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文素材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浅谈基层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审计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财经秩序、促进政策落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基层的审计实践情况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基层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规范不到位。首先,没有一个规范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事后监督,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是党委和政府督查部门的事。跟踪监管是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职责,对违纪违法的处理是执纪执法部门的义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方式,谁来跟踪、跟踪什么、怎样跟踪,审计机关还没有一个规范标准。其次,没有一个规范制度。审计机关跟踪介入的时机、跟踪组织方式、程序、内容和重点等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第三,没有一个规范政策。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是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审计机关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出击,提前介入、跟踪审计、由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监管,没有一个具体细则,缺乏操作性。
(二)审计手段相对落后。首先,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审计,理论性、政策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审计程序与方法更加复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通晓和掌握经济学、政策学、金融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前各级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与开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所需要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其次,审计工作的强制性较差,侦查手段不强,要想查清楚一些疑难问题,困难重重。
(三)审计质量相对不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同于常规审计。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审。基层审计机关要想有效地开展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必须吃透政策,需要广泛收集、整理、汇编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还要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审计方法进行审计。但现有审计力量与繁重的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严重制约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往往把精力放在审计实施和情况听取上,对于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对审计结果的运用不规范,致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项目质量不高,对审计成果的运用不够广泛深入。一方面,审计机关受人力、经费等因素制约,难以对审计对象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监督与核查。另一方面,一些审计报告,对查出的政策措施落实问题没有进行综合归纳和辩证分析,审计建议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被审计对象无法达到整改目的,严重影响审计成果的采纳和运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审计尺度标准不好把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对于审计部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国务院和审计署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然而,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却未见出台。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视野和经验方面都存在较大欠缺,又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评价依据。相同的一个事件,可能在一些地方审计机关看来问题很严重,而其他审计机关看来不是问题,各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政策措施落实何谓好坏、孰优孰劣,只能笼统把握。
(二)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审计人员配置较为单一,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审计新形式、新任务和新要求。加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不足,对政策理论学习不够,缺少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必须的知识和经验。复合型人才紧缺,专业技能不佳,缺乏现代审计手段,难以满足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专业知识的需要。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个别审计人员行为不规范,作风不扎实,无论是思维方式、业务水平还是法律法规的运用,都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审计任务繁重影响质量。一方面,审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临时审计任务增多。另一方面,基层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审计人员需要完成的审计项目持续增加,审计力量严重不足与审计任务的持续增加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质量。
(四)审计整改督查建设滞后。一方面,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认识不到位,配合审计机关对政策落实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未建立完善的整改跟踪机制和强制性的配套制度,审计机关无法全面地跟踪审计整改情况。目前,审计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致使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三、工作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策贯彻落实法规制度。一是制定出系统性、操作性较强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法规,使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加快构建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标准,本着相关性、重要性、客观性、准确性、谨慎性原则,合理、灵活地选择多门类评价指标,为政策绩效提供综合衡量尺度。
(二)加大审计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审计人才是关键因素,必须优化审计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是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二是要储备相应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既懂审计又懂经济学、法学、工程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聘请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审计工作人员到高等院校、上级业务部门学习深造,开展全员、全方位、多途径培训,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全面提高审计干部业务水平,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统筹安排提升跟踪审计时效。鉴于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要求高、任务重、压力大等特点,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基础审计机关的领导和指导,在做好宏观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下发审计工作指南和视频培训等形式,给予基层审计机关专业化指导。同时,应兼顾基层审计机关队伍素质不高、审计力量不足的现状,在年初安排审计任务计划时,坚持量力而行,避免出现面面俱到、贪多求全等问题。
(四)建立健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一是健全整改责任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人,应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管、亲自抓。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要及时整改和认真研究,审计机关应对整改情况进行再跟踪。二是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审计机关要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必要时可提请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把审计成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业绩的标杆与准绳,纳入干部考核档案。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咬住不放,一查到底。组织部门要将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相结合,做到凭实绩用人,凭审计结果用人。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审计决定的执行力,增强审计监督的威慑力。
(郓城县审计局 程念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