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文素材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工商商标培育工作的问题与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工商紧紧围绕促进区域经济振兴发展这一中心,立足辖区实际,围绕“增量、提质、促亮点”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商标保护,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到201*年9月底,韶关拥有注册商标数为7546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32件,集体商标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
一、韶关工商抓好商标培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以宣传为抓手,突出“广和深”。韶关市工商局为进一步加强商标品牌战略宣传力度,在利用信息栏、横幅、宣传车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商标法规宣传和商标知识培训,同时在当地报刊、电视台、网站以及利用群发短信、微信等媒体平台推介商标工作和创牌经验。还在市工商局办公大楼一楼建立了“韶关商标发展展览”。通过多元广角宣传,企业商标意识明显增强,为商标引领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品牌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以培育为抓手,突出“优和强”。韶关市工商局每年根据企业特点、规模、发展潜力,有针对性地选择较具规模、品牌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作为“商标品牌创新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帮助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力促韶关市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品牌。
(三)以农村为抓手,突出“引和扶”。韶关市是一个山区城市,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对此,韶关市工商局为提升商标富农效应,高度重视涉农商标推广力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农户及涉农企业树立商标意识,提高商标注册的积极性;主动靠前帮助、指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商标的申报和使用,在商标设计、商标注册申请、商标使用和管理、商标保护等方面提供服务指导、实地帮扶,促使其正确使用管理商标,提升自主品牌维护能力,运用商标品牌增收致富。截止到201*年7月,涉农商标1532件,主要是茶叶、水果、大米等产业。
(四)以监管为抓手,突出“打和保”。以产品制售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为重点整治地区,以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等为重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双打”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工商商标监管职责,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发挥工商在保护商标专用权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使基层工商把开展商标办案、保护商标专用权列为履行综合监管职能、开展维权服务的重点内容,将规范市场主体商标经营使用列为日常巡查的重点项目,作为经常性工作。同时,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协调,畅通联络渠道,建立健全联手打假机制。201*年1-7月,全系统查处商标案件56宗。
二、基层工商抓好商标培育工作遇到的问题
(一)商品培育推进力度不均衡。近年来,在商标富农等一系列政策的刺进推动下,基层山区商标培育发展工作总体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商标培育推进力度、发展程度、取得效果方面,各部门、各企业参差不齐。地方政府在把商标培育发展战略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融合方面,缺乏有力措施或措施落实不到位,使得地方经济发展对商标培育发展实施的内在需求不相适应;各单位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配合,整体合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职能部门间相互促进的机制仍不完善。
(二)传统落后经营方式制约培育发展。从经营方式来看,基层山区主要以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者大多数是农民或者农村经济组织,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惯性,市场意识、商标品牌意识比较淡薄,且农副产品不像工业产品那样有比较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难以使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农副产品商标品牌培育和发展缺乏必要的原始动力。从科技创新来看,现有农副产品企业的产品基本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更少,农副产品商标品牌效益较低,使得辖区内商标申请量、注册量和拥有量都偏低。
(三)商标管理与行政保护水平仍待提高。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商标放大品牌效应,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商标培育发展的应用上,一方面要鼓励企业管理好用好商标,实现拓展市场、维护创新成果、获取高额回报等目标。而另一方面,就会相应出现制造销售假冒商品、傍名牌等侵害商标权力人正当权益的违法行为。而反观辖区企业商标培育发展实施水平,以及商标专用权行政保护的水平仍然不高,市场上假冒商品屡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商标培育发展缺乏动力。首先基层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模式、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特殊原因,要推动一个区域的商标培育发展,首先要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制定适应本地区产品商标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对企业、农民注册商标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是激发企业和农民注册商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促进发展地方商标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其次,商标的申请注册,对申请人和商品特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如申报程序严谨,资料繁多,要求严格等。申请注册工作不单单是企业、商标代理组织和工商部门就能完成的,更需要政府统一协调农业、质监、行业协会等部门和组织,才能确保商标申报注册成功。
(五)商标发展意识不强。基层山区大多数经营者生产和经营者大多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品牌意识仍然淡薄。缺乏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对创建商标品牌的认识浅,以商标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没有真正确立,认为只要产品有销路,还依旧抱着“产量高比什么都重要”的错误认识,商标注册与否,用与不用问题不大。例如不少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尽管注册了商标,但大都属于普通商标,无法通过商标凸显产品地域特色。
(六)工商帮扶力度不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门所有的政策,最后都需要基层工商部门去落实。基层工商部门以乳源县为例,韶关工商各商标管理部门常年为1至2人,需要负责商标、广告综合事务;工商所大的10人左右,小的只有4至6人,其中企业登记注册、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就已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各类专项检查、联合执法等使得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奔命,难有大量精力帮扶辖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申请注册商标、申报著名、驰名商标等服务工作。另外,辖区市场主体成功注册商标、取得著名、驰名商标与基层工商部门绩效考核等关系不大,无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商标战略。基层工商部门开展商标工作,更多的是局限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等商标权的保护方面。
三、进一步推进商标培育发展工作的建议
(一)意识为先,抓好商标品牌宣传指引。建议从提高商标品牌意识着手,工商部门可连同教育、经信等部门,抓好商标启蒙教育,广泛开展“商标品牌进企业”、“商标品牌进农村”、“商标品牌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商标相关法律、法规,以实例引证商标品牌对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巨大效用,提高市场主体对商标品牌的认识及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指引帮助市场主体申请商标注册。
(二)政府主导,理清商标培育发展思路。帮扶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商标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相关部门的支持,因此,建议地方政府成立商标培育发展领导小组,重点调查了解本地现有产品商标注册和使用情况,制定推进商标培育发展的工作方案,选择有发展潜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作为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引导社团、协会、行业团体等组织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做到有计划、有成效的推进商标培育发展工作。
(三)红盾护航,维护商标品牌权益价值。建议工商部门一是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指导企业开展商标权资本化运作,定期召集由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为双方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努力构建银企双方密切合作的良性发展格局;二是深入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加大县域以下地区冒牌和“傍名牌”商品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对知、著名商标单位的商标和产品纳入重点保护范围,强化对各类商标印制单位经营行为的监管,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三是在商标品牌建设中注重发挥信用监管的作用,加强商标代理机构信用建设和信用管理。
(四)深度扶持,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建议由县政府牵头,成立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的领导小组,出台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意见。工商部门要在商标品牌建设工作中发挥主人翁精神,做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智囊参谋和主力军角色。一是做好县区内有效注册商标梳理摸底的基础工作。摸清本地特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和“地理标志”资源的状况,研究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发展地理标志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明确发展商标品牌农产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设计好实施商标品牌建设方案;二是开展调研走访,了解企业诉求。指派专人负责商标工作,深入重点企业、特色产业、规模企业、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走访,倾听经营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指导商标发展。三是积极加强与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汇报,及时反映当前该县商标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规划,争取完善并落实商标激励办法。
(五)扩大效应,带动地方市场经济发展。一是培养典型,以点带面,对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给他们以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和平台。建议在政府政务信息网上开设“驰(著、知)名商标展示台”,展示区域驰著知名商标企业的风采;二是建议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扶持政策,对获得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企业表彰和重奖,鼓励他们争先创优,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加大商标品牌的含金量,在地方企业中营造出浓厚的重知识产权、创驰著知名品牌的良好氛围。通过商标效应的影响,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依托特色,做好强势品牌培育推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商业发展。建议一是要突出地方特色,培育挖掘特色品牌。积极挖掘和开发利用特色农产品地理资源或整合已有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工商部门要鼓励农商户创建自主商标品牌,倡导企业将商标注册工作融入其发展战略,做到“一乡一标”或“一类一标”。二是要强化宣传推广,打造商标品牌效应。一方面,政府要帮助企业拓展宣传平台,除了利用媒体、广告等平常宣传方式外,还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网络、电商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广辐射的宣传;另一方面,加大组织相关涉农企业抱团“走出去”,走出县、走出市、走出省乃至更广的地域进行宣传,提高商标品牌知名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