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六五普法理论征文——普法教育在构建乡镇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六五普法理论征文——普法教育在构建乡镇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1 23:38:33 | 移动端:六五普法理论征文——普法教育在构建乡镇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一篇:六五普法理论征文——普法教育在构建乡镇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自1986年开始,我国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已经历了“四个五年规划”的实施过程。近20年来,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

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宣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宣传民主法制思想;宣传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普法教育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是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普法教育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沿性、基础性工作。要构建乡镇和谐社会,就必须发挥普法教育的前沿性、基础性作用

1、从和谐社会的“法治”特征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谐社会首先是崇尚法治的社会。但是要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相对落后的乡镇及农村,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全力以赴地搞好普法教育这个前沿性、基础性工作,促使其发挥作用。

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面向基层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法律意识,使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分清合法与非法,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程序,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通过法治渠道解决矛盾纠纷和问题等,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从和谐社会的“公正”特征来看。“公正”,即为公平、正义和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正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在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农村,公正尤其重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假若不在农村实现公正,社会将无法实现和谐稳定。致力于开展普法教育,必须引导村民树立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法律素质,是实现乡镇社会法治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3、从和谐社会的“诚信”特征来看。《民法通则》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诚实信用原则”。要“诚信”,就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我镇群众普遍接受了一次最广泛、最深入的法制观念启蒙教育,广大村、居民开始懂得依法办事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从和谐社会的“有序”特征来看。乡镇和谐社会是有序的社会,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这里的“章”,包括法律、制度、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等等。要实现乡镇的和谐有序,就必须要依“章”办事,需要我们致力于“乡镇普法教育”。

(二)普法教育在构建乡镇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王平镇在村居委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还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比如在推动村民自治过程中,法律规定了村民自治中的“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但要看到,在农村落实各个民主程序,真正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仅仅只有法律规定的原则框架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把这些村民自治的知识系统地、完整地交给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并通过他们参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农村民主与法制的水平。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流动性加剧,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在乡镇的法制宣传教育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形式、创新内容,增强互动性和针对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法制宣传不仅要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同时要针对乡镇突出的矛盾和纠纷,大力宣传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法制案例,发挥其警示作用,从而把解决社会矛盾纳入法治化轨道。法制宣传教育,对于人们获取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提供了帮助。

一是促进了依法治理制度建设。通过普法建立健全了法律咨询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村务公开制、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20余项制度,为由人治转向法治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是保障了地区综合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在公民中、社会中营造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正确氛围,民间纠纷有效控制或迅速解决,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王平镇各项事业正常发展。

因而,法制宣传教育在加强法治建

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要坚持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围绕构建良好的邻里、家庭、单位、社区等社会关系,针对性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法律素质。

构建乡镇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但已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

坚决拥护,法制宣传教育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法制宣传教育必然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全民普法教育的实践形式和应该解决的问题

我国全民普法教育《四五规划》,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一些宣传教育途径。如在《方法和步骤》方法第5项里规定:“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请您继续关注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

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

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六五普法理论征文——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之我见

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了明显的增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搞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要法治保障。如何搞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我应当着重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农业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新局面。

二是积极开展“法律六进”和“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要依法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及时化解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要采取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积极组织农村“两委”干部开展法律知识轮训工作,年度集中学法时间不少于天。重点学习与农村生产生活、民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成为农民学法用法的带头人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者。“六五”普法期间,要努力在每个行政村“两委”干部中培养一名熟悉法律知识的兼职法制干部。

四是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要结合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农民工遵纪守法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尊重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农民工学法用法需求和依法维权情况。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业务水平和宣传演讲水平。积极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法律知识。要进一步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定期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要加强农村基层人民调解员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促进农民学法用法中的作用。

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要加大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的投入,提高现有阵地的利用程度,为农民学习法律知识、获取法律服务提供稳定的便利场所。力争在“六五”普法期间,每个乡镇建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为每个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农民家庭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县级以上电视台、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要开辟学法专栏,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向农民群众普法法律知识,力争推出一批农村法制宣传精品节目与栏目。

七是完善农村普法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把农村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做到专款专用。根据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要求,在“六五”普法期间,农民和居民的普法教材不应向其收取费用。

此外,要做好农村普法工作,还应当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以及“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要求,扎实开展农民学法用法工作,引导农民群众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农民。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解决与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注重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三是坚持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支持农民学法用法守法,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四是坚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与国家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载体,努力提高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效性。五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同工作目标,采取便于农民群众接受的方式方法,灵活施教,努力提高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推荐访问其他精彩内容:

浅谈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

六五普法征文(论文)--六五普法,我们一起行动

六五普法征文

六五普法征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六五普法理论征文——普法教育在构建乡镇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3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