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承制的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从10月14日至16日在CCTV-1晚8点首播,每晚播出2集;10月17日至19日在CCTV-9晚8点重播,每晚播出2集。
看完本片之后感触颇深,他的精神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追溯他走过的革命道路,和光辉的一生。
习仲勋一生中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不仅在工作上他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作风严谨、清正廉明,在家庭生活中他既是一位充满爱心又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又是一位和蔼慈祥而又家训严厉的好父亲。他感情丰富,个性鲜明,既有铮铮铁骨,又有绵绵柔肠;他爱憎分明,严慈相济,既敢言敢怒不顾个人进退得失,又宽厚大度没有半点个人私隙。
习仲勋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他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孩子们都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齐桥桥上初中时,母亲齐心把炼钢时穿过的一件大襟罩衫给她穿,上面有不少被钢花烫出的洞眼。齐桥桥穿过的衣服鞋袜再给她妹妹安安和弟弟近平、远平穿。孩子们习惯穿旧衣服,穿着新衣服反倒觉得不自在,因为同学们穿得都很朴素。以至于习仲勋后来给桥桥做工作说:"你是女孩子,还是要穿好一点。"齐桥桥回忆说:"尽管我们姐妹兄弟小时候没有华丽的衣着,甚至比常人还要简朴,但我们的学习都很好,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健康的,即使是在最艰难、被人歧视的日子里,我们仍然是乐观的,而且活得很有尊严。"
习仲勋还非常注意保护环境,节约水电,经常教育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厉行节约。习家人节俭行为出乎人的意料。习仲勋习惯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着让孩子们再洗,然后还要用澡水洗衣服。家里厅堂的灯晚上一般很少打开,他要求房间里只要没人,一定要随手关灯。在外面散步时看见地上有烟头,他都会俯身捡起,扔到垃圾桶里。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一直保持着随手关灯、节约用纸、拧紧水龙头、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不仅儿女们一直保持着,就连孙辈们也继承了爷爷的这些好传统。他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的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0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始播放6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当晚,XX广大干部群众齐聚电视机前,集中收看,纷纷表示要继承习老遗志,加快绿色跨越发展步伐,努力建设"美丽XX"。
XX县全体县级领导,各单位、各镇管区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在城区各大广场,许多群众聚集在电视屏幕前,聚精会神地观看纪录片。退休老干部刘保存早早就守在电视机前,和老伴一起观看。从两当兵变到建立陕甘根据地,每看到一个历史节点,老人都十分激动:"看了电视文献纪录片深受教育,习老一生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功勋卓越,关爱群众真心,为人处事诚心,是英才、是栋梁、是功臣、是楷模,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当从电视上听到习老亲切的乡音,看到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组组熟悉的画面,一桩桩鲜活的历史事件,大家感动不已。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生活,传承和发扬习老这种忠心向党,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要把收看学习《习仲勋》纪录片与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正在开展的大整顿大排查活动紧密结合,与推进富民强县、绿色跨越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与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从习老的革命经历中汲取精神营养,从他的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力量,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岗位,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努力建设"美丽XX"。
今天满怀深情地观看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的第一集和第二集,即《烽火陕甘》和《纵横西北》,该纪录片是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六集文献纪录片。该记录片以朴实的风格,生动的叙述,全面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政治家习仲勋同志的革命生涯。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3年1月为习仲勋同志亲笔书写的题词,也是对他一生最客观准确的评价。1926年,年仅13岁的习仲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他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1928年,年仅15岁的习仲勋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经历何种革命斗争和各种复杂环境考验,面对逆境坎坷,习仲勋同志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他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闹革命打江山;他热爱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毛泽东主席如此评价。"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是习仲勋同志一生的忠实坚守。该纪录片反映了习仲勋始终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尽忠,心系群众。
在今年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习仲勋同志等革命前辈学习,时刻牢记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为民务实,清正廉洁,做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共产党员
习仲勋传观后感之三:
近日,央视播出了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完整回顾了习仲勋同志波澜壮阔、功勋卓着的奋斗历程。习仲勋,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XX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习仲勋13岁入团,15岁入党,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习仲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特殊贡献的关键人物,特别是在创建陕北苏区这一时期,直接在党危难时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想想那时习仲勋才21岁,在这么年青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不得不令人敬佩,学习。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时代在发展,文化在进步,在新的时代,在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懈奋斗的时期,赋予了我们青年新的使命,我们应该从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吸取优点,接过他们手中的枪,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青年的果敢和卓绝,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唱响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刻苦学习,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磨砺品格,砥砺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佳绩。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这段荡气回肠的话,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习仲勋就被毛泽东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1943年2月,习仲勋调任中国共产党绥德地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培养典型,总结经验,领导大生产运动,增强了当地的经济实力。在整风审干和"抢救运动"中,抵制和纠正"左"的偏向,保护了干部和群众。
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国共产党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受党中央、毛主席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过,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和平建设年代,习仲勋更是如此。仅从1978年到1980年,他在主政广东期间的"一哭一护",亦可见一斑。
"民在我心,民为我本",习仲勋这不起眼的"一哭一护",彰显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然而,在当下,个别领导则不是这样,他们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颐指气使,不黯群众疾苦,有的甚至面对信访群众的苦苦哀求无动于衷,迟迟不肯出面。看看习仲勋的"一哭一护",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个别领导的确应该感到汗颜。
在陕甘宁这片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革命根据地上,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浓墨重彩的革命故事,革命先烈们用一片赤诚丹心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因从事革命活动,被转入西安军事才判处关押的习仲勋同志还不满十五岁。在被关押期间,面对凶险的环境,少年习仲勋毫不畏惧,坚持从事革命活动,最终被吸纳进共产党员的先进队伍。在革命战争年代,像习仲勋这样赤诚丹心照神州的共产党员绝不是少数,而正是这些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开创出了一片中华大地的盛世华章。
时至今日,共产党员仍然奋斗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仍然战斗在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最前沿。但论说起共产党员和群众的党群关系,已经远没有当初战火纷飞,()扛着土枪打天下的时候和谐了。究其原因,不过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广大群众在思想上都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特别是个别党员干部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在安乐太平中丢掉了一份革命先辈们遗留下的赤诚丹心。
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只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奉献终生,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绘成的优良传统。在金钱、权力、美色等腐化堕落的诱惑面前,我们的党员干部们万不能忘记这份优良传统,势必要将这份赤诚丹心传承下去,为神州大地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纪录片习仲勋观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2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