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队伍建设献建议
近年来,市公安机关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从严治警,政治强警,依法治警的方针,持续不断加大“抓队伍,促业务”力度,全市公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实际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比较
薄弱,在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还不够,方法比较陈旧,新办法、新招数不多,现有的一些管理制度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太强,政治思想骨干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全面,对一般民警的鼓励不到位,充满热情、充满信心的氛围未能有效形成。
根据以上问题,我们特提出相应对策或建议:
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队伍建设能不能抓好,民警的面貌怎么样,领导班子至关重要。因此,队伍管理首先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解决领导管理不力的问题。坚持一手抓队伍管理,一手抓公安业务,根据队伍人员思想状况及特点,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党的管理水平,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
尤其是基层领导处在带队伍的第一线,工作任务重,对民警影响直接,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要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带头深刻剖析,带头落实整改,带头接受监督。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为执法规范化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领导班子要切实肩负起队伍管理责任,要牢固树立“不抓队伍是渎职,抓不好队伍是失职”的理念,坚决纠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不负责任的思想和做法,做到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对问题不回避、不掩盖,对民警严到位、爱到位,该教育的及时教育,该提醒的及时提醒,该批评的及时批评,该处理的及时处理,绝不可稀里糊涂当领导,稀里糊涂带队伍。
其次是加强政治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提高自身素养。
各级领导班子要正确引导党员、民警注重加强个人的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大十八的学习,把“政治是方向,只有学好政治,才能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做到立场坚定不偏离方向,头脑清醒不迷失方向”牢牢植根在各族民警的心中。
第三是重点抓教育,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上下功夫。
各单位要重点强调和要求民警对各项队伍管理等有关规章制度的行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条令。学习内容包括《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五条禁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有关法律、条令。
每位民警针对以上学习内容要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通过有重点的学习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学习法律、条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条逐句的学习,深刻领会内涵,做到条令耳熟能详、入脑入心、从而不断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时刻以纪律、条令为纪律警钟,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内务纪律和执法纪律。
第四是认真查摆剖析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要定期召开队伍现状分析会,认真查找队伍建设、执法执勤、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民警要认真进行查摆,开展批评于自我批评,要敢于面对问题、善于查找问题,做到问题查摆不全面不放过、问题查摆不深入不放过、问题查摆不彻底不放过。
通过查摆和征求意见找准本单位及个人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和队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剖析原因,制定措施,认真整改。
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民警不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坚决同特权思想作斗争,坚决纠正冷硬横推、吃拿卡要、耍特权、摆威风等问题。
要从细节之处抓起,从民警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内务卫生、条令条规、规章制度严起,强化日常养成,确保纪律条规的严肃性,确保做到令行禁止。
第五是要重点抓制度,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
针对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堵塞漏洞,构建预防腐败长效机制。
一要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强化领导抓队伍教育管理的责任。
二要完善案件处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落实民主集中制。
三要建立完善民警勤政廉政讲评考核制度,对于发现的违法违纪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进行打招呼、诫勉谈话。
四要落实队伍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对民警的思想、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违法违纪隐患。
五要推行绩效考评工作,提高办案质量,严肃错案责任追究,强化依法办案的意识。
六
要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的违反办案程序等问题。
第六是要关心民警疾苦,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领导班子要经常深入民警中了解、掌握每个民警在工作、学习中的动机和创新经验,及时帮助他们总结,在本单位范围内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向全区、全市推广他们的经验。要关心民警生活,为民警办实事,这是
党组织联系民警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有困难的民警,党组织要定期进行跟踪,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大力相助,帮他解决经济困难,从而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调动民警发扬团队战斗、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共同努力的精神。
第二篇:“我为队伍建设献建议“征文“我为队伍建设献建议”
主题征文
题目:推动公安队伍廉政建设
的若干建议
近几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广大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抢险救灾、为民服务等各种安全保卫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扬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谱写了人生绚丽的篇章。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地看到,在我们公安队伍中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影响了执法的公平公正。因此,加强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在净化队伍,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顺利完成党赋予公安机关的使命,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个人认为,公安机关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系统统筹的工程。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思想的源头,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教育预防机制。公安(版权归公文素材库:WWwww.bsmz.net)机关担负维护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使命,权力在手,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物质的引诱,放松党性修养,滋长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官僚主义,这是产生不正之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性,从根本上提高公安机关党员、干部的素质。我们要结合“三讲”教育,组织公安民警学习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学习党风廉政法规,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用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章规范行为,切实解决好公安民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好公安民警的理想信念这个党性党风的核心和灵魂的问题,使党员民警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民警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第二,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管人,用制度来做事,并且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制度是个大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要全面推进各项法律、法规和规范建设,确保公安工作有法可依。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根据新实际,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完善已有制度,逐步建立新制度,为实施有效监督提供制度保证”。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是人们的行为依据,是反腐倡廉有效形式和保障。要依法治警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古往今来,任何一支军队,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就不可能有战斗力,公安队伍也是如此。毋庸置疑,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一部分法律法规已经严重滞后,一些领域只有概略性规范,缺乏实际操作性。因此,部分公安民警执法时容易“剑走偏锋”。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必定要加强法制建设。法制也是清除腐败痈疮,使警察队伍的机体恢复生机的手术刀,及时剔除腐败变质的痈疮,才能确保它不会蔓延开来,危及生命。
(二)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纵观古往今来,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客观来讲,由于党内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集中起来容易,民主起来相对较难。强化监督机制,分为内部监督制约和外部监督制约。
第三,要完善保障机制,提升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加强公安机关的廉政建设,改革后勤保障体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薪养廉的思路,适当提高民警待遇。要从优待警,关心民警的生活。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民警的合理、正当需要,把民警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装在心头,挂在心头,为民警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为民警排除后顾之忧,这样同样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公安机关任务重大、使命艰巨。因此,在公安机关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意义巨大而不容逃避的命题,它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能否顺利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公安工作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下定决心,找准方法,制定计划,把这项工作深入推进。
第三篇: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建议
为认真贯彻公安部政治部《关于组织开展“我为队伍建设献建议”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全力推进我省公安队伍建设,我所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公安队伍的特殊性,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保平安”社会治安严打整治暨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为确保全县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应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保平安”社会治安严打整治暨队伍教育整顿活动,通过开展“保平安”活动,使我县的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重点地区的社会治安面貌明显好转;发案总数下降,破案绝对数提高;暴力性犯罪明显下降,破案率提高;民警违法违纪率下降,队伍的纪律作风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全面加强队伍管理,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和谐公安队伍,大力整顿公安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排查化解队伍中的一切不稳定因素,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二、突出政治建警,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加强公安机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使广大民警能够深刻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维护国家
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永葆公安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作风,努力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到执法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认真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选择一批典型案例,深入查找具体执法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并从执法思想、执法理念等方面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教育引导民警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去执法、去服务,真正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突出素质建警,在加强警察职业训练、班子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着力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制定公安机关大教育大培训工作计划,部署以开展“三项考试”(全警岗位职责考试、法律知识考试和信息化应用考试)、创办“三大培训”(基层民警基本业务技能培训班、基层所队长实战能力提升培训班和优秀青年干部业务能力锻炼培训班)、加强“三项建设”(教育训练基地建设、教官队伍建设和新型教学模式建设)、创新“三个必训”(新入警培训、司升督培训和警务实战技能培训)为重点,通过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教育训练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促进广大民警政治、业务、法律、科技、体能等各方面素质
的全面发展。
(二)切实加强公安机关各级民警的素质建设。定期开展基层民警任职考察及跟踪考核,依托部属公安院校、外省培训中心和省厅培训基地,采取分层次培训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基层民警进行轮训,不断增强民警联系实际,运用政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综合能力。
四、突出服务民生,在提高执法效能和加强宣传表彰上下功夫、求实效
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和社会和谐度。
一是狠抓服务民生措施的落实。牢固树立服务在先的理念,积极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全面加强道路交通等公安安全监管工作。积极探索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继续改进治安、户籍、道路交通、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实现公安行政管理由防范控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是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下大力气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各项执法制度,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从各个环节上堵塞漏洞,最大限度地保障执法活动的公平和正义,切实转变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逐步建立完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是大力加强宣传表彰工作。全面开展“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新建议”征询活动和“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广泛开门纳谏,深入推进爱民实践活动,树立人民警察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式,由一般典型向重大典型提升,由传统典型向时代典型提升,由个人典型向集体典型提升。健全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应对涉警突发事件和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引发炒作的工作机制,及时向社区通报公安工作的重大部署、重特大案件的侦破情况,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效,不断扩大公安宣传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在从优待警措施的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
坚持把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积极主动地了解民警思想、家庭状况,关心民警生活,尽可能地提高民警的政治待遇。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伤亡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年度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经常性检查,把保障民警的休息权纳入年度绩效
考核,保证每个民警都能得到及时休整。继续做好民警年度体检工作,针对易发多发疾病,增加体检项目,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健全民警负伤紧急救治通道,加强与卫生医疗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救治工作运行机制,保证负伤民警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医治。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采取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开通服务热线和网站、定期组织培训和专家辅导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对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加强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建立健全维权机构和工作机制,着力抓好公安部从优待警十项措施的落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办理暴力袭警和恶意诬告陷害民警的案件,做好抚恤救治、澄清正名等工作,并依法查处不法分子,切实发挥民警维权服务职能,保护民警合法权益。
第四篇:我为新乡公安献一策以科学发展观打造新乡“阳光”警察品牌
―――我为新乡公安发展献一策
新乡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王丽
三十年前,我们的民族连梦都是让人窒息的,三十年后,我们不仅敢想敢干敢闯,而且梦想成真了。三十年间,我们经历了从学习“三个代表”到倡导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同时,也给当前公安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做为人民公安,面对发展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新问题,要统筹兼顾,全面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此,本人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孟建柱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近期孟钢副市长在市局党委会上强调的 ——树立五种意识 提高五种能力 打造五项品牌,形成了一些体会和理解。
一、关于和谐警民关系方面
如果说科学发展公安警务系统的根本是打造和谐警民关系,那么警民和谐的关键就是挖掘双方的宽容、理解与团结。
群众满意,归根结底是一种主观接受,所以应高度重视群众心理的研究。这里,我认为有两个理念值得探索。
理念一:“请你认识我”---加强宣传力度
随着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舆论正对现代社会生活,正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及时有效地发布新闻、引导舆论就成为了公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当前开
展的各项宣传工作,要树立的各种优秀典型,应注重、突出跨时代的继承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杨三纪”“韩文启”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后继有人。
一是要摆脱“只会埋头做事,不会开口说话”的窘境,从新闻宣传的本质入手,积极引导新闻舆论。
二是要摒弃“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旧作风,通过认清新闻宣传的内在核心,转变思想、实事就是,树立良好公安形象。
三是摒弃“宣传资源有限”的错误论断,通过发掘和利用新闻宣传新阵地,不断丰富新闻宣传手段,与群众建立良好互动。
比如,分局每年年初都举行的“爱民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设摊咨询、现场展示技防产品、教授防范技巧等举措,使公众有面对面了解、咨询的机会,也使公安机关有面对面解释、引导的机会,从而实现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公开化的双向交流。还有监察部门定期召开的警风警纪监督员会议,刑侦系统举行的“集中发还追缴赃款赃物大会”等等,都是向群众发布信息、展示成果、听取意见的有效互动渠道。从某种程度上讲,比单项的宣传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理念二: “让你变成我”——引导“换位思考”。
所谓“引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客体纳入到主体的规则、制度、机制中来。从公安谋略的角度讲,公安是主体,公众是客体,整合得好,就能成为“我”的资源。
为此,我们不妨建立一个“重大警务难题社会通报制度”。
一方面,定期公开通报各个领域的难点问题,以示透明;另一方面,向全社会征集“金点子”、“好办法”。对切实可行的,采取其建议,并对个人进行通报表扬、物质奖励。把“个人”打造成群众支持公安的典型。
我认为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首先是“问计于民”,让群众深切感受公安工作的酸、甜、苦、辣,增进对公安民警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推出的典型不仅要在队伍内部广泛宣传,更要让广大群众认识、了解,让他们了解公安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的先进团队。
二、关于民警心理方面
一线民警工作压力大,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更是家中的独苗,人生挫折遭遇少,在遇到妨碍公务案件后,可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挫败感、消极感,甚至产生恐惧、厌恶、仇恨等情绪,在执法中势必影响本人中立、公正地做出判断,从而导致执法偏差。“袭警罪”的缺失、警械武器使用规定的模糊性,无形中抑制了民警正当防卫意识,更加重了民警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在我们身边民警心理或精神产生问题的案例也已有几起。
为此,我建议:一是建立被妨碍公务民警心理评估及帮助疏导制度,利用现有的与心理诊所长期合作的有利资源,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民警心理辅导机制。二是尝试建立“心理咨询师协会”,搭建内部民警心理咨询平台,推广心理健康知识,为民警提供无偿服务。三是让民警逐渐认识和接受心理咨询,并自觉地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常识,从民警自我心
理调试做起,逐步深入,形成自我调试、咨询释惑、心理疏导等立体的心理健康调整体系。
三、洪量“信息”的收集
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层缺乏决策的依据,在于基层收集的信息没有形成规模;或是搜集来的信息不能对民警的日常工作有一个真实的反映。所以基层信息的采集工作至关重要。目前,除对象的信息录入,其他方面的采集抓手还比较少,或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社区民警的信息采集工作值得认真加以规范。
对于基层,可以试着运用《社区民警工作手册》,作为下社区的必备工具,在确保工作8小时内下沉,以及下沉后“干什么”和“怎么干”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我感到有几个方面值得探索。一是要将《手册》设计的项目归类,便于下班前民警录入系统,把水引入河床。二是要规范到民警个人判断的“重大事件”,都应该记录在手册上。这样做,就建立了保护民警、备查考核的依据。三是规避硬件建设的风险,着力提高软件水平,是素质的提高,也更具有长效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们还未具备人手一个电脑或掌中宝下基层开展工作的条件。即便有这个能力,耗资也是巨大的,更会带来具体操作的不变,但那一个个真切的“笔迹”有时比电脑还要“实打实”。比如:卫滨分局社区民警邢志强在“大走访”活动中,自己动手设计出一个背箱,里面装有各种证件和印章,方便了社区群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小邢的“流动警务室”。
四、关于提升民警队伍素质方面
对于民警队伍的素质培养,应该有针对地、分层次地来对待。
一是对青年民警强调“一警多能、能而有专”。青年民警在公安基层队伍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一警多能、能而有专”更是对青年民警既严又高的要求。在基层队伍中挖掘和培养各种新型公安人才,例如涉外案事件妥善处臵的培训、各类证件识别、犯罪心理等可以在基层工作中发挥一定作用的专业技能。二是中年民警强调“传授经验、作用发挥”。中年民警在处臵突发事件、疑难纠纷调解,以及耳目运用、信息采集等方面的经验作用是一项宝贵的财富,通过总结经验、传授方法,并合理安排岗位、任务,充分发挥这样的优势,将在基层单位起到一定的典型作用,推动派出所全体民警开拓思路、互相学习。三是提升后序民警素质的问题。这里提出的想法是要高度关注个人的纵向比较。我认为,规范的重要抓手之一是建立标准。但从一般情况看,我们重视标准的上限,既达不达标,达标以上,优不优秀;但对标准以下这个大区域的比较评判也要十分重视。比如,某个民警原来体能第一次只能考10分,下次能考50分的,虽然仍未达标,也应肯定其付出的努力,也要运用正激励,而不是负激励予以推动。
这里弘扬的,不是“落后”,而是在承认人之差异性的同时,强调个体在通过自身努力后,实现进步提高的“必然性”。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曾经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其他朋友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而超越自我本身就意味着自身力量的强大。从这个角度设计规范,方能真正突出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
也会使我们的人生充实而愉悦。真正打造出新乡公安的“阳光”警察品牌。
第五篇:我为党建献计策征文“我为xx党建献计策”征文
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的思考
---xx区委宣传部党支部
成效与启示
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单位党建"是区域化党建的基础和着力强化的目标,区域化党建则是"单位党建"的一种拓展和完善,区域化党建本身就包含着"单位党建"的内容。我们在推进区域化党建中,把在"两新"组织中培育"孵化"单建党组织作为重要职责,把帮助单建和联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进一步规范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区域化党建作为一种新的党建模式,之所以能使基层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这一新模式相比传统的"单位党建",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延伸和补充,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体系更加完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全控型"社会结构方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社会成员都有相应的归属单位,因此显得十分有效。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崛起,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两新"组织不断涌现,
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大,大量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单纯按照传统的单位建党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而引入区域化党建的理念,在"两新"组织和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和行业中,按"组织共建、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搞"的原则,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对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组织体系构架更加完善,与社会形态相互契合,有利于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强有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二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整合和突破,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推进、整体提高。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建党对象为一个个具体的企业,采取的是逐个企业挨个推进的点状推进方式,容易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受党员数的限制,无法组建党组织。有的虽然符合组建党组织的条件,但由于企业党员自身素质原因,仓促组建党组织,很难发挥作用。区域化党建将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作为建党对象,将区域内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党建工作范畴,进行通盘考虑,科学规划,以块状的方式成片推进。在具体单个企业建党中,则采取"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作用发挥一个"的原则,虽然重视企业单建党组织,但不一味强调单独组建,推进方式更加贴近非公有制企业发
展实际,工作成效更为明显。另外,在党建工作资源和力量配置上,秉承了"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的理念,避免了党建设施重复建设的浪费,提高了党建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党建设施的配置水平,降低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本,使党建工作的推进变得更为容易,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是区域化党建作为单位党建的一种拓展和完善,有利于实现党对"两新"组织的强有力领导。首先是改变了过去党建工作推进跟不上"两新"组织发展速度的尴尬局面,有利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既保留了"单位党建"那种组织体系严密、调控力强的优点,又满足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使区域内的"两新"组织无论怎么变化,区域性党组织都能对其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渗透,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各个方面。其次是克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对业主的依赖,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占领工作制高点,更好地发挥总揽协调的职能, 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同时也使企业党组织的品格更加独立,工作更加自主。再次是避免了党员的流动变化对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制约,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在这一模式下,党员不管以何种速度和频率流动,不管党员流入的单位有没有建立党组织,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融入党的组织,得到及时服务和有效的教育管
理;党员发挥作用的空间从具体单位拓展到了整个区域,支持和保障党员正当行使民主权力的力量也从单位外部得到大大强化。
拓展与完善
回顾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感到,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为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继续推进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要研究区域化党建如何向其他领域拓展问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社区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和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管理方式以及党员、群众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党员管理方式,带来了冲击,提出了挑战。如何借鉴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将其运用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去,把区域化党建城市社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建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整体合力,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是要研究调整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问题。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推开后,势必会影响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新出现的区域性党组织的地位如何界定,如何调整
现有的基层党建领导体系使区域化党建运作更加有效,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
三是要研究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力量支撑和经费保障问题。确保区域性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必须解决好区域性党组织所需的人员哪里来、经费哪里出、场地由谁供等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文章:我为安全献一记征文
对公安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与建议
浅谈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为城乡建设献计策
审计机关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