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文素材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引领效应弱亟待关注》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程的推进,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成为新时期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成长烦恼”,亟待关注。
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匮乏,专职导游队伍组建难。导游作为乡村旅游的领路者和引导者,对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提高游客满意度、优化景区服务质量起着极度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工作强度大、福利待遇低、社会尊重缺失、专业考试难度大等原因导致乡村旅游市场出现“导游荒”的现象。据悉201*年导游资格考试各地报考人数锐减,江苏报考人数比201*年减少3000人,福建减少两成,湖北下降近三成,同时,导游人员还存在语种结构单一的问题。以核心旅游城市张家界为例,注册导游人员2386人中,外语类导游人员仅91人,占3.8%。导游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导游人才的匮乏,正成为我省旅游软环境的一道硬伤。
二、资金不足,产业规模形成难。要想发展乡村旅游,首先面对的就是投入资金的问题,从旅游景点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完善、景点周边风景线的布置到景点管理人员的招募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但是农村地区本身的原有资金相对来说并不充裕,如何筹集投入资金成为了落在基层政府干部头上的大难题,如果不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很容易呈现“小打小闹”的零星状态,达不到预期效果。比如长沙市跳马乡由于前期投入资金不足,当地旅游便大多是农户自发进行,缺乏整体策划,难以在主流媒体或重要窗口进行捆绑宣传,加上缺乏对乡村旅游具体项目的具体策划,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导致外界对跳马乡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知之甚少。
三、管护缺失,原有生态保持难。当前存在一些地区为了盘活当地经济,盲目效仿邻镇邻乡开展乡村旅游,不顾原有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导致乡村旅游的品质大打折扣。例如今年九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居民在红网百姓呼声频道中发声,反映龙山县从洗车至苗儿滩这一大段河流,尤其苗儿滩辖区从捞车村至六合村的捞车河内,用炸药炸鱼,杀鱼机杀鱼,灭扫利毒鱼等现象十分严重,致使鱼类资源濒临灭绝。不光如此,沿河两岸居民的各种垃圾废水尤其厕所大粪一并排进河里,造成河流严重污染,龙山县“鱼米之乡”的美誉严重受损。
对策与建议
一是当地政府要完善专职导游队伍的建立,培养一批对当地环境熟悉度高的“本地导游”,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和管理机制,吸引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当地从事导游行业,提升导游人员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准投入专项资金,出台乡村旅游整体规划政策,将乡村旅游发展的“规矩”立起来。三是抓住乡村旅游的“关键少数”,加强对原有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保留住乡村风貌,注意乡土味道,留住青山绿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