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本文简介: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一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著名的事件。这些事发生的那一时刻,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芒,这些永恒的时刻会给予人类前进的动力,也会让人类从中得到许多经验。阿蒙森和斯科特,共同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却一胜一败。他们的实力相当,却是斯科特的计划有误。他们的“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本文内容: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一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著名的事件。这些事发生的那一时刻,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芒,这些永恒的时刻会给予人类前进的动力,也会让人类从中得到许多经验。
阿蒙森和斯科特,共同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却一胜一败。他们的实力相当,却是斯科特的计划有误。他们的“竞争”中,出现困难,面临困难,并解决困难。“人员过多”“天气寒冷”“环境恶劣”。斯科特的团队都闯过了,而他们却输给了另一只队伍。这场胜败不是一般的胜败,而是关系到两个国家。关系到英国与挪威!这张国旗代表了很多:荣誉,喜悦,胜利……
尽管斯科特的团队失败了,我仍然敬佩他们。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团结、坚持、勇敢。在谎言与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向别国国王证明他国胜利。这种决心不是常人所具备的,这种忍耐不是大众所具有的!
跟随斯科特探险的人也各个都是英雄,他们其中有的不愿拖累同伴们,直接坦然的走向风雪中,走向死亡;有的冻伤了脚趾,却还靠自己的力气背着十六公斤的岩石,想着让大家来做实验观察。
在这本书中,类似斯科特这样的英雄人物有许多,韩德尔、列宁、托尔斯泰......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许多伟大的精神。这些精神无一不对后人十分重要,他们会引导人们再度前进,他们会蕴藏在这些永恒的时刻之中,永远闪耀下去。
在人类的未来,必定也会出现这些永恒的时刻,它们会像群星一样,在黑暗中闪耀,让人类前进的路途更加光明。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二伟大的英雄从来不会被岁月遗忘,他们所散发出来的光辉就如同那在黑夜中照亮天空的星辰,那样光彩照人分,那样亘古恒久,被后世以不断地用诗歌散文,用语言的魅力与艺术一代又一代地赞颂歌咏下去。就如同罗曼罗兰写《名人传》是为了使在帝国主义驱使下利欲熏心、鬼迷心窍的欧洲人民重新呼吸到“英雄的气息”,感受他们如同山岳一般魁伟高尚的伟大人格,以及他们所取得的令人高山仰止的杰出成就。《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样也是这样一部歌颂英雄的历史作品,一个杰出的剧作家,哪怕是古罗马最富盛名的文学大师,也要穷尽毕生精力才能塑造出一部荡气回肠、恢宏壮阔的伟大悲剧,然而历史的洪流却如一支巨笔般将每一个短暂的传奇书写下去,而这些短暂的传奇便是那些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而茨威格则无比成功地将这些由伟人,抑或是由短暂地列入不朽者的行列却又重归平庸的人所创造的传奇凝聚成了十四篇生动翔实的历史特写,读完掩卷深思,那种令人热血沸腾的震撼仍然久久萦绕于心。
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东罗马帝国、鲁热.德.利勒创作《马赛曲》、亨德尔用《弥赛亚》实现自我的救赎、拿破仑在滑铁卢折戟沉沙、西塞罗为捍卫共和傲然地迎接毁灭......等等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不朽丰碑的事件与人物在茨威格细腻灵巧的笔墨下宛如就发生在昨日,我仿佛仍能看到西塞罗如何为了捍卫共和义正言辞地在元老院的圆形讲台上发表反对安东尼独裁的十四篇“反腓力辞”,亨德尔如何以超凡的天才和澎湃的热情连续几天昼夜不息写出不朽名唱《弥赛亚》,斯科特如何在南极浩渺无际的冰原上为了人类伟大的探险事业而傲然地迎接死亡,菲尔德为了沟通欧、亚两洲荡尽家财顶着如狂风暴雨般强烈的讨伐声浪成功连接起横跨大西洋的电报路线。这本书使我的心灵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桎梏,去与那些不朽者的心灵交流,去重温那些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那些伟大的、英雄的瞬间。如果说,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三幕波澜壮阔的伟人史诗,那么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便是十四出精巧简练的短剧,如同色彩斑斓的碎片一般,拼凑出了一幕幕光芒闪耀的历史。
然而这些伟大者并不一开始就是光彩照人的巨星,他们中的人物有些甚至说不上取得了真正的成功,然而却也如同星辰一般散发出了一缕耀眼的微光,在历史浩瀚无垠的天空上留下了自己的轨迹,浓墨重彩地大书一笔。例如鲁热.德.利勒,他是《马赛曲》的作者,这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如今已成为法国的国歌,这首曾经激起一个民族的昂扬斗志的歌曲的作者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工程兵,然而仅仅是为了社交场合的需要,他才在一个晚上的时间,用他那支在短暂的永恒中被上帝亲吻过的笔写出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进行曲,短暂地加入了不朽者的行列,然而随后却又被命运无情地剔除出去。当这首歌在莱茵军前线被广为传唱、鼓舞人心时,鲁热却浑然不知地在一个碉堡里画着工程图,最终与伟大无缘,平庸甚至有些凄凉地死去。还有斯科特,他怀着探索人类最后一片未知领域的雄心壮志意图报效祖国,却不曾想到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最后在返回的途中,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严苛的环境,在广袤的冰原上与他的同伴孤独而高傲地死去。
他们或许并不广为人知,甚至都不具备伟大的品格与高尚的操守,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实际上是一个卑劣的殖民主义者与逃犯,从某种程度上说,斯科特甚至可以被列为一个失败者。但茨威格最终将他们誉为人类的星辰,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个人价值的升华,他们不再是一个卑微而渺小的个人,而是融合到了历史的洪流中去。他们中的有些人缔造了悲剧,但是这悲剧却更能撼动人心,就像发现加利福尼亚金矿的苏特尔颠沛潦倒的一生,就像拿破仑令人唏嘘的滑铁卢。前者为如今加利福尼亚的繁荣创造了先机,而后者则留下了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代战神和帝国的传奇。
伟人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因为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如何轰轰烈烈的成就,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那种超凡的毅力与强大而崇高的精神力量。就好像巴尔沃亚,他不过是一个命运的赌徒,一个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到伟大的事业中去寻求庇护的罪犯,但他拥有与历史来一场赌局的勇气,拥有穿越南美洲凶险热带雨林的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智慧,因此他才能傲然登上落基山脉,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人,而他,巴尔沃亚,也就从一个朝不保夕的逃犯成为了一名光耀史册的伟大开拓者。而亨德尔,哦,这位令贝多芬都情愿跪在墓前朝拜的“圣乐之祖”,你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个在命运的坎坷面前一蹶不振的中风病人,当他半身不遂时,他仍不愿意就这样结束自己伟大而艰难的音乐生涯,他,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还要去创造他独一无二的天国之乐的传奇,因此他以超凡的勇气与意志,在德国一个温泉小镇静养了半年,也不屈地与命运斗争了半年,终于,他那高傲而气魄雄浑的灵魂打败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颓废与疾病的魔鬼,重新控制了属于他自己的身体,他,伟大的亨德尔,就这样顽强地实现了自我光耀的复活。没错,伟人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一味地瞻仰赞叹的,而是让我们从他们那令人高山仰止的伟大灵魂中,学到那一切凌驾于世俗纷扰的不朽的精神力量。
令人遗憾的是,茨威格并没有深入到中国的历史当中去,他并没有勇敢地撩开东方文化神秘而独具魅力的面纱,如果他知道在这片广袤的东方大地上曾经诞生过怎样传奇的人或故事的话,那我相信这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篇幅肯定要再翻一番了,程婴为了尽人臣忠义含辛茹苦抚养赵氏孤儿,待其成年后慷慨自刎而死。屈原为了故国倾覆悲以慨歌,后坦然投江自尽。陈吉思汗东征西伐,铁蹄铮铮远至波兰。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开创了亚欧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如果茨威格知道了这些瑰丽多姿的东方传奇,那他那颗富有浪漫与热情的文学家的心,又该怎样醉心于此呢?
回顾每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感受英雄不朽而魁伟的灵魂与心灵,让英雄的故事顺着那奔腾汹涌的历史的江流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直到历史创造出属于又一个时代的真正英雄。这或许就是茨威格想给全人类所表达的一种诚挚而热切的嘱托吧!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三茨威格写的斯科特等一行人作为第一个征服南极点失败的勇士从南极点返回的文章入选过我们的中学教科书,是个短篇历史特写,相当精彩,我一直记得里面的情节,男子汉奋力前行爆发出征服世界的勇气,为获得莫大的荣誉赌上一切,总在我脑海中浮现。这个暑假,有幸从图书馆碰到这本书,仅仅是偶然的一瞥,我就知道这本书走不脱了。
我读的是北师大舒昌善的译本,听说这个版本译得极好。全书选自茨威格1910至1942写的十四篇历史特写,时间跨度极大,文体也很多变。严格来说此书是小说性质的历史片段,不是史学著作,选的这十四个瞬间并不能代表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全部进步和胜利。而且茨威格先生是个对人性的美好和美好的人性有着执着追求的崇高的犹太作家,不然他不会于1942年,法西斯最为猖獗时,自杀于巴西。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欧洲的角度,而不是整个世界和整个历史的视角选取的,没有亚洲和新兴的美洲也很正常,虽然很不愿承认,但从文艺复兴到二战前夕世界的主导者和历史的推动者还是欧洲。
这十四篇的切入点大致两种,一种是历史的重要节点,在这个节点某个可以真正改变历史的人所思所想所做,如默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另一种是人性的重大胜利,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某颗耀眼的星星在巨大困难和重大抉择下所发出的耀眼的光芒,这种人性的光芒又有两种,一为得到他人肯定的荣耀,如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二为得到自己的观我(欧洲人的观我通常是他们所信仰和尊敬的上帝或天主,我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天主上帝和我们传统理解的象征美好的人性和人性的美好并带有一定想象中的他人对己的看法的观我相差无几,故以此代之)的肯定,如列夫托尔斯泰八十出走。需要申明的是,这种分法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因为这些伟大的人物有时正是为了追求荣誉和自我肯定而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个叫历史的家伙的面目。
这十四篇文笔相当好,尊重基本历史,对人物的心理和处境刻画得极好,读者常常代入其中,仿似自己是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被卷入命运的漩涡,是大病初愈的谱下弥撒亚一曲的亨德尔,是挣扎了二十年的托尔斯泰。而且把人文学者茨威格先生对美好的讴歌和对二战前夕欧洲人不重视共和和平等人类奋斗千年才取得的胜利的忧虑。我觉得无论在人生之巅起舞,还是在挣扎里不知所措,是为我们所取得的胜利醉心不已,还是恐惧并怒吼着人类末日已经到来,是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的历史,还是对以前有什么从不关心,读这本书吧,读这些历史的瞬间,会找到自己缺少的。
当然我不可能对这十四篇统统感悟深刻,其中的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巴尔沃亚篇,滑铁卢的一分钟—格鲁希篇,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菲尔德篇,西塞罗篇令我印象深刻,也得到不少我当前缺乏的。
巴尔沃亚是个负债累累的退役士兵,有野心的冒险家,小贵族。无法遏制的渴求权力的欲望和做一番青史留名的大事业的野心,让他取代了自己的长官,声名赫赫的大律师恩西斯,后来又驱逐了西班牙王室派来的总督尼古萨。为了保持自己篡夺来的权力,巴尔沃亚迫切地需要大功绩抹平之前的错误。这时候,第一个目睹另一个大洋的欧洲人的功绩,哥伦布未曾做到的事业啊,让他一往无前。但是当他完成这一功绩时,就势必抢了王室新派来的总督的风头,本来他完全可以自己做总督,可惜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时间差的玩笑,他被找借口杀掉了。解决了为成功带来的问题,却又带来了新的无解的矛盾,巴尔沃亚从他踏上巴拿马城时,就已经近乎必死了。可是我相信巴尔沃亚这个不甘寂寞的男子汉不会后悔,让这样一个把荣誉和声名视为至高事业的男子汉碌碌无为但老死于床榻比杀了他更让他痛苦。大航海时代就是这样一批投机者,博出位者,破落户,想向上爬的武夫开创的。
还有菲尔德,他的故事我之前听过,但还是惊叹不已。他是幸运的,生在一个极度乐观的疯狂投资时代,一项完全是幻想的冒险却有无数投资蜂拥而上抢着买单。很有幸,我们也在这样一个时代,尽管这两年有些降温。他这样一个商人要不是这样一个时代,会寂寞的发疯,他需要伟大的事业来实现不朽。在19世纪中叶,火车刚鸣笛了区区20年,有线通讯刚刚冒头,不过是铺设了从多弗到加莱的38公里英格兰海底电缆,就有一个对电学一无所知的小伙子跑出来要铺设跨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多么疯狂啊。众人注目的第一次实验失败,他很快准备第二次,又失败了,我相信很多人,至少是99﹪,这时选择已经放弃了。但他很快准备第三次,悄无声息的“成功”了,他被捧上神坛,美国人民把他奉为哥伦布第二。但不出一月,电缆信号全无,他一名不值,所有人都唾弃他,几次三番拉来的投资也所剩无几,丧失了经营权,英国政府专家组一致认定事不可为,美国此时也陷入内战。一切都完了,这种情况还怎么干?我相信一个有着正常心理的商人也好投机者也好,绝对会放弃,至少夜深无人时我再三拷问自己:你会不顾一切,去试试第四次的失败的滋味吗?我不会,至少现在的我不会。我会疯掉的,肯定找个乡间苟且了。但他没有,他注定不朽,我相信就算他没做成这件事,他也会不朽,至少在我心里,不朽。他再一次让所有人相信自己,买下巨轮,开始第四次征程,不幸的是,又失败了。又有什么呢?对菲尔德不过是再来一次的宣告罢了。当喜马拉雅被你视为土丘一样轻松征服了,世间还有什么山峰能阻挡你呢?很快,他成功了。不得不承认,我,我们,在这样的勇气和能力面前是渺小的。
这书中,十四篇还有很多美好等有心人发现。我们大多数时间读书只能折服,只能感动,只能迸发出不可持久的热情,但又有什么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折服,不去感动,不去感染一种热情呢?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闪耀,群星,人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