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

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4-16 13:25:30 | 移动端: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

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 本文简介:

在文学的滋养中体味更美好的人生——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翟家怡中国的文学绚丽多彩,中国的史学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独树一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常常忽略了在这上面的学习,或忙碌于工作,或沉迷于电脑手机。记得小时候,每当新学期发新课本,大家总是迫不及待地从中挑出语文书,如饥

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 本文内容:

在文学的滋养中体味更美好的人生

——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

翟家怡

中国的文学绚丽多彩,中国的史学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独树一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常常忽略了在这上面的学习,或忙碌于工作,或沉迷于电脑手机。

记得小时候,每当新学期发新课本,大家总是迫不及待地从中挑出语文书,如饥似渴地阅读那精美的篇章。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将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数学、物理、化学,又从什么时候开始,书柜没再添一本新书,甚至蒙上了薄薄一层灰。目光掠过书架,《三国演义》、《四世同堂》、《茶馆》映入眼帘,我的心中却回忆不起书中情节带给我的触动,脑海中只留下公式化的答题套路。

或许,我们应当寻找一个静谧的午后,才能寻回文字给予的温暖。

文学的美,是如此令我着迷。“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在《边城》里,沈从文描绘了一个带有水墨气息的湘西边城,这一方水土养育了如琉璃般纯粹透明的小镇姑娘翠翠,为这个浮躁的、追逐功利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流。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涵养情怀,寄托思绪,品读人生。

历史的沉重,让我多了一份思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深邃是神秘而动人的。

从两千年前秦王扫六合,北击匈奴,南征岭南,到红军长征,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从神农尝草,肝肠寸断,到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从“致远”沉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到长蛟入海,巨舰横江;从鸦片战争百孔千疮,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从国共十年内战祸起萧墙,到如今旭日东升,其道大光……

读史读的不仅是年月日事件,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是掷地有声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铿锵有力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怀着拳拳爱国心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从前的读书人,“前四史”、“四书”、《唐诗三百首》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下的学生,高考过后,又有多少人能够讲述中国近代的兴衰荣辱?有多少人还记得那段艰苦岁月?有多少人明白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意义?

而中国的哲学发展,更是让我震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早在千年前,就有一代宗师孔夫子说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言论,孔夫子的恳切教导,让人不禁畅想那个遥远的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是老子、孟子、庄子等思想家有光的灵魂。中国的哲学,也从那一刻起熠熠生辉。中华文化的底蕴就深藏在这句句箴言中,积淀在《论语》、《道德经》、《庄子》里。

我们也曾怀念冰心小诗中的柔情,抒怀中蕴含哲理;曾感动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深切情谊;曾惆怅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文学的美,一直都停留在我们心里。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不如我们都沉静下来,回顾内心爱好的文学。不要让文史哲成为曲高和寡的代表,让自己在文学的滋养中体味更美好的人生。

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 本文关键词:文史哲,有感,精通,科学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为什么众多大科学家都精通文史哲》有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1797.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