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与我们渐行渐远吗?——读《国学教育读本》有感 本文简介:
读完《国学教育读本》后,我惊奇地发现,几千年来,古今人们的思想竟然如此相融相通。其中,我觉得“仁爱”才是国学精神的精髓,它是历朝历代人们共同的精神需求。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仁爱”的呼唤更加强烈。《论语》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意思是: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护他人”,即尊重他人、关
仁爱,与我们渐行渐远吗?——读《国学教育读本》有感 本文内容:
读完《国学教育读本》后,我惊奇地发现,几千年来,古今人们的思想竟然如此相融相通。
其中,我觉得“仁爱”才是国学精神的精髓,它是历朝历代人们共同的精神需求。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仁爱”的呼唤更加强烈。
《论语》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意思是: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护他人”,即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而在当今社会上,是不是处处有仁爱呢?
清洁工人辛苦地打扫卫生,有些人却视而不见,随手乱丢垃圾。他们是否想过清洁工人的感受呢?他们尊重别人的劳动了吗?他们做到“仁爱”了吗?在新闻里,老人摔倒无人扶、小孩被撞伤无人管的事件频出,一些人怕帮助他人自己反被诬陷,就选择冷漠、逃避,这样做是“仁爱”吗?难怪有人忧虑:仁爱,与我们渐行渐远了吗?
不!仁爱不会渐行渐远,因为“仁爱”的思想绵延了两千多年,它是真善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国学精粹,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仁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具有永恒的光芒,我们这一代人将把它发扬光大。
我班的李鸿同学就是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人。他背身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刘同宇同学上学,坚持了两年,被同学们称为“最美好同桌”。无独有偶,行知中学九(2)班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先进集体。“小胖子”葛飞的成绩很好,然而,他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只能长期坐在轮椅上。三年来,他全靠全班同学的照顾,才得以顺利上学。
可见,仁爱就在我们身边。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家里,我们要关心父母和亲人;在学校中,我们要关心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我们要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爱就会生根发芽,爱就会开花结果。
【点评】这篇读后感实际是一篇议论文。对于“仁爱”一词,是一个包含深奥的传统文化、传统故事、传统道德的词语。对于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理解。而作者却认为当今社会对“仁爱”的呼唤更加迫切,“我们这一代人将把它发扬光大”,并层层设疑,从现实生活中列举正反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作者的思辨能力与学以致用的精神。国学教育刚刚起步,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有此理解已实属难能可贵。
仁爱,与我们渐行渐远吗?——读《国学教育读本》有感 本文关键词:仁爱,读本,国学,有感,渐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