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近期,到北京广播电台的《教育面对面》节目说有关肖传国雇人报复方舟子的事,后来我们把话题扯到了报复心理,说白了,就是无法面对失败和挫折。
这让我联想起多年以来人们,特别是家长和老师们总挂在嘴边的“挫折教育”。听上去,那是针对孩子的,可为什么强调了这么多年,无论是大人或孩子,在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时,仍然无法承担(负面)呢?
有的父亲说,应该让儿子受一受自己当年的苦,应该把孩子送到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或者索性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段时间……,似乎这种所谓的苦,就是挫折了。
这哪里是什么挫折教育?这简直是破坏孩子的人格,让他们过早便对爱失去信心,那么,一旦他们将来再遇到分离之事,无论是在社会或是在家庭,那种被抛弃的感觉势必会形成条件反射(分离焦虑),让他们力不从心或烦恼不堪,那么,他们或许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挽留,去拯救那名存实亡的婚姻或职业。因此,这种所谓的“挫折教育”,不等于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其实,我们在一些国外电影里,不难看出那些老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不是全部,而是相当一部分人,无论男女,即使遇到不利的局面时,仍然百折不挠地坚持着,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比如十几年前,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上海人同时在上海炒股,不久后他们都赔了个精光,上海人的妻子无论怎样安慰他,他仍然站在楼顶想自杀,美国人的女友因男友的赔本而甩了他,可财色兼失的美国人,却去救那个想自杀的上海人。他说:“该自杀的应该是我,你至少还有爱你的女人……”
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决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美国人坚强,不是说中国人素质比美国人低,决不是,这种结论只能从那些抱怨者口中说出,心理学者决不这样认为,心理学者说:“我们的挫折教育的确有必要加强。”
我家周围住着许多刚上小学的孩子,有一个小男生回家时带着期末考卷,他的语文得了87分,听到儿子的汇报后,家长不干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骂,那张考卷,便成了这皮肉之苦及心灵羞辱的根据。
而隔壁的一个同班女生得了100分,两对儿父母都对她大加赞许,那种态度反差是可想而知的。于是,两个孩子同时得出结论:“家长只接受高分,不接受低分”——进而:“父母只爱成功的我,不爱失败的我”——再进一步:“我只能接受表现好的,对自己有利的,成功的自己,不能接受失败的、负面的自己。”
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的爱”,老实说,这的确不该发生在父母身上,因为它的后果是可怕的——将来,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心中的那根鞭子会再一次抽打自己,这,就是自卑、自贬,自责,自虐或自杀的根源!
同在美国,一个男孩子刚上学就只拿了个及格分,母亲在做晚餐时听见儿子的汇报,父亲在看报,也只是哼了一声,当儿子把考卷放到桌上时,父母一齐来看,父亲说:“看,儿子会考试了,当年你老爸连名字都差点儿忘了怎么写,手直打哆嗦……”然后就是哈哈大笑;母亲看了看卷子,摸着儿子的头,“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超过你的对手,好了,赶紧洗手吃饭,今天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火腿三明治……”。
这个男孩子得到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进一步:“面对不利时,父母的爱还在身上,所以他一生都有活力,也不觉得困境是挫折,只是一种经历。”所以长大后,即使在大萧条时贫困潦倒,即使自己的作品三次被淘汰,他还是在与老鼠共尽晚餐(在地下室吃面包时,面包渣被老鼠抢食)时,激发出灵感,终于创作出世界第一动画明星:米老鼠。而他,就是伟大的迪斯尼先生。
有人说,他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没有放弃,可迪斯尼先生却说,不知道什么叫放弃或不放弃。他没有攥紧拳头大喊,也没有回忆起组织的教导,他什么都没想,因为那个无条件的爱始终在他身上,成为他的潜意识——就算生活不如意,就算穷得只能与老鼠共餐,他也照样自得其乐,就像父母一直陪伴在身边。
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就算别人不在意,自己也会非常看重“祖先的态度”,所谓光宗耀祖。所以只接受成功的,不接纳失败的,所以有些人会发展出偏执倾向:一旦失败,或有对立面,就会抓狂,就会不可理喻,甚至为了报复而反咬对手,触犯法律。
其实许多美国明星,包括总统,都是在骂声中成长且壮大的,他们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承压能力)有多强,其实他们的本性与我们一样,只不过,他们的父母接纳他们,无条件地爱他们,不管他们小时候考了多少分,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不会因面子受损而破坏他们的人格。
这的确是东西方教育的差异,日本人历来不接受失败,所以他们会发展出那么暴虐的性格,极端时甚至会剖腹自杀。老实讲,是谁把他们杀死的,世界上有什么力量足以让一个人自残生命?如果说有,那么只有一种:那就是父母,特别是母亲!
小区里,有一个男孩子在帮妈妈抱西瓜时开门,不小心,西瓜掉在地上,摔破了,顿时招来妈妈一顿谩骂。好了,之后,大家经常会看见一个小男孩儿跟在妈妈身后,妈妈手里提着大小包,儿子就是不帮着拿。
妈妈仍然在谩骂着儿子,说他不知道分担大人,不懂事,养他没用……,老天!罪过呀,罪过。(励志名言 http://)儿子会把母亲所有的诅咒都会吸收进来,成为自己人格的数据,可他忘了,他也曾经想尽力帮母亲分担,但他得到的是什么?当他因力不从心打碎了一个西瓜时,母亲,一个女人当下的任性,当下的性格,当下的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这一切情绪的表达,都在告诉儿子什么?
因此,一个孩子长到成人,所形成的一切好与不好的性格和习惯,全拜父母所赐,只要父母按自己的不良习气发作,孩子当下就会受伤,然后会内化、形成性格特质。
所以,一个孩子将来是否成功,是否能够容纳失败,是否具备顽强的意志,其实拼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父母(教育),是他们的文化和传统意识。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当孩子感觉不如别人时,父母要给到的不是贬低和对比(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而更要无条件地陪伴在他们身边,甚至连一句教导的话都没有,只是那种坦然和接受,还是做孩子爱吃的东西,还是跟孩子开玩笑,一切没有什么改变,进而,当孩子感到安全时,再与孩子分享父母当年(与孩子同龄时)的经历,或者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下次如果你超过自己(或别人),那就更好了。”诣在:“就算你通过努力没有达到目的,我们照样会一如继往地爱你”。
如此,孩子记住的是爱,这个爱是真功夫,是陪伴一生的东西,也就是EQ的基石,而那个成绩,就算没高上去,也不会伤害到心理。
即:一切没有因这一张小小的考卷而改变,只不过,父母相信你,孩子从中学到的,就是自信。
肖伯纳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就是自我接纳,一个孩子不会自我接纳时,只能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汲取,也就是说,当父母无条件接纳他时,他也会这样接纳自己,这是自爱与自尊,它就是自信的基础,具有自信的人,一定自立和自强。
我们这个世界,一向不缺乏逆境,不缺少挫折,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问题在于,不是主动给孩子创造挫折,那无异于给孩子穿小鞋。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引导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接纳那个力不从心的自己,接纳那个不足的自己,认可他并关爱他,不是谴责他、排斥他,这样,这个弱小的自己就会成为自己的同盟(自我完整),而不是成为自己的内耗。
其实,孩子好不好,决不在成绩,也不在学校,而是在家庭影响,无数的咨询个案及事例已经证明,有些成绩再高的博士后,或者在外镀了无数层金的高才生,照样会因家庭和事业的挫折而一蹶不振,他们会被生活中的石头轻而易举地击倒。他们当中许多人甚至比那些当年成绩不如他们的老同学过得更糟,反过来,有些成绩并不太高,学校并不太好,甚至在高考时还落过榜的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后来的生活倒是充满精彩。其实,主导这种转化的,就是情商,也就是自我接纳(这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他们的心里有一个信条:与其被人称作完美,倒不如接纳自我的完整。
他们就像李小龙一样,频频被对手击倒后,幽默地捂住伤口,琢磨着刚才对手的出招——这就是向生活学习,而不会因自卑就放弃。
另外,我们的教育的确非常看重分数,没关系,不跟它较劲,只要每次拿到孩子的分数时,按以上步骤操作,那么孩子就算再考得不好,心灵也没有受到伤害,将来如果遇到什么金融危机或失恋、离婚之类的事,包括人际关系不合或家庭矛盾等,他也不会因生活中的成绩不佳,而失去对生活和信心,只要具有父母那无条件的爱,即使孩子一生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可能轻言放弃,这种所谓的百折不挠,只能来自家庭之爱。
因此,不要小视一个眼神或一个触摸,每次与孩子互动时,都把你那无条件的爱全部贯穿进去,这个爱不是溺爱,而是知道因果之爱——现在的一个举动,一句话,一种关系,孩子都会在以后复制出来,包括家庭关系不良和家庭暴力。
深信因果吧,它不仅是佛法的宗旨,也是亲子教育的核心,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当孩子摔倒(无论是学走路,或是成绩,或是犯错误,或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时,不是帮他扶起(代替、否定、指责),而是妈妈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女人的认可会让儿子将来选择一个贤妻,会让女儿成为一个贤妻),爸爸微笑地陪伴在他身边(爸爸的微笑与陪伴会让一个儿子成为一个稳重成熟的男人,会让女儿选择一个这样的老公),但不要消失,请相信,父亲的力量是无形的,它是一种能量,不可长期消失在孩子面前,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陪伴,这,就是韧性及勇气的源泉。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励志教育:中国的孩子尤其需要挫折教育] [当今励志教育的弊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