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许多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从部分省区分析数据看,“泔水猪”是造成“非洲猪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杜绝“泔水猪”再一次被推上舆论的浪口,而严禁饲养“泔水猪”,必须要从餐厨剩余物管理的源头严抓严管堵住漏洞。
一、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是“泔水猪”养殖成本低,育肥快。使用泔水喂猪的大多是小养殖场尤其是散养户,随着饲料价格的上涨,猪肉价格的基本稳定,小养殖场、散养户的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不断下降,使用餐厨剩余物等低成本养殖成为了此类养殖户的选择。同时泔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能量水平较高,育肥效果比较明显。低成本、育肥快、效益高等因素使得餐厨剩余物走进了小散养殖户的“利益链”。
二是地方部门监管不力。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出台过禁止“泔水猪”的规定,禁止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然而,由于现实中的监管措施乏力,养猪场或个人养猪比较分散,一般也难以管控,养殖户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便大肆用餐厨剩余物来喂养“泔水猪”,导致地方政府禁止饲养“泔水猪”的收效甚微。
三是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率不足。在一些地方积极探索餐厨垃圾集中收储处理的方法,收取低成本甚至免费收集处理,例如我县每日傍晚餐厨垃圾流动收储车进行收储后再集中处理。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餐饮企业偷偷出售餐厨剩余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相对于处理费,售卖获利对于本小利微的餐饮行业来说成为了不二选择;并且较为分散的乡镇、农家乐等餐饮行业成为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的薄弱地方,从而为“泔水猪”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床”。
二、建议对策
一是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和处理设施。严禁饲养“泔水猪”从餐厨剩余物流向的源头上堵住漏洞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中央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对泔水的资源利用,如国务院通过中央预算支持地方政府或企业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支持科学家研究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地方政府牵头建立厨厨垃圾处理厂,通过生化、物理等方式处理,把泔水油变为汽油、柴油,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少剩余物流向养猪市场;在法律方面可以通过立法杜绝饲养“泔水猪”,并建立统一的集中回收、无害化处理和利用体系,依法严禁餐厨剩余物非法外流变成猪饲料,对违法者以重罚,从而起到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肉类产品加大检验检查力度,对发现的“泔水猪”肉类品联合公安部门采取顺藤摸瓜的方式,做到发现一起,打掉一个链条,从瓦解餐饮户、养殖户、销售户之间违法利益链条,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泔水猪”供应、生产、销售链上每各环节都尊法而行。市场监管、卫生健康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对餐饮户、养殖场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格餐厨垃圾收集管理,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
三是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从源头上杜绝“泔水猪”应该坚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原则,加大“泔水猪”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知晓“泔水猪”的生产、销售途径和危害,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泔水猪”整治工作,让老百姓参与到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监管工作中,提高老百姓的参与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