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在恐怖与绝望之间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在恐怖与绝望之间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4-16 13:33:04 | 移动端:《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在恐怖与绝望之间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在恐怖与绝望之间 本文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在恐怖与绝望之间梁卫星“我”的叔叔于勒是个什么人呢?他曾经是菲利普家庭的恐怖灾难。年青荒唐的他不知世事艰难,不知天高地厚地追求玩乐,他的享乐超过了他的阶层与所有,他甚至把个人享乐置于亲人的生活之上。没人对不起他,他被这个阶层约定俗成的惩罚规则放逐美州,他获得了他因得的那份生活。世事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在恐怖与绝望之间 本文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在恐怖与绝望之间

梁卫星

“我”的叔叔于勒是个什么人呢?他曾经是菲利普家庭的恐怖灾难。年青荒唐的他不知世事艰难,不知天高地厚地追求玩乐,他的享乐超过了他的阶层与所有,他甚至把个人享乐置于亲人的生活之上。没人对不起他,他被这个阶层约定俗成的惩罚规则放逐美州,他获得了他因得的那份生活。

世事的奇妙在于,被放逐的于勒居然咸鱼翻身,发财了——他又可以享乐了,这次,他算是把享乐建立在了自己的人生之上。总算他没有忘本,他给曾经受其连累而至生活越加艰难的哥哥发了两封信。就是这两封并没有任何附带物质弥补的信,因其言辞的恳切与空洞而含糊的承诺,给菲利普一家带来了长达十年的美好梦想。缺席在场的他摇身一变,成为了这家人生活的全部希望。这种希望在十年的时间里不断被咀嚼与炫耀,日益丰满。憧憬他的回来,甚至成了这个家庭的一种仪式,在每个周日,十年不变地上演。

其实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如果于勒真的有心,已经算是有钱有事业的他,何以不偿还他当初的负债呢?哪怕是一部分也行啊!他的旅行,依旧还是当日无所用心的玩乐吗?他还没有成人吗?十年旅行言信全无意味着什么?负载着所有人的希望,人生就此一搏吗?也许他曾经有过这种想法,也许没有。但他当日的不顾一切其实依旧。

然而,他成功地用两封信成为了菲利普全家的希望与图腾。为什么?因为贫穷。这是一个多么贫穷的家庭啊!一家之主菲利普挣的钱不多,而经营这个家庭的船长,“我”的母亲每时每刻都为拮据的生活所苦,不能不精打细算,全面节省开支:拒绝一切宴请,因为没有能力回请;日用品只能买减价货或者拍买的底货;正值青春华年的女儿的衣服,只能自己做,布料则是精细计算后的便宜货;好一点的食物,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起,却只能说不喜欢吃……

这真是深渊一般的日子,不是这家人不知于勒的为人,而是这样的生活实在需要梦想与希望的支撑!极致的贫穷之中,谁又能说把一根稻草当成金条,不是合理的呢?苦难的生活需要幻觉,一如草木需要阳光雨露。如果于勒永远不出现,他会永久地成为这个家庭的希望,但他出现了!

这是必然的,不配为希望,就不会成为真正的希望。更何况,古往今来,贫穷总是被诅咒的苦难,他们的一切幻影总会破灭呢!——于勒终于是其所是了:他苍老衰弱,比菲利普更为贫穷——他近乎一个乞丐了!他的**终于以失败告终,这是他的命运他不可逃避,他还能回到祖国,已经是一份意外的恩典了。但他不敢回到家乡,是因为羞愧于自己的一事无成,还是羞愧于自己无力偿还的债务,这都不重要了,但他却成熟了,他至少知道不应该再去打扰哥哥一家人的生活。

只是这成熟的代价竟然是他残衰之年依旧不得完成的苦难与家人希望的破灭,这未免太残酷了。但这就是生活:在恐怖与绝望之间,只有注定破灭的幻影一样的希望。贫穷是如此无望,人性在此一波三折,然而,最终,人性依旧以其尊严——即使是扭曲的尊严依旧还是尊严,配得上这份苦难。

是的,我还是看到了人性的尊严。我必须为菲利普一家辩护。

菲利普一家早已经被庸俗社会学钉上了世侩庸俗冷酷无情的人性耻辱柱。他们被陪绑于千夫所指的资产阶级邪恶金钱道德旁边,似乎没有翻身之日。但是,对更好生活的向往,难道不是人性向善的表现吗?超越贫穷的渴望,有什么错呢?当希望破灭,诅咒虚假希望的源头有问题吗?远离祸难之源有问题吗?为什么每个人都在说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却无人指责于勒呢?仅仅因为他的不在场吗?人们为什么只能看到可见的,而不知那不可见的才是最重要的呢?即使我们不指责他,也当明白,对此,他是有责任的,尽管他也是命运的棋子,尽管他也会守卫他最后的尊严。

事实上,贫穷中,人的尊严无处不在,虽然他不可避免地混杂于虚荣之中。拒绝宴请,只是因为无有能力回请,这是多么辛酸,但其间难道没有倔强的人性在闪耀微光吗?女儿的衣服自己做,且用料低劣,这不更苦涩吗?但谁能说依旧不放弃美丽的年华也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呢?最尊严的,自然是这个家庭的船长——菲利普夫人。她为这个家庭的每一笔开支精打细算,她能让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在社区享有一定的名誉,她为保护这破旧的船不至于沉没冷静而理性地处理一切风波,不让自己的儿女和他们的生活不受任何伤害,这不是尊严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不体谅她在梦想破灭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呢?

这就是我的辩护,一切的指责与诅咒都必须依据于生活本身。谁没有经历这份生活,谁就没有资格指责与诅咒;谁遗忘了这份生活,所有的指责与诅咒都应该反射回他自身。

基督指那卖淫的妇人说,你们谁以为自己无罪的,就用石子砸她!无人敢砸。因为每个人的罪里自有其生活的因果,连自己的都没有看清,凭什么对他人审判呢?更何况,那有资格审判的,尚且放弃审判,而给予无限的同情与宽恕。甚至,我们从约瑟夫给于勒十个铜币的行为中还可以看到那不只是孩子的尊严与同情心在闪耀,同时也是母亲的教育在闪耀——绝境之中,她依旧守护并看管着孩子内心的善良与正义,她的人性自有其伟大的光芒,谁有资格指责她呢!

我的意思很清楚,菲利普一家人的生活,是如此苦难,以至于他们人性受损,多有扭曲,然而,人性不屈的尊严之光依旧有闪耀。当然,这还无法抵达和解与超越。但作者其实是提供了路径的。可惜这个路径居然被愚蠢的编辑给删除了:我们和历代学生看到的竟然是一个掐头去尾的版本。而这惨遭斩刑的头尾相互应和,如同一个温暖的套子包裹着这令人伤心的故事以及故事里那些为苦难所折磨而不得不相互扶助与伤害的可怜的人们。且让我们看看这个套子。

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结尾: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看了这个开头,我们方才明白,这个故事是约瑟夫讲的。此时,我们会想起什么?首先是他如何讲的。他讲得多么客观,无论是他父母的言行,还是他的叔叔于勒的言行,他都以事实呈现,不掩恶,不去美,这公正的言辞不正是内心的善的体现吗?其次,他的行为。他的行为建立于他的生活之上,可他的言行是多么充满爱与同情啊。而这,不正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如何去抹除被生活伤害的人们内心的残损吗?超越于阶层之上,超越于一切苦难之上,爱与同情会弥补一切人性与社会的残缺。这正是这个套子的寓意。

但编辑为什么要删呢?我对他们的行为,只能诅咒。因为在恐怖与绝望之间,在虚假的希望破灭之后,还有爱与同情的作工,可以拯救人性与生活。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在恐怖与绝望之间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叔叔,绝望,恐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在恐怖与绝望之间》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2029.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