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与两弹一星同放光芒

与两弹一星同放光芒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2 01:45:05 | 移动端:与两弹一星同放光芒
第一篇: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与两弹一星同放光芒

敬爱的党组织:

不知不觉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党课已经进行到了第五讲。每一位党课老师都用他们那丰富生动的教学阅历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的课,使我倍受教育。

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它要求**党员要树立共产党*的人生理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追求创造和奉献的人生价值。这不仅是要在理论中清楚地认识正确的人生价值,更是要将这种崇高的价值观践行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在历史的浩瀚银河中,有那么多的启明星般闪亮的人物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国家富强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来照亮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用高尚的人格来镌刻感动,用毕生的心血来铭记一生的人生价值追求。

当神州大地上腾起一朵朵蘑菇云后,邓稼先被授予“两弹元勋”被人们以感激的心情颂扬着。然而,在获得了这些荣耀不久,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邓稼先的一生,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场合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从寻觅他的踪迹,连他的妻子也不清楚其具体去向,只知他在执行着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直到神州升起第一朵蘑菇云,全国为之欢欣雀跃。而最大的功臣——邓稼先却只能隐姓埋名,他巨大的功绩连最亲近的家人也无从知晓。而后,中国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当一朵朵蘑菇云腾空升起,全国人民久久沉浸在狂喜之中时,邓稼先却在转瞬间承受了成功的喜悦和失去母亲的悲痛这强烈的情感震荡。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武器试验成功。当他为了民族富强事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后,病魔却消耗着他最后的生命,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平静地走了,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邓稼先,他用自己的一生追求奉献与创造的人生价值,用生命谱写着一曲共产党员的人生理想之歌。他,不正是我们的启明星吗?

汇报人:

第二篇:两弹一星

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我想很多同志大概都看了,电视剧以记实的手法在现了新中国面对威胁和危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造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故事非常感人,我们今天也说说这段历史。

50年代初期,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核军备竞赛。核武器成为大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成为世界力量平衡的砝码,成为政治、外交、军事斗争的工具。毛泽东对核武器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

早在,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还在延安的毛泽东就表示了极大关注。1946年8月,美国记者采访,毛泽东语出惊人:“原子弹是只纸老虎,实际上并不可怕” 。但是在1950年,毛泽东访问莫斯科,在莫斯科看到了苏联爆炸原子弹纪录片,回来之后,曾对身边的人说:“这次到苏联,开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不能把原子弹仅仅看作“纸老虎”,还要看作“铁老虎”、“真老虎”。 ” 毛泽东开始从战略上重视原子弹。

西方人可能不理解,你们的最高领导人说它是“纸老虎”,可为什么又要花大力气搞“纸老虎”呢? 当然,这和美国多次威胁有关,也和苏联无情地撕毁援助协议有关。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节节胜利, “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亲自建议杜鲁门总统动用原子弹,企图挽救败局。1951年4月,杜鲁门下令向关岛地区紧急运送核部件,9月-10月,美军举行了核战演习, 1952年底,艾森毫威尔上台,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

1955年1月,我军解放一江山岛,美国向中国发出核威胁。1958年8月23日,毛泽东命令炮轰大小金门等,并声明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此时,美国又一次举起了“核大棒”。朝鲜战争、台海危机,美国屡屡挥舞手里的原子弹。这让中国人看到,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如果没有杀手锏,就不可能真正赢得和平,中国极需有自己的杀手锏。

这里说一下,美国为什么没有轻易在中国使用原子弹,这要归功于苏联,苏联1949年爆炸了原子弹,虽然比美国远远落后,但是苏联核弹的威慑,足以制约美国。美国多次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终因顾忌中苏同盟而失败。

1954年秋,我国最初发现有铀矿。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书记处扩大会,专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问题。 钱三强把自己制造的探测放射性的盖革计数器放到会议桌上,把铀矿石标本放进口袋,然后 1

从桌旁走过,计数器立刻发出嘎嘎的响声,全场的人都高兴的笑了,有的领导兴趣很浓,还亲自做了实验,气氛活跃。毛泽东点燃一支烟,开始讲话,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我们只要有人,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会后,毛泽东请大家一起吃饭,平时不喝酒的毛泽东,还拿出葡萄酒提议说,为中国核事业干杯!

新中国刚刚建立,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大家都知道,洋火,洋油,洋钉,如此简单的工业品都要进口,工业基础相当落后,要造原子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我们有两个由于条件,有一大批特意从国外回来,报效祖国的科学家,有一个求援的对象,那就是苏联老大哥。

1954年,新中国成立5周年,赫鲁晓夫应邀来北京参加国庆庆典,期间,两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会谈快结束时,赫鲁晓夫高兴地问:“你们对苏联还有什么要求?”毛泽东也直截了当:“我们现在对原子能、核武器有点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一点帮助。”负责翻译的费德林译过去之后,赫鲁晓夫愣了一下。当然他不会一口回绝,于是回答道:“要搞原子武器,那个东西太费钱了!我们有义务提供核保护,不需要大家都搞。”最后,为使拒绝显得更委婉一些,他又建议,中国若要培训科研人员,苏联愿意帮助援建一个研究用的小型核反应堆。

1956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波兰和匈牙利两个国家倒戈,不再听从赫鲁晓夫的指挥棒,此时,赫鲁晓夫迫切需要中国对他的支持,在向中国援助尖端技术的问题上,出现转机。周恩来与尤金大使经过多次谈判,在1957年10月,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同意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

但是,好景不长,援助协议,只执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出问题了。赫鲁晓夫要求在中国建长波电台,进行遥控指挥,要求同中国建联合舰队,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海军独立发展,这触动了毛泽东敏感的民族神经。中苏关系自1959年6月开始恶化,1960年8月,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带走了重要图纸。苏联撕毁合同的行为,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更激起了毛泽东的雄心,他说:“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上,周恩来传达了中央的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并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的方针。当时主持国防科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指出,“靠人家靠不住,也靠不起,党和国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本国科学家身上了。”

此时,中国正进入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从外交方面看,印度趁我经济困难,又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美国则在南越向北越进攻。我南方战备形势紧张。在这样的内外交困形势下,原子弹还要不要搞?能不能搞成。赫鲁晓夫说:中国同志不愿意参加核保护伞,要自己搞,我看不仅得不到原子

弹,到头来恐怕连裤子都穿不上。他还扬言: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20年也别想搞出原子弹!

1961年,一场原子弹是继续研制还是下马的争论在中央激烈展开。搞经济同志认为,现在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量搞原子弹?等国民经济好转了,再搞,稳妥。但军队高级干部坚决主张继续。陈毅说: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林彪当时也有一句鼓励的话: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刘少奇对此两种意见权衡后,提出先把情况摸清楚,再作决定。最后,经过调查,结论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科研上的成绩已相当乐观,如果集中全国力量搞大协作,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可以炸响原子弹。

关于全国协作问题,刘少奇委托罗瑞卿起草《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的报告,毛泽东看后大喜,并做了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于是,中央组建了两弹最高领导机构,周恩来任主任,7个副总理,7个国家和军队部级干部,十五人组成的豪华强大的阵容。专门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原子弹的研制由国家战略上升到了国家行动,原子弹的研制步入快车道。全国有26个部,20个省市,900多个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卷入了这场大会战。随后,有关机构相继成立,各项工作协调进展迅 速,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铀矿选冶提炼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

卷入这场大会战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两弹一星”人,了不起的“两弹一星”人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毅然回国,不惧危险,忍饥挨饿,隐姓埋名,一头扎进了这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义无反顾。

1950年8月29,钱学森夫妇等一起登上美国“威尔逊总统号”轮船,正要启航时,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突然上船搜查。钱学森的800多公斤的书籍和笔记本被扣下来,他本人也被说成是“毛的间谍”被关到特米那岛上。随后,又被软禁5年,美海军部次长扬言,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周恩来用11名美军飞行员交换钱学森。

娃娃博士邓稼先突然神秘失踪,与妻子一别就是28年。带着他的弟子,踏上了这条漫漫长路,没有书,就从最基础的3本书学起;没有大型计算机,就用手摇式计算机日夜运算,邓稼先开玩笑说,一个太阳不够用,还要加班。没有办公桌,就趴在水泥地上设计图纸。他经常来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参与爆轰模拟试验。一次,降落伞故障,氢弹摔成碎片,邓稼先孤身进入,“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我做的,我知道!”情急之下竟然手捧核弹,放手后才想起自己遭遇致命核辐射,他真的死于核辐射导致的癌症。

火箭专家郭永怀,飞机失事不幸牺牲。当人们从机身残骸里寻找到他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跟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中间紧紧夹着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无损。 “我愿以身许国”对他们来说,绝不是

一句空话。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王淦昌,程开甲等23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了不起的“两弹一星”人,除了功勋卓著的将帅,还有面对饥饿,困难不谈退缩的工程技术人员,装甲兵,航空兵战士。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不飞鸟、地下不长草”,他们住帐篷,喝水定量,饱受思念家人之苦。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饭也吃不饱,实在太饿,有人拿出酱油瓶冲一杯汤,喝了继续干。如此困难,如此忍饥挨饿的人把原子弹搞出来,这是奇迹。毛泽东说,他们是功臣! 1964年6月29日,中国独立研制的中程导弹“东风2号”,发射成功。1964年1 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了,时隔2年零8个月,氢弹爆炸成功。这充分证明了,只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这正是

矢志英雄伏虎,腾起万丈长龙。

艰辛忍耐奉献,共图强国之梦。

第三篇: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邓稼先

简介:

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有同名影视、散文、游戏等。

人物生平:

邓稼先(1924--1986),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安徽邓氏家族杰出代表:邓石如、邓艺孙、邓季宣、邓以蛰、邓稼先等),清政府誉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书法家与篆刻家邓石如的第六世孙,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第12届中共中央委员。1986年因长期受辐射伤害,身患癌症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验。 在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把中国变为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

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细胞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

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邓稼先的追悼会,他说:“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稼先逝世,我极悲痛!——邓稼先的岳父、全国政协副主席、90高龄的许德珩老人也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悼念邓稼先;在地球的另一面,远隔万里重洋的昔日好友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也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发来了唁电。

1924年 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九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城外的邓家大屋,也叫铁砚山房的祖居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王淑蠲女士,操持家务。邓稼先出生8个月以后,随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即北京)。清代的大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年)是邓稼先的六世祖。邓以蛰四个子女,邓稼先排行第三,大姐邓仲先(姐夫:郑华炽,物理学家)、二姐邓茂先、弟邓槜先。

两弹一星

简介: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国际形势: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下,于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而毛泽东则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即便当时中国开(来源 公文素材库Wwww.bsmz.net)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江泽民在表彰“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元勋人物: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按姓氏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第四篇:两弹一星复习题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的失误与挫折

1、错误的表现:

(1)1958年,全国掀起了“”运动和运动。在“”运动中,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1966年——1976年发动了一场“。

2、错误出现的原因:

答: 由于对()缺少经验,又,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

3、危害:

(1)大跃进造成了了,挫伤了

(2)大路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

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3)“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遭到破坏,中国的遭受严重践踏,广大迫害。

4、失误与挫折 给我们的启示:

(1)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

(3)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二、“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国防工业成就

1、20世纪50---70年代 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2、“两弹一星”指;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3、新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我们反对核武器

的。

4、(1)“

“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铁人精神” 影响 :正是靠着这种“铁人精神”,石油战线的工人们

经过三年艰苦的大庆石油会战,终于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

(2)“两弹一星”精神,是中体现。“两弹一星” 精神不仅表现为白手起家、苦打硬拼,其核心是精神。

三、阅读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

(1)亚非会议于何时何地召开?此会议表明什么力量的崛起?

(2)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引申和发展了处理国际关系的那些原则,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这一外交原则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请说出其中的原因?

2、邓稼先(1924---1986),我国的“两弹元勋”、航天专家,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已经平静的辞世而去,但“两弹一星”的精神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1)“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了我国科技领域的那些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

(2)“两弹一星”精神具有那些内涵?在新时期,中国人民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取得了那些巨大成就?

(3)我们青年学生应该这样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第五篇: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

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9年9月18日召开“两弹一星“表彰大会,整整过了47年.为什么还要宣传“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是什么关系?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对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帮助?

“两弹一星”精神是我国现代精神文化的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相隔近50年的今天,认真回顾“两弹一星”精神,深入发掘其精神内涵,研究论证其多元性启示,既是创新战略文化特别是新能源战略文化体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国强军的战略目标使然。本文结合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与理解,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启示及思考,旨在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结合自身的企业性质和行业背景, 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从学习精神, 到使之成为中海阳在当今新能源事业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

这都归功于我们中国的科研人员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我们就要努力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可以感染到中海阳的全体人员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

高尚情操。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忠诚,融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学习新能源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为将来报效企业, 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始终把祖国和企业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思想准备,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不怕牺牲,甘于奉献。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可以使中海阳的全体人员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要自立、自信、自强,不怕困难与挫折,敢于迎接挑战,培养坚强果敢的意志品质。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可以让中海阳的全体人员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科学精神。要大力培养创新精神,钻研科学难题,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中海阳人员的创造能力。

向功臣们学习,向功臣们致敬!“两弹一星”的功臣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永载史册。用"两弹一星"精神去创造属于中海阳的一片蓝天!

本站推荐其他精彩文章: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大事记

中国两弹一星科学家

“两弹一星”邓稼先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与两弹一星同放光芒》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343222.html
相关文章