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班级”与教育均衡背道而驰
一个班级54名学生被保送名牌大学,如果抽象地看,这实在是很风光,尤其是让家长们艳羡不已,于是,难免会纷纷打听这是怎样一所神奇的中学;而其他中学也难免心有不甘,纷纷“创造条件”也要打造更“牛”的班级———以此类推,“名牌中学”就是这样炼成的。
然而,但凡稍微有点教育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新闻,纯属外行看热闹。如此“最牛班级”和他们的经验,其实都是不可复制的。这就好比娱乐公司PK出一个“超女学院”,(励志一生 http://)于是发布新闻说:“天哪,一个班级竟然全都会唱歌,而且个个是长得很漂亮的女生!”然后正儿八经地传授培养“神奇班级”的普遍经验,这是天大的笑话。
要知道,创造54人保送神话的固然有学习方法、学校培养等因素存在,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掐尖式的中学招录体制。如果这个“最牛班级”真有经验可谈,我们不妨做一个最简单的实验:随机抽取一所乡村中学的班级,让他们来“最牛班级”接受一样的教育,看看这些经验能开出几朵保送的花朵。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说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沉溺于“最牛班级”的幻觉中,这恰恰显露了基础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建校时划分三六九等,招生时“区别对待”,然后掐尖制造出“最牛班级”,“最牛班级”再带动“最牛学校”,“最牛学校”继续牛气冲天地利用这种马太效应和政策优势继续掐尖“造牛”……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有顶礼膜拜“牛校”的份儿。
我以为,如果教育资源是均衡的,中招政策是公平的,“最牛班级”出现的概率大约和彗星撞地球相差无几。当然,我不是要否认“牛班”学生的科学学习经验,(励志一生 http://)也不是要抹杀当事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的成绩。只是,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经验与成绩,不如说更像是演给教育均衡看的一幕讽刺剧而已:因为它放大的,是不均与不公的“奇迹”,是悖逆基础教育规律与民意的“奇迹”。
这些聪明的孩子,如果能分散在各个学校该多好:既能带动更多普通学生勤勉上进,又能给所在班级、学校更多动力该多好———当然,也未必会影响他们被保送的命运。“最牛班级”少一点,挤破头上重点学校的家长就会轻松一点,校际竞争也不至于如此惨烈,往深处说,教育均衡的道路也许就现实多了。 ·邓海建·
推荐阅读:[最牛班级:54人全部被保送 46人上北大清华] [最牛班级的成功秘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