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文素材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公安机关舆情应对的思考和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人都是新闻舆论的参与者,人人都可以在网络空间表达看法,对关心的问题展开评论。来自网络的言论、观点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参与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战争,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中,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每年都有涉及公安机关的舆情爆发,虽然最后都得到平息,但其过程却是“媒体的盛宴、网民的狂欢以及敌对势力的得意之作”,给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工作带来了被动,产生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基层公安机关所面对的舆情及特点
(一)舆情的分类
基层公安机关是直接面对群众的执法单位,处在社会矛盾和问题聚集的前沿,往往是各类事件的“兜底”部门,更是各类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单位,极易成为公众负面情绪的“受力点”、“爆发处”。当前,基层公安机关自身所面对的舆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利益诉求方或矛盾纠纷方因利益受损,将舆论矛头直指公安机关,一旦公安机关沟通不畅或舆情处置滞后,就极易引发社会舆论,将事态扩大化;二是在接处警过程中,因执法不规范、处置不恰当而引发的涉警舆情;三是在社区工作或窗口服务中,因办理程序要求或是职责权限规定,群众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群众不理解,将片面的碎片化信息诉诸网络,引发围观批评的涉警舆情;四是个别民警、辅警在工作生活中,不注意形象,违反相关规定,从事经济活动、公车私用、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等行为,引发的涉警舆情;五是在其他警务活动中,“冷、硬、横”的态度,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而后群众在网络上进行宣泄情感的涉警舆情;六是个别民警、辅警无大局观念,将警务活动随意在自媒体上进行传播,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引发的涉警舆情;七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报道,用词不当、存在逻辑漏洞等问题,引发的舆情;八是网络谣言碎片化叠加,移花接木,官方渠道应对滞后,网民的猜测、臆断、主观评论等脱离实际,“道德绑架”、带有目的性的舆论炒作、甚至抨击社会、抹黑特定群体等的舆论行为,造成风暴式的舆情爆发。
(二)舆情的特点
一是多发性。公安民警、辅警队伍基数巨大,在日常警务活动中,民警的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每一项警务或非警务工作,都会经历群众监督的“放大镜”聚焦和考验。据相关统计,全国现有网民数量超过6亿,智能手机和即时通讯的普及,造就了舆情的多发性。二是突然性。基层公安机关民警、辅警身处执法一线,每一项工作都直接面对群众,任何一个环节都潜伏着舆情的诱因,往往在不经意之间,舆情信息就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在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信息能量,负面舆情信息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超出基层公安机关的处置能力范围,使基层公安机关陷入舆论漩涡,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三是爆炸性。舆情信息的传播,具有瞬时效应,在全网网民的关注和传播下,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最后达到爆炸峰值。尤其是涉警舆情,更是各大媒体及网民关注的焦点,如果处置措施得当,可以产生正面效应,舆情也会迅速降温;如果处置措施不当,产生的负面效应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影响力和破坏力巨大。四是负面性。因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以及网民普遍存在的“猎奇”心理,往往倍加关注的是关于负面涉警舆情。一旦产生负面的涉警舆情,就会被无限放大,由此引发的次生舆情,会波及到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没有任何一个警种能够幸免。五是失真性。自媒体时代,造就了碎片化新闻的传播,碎片化的新闻不能体现新闻本身的全部内容,也势必在传播中被“画蛇添足”,最终成为“谣言”,失去新闻本身的真实性,更加容易误导视听,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和引导,将对网络社会甚至现实生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官场小说
二、基层公安机关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一是舆情应对观念陈旧、滞后。部分领导干部、民警对舆情应对的观念相对落后,未认识到自媒体时代,舆情应对的重要性。总感觉舆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看似与己无关,便漠不关心,疏于学习,不从身边的涉警舆情中汲取教训,一旦涉及自身,便手足无措,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对负面舆情的处置上,有的还停留在“删、封、堵”的“三板斧”上,造成基层民警“怕宣传、惧宣传、躲宣传”的思想蔓延,舆情应对措施更是纸上谈兵,实际操作性差。
二是舆情应对团队素质能力不高。基层公安机关受警力、队伍结构、工作性质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缺乏舆情应对的专门人才,教育培训的力度不够,团队素质能力有待提升。近年来,发生在身边的涉警舆情多如牛毛,而每一次成功的舆情应对,都体现了公安机关舆情应对能力在一步步增强,但离“游刃有余”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的舆情应对能力更是捉襟见肘。
三是资源运用意识不高,与媒体合作意识不强。基层公安机关身边的资源有县区宣传部门、当地新闻媒体、各大通讯运营商、上级公安机关宣传部门、以及新媒体权威官方平台。在基层公安机关的意识形态工作中,更多的是借助资源进行正面宣传,未与相关单位和媒体形成良好互动和合作,在处置负面舆情过程中,没有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并能保证在需要时高效运作,舆情应对的主观合作观念不强。
四是新媒体运作能力不足。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基层公安机关也拥有了自己的“两微一博”“朋友圈”,而“朋友圈”内的朋友不够多,影响力不够大,往往面对负面舆情时,发挥的作用有限。运作管理官方自媒体平台的一般为宣传民警,而宣传民警大多是非专业,舆情应对能力处于基础水平,相关培训教育较少,舆情应对意识更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进行新媒体运作,只能称之为新媒体平台管理员,不能有效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权威作用。
三、关于基层公安机关舆情应对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从治国理政大局的高度阐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因此,在基层公安机关的新闻舆论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加强引导,健全机制和队伍,充分利用资源,强化媒体合作,培养全警的舆情应对意识和能力,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敢于面对新挑战,打赢基层公安机关舆情应对的“无硝烟”战争。
一是转变观念,强化全警的舆情应对意识和能力。在新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必须迅速转变观念,适应并掌握新媒体时代的舆情应对意识和能力。自上而下,将新闻舆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领导干部必须掌握舆情应对的方式和方法,在观念和理念上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开展舆情应对工作。将舆情应对作为全警教育培训的必修科目,从日常工作中抓起,牢固树立全警的舆情应对意识和能力。
二是打造素质过硬的基层公安机关舆情应急处突队伍。当前基层公安机关舆情引导员队伍虽已建立,但尚未有效发挥作用,素质能力也有待提高。要在新闻舆论工作战中占据主动,就必须迅速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公安机关舆情应急处突队伍。在日常培训演练中,多进行模拟训练,培养舆情应对骨干,强化实战效能。同时,积极培养基层公安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建立完善配套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出面,说合适的话。
三是强化内外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充分利用资源,打赢舆情引导战争。当前形势下,单靠基层公安机关的力量是无法打赢新闻舆论工作战的,必须建立新闻舆论工作联动机制,应积极与党委政府宣传部门、主流媒体等建立合作机制,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全网媒体资源。在紧急状态下,能够第一时间占据舆论制高点,第一时间发声,掌握话语权、主导权,杜绝“删、封、堵、怕、拒、躲、拖”的行为,传播正能量,以权威的发声,统一的口径,让负面舆情淹没在统一战线的舆论波涛中。
四是加强新媒体平台的运作,拓展“朋友圈”,充分发挥权威的作用。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新媒体官方平台,粉丝量有限,影响力在当地来说还不成气候,全网影响力更无从谈起。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运作,以打造权威的思维和决心,更加广阔地拓展“朋友圈”,增加粉丝量,积极寻求主流媒体的关注,达到在本地舆论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主力军。
五是主动出击,积极适应新形势,敢于面对新挑战,狙击一切“来犯之敌”。基层公安机关要在上级宣传部门的领导下,加强与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市级网监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舆情情况,对负面舆情要直面挑战,充分运用新闻舆论工作战的工作措施,主动出击,坚决打击一切“来犯之敌”,要有“敢犯舆论底线者,虽远必诛”的魄力。在实战中,积极组织磨练舆情应急处突队伍,健全警媒合作机制,确保在新闻舆论工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公文素材库友情提示:本网站所有内容为共享上传提供,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Copyright © www.bsmz.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共享时代 共享你我他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