:“我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是个爱回忆的年龄,不应该沉湎于往事,往事中也没有什么惊人之笔.我们应该去追求、去创造,投入到生活中去燃烧.”他轻描淡写地说,我上青龙山既不像几百名军官踏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开进青龙山,也不像一批小青年满怀热情,笑着告别上海城,哭哭啼啼一瘸一拐爬进青龙山.当年我才19岁,怀揣南昌农经学校会统专业毕业文凭,拿着农垦厅的介绍信,兴冲冲来这里锻炼的.当然他自己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锻炼”竟是“流放”和“发配”的又一种指代.他说:“要了解八一场的过去,得去找崔大胡子.”

57岁的崔大胡子果然名不虚传,刚刚刮过的颔下泛着青光.他身材魁梧,体魄壮实,两撇长寿眉又浓又黑,眉宇间隐隐透着威严.尽管两鬓斑白,韶华已逝,却仍不失沉稳雍容风度.他朗声和我们畅谈了一个长夜.

那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1958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富于幻想的年代.元旦刚过,春节即临.在军旗升起的英雄城南昌,江西省军区党委派出了一支24人的先遣队.领队:大校韩梅村,上校

吕明清.任务:勘察筹建青龙山“八一林牧农综合垦殖场”.这24人中,至今还在青龙山的仅剩4人,崔源泉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首歌唱的是“骑马挎枪走天下”.崔大胡子说:“我仒是牵着马儿上青龙山的.”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先遣队员的心是热的,血是滚烫的.作为军人,只知道“一切行动听指挥”.连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也看作是青龙山飘来的请帖.那时,公路只通到龙南,从龙南到陂头八十多里,马蹄叩击着鹅卵石铺就的山间小路,马蹄下不时传来碎石滑落,枯枝折断的声音.

小小陂头,是个鸡鸣听三县的地方,总共不过一百几十户人家.惟一的一幢青砖平房,算是总场的心脏.先遣队的任务就是要在不到一百天时间内,做好大批人马上山的生活、生产准备工作. 1958年3月8日,南昌城隆重集会.在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中汇进了震撼人心的脚步声,首批军官208人,职员52人,家属85人开赴青龙山.

4月5日,274名退出现役的义务兵也“分配”来到这里这些身经百战的军官们来到这号称“南蛮腹地”的大山沟里,他们当然知道,开发山区意味着什么,自然也就想得到其中的艰难困苦,然而他们忠诚地去执行第一个命令.人在阵地在,八一军旗往青龙山一插,他们心中就升起一种神圣的感觉,觉得自己肩上担负起开发山区的重任,并且愿为报效祖国,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随后便是第一批、第二批共493名上海青年的进场.这一批批开发青龙山的壮士们,来到这黄田江畔,来到这神龙都栽了跟斗的地方,会不会也是龙游浅滩,一蹶不振呢?至少在当时,谁也没有这种预感.凝重的青龙山,没有急于表态,缓缓的黄田江,沉思一般缄默无语.尽管山不言,水不语,陌生的面孔越来越多,新疆细毛羊、蒙古良种马、北京鸭、澳洲鸡、荷兰牛、约克夏猪、安哥拉兔、意大利蜂,还有巴西的橡胶、热带木薯,海南岛的杨桃、香蕉、荔枝、菠萝???我们的开发者们雄心勃勃,热情高昂,这里不仅将是亚热带作物栽培研究的中心,而且还要全世界的珍禽异兽奇树佳果都将在这里落户,多么良好的愿望,多么美丽的前景.热情多于理智,盲目超越了科学,一支狂热的幻想曲紧锣密鼓地催开了青龙山古老厚重的帷幕.

第一乐章回旋奏鸣曲

龙的脊梁

流在心中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我的中国心》

一杆军旗,长起在青龙山巅;一曲军歌,回荡在黄田江畔.点点红星在深山老林中闪耀.在全国众多的军垦农场中,青龙山八一垦殖场也许是一颗光亮微弱的小星,但注视着它的却有那么多亲切深情的眼睛.

翻开场大事记,上面记着:

1958年3月15日,农垦部长王震将军亲笔给名誉场长省军区司令员邓克明少将来信; 5月9日,福州军区韩先楚、叶飞亲笔来信;

9月30日,邱永前上校率中央军委慰问团一行32人,莅场慰问;

12月1日,以省军区副政委祝世凤少将为团长的慰问 团一行16人抵场.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慰问团给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省军区政治部、各分区、175医院、各县兵役局等单位一千多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同时带来的还有一纸“就地转业”的命令.

不足周岁的“弱婴”,面临突然断奶,要完成这毫无准备的急转弯,谈何容易.然而部队要精简10万,就要有10万人承受这种命运.既然“转业”是“命令”,就只有服从,“革一辈子命,不等于当一辈子兵”.这就是军人.

告别八一军旗,几百名军官,一张张脸上全是泪,就连崔大胡子这样的硬汉子,在全场低低的啜泣声中也忍不住那一串串滚烫的男儿泪水.就地转业,意味着他们将告别原来的生活,要像新兵练走步一样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要自己养活自己,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求得生存和

发展.作为军委的战略部署,裁军十万的决策,对于身处“南蛮之地”的青龙山官兵当然谈不上理解,他们只是“服从”.然而,当地球绕着太阳转了几十个圈,公元1958年变成1985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布裁军一百万时,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当年“精简十万”,这虽然是个痛苦的转折,却无疑是一项深刻的变革.

他们告别了军旗,脱下了军装,但他们忘不了军歌,深深爱着“八一”.省委批准保留“青龙山八一综合垦殖场”的名称,场部广播站,始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播音开始曲.而我们的官兵们无愧是人民军队的光荣儿子,他们用一颗赤子之心、七尺血肉之躯为“八一”增辉添彩.

我们曾不无惋惜地对崔源泉同志说,假如你当时搞完建场筹备工作就离开青龙???但崔老未等我们说完就打断我们的话说:生活中可以假设的事太多了,而现实生活只能是一种情况.其实我不仅在当时可以走,也可以留,就是留下之后,如果想动一动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许多人都和我一样,没有想到过“走”???

我们也非常直率地问过陈治强:“你对当初迈出的那一步,是否后悔?

“不后悔.”他脱口而出,“开弓没有回头箭.”

“你爱人呢?她后悔过吗?”

“没有.”他很有把握地说,“她知道后悔也没有用.”

我们事先听说过,他爱人是1958年上山400多上海知青中的一个,而且她的报名还有段小插曲.当时作为初三学生的黎棣榴听到正在上海大张旗鼓地招工的消息,便风风火火闯进教室,拉着她一齐去报名.可惜她所在的静安区不属江西招工范围,她听人说“江西是个好地方”,“军垦农场有两架直升飞机”,于是匆匆忙忙将户口转到徐汇区姐姐家里,这一转便从繁华的大都市转到赣南的大山沟里来了.

当然,想走的也有,而且情况千差万别.声势较大的要数在“史无前例”的动荡骚乱的岁月里,有过那么一批人停工停产,狂热要求返城,并在赣州城里安营扎寨闹过一阵子.这行动今天看来是荒谬的,但并不同时证明和意味着卷入其中的人也都是荒谬的.

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曾悲壮地叙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0多万知青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几乎走光的事.面对那些对农场职工、对知识青年的不公正待遇,存心搞垮兵团农场,贻误国家大事的情景,我也曾为那里的知青们感慨万端,充满了愤慨、同情.但冷静一想,几十万青年,在边疆奋斗十几年,几天之内作鸟兽散,前功尽弃,总有点可惜.难道只有一走了之,用“大返城”来惩罚不可?后来,连小说作者也曾写道:“坦率地讲,我认为这是一场狂热的运动,不负责任的运动???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就一场运动而言,它没有什么‘功’可言,它的‘过’却是被历史证明过了的.”

八一场的官兵、知青之所以阵脚不乱,没有卷入狂热“大返城”,没有作不负责任的鸟兽散,维系着他们信念的是:开发山区,开发边陲.

然而经过1967年、1968年、1969年三年折腾,全场亏损总额已超过100万元.环顾四周,不少垦殖场纷纷下马.八一场何去何从?曾经闪耀在青龙山的“八一”红星会不会成为一颗流星? 1970年,那是八一场人刻骨铭心的年份!直到今天,人们还都忘不了那舍生忘死,大打翻身仗的日日夜夜!

那时的崔源已由走资派、顽固不化的走资派再到死不改悔的走资派,连升三级,“人早已靠边站了,我的心却没有靠边站!老兵们要我去找当年带领大家上山的邓克明、吕明清,他们一个是福州军区的司令员,一个是省军区的副司令员.我们虽然脱了军装,但我们还是‘八一’战士,我们身上流的是军人的血,我跑到福州、南昌,老将军听说八一场面临着困难,也动了感情.我回到场里,在全场职工大会上传 达他们的原话:‘八一场不能散,就是讨饭也要抱成团!’言语不多,却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整个会场,静默无语,泪洒大厅.

“哀兵必胜.”摆在两千多职工面前的路只有一条,答案只有一个:咬紧牙关,背水一战!是的,

没有退路的军队是一支可怕的、无法估计能量的军队.

火柴厂投产!那还得感谢邓克明夫妇从福建几个厂拼拼凑凑弄来了一套废旧设备. 纺织器材厂开工!我们的陈冶强当年就在这刨床上失去了一截手指.

制药厂上马!今天的“喜炎平”是当年试验小组同志舍命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扎出来的. 板车队拚命!全场两百多部板车大会战,三部抵过一辆“解放牌”,分场干部到总场开会也要拉一车木头,干部上班之前也要到几里路外搬一副床板上车???硬是靠他们的双肩,一年拉出木头1900多立方米.现在已经离休的蒙族老人、当年的副书记于景海告诉我们说:那时,他每每看到那光着膀子、穿条裤头、着双草鞋、大汗淋漓拉着满满一车木头,车绳深深陷入肩内的拉车工人,就心疼得不知说什么好,真是舍血肉之躯,尽匹夫之责啊!

如今,当他们回顾这决定生死存亡的一仗时,都不忘早已调离这块土地的两任场党委书记:一个是县有远见卓识、办电修路为翻身仗奠基的黄建涵同志;一个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王治国同志.冰雪还没有消融,却想到了怎样迎接春天.那时山外正是“踢开党委闹革命”,“四人帮”淫威逼人的时代,但是他来场三个月,便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建立场部党的核心小组和基层支部,组织全场新党员入党宣誓,扶正压邪,发挥党的核心凝聚作用,把全场上下拧成一股绳,为大打翻身仗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并且身先士卒率领全场职工坚守住青龙山这个孤岛,把极左路线造成的经济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创造了八一场建场以来首次实现10万元盈利的记录.这是两千职工大团结、大拚命的结果,是八一场甩掉“亏损无底洞”帽子,得以堂堂正正存在的“准生证”啊!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面对困境中奋起的八一场人,谁能不说他们就是青龙山的脊梁!

第二乐章未完成的交响曲

龙头高昂

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

---------《万里长城永不倒 》 历史一个浪涌,中国的航船被推到了1978年.在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写了15年入党申请,经受了15年考验的陈治强在绣着镰刀斧头的红旗下面宣誓了;1980年,改革的大潮又把四十岁的他,从生产科长推到了副场长的位置上,1984年又当上了场长.

作为陈场长的助手、搭当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崔源泉.这位崔大胡子1962年就被任命为副场长,几经沉浮,1976年再次“老帅归位”.前几年机构调整时,组织部门找他谈话,他心地坦荡地说 :“我这个人:‘过去有贡献,年龄过了线,退到第二线,本人没意见.’”事业为重官为轻,能上能下也能退,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

这一老一少,一文一武,放到一起,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工作起来却是刚柔相济,配合默契.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治强,头脑非常清醒,人与人有多种联合形式,事后论其成败,其关键之点,在于“心”是否联合,是则成,否则败,而班子肝胆相照是人心联合的凝聚素.他作为场长,实实在在,坦坦率率,尊贤敬老,大事多讨教,小事不打扰.老资格的崔源泉,甘当人梯,甘当配角,热心补台.他们不仅倾其全部心血在工作上,而且心心相印,他们是改革大潮中亲如 手足的两个操舟者,是青龙山高高昂起的龙头.

改革!改革!这是中国的大趋势.蛰伏的青龙,兴奋地骚动着.八一场的改革首先从总场机关开刀.12个科室一刀砍去5个,成百号人马只留39人.砍去的充实基层,留下的和二级单位头头一样,一律试用一年.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顶几个人用,把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内容,写成条条,印成本本,人手一册,随时对照.这一刀无疑切到了干部人事制度积病的痛处,有叫好的,也有骂街的.但它却推动了整个企业的整顿.全场18个单位,自检验收平均总分为985分(合格分为850分).而全省农垦企业整顿验收工作组来场检查验收时,八一场以总分958分实现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全感”是企业垮台的先兆.企业整顿验收合格,充其量只能说是改革刚刚起步,安乐椅坐不得,太平官当不得,省心饭吃不得!

能源不足,缺少足够动力怎么去怎么去扩大生产?从山上、从田里解脱出来的劳动力怎么转移?产业结构怎么调整?

交通不便,流通不畅,产品不入市交易,还谈什么商品经济?

信息不灵,商品经济怎么能闭着眼睛摸麻雀?行情不清,怎么创新争优?怎么敢跻身于强手如林的市场参与竞争?

人才奇缺,不论是转业复员的老兵,还是下放来的知青,本来文化素质就低,加上错误路线埋没了一批人,十年浩劫又毁了一批人,青黄不接,这断裂层如何弥补?

????

他们在思考,在研究,在拼搏.维持现状固然不会受到多少人指责,可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实在已经耽误不起了.他们在青龙山这块土地上翘首以待,等的朌的就是这么一条希望之路.过去,幻想的风帆在这里降落;如今,希望的彩船从这里启航.报效祖国,积蓄多年的能量,像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制!

挥手上吧!角公洞电站,昌前电站,歧山电站;

挥手上吧!改变“自古陂头一条路”的状况.一条南亩公路,打开了陂头至南雄、至韶关、至赣州的通路;实行全方们开放,取天下之长,补我之短;用五洲之力,兴我之邦.

挥手上吧!把灵敏触角伸向全国,伸向海外,他们不仅在南雄、五华、赣州、韶关等地设有各种形式的联营贸易公司,在全省农垦酒业首家与港商合资建立“百益堂联营公司”,引进技术、引进资金,扩大市场,他们还和全国各地几十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和签有技术协作、专利转让等合同.他们把眼睛扫瞄着现代世界,从华南工学院请来教授作《国际国内食品发展总趋势》的专题讲座.

????

我们当然无法写到他们所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及其解决过程,也无须枚举十几个基层单位的改革方案及其实施进程,因为生活中的改革,并非像某些影视、小说描述的那样,一场辩论、几回洽谈,或者是物质刺激加惩罚手段就能奏效.效益是衡量改革成败的最好标尺.我们高兴地看到,改革的实践给八一场带来了奇迹般的变化,使八一场这位长期贫血的“灰姑娘”苍白的脸上露出青春红晕.长年不语,终日深思的黄田江,而今却从历史的比较中彻悟:惟有改革才是出路.

下面是搞了17年统计场长陈治强凭他电脑般的记忆提供的一串数字.

产值:1980年523万元,1984年翻了一番,达到1060万元,今年预计可超1700万元; 税利:1980年110.14万元,去年达到1176元.

面对身材瘦小而英气勃勃的陈治强,我老想,他为何有如此深邃折思想,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胸襟,其秘密何在?

一天晚上,我再次登门造访,只见他捧着一本《中国企业百科全书》.他高兴地告诉我,这是刚托人从外地带回来的.我环视了一下整个房间,墙上还夹着《经济学周报》、《企业经营管理》、《领导科学》等报刊.偌大一个书橱,摆满了砖头一样的大部头,最为醒目的是一 套国营农场丛书,其中有《国营农场计划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活动分析》.另一组是有关白酒、葡萄酒、酿酒工艺学.此外还有《工业企业科学管理》、《林业经济与企业管理》、《厂长必备》等.于是我明白了,这位企业家还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学者.这哪是一册册厚厚的书本,分明是铺向成功之路的知识之砖!难怪他在考统计师职称时,能够旁征博引写出洋洋万言的《试论总产值与净产值》的专论.难怪他能在商品经济刚刚露面,便调整办场方针.是知识开阔了他的眼界和心胸.

这一晚,我对他说,你既然不太愿意说过去,你给我谈谈未来,谈谈八一场“七五中”规划吧?

他全方位地谈了许多.他说,到1990年,全场总产值将超过2100万元,税利500万元,人平年产值1万元,税利201*元.力争使八一场成为全省非工业口重点单位.这期间,要重点改善职工的医疗和生产条件、职工住房条件,新建住房17000平方米,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使40%以上职工达到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

事后,场部给我提供了一份红头文件,那是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七五规划》.它不仅是一个充满改革精神的规划,也是一个充满实事求是精神的规划.它的成熟之处表现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这里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指标口号,而是清醒地估计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把改革和建设,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辩证地统一起来.透过这个文件,我情不自禁想起了王震将军早在1958年亲笔来信中提出的期望,“要像一个将军作的规划”.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将军的规划”.在葱绿勃郁的青龙山下,建设一个现代化综合垦殖场,大厦的脚手架正在慢慢升起,一条可望的理想之路已经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青

龙山开拓者、创业者的脚下展开.这是一曲气势磅礴的改革响乐,一曲《未完成的交响乐》.

第二篇:勇敢的青春——高昂的头

勇敢的青春——高昂的头

记忆正如春梦,梦醒了梦境也模糊了,一如步入空山,若有似无。

当韩寒,甘世佳等一批城市孤独者行走于城市流行区时,当《八月未央》、《十七岁开始苍老》这些充斥着冷漠孤寂空虚字眼的文字,穿梭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时,梦便悄然降临。

看着自己日渐丰盈的体态,听着身边沙哑的嘶吼??我沉默了,望着身旁一摞整齐的言情小说,想着它曾经掠去了我多少泪水??明白自己渐渐成熟了。看到街上的同龄人灰色小西装里是超级大热的海魂衫,再大胆的配上粉红色的converse,觉得分外协调。短裤下的美腿搭着平底鞋,展现着充足的自信。脸上轻瞄淡画,却尽显妩媚之态。读着书上的“如果一个人20岁不美丽,30岁不强壮——那你就会永远失去这些”不禁矛盾。“我们到底算女人还是女孩?”于是望着橱窗里的靓丽时装,忘记了时间的滴答。梦着自己有一天身着格纹衬衫与短裙,踩脚袜相搭行走于街头??

看着案头的一堆作业,静静的埋下了头。也埋没了青春最初的梦想。埋怨着自己的美丽被这一堆文字摧毁。无力的咀嚼着苍白的文字,在这黑白色调的背景下隐去了梦的多彩。

然而慢漫的却也嚼得几番滋味。当读到张爱玲的妈妈问她:“你要用钱打扮自己嫁人,还是用钱读书”时,我静默了。她毅然选择了读书。冥冥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开始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少了几分梦吟,多了几许傲气。描绘着一个无缤纷色彩装点的勇敢的青春。

高唱如今的屈服,只是为了日后的崛起。明白了即使是一个女人,也应该是一个有涵养的女人。于是,教室里我们专心致志;赛场上我们挥汗如雨;大街上我们昂首阔步;生活中,我们用嘶哑的歌喉唱出最勇敢的青春。

第三篇:传承党魂 三分钟高昂演讲稿

传承党魂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延传着这样一个原则,即追求:天、地、人和。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诸葛孔明在隆中对时就精辟的利用这个原则,为刘备指明了三分天下、各占其势的重要理论思想!

在近代,也有一支队伍顺天时而生,巧地理而攻,合万众一心而匡扶中国!这支队伍就是中国共产党! 如今,我当已走过了九十个春秋。

回眸党史,我们曾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伟大的党魂!我们靠的就是无数党员那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纵然敌众我寡!纵然深陷重围!我们依然敢于抗争,敢于为了人民的伟大事业而一往无前!

回眸党史,是感动点燃了热血。在(更多请搜索www.bsmz.netdash;—让党旗高昂飘扬,感谢你的浏览。

敬爱的党组织:

以人为本,团结拼搏,党旗在灾难中闪亮;灾难无情人有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各地党员干部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面对特大灾害的严峻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救灾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来”的英雄赞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灾难面前,共产党员站出来,让党旗在前线高高飘扬!

不论是1998年的抗洪救灾还是201*年的汶川地震,党中央国务院对灾情都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下达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和动员一切力量,把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认真做好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团结和带领群众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去,真正做到“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堡垒”。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每个地方都有一个从县委派来的党员,他们在灾区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口号就是“把党支部建起来、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徽挂起来”。临时党支部承担着很多工作,比如说灾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还有一些上传下达的工作。在灾民的家里,让人感觉到灾民不是那么惊慌,对这一切非常平和,这都跟党员冲在前线有关。

在灾难面前,党员干部充分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作风,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做到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认为维护群众的安全就是他们的使命,与村民相关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他们不畏艰险,通宵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以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他们抓行动,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主心骨作用,其中有一位转移出来的老人感激的说:“感激共产党,没有共产党的帮助,这次我们全家真的遇上大灾难了。当然除了这位老人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心中不知该怎么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也许他们只用一句普通的话,也许他们只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党,去做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我们感激党,感谢他们始终冲在最前线,始终以群众的安危为己任,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全国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抗灾过程中紧急行动了起来,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心系基层,心系灾区,心系群众,积极支援帮扶受灾地区和人民群众度过了难关,还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支援灾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畏艰险,不畏困难是其本身的义务,并不值得为此大涨宣扬,但你可曾试想一下,党员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名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孝敬的父母,有自己疼爱的老婆和孩子,但一旦面对危急时刻,他们能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没有些许的迟疑,更没有丝毫的恐惧,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党员的责任,什么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难道我们不觉得他们伟大吗?不觉得为他们这种高尚的情操感到敬佩吗?

在一次一次的灾难面前,我一次又一次的目睹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为抢险夜以继日的工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情景,思想受到了很强烈的冲击,我深深的体会到了v员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的信念。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积极参加各种学教活动,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学习讨论,不断提高认识,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从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更加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思想与行动同步,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而努力!

第五篇:学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体会:以高昂的姿态,焕发青春的华彩

学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体会:以高昂的姿态,焕发青春的华彩

连日来,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七一”讲话精神,身为青年的我同样深刻的体会到了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他强调,“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回顾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一个特征旗帜鲜明: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就始终把培养年轻干部作为战略任务。

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带着殷殷嘱托和切切希望。我们应该更加积极、有生机、肯学习、充满理想和抱负,不断追求新思想新知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以高昂的姿态,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后劲所在、活力所在。让青春在建功立业中焕发光彩!

我们一定要按照讲话精神,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事业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昂致辞(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1336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