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明月不再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明月不再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4-16 13:33:03 | 移动端:明月不再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明月不再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本文简介:

庞金连这本书从图书馆里借来好久了,总算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了。尽管我已经看过了它改编的电影,知道了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但是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很唏嘘。为这书中的人未能和相爱之人相守、因死亡而别离而感慨万千。最先了解这个故事是从高中老师那里。那时我们正要放国庆假期,我们语文老师在课上向我们推荐的

明月不再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本文内容:

庞金连

这本书从图书馆里借来好久了,总算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了。尽管我已经看过了它改编的电影,知道了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但是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很唏嘘。为这书中的人未能和相爱之人相守、因死亡而别离而感慨万千。

最先了解这个故事是从高中老师那里。那时我们正要放国庆假期,我们语文老师在课上向我们推荐的,老师叫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这部小说的改变电影来看。我其实是被这部小说的名字吸引的,当时就觉得《穆斯林的葬礼》这个书名很有趣。那时正是许嵩等网络歌手大火的时候,他有一首歌就叫做《玫瑰花的葬礼》。我蛮喜欢这首歌的,所以对这本小说也充满着好奇。不知是不是因为电影太长的缘故,还是因为电影拍摄的时间早的而画质不好的缘故,我那个时候并没有很认真的看完它。但是我还牢牢地记得故事的结局:电影中主人公韩子奇、梁君璧和他们的女儿韩新月最后都去世了,最后还剩儿子、儿媳和他们的孙子孙女及常年待在国外的梁冰玉。

尽管电影是基于小说改编的,但我想大致的结局应该还是一样的。于是我抱着欣赏悲剧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书的序篇是“月梦篇”,读了序篇,若对故事有所了解的人不难看出里面的“她”是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我不禁感慨:玉儿最后还是回来了。她并没有忘记她最爱的女儿新月,也没有忘记生她养她的故乡。但是,玉儿啊,时隔二十几年,早已物是人非,桑田亦变沧海了呀。这二十多年的海外漂泊,不知你有没有动过想回家看看自己的亲人的念头呢?又是什么阻止了你回来的脚步呢?我想,你可能是觉得没脸回来看他们吧,你心中的愧疚定是日日夜夜折磨着你吧。

冰心曾称此书是“一本奇书”。冰心说过,“看了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她说的陌生是因为本书是一个回族作者写的,书中描绘了许多关于回族的民族风俗习惯,我们汉族会对这些感到陌生。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回族人民,除了韩子奇之外。但韩子奇一直也都把自己当做是回回的一部分,他也遵循着很多回回的习惯。虽然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描绘回民的生存情况,但是这本书也能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回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的缩影。这样更加吸引我去详细了解故事的内容。回回是真诚的穆斯林,他们信仰真主安拉,他们将以毕生的自律回报真主安拉的护佑。

纵观全书,这是一部场面阔大的悲剧。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而这部小说则在于摧毁主人公原本应当美好的生活来给人以启示。本书通过一个玉器世家几代的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这部《穆斯林的葬礼》,我反复阅读,最后总是难免哀叹。一个穆斯林的传奇故事,两代人的爱情悲剧,三代人的沉浮与共。通过韩子奇与梁冰玉、楚雁潮与韩新月的爱情悲剧,让我们发出对命运艰辛的悲叹。书里精心策划的情节安排,月篇和玉篇交叉布局,让我们能在不同的时间里了解不同的人的故事。先说韩子奇与“玉器梁”的牵连,韩子奇原本叫易卜拉欣,他的命定之路是跟着其“巴巴”吐罗耶定经历千难万险到达远在阿拉伯的圣地麦加去朝觐穆斯林心中的真主,而韩他却因为摔坏了梁亦清的玉器留在了梁亦清的奇珍斋中。似乎韩子奇留在奇珍斋是命里无法逃脱的,留在奇珍斋学习琢玉技术也是他命里的定数。于是,故事的序幕便从韩子奇身上拉开了。一切,都是命里有时终须有,无法逃脱。

韩子奇在奇珍斋的命运是在梁亦清因劳累过度、吐尽心血而亡之后而发生巨大转折的。梁亦清的玉匠精神非常令人敬佩。他花费三年时间,呕心沥血,日夜辛劳,好不容易就要将《郑和航海图》完工了,却因劳累过度而猝死还把就要完工的玉器给砸损了。这真的是作为一个出色的玉匠的最大遗憾。梁亦清去世后,韩子奇和梁家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子奇跟了蒲绶昌三年,梁家一家人在梁君璧的坚持下也勉强过活着。在跟着蒲绶昌的三年中,韩子奇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英语和经商之道。不得不说,韩子奇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在三年里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玉匠而自甘堕落,而是默默地提升自己,丰满自己的羽翼。从他离开蒲绶昌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因为害怕承担师傅梁亦清留下的烂摊子,他其实只是想完成师傅未竟的事业。

韩子奇和梁冰玉的爱情是在抗日战争时躲避到伦敦时萌芽的。他们两个的爱情应该是不伦的吧。姐夫和小姨子,这样的不伦之恋,实在是令人不齿。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两个漂泊海外,无依无靠,只有两个灵魂相依为命,爱情也就悄然来临。我又不禁感叹命运的安排太令人难堪了。兵荒马乱的年代,无法揣测的命运无情地降临,他们无法反抗,唯有相互取暖。在他们的结合之下,新月出生了。

新月,即初一时冉冉升起之月。寓意着新生。韩新月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女孩,她的身上有着朝阳的气息。韩子奇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予在新月的身上,新月就像是他的新生。新月是一个很出色的女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家里的爸爸哥哥都很为她开心和自豪。只有母亲为她将要上大学而感到忧虑。母亲的忧虑并不是害怕她即将要离家上学,而是觉得她一个女孩并不必要读那么多书,觉得女子应该早日嫁人为好。新月为母亲的不理解而苦闷,她苦苦思索也无法明了母亲为何有这样的想法。她觉得母亲离她越来越远,她无法也不太敢和母亲沟通各自的思想。新月怀着苦闷的情绪来到北大,在看到校园和可爱的同学之后,新月的郁闷慢慢地散去了。上了大学,意味着她将有新的人生,新月对未来满怀憧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上了不到一年学之后,父亲的意外受伤让新月受到了刺激,新月意外昏倒了。新月得了风湿性心脏病,这对新月一家人来说无疑是噩耗。新月是那么可爱的一个人啊,她阳光开朗,学习好,很受同学的喜爱。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患如此绝症呢!

命运的不眷顾,让新月一家整日地愁云密布。卢医生最后也对新月的病束手无策,新月的病情不久就恶化了,命运没有眷顾她。她的老师也是她喜欢的人楚雁潮,在她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仍在鼓励她要活下去,新月做到了。新月在最后的时光里大多时间是笑着的,即使在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并不是自己的母亲,她的小姨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她都还对这个世界怀着希望。

新月是幸福的,被许多人爱着。父亲母亲、哥哥嫂嫂、楚老师和郑秋思等同学都深深地爱着她。在她生病期间,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楚老师总会在有空的时候从学校赶来看她,和她说话。新月又是不幸的,她的亲生母亲是她家一个禁忌的存在,她在本应该绽放的年华患上了绝症。新月啊,她的身上寄托着很多人的希望,她就是一道光亮。她的夭折,对家人来说就是一种毁灭。新月去世了,就意味着他们心中的亮光熄灭了,从此,他们心中一片灰暗。

雁归有声,潮来有汛,唯独明月不再升,此后新月亦不再有。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月下葬的时候,穆斯林的葬礼仪式进行到下坑时,要逝者亲人下去试坑,楚老师越过天星为新月试坑,尽管这是不和穆斯林葬礼要求的,但天星不忍心阻拦他。看到此处,我不禁泪满眼眶。只是一个土坑,却将生人与死人永远隔开。

楚老师曾说过:“爱情,是一种信仰,它储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储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新月的逝去,是楚老师心中永远无法言说的悲痛。我总在想,即使新月不成去世,他们也是无法在一起的吧。他们不仅隔着师生有别的身份,而且还隔着宗教信仰的不同。如此悲哀,不是死别,也会是生离!在新月去世的几十年后,楚老师还去看望新月,他立在新月碑前,用小提琴弹奏着新月喜欢听的《梁祝》。可见,楚老师对新月爱并没有因为新月的逝去而消散,他的爱与新月的灵魂同在。

有时候,咀嚼悲剧,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灵冶炼的过程,更是品味人生的过程。纵使这是一部悲剧,也不妨碍我们去谛听它灵魂的声音。

明月不再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本文关键词:穆斯林,葬礼,有感,明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明月不再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2028.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